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历史不会忘记(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历史不会忘记(散文)


作者:水银月亮 秀才,166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71发表时间:2015-09-08 20:00:41

【引子】
  
   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会上市长提出丰富完善平川“晋商文化”和东山“红色旅游”,而红色旅游主要就是指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当时,我就想左权离榆社一步之遥,为什么市委就没想到榆社呢?是榆社的交通不便呢,还是榆社没有可观之处呢?事实上,去左权必过榆社,榆社有铁路,有很快就要通车的太长高速公路,榆社有远近闻名的云簇水库,据说一到双休日不少太原、榆次等地的钓鱼爱好者会专程来钓鱼。我虽不是地地道道的榆社人,但我听说抗战时榆社是革命抗日根据地,一样有很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为什么市长在工作报告上偏偏将榆社遗忘了呢?
   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榆社,这里头也包括榆社人自己。不少人不了解榆社的历史,不知道古箕城的渊源,不知道石勒时代的强大,不知道曾经发达而富裕的农业,也不知琵琶窑玲珑塔背后兴旺的宗教,当然也不知八年抗战榆社人的血泪屈辱、可歌可泣、慷慨悲壮的历史。
   不少人被贫穷压迫得梦想走出榆社就是天堂。人都走了,生你养你的榆社怎么办?深埋地下千万年的矿藏谁来开发,有着发展前景的生态农业谁去设想,有着无限潜力的红色旅游业谁去挖掘。榆社这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还要沉睡多久,榆社这块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处女地何时才得以开发。走出榆社的大多都在外面发达了,叶落归根,是否想到过为家乡的发展做些什么呢?
   当年抗战时榆社县游击大队政治部主任宁云程老先生为发展榆社的教育,在榆社中学设立了宁云程奖学金,专门用来奖励那些报考了师范类学院的优秀学生。希望这些学生将来为榆社培养更多的人才,去发展榆社,走出贫穷。榆社人稀地偏,外面的不肯来,本地的但凡有些折腾劲的又要出去,榆社缺少的是真正热爱榆社的人才,只有了解榆社过去的人,才会懂得热爱。
   有人说,忘记意味着背叛,容易遗忘就找不到来去的路。
   榆社人有责任告诉世人榆社的过去,让榆社人自己了解榆社,更让世人了解榆社,相信当人们了解了榆社的历史之后,就会找到发展榆社的根本出路,不再会让“贫困”两个字代替榆社,热爱家乡的孩子们会成为开发这片处女地的生力军。那么,让我们翻开历史,审视文化,我在这里想要翻开的是八年抗战的那一页。
  
   【被敌机轰炸后的榆社城】
   一提起轰炸,我不由联想起美伊战争中伊拉克被导弹连日轰炸的情景,战争让天堂变成地狱,残垣断壁,家破人亡。烽火硝烟中凄惨的妇儿的哭声振动天地,无数难民无家可归。无独有偶,在地图上只是弹丸之地的榆社城从1938年正月到1939年农历三月,遭到日军飞机三次轰炸,时间最长的一次持续了三天,敌机最多的一次有二十五架。狂轰烂炸后,榆社城几乎夷为平地,一片废墟。数百名军民死于非命,受伤者不计其数。到处是残垣断壁,浓烟多日不绝,到处听到的是孩子的恐惧的呼喊和母亲心碎的哭号,几乎家家起新坟,一时间哀鸿遍城。
   遭此轰炸后,榆社旧城不复存在。城内文物建筑丧失殆尽,几千年悠久文化的见证毁于战火。以至于今天提起旅游景点只能说一说自觉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文峰塔与笔架山。其实战前的榆社城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古城,自然有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在第一次轰炸中毁灭的大同寺建于宋代,寺内有技艺精湛的十八罗汉塑像,有全省闻名的玲珑剔透的舍利塔。毁于战火中的人文景观或许还有很多——建于清代的文庙,庙里有孔子及七十二贤人的塑像。明代鼓楼,据说与文峰塔隔河相望,晨钟暮鼓,为榆社城平添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魁星阁、忠义祠、泰山庙等十几处庙宇星罗棋布形成一种特殊的宗教信仰氛围。而这些因种种因素史料虽无明确记载,但战后这些人文景观我们已找寻不到了。战争吞噬了生命,毁掉了家园,毁掉了文明,却永远无法毁掉历史,历史记得这一切。
  
   【日军在榆社的累累暴行】
   在所有日本侵略者在榆社犯下的罪行的控诉中,岩良人刘维明老先生做得最好,他编了《岩良村志》,将本村死难者的姓名记在姓氏族谱中。并一遍又一遍地写了1942年农历九月十六发生在岩良、偏良、圪坨的震惊太行的圪坨惨案。在这次大屠杀中,敌人设了三个屠场,有一百六十二人遇难,其中一百二十名被活活捅死,四十二名被活活烧死,在岩良三家庙屠场幸存二人,其中一个是岩良人刘岁孩的女人被奸污后被扔在庙堰根免于一死,另一幸免于难的少女岩良人刘翠梅被救时已身中十七刀。
   日冠在榆社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抗战时期日军在榆社疯狂扫荡,实行“三光”,烧杀奸掠,残绝人寰,所到之处,浓烟滚滚,血流成河,遍地残象。除上面的圪坨惨案外,重点略述一二:
   1939年正月,日军在西马残杀18名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歼杀二十多个妇女,活活烧死了八十多岁的常宝江老汉……
   1940年12月、1941年9月、1942年10月,先后三次洗劫讲堂乡将军墓村。抢走粮食数万斤,死伤五十多人,房屋四十余间……
   1940年夏,因不肯说出干部群众的藏身之处,红崖头村民扬江留被惨无人道的日冠刀剐。杨二货、郝志江全家被日军搜出后全被残杀。
   1940年农历7月在青峪村日军残杀十二名八路军伤员,烧毁村里的所有房屋连同房内的东西,抢走了村里所有的牲畜……
   1940年,农历十月初五,王家沟六十二名无辜群众,上至七十八岁的老人,下到三个多月的婴儿,以及一百四十多个伤员惨死在敌人屠刀之下……
   1940年9月23日,在峡口村,为掩护部队与群众转移,弹尽粮绝后,十二名八路军战士被俘,被打得遍体鳞伤,没有一人吐露部队去向,最后,被狼狗咬被刺刀捅而惨死……
   1940年,农历十月初八,十二名伤员在青峪树林被残杀,其中三人被活活钉死在树上;1940年十月二十六日,三十多名伤员在黑峰村口被残杀;1942年腊月十三名残遭毒刑的侦察兵在杜余沟被日军活埋。1943年农历八月初二,十四名送粮民兵在南马会被日军活埋……
   ……
   面对这一部苦难的战争史,你说,当时榆社在抗战中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左权是八路军的指挥总部,那么,榆社曾是八路军战斗修整的地方,据史载是八路军一二九师长期驻地,曾多次收复榆社城。榆社有八路军的野战军医院,有军政学员学习的学校,从上面列述的惨案中可见一斑。榆社还有八路军的秘密兵工厂,史载韩庄武器修械所是根据地规模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榆社是八路军的粮站,史载1939年全县屯粮支援前线抗战。榆社还是八路军的补充力量的兵源,史载县大队、县自卫队、箕城游击队、海林游击队都曾入编一二九师,刘维明老先生的《岩良村志》中记载,抗战期间,岩良人参军的有50多人。刘彦婷是榆社县第一个女军人。榆社更是诞生抗战英雄的沃土。据史载,有为保卫党的秘密英勇牺牲的妇救会秘书李月仙;有巧袭敌炮楼的金藏人李雨化;有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韩寺沟人王海林;有为八路军后勤服务的女杀敌英雄桃阳人郝二蛮;更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一切的榆社抗日根据地英雄的榆社人民。
  
   【全民行动,赶走日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面对屠刀时,敌人说你去杀一个人,就可以免死,你脱下上衣露出脊背拍着胸膛说,宁可我去死,也决不杀自己的兄弟邻里来换自己的生。这里面有许多无奈与倔强,更有大义凛然得让敌人胆寒的气魄。这是在法西斯屠刀下死亡时榆社人的尊严的折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倒下了,鲜血染红了榆社的土地,也燃烧了愤怒与复仇的烈焰。千万个你一样的榆社人站起来了,他们拿起武器,同仇敌忾去打仗,国破家亡,赶走日本鬼子才会有个安宁,于是,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一齐上战场。而战场后方,做军鞋、送军粮、抬担架、救伤员、组织群众反扫荡、掩护群众大转移、配合八路军主力作战的游击队战士、党支部、妇救干部、送粮民兵如星火燎原,榆社人的抗战开始了。
   1937年11月榆社第一支抗日武装力量——县游击大队成立。接着榆社工人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
   1938年县大队改编为山西青年决死纵队。4月16日,榆社抗日自卫队配合一二九师全歼日军苫米地旅团。
   1939年榆社县妇女救国联合会成立。
   1940年,日军侵占榆社县城后,榆社县公安局枪决潭村汉奸巩成塘,粉碎敌人大搞“维持”村的阴谋。
   1940年9月决死队配合八路军总部的“百团大战”,发动榆辽战役,迫使敌人退守榆社县省立第八中学,11月9日,再次收复榆社县城。
   1941年10月韩寺沟杀敌英雄董占魁,打死日军一人,打伤5人,救出被抓群众500多人,夺回牲畜30多头。
   1942年圪坨残案后榆社三区20多名青年自愿组成复仇游击队,李雨化为队长,决心为死难乡亲报仇。
   1942年,榆社县敌区武装工作站成立,南白村人张寿砚任站长。10月,县独立营、游击队、沿公路线民兵配合八路军先后参加战斗22次,打死打伤日军74人,其中海林游击队采用的地雷战,一次炸死日军17人。
   1943年,榆社军民同力反“扫荡”,11月1日,独立营配合八路军在桃阳附近伏击日军抢粮队,歼敌500多人。
   1944年,3月29日,县游击队等配合太行军区三分区部队消灭了榆社县境内所有日军据点,使榆社成为太行区一个完整的根据地。
   1945年,6月全县妇女做军鞋17000双,支援前线。
   1945年8月15日军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八年中榆社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被日军烧毁房屋44185间,被日军杀害1472人,被日军抢烧毁粮50616石。榆社县民兵在八年抗战中参战2320次,参战人数18500人,参军人数3000人,被选为区级以上模范的民兵378人,有12人出席了太行区杀敌英雄大会。这胜利来之不易呀!
  
   【历史不会忘记】
   “辛德贝格黄玫瑰”是在丹麦奥胡斯生长了十五六年的鲜花,本来不是什么太稀奇的花,但2004年12月17日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见证人辛德贝格的外甥女安德森命名后,“辛德贝格黄玫瑰”成为纪念和引起对南京大屠杀关注的一种办法。
   在中国,法西斯的肆虐与暴行不仅仅是一个南京大屠杀,榆社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并不比任何一处少,但知道与了解这个的人并不多。而因此要向侵略者讨回公道的更不多见了,中国出了个王选,她锲而不舍地带领一批七八十岁的受细菌武器戕害的中国老人往返日中打官司,对日索赔,用五年的时间向顽固的日本人亮出桩桩铁证,让日本法庭承认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的罪行。让世人了解日本侵略者侵华真相。让中国人不忘国耻。
   而二战受难的犹太民族则是让学生用高音喇叭轮流念着一个又一个死难者的人名,还让学生在校园的主干道上用粉笔写下二战中被纳粹杀害的同胞的名字。直到今天犹太人还在抵制德货。“辛德贝格黄玫瑰”、王选的日本人不谢罪不罢休的执着、犹太人的民族精神,难道还不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吗?
   不能淡忘日军的罪行,榆社对于抗战的意义,对于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意义,一点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处。抗战胜利了,榆社人为此付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代价,用多少人的鲜血换来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幸福生活。可是,我们为那些死难的同胞做了些什么?我们为那些为赶走日本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们做了些什么?有人会说,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可你们到那里看到了什么呢?烈士陵园的残败景象会让人寒心。看园人怕荒了这块好地,在园里遍种了玉米,一到秋天里一人多高的金黄色的玉米包围着两个立了石碑的亭子,我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带着孩子们是穿过玉米地才走近碑亭的,可是,即使在庄严肃穆的石碑前献上我们的哀思,可我们对于那些牺牲者还是知之甚少。当然对于榆社的抗战史就更知之甚少了。抗战胜利七十年了,左权发展了红色旅游,每年甚至每天都有人去参观,向那些为战争牺牲的烈士献一份崇敬,去聆听解说员讲述抗战历史,让世人了解抗战中的左权,而我们又让世人知道什么呢?
   七十多年前,榆社人民为战争的胜利献出了一切,献出了榆社人的财物、热情、生命,经历了战争的榆社是贫困的,七十年后的今天,曾经为中国人民解放贡献一切的榆社还担着这两个字——“贫困”。难道不值得人们去深思吗?
   我想我们要做的会很多,我们有责任告诉我们的孩子,榆社人的历史,榆社人的传统,榆社人的屈辱,榆社人的英勇。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孩子,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摘掉贫困的帽子,让洒满死难英灵鲜血的这片热土繁荣昌盛。
   历史,不会忘记,历史的天空将永远湛蓝……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榆社县历史大事记述》
   《榆社文史资料》(第九辑)
   《榆社文史资料》(第十辑)
   《峥嵘岁月》
   《浊漳血泪》
   《岩良村志》
   调研资料:
   刘维明老师讲圪坨惨案
   李俊明等老人讲抗战中的榆社日冠烧杀抢掠的暴行

共 514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此文是作者侧重介绍榆社抗战历史的篇章。读完全文,我们看到,历史悠久的榆社曾经遭到日本人的疯狂摧残,不屈的榆社人民在榆社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抗击倭寇的悲壮战歌。榆社,不仅历史悠久,更是有着优良传统的抗战根据地。文字悲壮却慷慨激扬,推荐欣赏!【编辑:永铭家珍】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榆州黎明        2015-09-08 21:15:12
  这是一部榆社抗战史!有这么多的抗战故事,英烈,榆社人都不知道,悲也!我们的政府应该反思一下啦,对抗战之事做过宣传,挖掘没有,支持的力度多大,深思!总不能一讲抗战就是左权、武乡的事情,要把榆社抗战的事宣传出去,历史不要忘记抗战中的榆社!
2 楼        文友:长竹        2015-09-08 22:39:18
  好一篇让人反思的文章!责任担当跃然笔下!是要鼓呼了!榆社先辈浴血抗战英雄辈出,而后一代人却连反映历史的责任也担不起,问心有愧呀!时下是草民奔走鼓呼,自掏腰包采访宣传、拍微电影。而官家悠哉,換了一届又一届,榆社几乎山河依旧,默默无闻。愧对老区先烈!就卫明喜一届变了样,民众永远怀念!何日再有类卫君者......
长竹
3 楼        文友:刘俊        2015-09-09 08:26:54
  桩桩血泪不能忘记,悠悠历史值的深思,拳拳赤子情感人肺腑!问安苏师,写的真好!
4 楼        文友:青叶        2015-09-09 08:46:04
  榆社有如此悲壮的抗战历史,那么多的战斗英雄,该好好宣传一下,牢记历史。政府有关部门要有责任,有担当。老百姓都奔走鼓呼,官员们却怎么无动于衷?吃水不忘打井人,怎地这般麻木?还要耗上多少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血的教训不能忘!让为抗日做出贡献的老区摆脱贫困,历史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青叶
5 楼        文友:水银月亮        2015-09-09 09:29:02
  历史不会忘记,在十年前就在呼吁,过了十年了,还是老样,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应该再做思考。
水银月亮
6 楼        文友:红尘心语        2015-09-09 16:14:49
  为宣传红色榆社而呼,而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点赞
红尘心语
回复6 楼        文友:水银月亮        2015-09-10 20:22:54
  谢谢点评。
7 楼        文友:酸枣林        2015-09-09 21:32:17
  心系榆社,其情可嘉。人皆如君,何事不成?然官吏多为近期功利而忙碌,浴血历史似乎与他们无于。
酸枣林
回复7 楼        文友:水银月亮        2015-09-10 20:22:41
  这个事指望他们不行,还得咱们去做。一起努力出一份力吧。
8 楼        文友:月上弦        2015-09-11 09:36:19
  好文,更有好品格。热爱生存成长的空间与土地,为它歌且诉,为它悲且怒,为它前景而思,为它发展而忧。......学习,文章,更学习精神。
我言我心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