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书记”轶事(小说)

精品 【江南】“书记”轶事(小说)


作者:老船还行 进士,6811.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18发表时间:2015-09-12 08:03:05
摘要:书记淡然一笑,又回复了退隐好久的书记腔模式:“天地间原本无人,因冥冥中滋生了需要,便有了人;人际间原本无涉更遑论友情,因人字之形状实乃相互支撑,便有了友情,便有了《智取威虎山》里座山雕都能道出的台词‘友情为重友情为重’。友情何为者?无乃乎能共患难,能相互整蛊,方能于开怀大笑中坐拥同一口大铁,饕餮锅内芳香氤氲之大米饭者乎?友情者,情义无价也!"


   一惯穷极无聊老拿人家开涮的金培被这通文白夹杂的抢白弄得半晌张不开嘴了,倒是葵花腆着微微隆起的肚子。从金培身后走过来拍着他肩膀,竭力释放她那比哭还难看但常有人戏说有葵花一样灿烂的笑容,道:“怎么了?俺的书记真生气了?哎呀,俺说书记呀,大人不记小人过吧,庄户人家说说笑笑的,也没什么事儿拿来凑个乐子,就借你书记大名开开心,有什么打紧?咱们湖乡,开苞借种的古风也不知传播多少代多少年了,这哪算个事?跟你们两位明说了吧,俺那骡子男人既然晓得自己不算个男人,又想传宗接代下去,早已默许俺同人开苞,让你上你不上,怎能怪人家金培呢?你不用做出这么愤恨的样子好不。你不开人家的老婆的苞,俺给你介绍个黄花闺女,让你堂堂正正开苞、结婚、生子,快快活活,舒舒服服过日子,不行吗?“边说还边拉着书记的手反反复复的摩挲着。
   “去去去,别拿这类不上台面的事儿在这里显摆卖乖。”我实在看不下去也听不下去了,一把扯开葵花的手,手是扯开了,可她顺势一把扑到我怀中,只觉得有软绵绵肉乎乎的两团东西贴在我身上,起起伏伏扭扭捏捏地摩擦着我的性欲。我不是柳下惠,可这时候也只能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了,狠狠地一推,把她推开老远,也把自己险些无法管束的欲念推往爪哇国,然后扯着书记逃也似地离开了这对骚情组合……
   不待我追问,书记跟我赌咒发誓,以卡斯特桥市长的名义,也以巴尔扎克小说《贝姨》(这是书记从她那貌似百宝箱的竹笼子里翻出来给我阅读的另一部世界名著,里面照样有不少书页的空白处爬满了他那鸡爪似的笔记)的名义。刚刚葵花这荡妇还在血口喷人,她和金培的破事儿我要是真的见证了,天打五雷轰!
   我说书记息怒,这算个什么事儿?犯不上这么较真。不过有一事你倒是应该较真了,要拿个主意了:哑女看你的神情,给你擦汗、洗衣服、缝被子时那个灿烂的笑容那个痴迷的样儿,真不是我这半瓶子醋的文学爱好者所能形容得出的。我只能说他那队长老爹想让你当乘龙快婿,并不是他看上了你,愣是爱屋及乌,把他宝贝哑女的幸福挂到了你的肩上。你以前不是常说要扎根在农场吗?这不就结了?可到底爱不爱这美貌哑女村姑,到底在这里扎不扎根,你可得好好问问自己内心,然后慎重考虑哦。
   书记说不用考虑,我承认是喜欢过她,并且现在也喜欢以后还会喜欢,但这绝对不是爱,不可能上升到结缡成家的层面上来。如果不是他那老爹以队长的官阶来强行拉郎配,或许我还会考虑考虑。可我天生不能落入别人的算计里,不能受制于人,沦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哪怕这个人是一队之长、一场之长甚或一市之长。至于扎不扎根,此一时彼一时也。有机会出去我一定当仁不让,实在出去不了,非要在此扎根我也不会任由他人把我的根插在埋在一个既定的类似于陷阱的泥土里。
   不几天,场里来了大学招生的指标,那一年是队上推荐和考试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是本人报名,然后是支书队长召集贫协研究参加考试人选,然后才是考试。
   书记没放过这机会,除了把两本名著送给我,早已焚书的他撺掇我同他一道报了名,又不知从哪些渠道弄来了一堆数理化教科书让我和他一道死啃。以后的情形,各位读者大概可以想见:书记想跳出队长的掌心,脚底下抹油,开溜,没门!队长甚至连他的报名单也不给送到场部。理由嘛,冠冕堂皇:年龄限制,都快三十了还读什么书?至于老船我,一则出身不好,再加上干活虽然不赖,可总不愿苦干和加班加点地干,干完定额常常早早收工,弄得队长他们心里很不痛快却又奈何不得我。平时又不到我们这些队干部家中走走,没有感情联络,敢情还想跳出农门?不过不好公开堵死我这条路,还是让我参加了考试。自认为考得不错,可干部们经“多方综合”,还是把我“综合”下去了,“综合”上去的人选嘛,居然是……
  
   第七章成家
  
  
   这人选居然是我们的弟兄——邓鳖。幸甚,毕竟是咱弟兄上了一个。我想我们这拨知青都还年轻,既然由邓鳖开启了返城之旅,我等相继返城就不会有太多的阻力了。只是这书记,三十岁在眼门口了,招工招生基本赶不上趟了,这可如何是好?眼瞅着他日渐沉闷的神情,聊天时不敢再涉及返城之类话题了。
   送邓鳖走的那天,哥几个不由得低调了一把。设法避开了书记,在出工时间悄无声息赶到场部附近的船码头。邓鳖煞有介事伫立船头做了个挥手从兹去的范儿,我等一一挥手目送机帆船掉头南去……不成想身边突然多了一个人,一只挥舞的手。哦,书记,真不知这家伙是如何“飞”过来的。返回的路上,我们发现多出的人不仅仅是书记,还有一个走在他身边的陌生老人,花白头花钢针似地竖着,面若重枣,皱纹密布,刀刻斧凿一般,而身板笔挺,不像本地老农因长期肩挑背扛弄成个佝偻状。一边大踏步走着一边连呼:文化,文化,这些小伙子都是你们一个队的知青吗
   谁呀?梁鳖沉不住气,遽然发问了。我听着久违的“文化”,瞅瞅书记,看看老人,顿时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可只是望着书记笑了笑,没吱声。书记不打哑谜,开口了:我老爹。让老妈在家里絮叨得实在坐不住了,给撵到咱这旮旯,非要当面问我为什么这返城就是返不了。还要去队上弄个明白,至少听个表态。
   我和梁鳖陪书记领着阮老爹往队长支书家里都走了一遭,老爹粗壮有力的两只大手竟然空空如也进人家的门。收获自然可以想见:除了收阅几张干巴巴的笑脸和几句“以后争取”之类不着调的所谓表态之外,老爹怎么个心情来的,还是怎么个心情回去了。至于如何跟阮大妈交差,之后我问过书记,书记无奈地学着卡斯特桥市长的耸耸肩摊摊手,王顾左右而言他,支吾两句了事,反正三个月之后的过年他是不打算回去的了。
   读书不成,招工也没门,书记心灰意懒,有一回竟然跟我说“随遇而安真君子,何处黄土不埋人?”然后一反常态,打破自己为人不向官求情的铁律,拉着我陪他去“觐见队上和分场的肉食者”——找各级领导死磨硬缠,要求只有一个。调离,可以不离开本分场,一定要调离本队——此事不涉及招工招生,算屁大个事?于是乎书记去了本分场五队。
   我是少了一个朝夕相处的朋友,可又多了一个不时可串串队吐吐新鲜空气的去处——五队同我队相距也就区区七八里。两年后,书记结婚了,找的是五队的一个回乡知青,论相貌,无法跟哑女相提并论;论爱情,几乎还是陌生人。我惊问其缘由,其时手执一把铁锹的书记狠狠地一用力,一锹插进泥土里,说:跳不出农门,就扎根,扎根就得找个健妇,才扎得稳,以后这里黄土埋起人来也埋得深些。
   我抽出这把锹,带出好些黑褐色泥土来,呸了一口道:什么黄土?你是色盲不成?还埋人呢,别尽说晦气话了,我的书记大人,把自己整喜庆些迎娶你的健妇吧。
   书记喃喃着,不由得吟起了杜诗:健妇,健妇,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我立马接道:蓬门大开接书记,养在深闺好福气。他说别做美梦了,一个粗手粗脚的健妇,我还把她养在深闺?我说你没弄清我的微言大义,养在深闺的不是你的健妇,而是健妇的你。
   可不?这位健妇,倒真是名符其实:比他高出半个头,浓眉大眼,粗胳膊粗腿的,身体极其健壮。性格也粗犷,像血气方刚的男人。无论从外形上还是内在气质上看,都不是书记孜孜以求的理想伴侣。可书记说都这当口了,还什么理想不理想,找个婆娘身体倍儿棒,能干粗活能生娃就远胜老杜《兵车行》里农家的生活。我就此落得个轻松,岂不美哉!
   他是美了,可我不喜欢到他家去看那男人婆的脸色。去了几次,就再也没了兴致。而书记的骨气则决定了他离开我们二队之后不会再踏进这里半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书记来往渐渐稀疏,当两年后我招工回城,先是通了两封信,后来我给他的回信泥牛入海之后,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在彼此的世界里都完全蒸化了一般。
   几十年过去了,阮书记是当真扎根在农场,还是抓住大返城的尾巴回城了呢?不免偶有记挂,却一直无从联络。
  
  
  
  
  

共 18475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小说讲的是文革时期以及知识青年下乡时的故事。阮文化,一个看似不合时宜的书呆子,却有着他纯真质朴善良的一面。他出身贫寒,父母目不识丁,寄一切厚望于他一身,希望有朝一日荣耀门楣。他三岁赶上湖南和平解放,8岁进了学堂。他幸不辱父母希望,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中专,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为此父母大摆筵席招待亲朋。说是大摆筵席,那也不过是倾其所有弄一桌猪头肉、羊杂碎和包谷烧而已。但父母还是很开心的。阮文化在中专学习很努力,政治上也要求进步。不久就当上了植保系的团支部副书记。他利用职务之便,常常泡在学校图书馆里,看专业书,和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充实了自己。人也变得有些酸腐气。不是那么讨人喜欢。文革来时,因为他家有一个父母赖以生活供他上学的小铁匠铺,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给砸了。父亲被当成走资派去游街。阮文化不服,和人去理论,人家说他公然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小业主辩护,还当着什么书记,岂有此理!于是“书记”不成了,很快便被橹下来,勒令关几天禁闭,写一份触及灵魂的深刻检讨,接受红卫兵小将的批判。年轻气盛的文化一怒之下,自己炒了学校的鱿鱼,投入到上山下乡的队伍当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农村改造了他的外貌,依然改造不了他的本性。所以在很多知青返城时,他还没有回去。很好的一个故事。谋篇布局秩序井然。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杨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913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花        2015-09-12 08:07:46
  又一篇雅俗共赏的好文章。故事性强,语言诙谐幽默。向老师学习。
杨花
回复1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9-12 17:10:09
  谢谢杨花认真阅读这篇故事,给予佳评。是的,你解读“书记”这个人物形象为个性倔强、人格高尚的书呆子,很准确。这个人受时代的局限和时代的熏陶同样深重,理想之远大与现实的渺小形成他思想体系无法理喻的迷茫和绝大的反差,所以就遭遇了一连串的事件,才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观照了一个已经进入历史的时代。
   不多说了,顺致秋安!
2 楼        文友:杨花        2015-09-12 08:14:34
  问好老船老师。感谢赐稿江南,期待您更多精彩呈现。编按不到之处尚请海涵。
杨花
回复2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9-12 17:10:45
  一起努力,为了江南,为了江山。(握手)
3 楼        文友:月下琼花        2015-09-12 10:34:17
  老船长啊,你的语言咋这么幽默诙谐呢?我都差点儿把你当做那个“书记”看了,有着骨子里正义的执着,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的信念,却不屈服于谁,好啊好啊!
不争、不妒、不悔,随心寄梦,行于途中,做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浅浅女子!
回复3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9-12 17:12:00
  也许,我这人骨子里也有点“书记”式执着和搞笑吧。呵呵。谢谢琼花深入小说内核的精心解读。问好,祝福!
4 楼        文友:秋静人        2015-09-12 12:09:16
  只有经历过那样的时代 ,才有那样的生活感受,才会有那样的精彩故事。
秋静人
回复4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9-12 17:12:31
  谢谢静人兄弟打赏本文。问好,祝福!
5 楼        文友:月逸竹影        2015-09-12 23:13:52
  老船老师这次带来的“书记”轶事,可谓精彩之至!老师特有的幽默风趣的语言,把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传神,嬉笑开怀之中,又不免滋生出对主人公的叹惜之情。拜读佳作,叹服老师的才华!
回复5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9-13 21:24:55
  竹影过奖了!有人说写作是一桩骨鲠在喉、块垒在心不吐不快的事,我承认在很大范围很大程度上的确是这样。写作最忌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非要有什么东西在冲击在迫使乃至在折磨你的大脑神经,撞击你的心理闸门,你才用文字为刀剑,劈开闸门,释放那些东东。所谓一吐为快,还必须得让写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我就是觉得要用生活化的语言文学化的手段辅之以幽默而生动的笔调,让自己心中的人物活起来,把一个意念中的人物写成一个活生生人物的过程,我认为,这就是写作的快乐,写作者的享受。不问作品杀青后,其结局如何,能享受这一快乐过程,我心足矣!
   谢谢竹影对老船作品的支持和鼓励!问好,祝福!
6 楼        文友:月逸竹影        2015-09-12 23:16:12
  非常感谢老师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精彩无限!您辛苦了,遥祝老师秋安!
7 楼        文友:过尽千帆        2015-09-13 12:45:08
  先生您好,很久没来看先看的文了。近两万字的小说,讲的又是在湖乡当知青的经历。那段岁月对于先生来说定是一段十分难忘的记忆。今日的生活已今非昔比,可那段特殊岁月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一起下乡的书记,出身微,寒,酷爱读书,有着骨子里的清高,我行我素。在任何环境下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着,无论得失。而文中先生面对生活的乐观,豁达,对文学的求知若渴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先生出众的文笔,丰富的创作源泉吧。任何经历都是一笔财富。
回复7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9-13 21:34:13
  是啊,好久不见千帆留下墨宝了。想念得紧呢!
   很感动于千帆对老船这篇小说如此认真阅读、深入解读,并对拙作中“书记”这一人物形象进行综合分析,甚为精到。还对“我”这一配角也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了微观比照,顺带把作者夸了一把,让老船真有点受宠若惊。若惊之余,觉得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以后当继续努力,拿出点过硬些的文字,为江南的进一步繁荣一尽绵薄之力吧。
   问好千帆,祝福千帆!
8 楼        文友:韶山之光        2015-09-14 21:03:22
  一个年代的形象写照,一个正直善良而又书呆子气十足的人物形象。好有现实主义的深刻笔法。学习了,欣赏了。
回复8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9-15 21:11:54
  谢谢韶山之光对拙作的佳评,并折服于您对拙作中人物形象的精准解读。问好,祝福!
9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09-15 16:43:16
  这篇小说本来我拿了编辑了一半的,后来实在因为不舒服,又怕耽搁了先生的文,就退出了!发现先生笔下的故事、人物真多。文字在于积累,先生的阅历是我等小辈不足的,学习了!今天身体好了,满血复活,所以来先生的地方留下脚印,祝先生创作愉快!
樱水寒
回复9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9-15 21:13:56
  很感动水寒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认真阅读我的文字,也欣喜地看到水寒在身体康复之后继续浏览者篇拙作,并写下中肯的点评。非常感谢,诚挚祝福!
回复9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09-15 21:17:18
  哦,对了,水寒佩服我阅历丰富,我倒不以为然。阅历丰富的同时,文笔就老迈接近枯竭了。还是你们年轻才是财富,才能在文学的海洋里击水中流,创造更多佳绩。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