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红嘴鸦

精品  红嘴鸦 ——庸人自扰


作者:陋石 进士,605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76发表时间:2009-06-29 18:01:27
摘要:愚昧无知莫过于嫉妒猜疑。


   石臼觉得日怪,喝得好好的,你躺下干啥?便推了狗儿一把。狗儿一动不动地瞪着一双死鱼眼,渐渐伸直了四肢。他这才发现狗儿死了。
   这狗与石臼吃住在一起,形影不离。突然死去,自是悲痛万分。他想到,狗是喝了糖水才死的,糖水是二爸弄的。二爸将糖水放在这儿就走了,分明是让他喝的。他不由地心里一颤,二爸是要药死他。他没死,狗死了,婶子死了,六指也死了,就剩下二爸,巧巧跟天赐了。二爸现在去哪儿了?,不用说他也想到了,准是跟巧巧在坎下窑里热火哩!婶子说过,天赐是二爸跟巧巧生的,他们到底成了一家人。他在心里怨到:“二爸呀二爸!你为了跟巧巧好,就药死我,你心咋恁恨?继而他想到,原先二爸对他多好,都是这个巧巧,还有天赐,害得二爸要药死他。他越想越觉得婶子、六指一都是二爸跟巧巧药死的,还有狗儿。不由得心里就涌上来一股恨。你们要我死,我也叫你们活不成。一眼就瞧见了放在缸盖上的宰羊刀。
  
  
   十五阴魂凄凄万家堡满天翩翩红嘴鸦
  
  
   来富有心将石臼置于死地,却也不忍心亲眼看着他喝下那碗拌了断魂散的红糖水。便拎一把铁锨出去挖坑,想早早把柿叶埋了,了结这桩烦心的事。当他挖坑回来,石臼在也就凉了。石臼死他又不在场,对巧巧也好有个交代。
   阴沉沉的天上黑咕隆咚,雨前的山风急噪而狂野,沉闷的雷声从远方向黑狗山滚过来,
   在这月黑风高的暗夜里,一个黑影急急慌慌向坎下院奔去。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石臼。
   石臼拎着一把宰羊刀来到坎下院,轻声地推开虚掩着的门。
   巧巧尚未睡着,以为是来富,顺口说了一声:“灯在桌上哩!”
   石臼顺着那声音走过去。巧巧扑上去便抱住这来富。石臼对着她当胸一连几刀。巧巧只惨痛地呻吟了一声,便倒在炕上不动了。
   天赐听到了娘的声音,便喊:“娘,娘!”
   黑暗里,石臼对准天赐那身影一通乱戳,刹时,天赐也不吭声了。他在炕上摸,咋也摸不着他二爸。他点着了灯,也想好了要说的话:“二爸,我不杀你,你也不要杀我,不管咋着你是我二爸,咱是一家人。”他在窑里找了个遍,也没他二爸的影子。这时他才弄明白,他二爸根本就不在窑里,也没有跟巧巧在一起热乎。这一惊非同小可,连灯带刀一齐跌落在地上。他恍惚看到了他二爸举着木棍正向他头上砸来,吓的他“嗷——”地一声嚎叫蹿出窑去
   黑狗山上,炸雷一声接着一声,仿佛要把大地劈成两半。在一道道刺眼的电闪中,可见一个黑影直奔黑狗山顶。突然,一声惊天动地雷鸣,那黑影变得火一样红。
   夏秋之际经常这样,雷声大,雨点小。轰隆隆一阵雷鸣,只落下几点雨花便声息全无了,雨过天情,半轮圆月又从云层里爬出来。
   来富挖了个并不很深的坑,他估摸着时候也差不多了,傻石究早就把糖水喝了。他想好了说词,咋也不能叫巧巧看出是他药死了自己的亲侄儿。他在心里说:“石臼啊!不是二爸不能容你,你人大心大,我不放心。你傻呵呵的活着也受罪,还不如去见你爹你娘,他们也能照应你。”就掉下两滴泪花。
   来富在回来的路上,见一个东西躺在路中央。看样子是个人,他喊了一声,那人不应也不动。他走到跟前一看,是石臼,浑身黢黑,手脚冰凉。刹时他明白了,石臼是遭雷击了。
   不觉潸然泪下。心里却也有了一丝慰藉,石臼是雷击死的,与他无关,就是将来到了阴曹地府,对石臼的爹、娘也有了个交代。他一骈身,背上石臼就往回走。走着走着他觉得不对头,石臼咋在这儿?那碗糖水他没喝?立即有一个不祥的预感硬生生打进他的脑海。他扔下石臼就往回跑。到坎上院里,他进窑一看,立马就傻眼了。只见那只狗僵硬地躺在那里,地上一大片湿痕,碗滚在一边。显然,石臼没喝那碗糖水。他疯了似的冲出窑去。
   来富跌跌撞撞地来到坎下院,连声喊着:“巧巧,巧巧”窑里静得如一潭死水。他闯进窑去,划着火,点亮灯一瞧,顿时就软瘫在地上。
   巧巧光着半个身子趴在炕沿上,满炕的血,一直流到窑门槛下。来富怔怔地瞅着地上那粘满了血的宰羊刀,他明白了一切。他痛不欲生,悔恨莫及。他只想到石臼会对巧巧和天赐不利,却没料到他这么快就下手,而且是如此残忍的手段。他悔、他恨、他怨,都是他造的孽。如果不是他,巧巧和天赐咋能有此下场,如果不是他,柿叶不会死,六指也不会死。报应啊报应!都死了,他一个人活着还啥意思?他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巧巧听:“我把你娘俩接来,再把你娘俩送回去。”拣起宰羊刀便抹了脖子。
   第二天蒙蒙亮,成群的乌鸦便在坎下院上空盘旋。
   窑里那血水从门槛下流到院里,都凝住了,黑黑的那大一片。
   盘旋的半空的乌鸦成群结队地降落在院里,啄食地上的凝血,一只只满嘴血红。
   偶而风吹草动,那些乌鸦便骤然飞起,警觉地煽动着翅膀在天上盘旋,血红的喙一翕一翕的惊叫着:呵哇——呵哇——
  
  
   -

共 32422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
转到
【编者按】小说以现代文明条件下深山里的人家为背景,用细腻委婉的笔调叙述了一个看似荒诞却源于生活真实的故事。作品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各有特色,地方风物描写真切,故事发展出人意料,框架结构严密紧凑,不失为一篇现实主义的好作品。【编辑:耕天耘地】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629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槐花乡人        2009-06-29 21:52:59
  小说创作的戏剧化,到人性中的悲凉
  
   ——陋石作品《红嘴鸦》
  
   在与陋石先生交流了其作品《哭灵》之后,先生飞笺于我,让我欣赏其另一佳作《红嘴鸦》。谢谢先生的抬爱,在没发网站之前让我有幸做了您的第一位读者。雅正,指点不敢妄称,只作共勉。
   当打开邮箱,见到陋石先生发来的小说,目光落入,顿失困意。
   娓娓读来,扣住我眼球的不是人物与故事的走向,而是小说创作中的精髓:戏剧化。一篇好小说,就是贵在情节多变,矛盾冲突之中,时时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小说创作中的戏剧化效果,才是扣住读者眼球的惟一法宝。如果小说只是一味地叙述,交待人物,地点,发生的事件,它就失去了小说原有的灵性。那么,它会呆板得如同报道,通讯,与小说失之千里。来福夜路遇上巧巧;来福为石臼成亲,还是巧巧;柿叶与石臼爱昧,被六指所见;石臼遭雷击;都是戏剧化的使然。哪怕一句话,都产生了戏剧化的效果,文中有这一段话语:“你还敢说没骗?郭老忠说得清清楚楚,娶我的是他来富侄儿,你是不是叫来富?你是不是叫郭老忠叔,你是不是他侄儿?”这一切,可以说是陋石先生的匠心所在。这样的戏剧手法,不得不让我想起伊丽落白.海利在论小说戏剧化中所阐述的话:小说的关键是让你的读者参与想象,迫使他们做一些联想和感到自己也策划着某种阴谋。紧张和刺激构成了小说叙述的本质。想知道下一步发生了什么的欲望是吸引读者读下去最主要的原因。但说故事就像点火一样,必须要有摩擦,两个不同的因素要互相冲撞。如同自然的燃烧过程。能使小说加速燃烧的戏剧冲突需要敌手的出现。
   小说能写出如同影视,产生视觉效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红嘴鸦》就出现了这样的效果。两户人家,几个人,空旷山野的村落,原本是一个寂静且安宁的世界,却演绎一场人性的悲凉。我们看到了来福牵着头毛驴,驴背上坐着巧巧;我们看到了巧巧在黑夜里生下天赐;我们看到了六指站在岗上,看到柿叶与石臼苟合;一幕幕画面在眼前生动着,最终的是让这些画面凝固,凝固成一份沉重与悲凉,死死地压在读者的心中。作者沉稳的笔法,如同石刻一般,把生活原始状态下的人和事,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提及人性的本能,我们可以看到巧巧被来福带走时对生活的重生渴望;柿叶作为母性对来福的报复;愚笨的石臼在寻找的“雀巢”;六指肉欲所染奸母羊;以致于最后石臼产生的仇恨,这一切都是人性骨子里应有存在的东西。本篇小说不得不让我折服,是江山网开创以来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
   小说略有瑕疵,也是小说不足之处。小说给了读者生活原始的状态,如山野的风在读者的内心世界盘旋,呼唤,读后久久不能平静。但文学是人学。它存在于人的世界,没有人,什么也没有了。一篇作品的完结,人也完结的小说,这样不好。这样只是把小说归处于悲剧,而不会在读者的内心产生人性与命运的思索。如这样的结尾只是为表达作品与小说之名红嘴鸦的吻合,其实大可不必。如果一篇作品不能给读者留“余音”“回味”,它不会在读者的内心世界长久的驻足,那就是文字生命力的短暂。作品应如前边所说,“小说的关键是让你的读者参与想象”,如果给读者一个更加悲凉,让读者再度审视:石臼弄死了来富,石臼遭了雷击,一夜不归的人,让巧巧在第二天天明,带着天赐寻找,呈在她眼前的是所有人的离世,她面对于这种惨境,呆呆地抱着天赐,立于瑟瑟的秋风之中,遥望天际。这一画面,就会给读者对前文回味,又对巧巧娘俩的命运做出无穷的想象。更会给读者产生如同巧巧一样,立于旷野山岗,对命运做一次呐喊与悲鸣。
  
   乡人09年6月29日于听潮阁。
一个行走在梦中之人,喜欢从文字中寻找乐趣。
2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09-06-30 13:35:35
  小说的小说味道甚浓,告诉了读者的东西甚多,让读者知道的东西也甚多,发人深思.握手问好作者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3 楼        文友:陋石        2009-07-02 14:41:58
  这是一篇早期的习作,一字没改发了上去。从“xxx——?”标点符号的使用就可以看出我当时是多么的无知。我的目的达到了,朋友们为我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再此感谢乡人和朋友们。
山西省作协会员,中、短篇小说多次发表于山西《黄河》及《小说选刊》73109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