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民风古朴话感恩(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民风古朴话感恩(散文)


作者:霜叶居士 秀才,1509.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54发表时间:2015-10-08 17:05:01

浮生办事处龙潭村,十六庄门“感恩堂”开堂典礼及民俗馆开馆日,我们一行人应邀出席了“十六庄门东平王感恩盛礼仪式”,亲身感受到了民风纯朴,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感恩文化,重温了“知恩图报”现实版的一课。
   从温泉双鹤桥往龙潭方向走,进入外环线公路,绕过一个山嘴,经过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就到了十六庄门村。十六庄门村是由十六个自然村落组成,每一个自然村落都散落在每一处山包田洼处,掩盖在绿树环绕中;这里的一切自然,清新,空灵。走进十六庄门村的第一自然村,土地亦纯净如青山的灵魂,青翠,幽静。山峦在身边,田野在脚下。古屋老宅与现代派别墅,参差错落,一幢幢具有乡村风情的精致别墅,散落在苍翠树木的掩映之中,置身其中恍如远离所有的都市尘嚣,宁静幽远得令人神驰。十六庄门村村委会就设立在这里,感恩日盛典就在这里如期举行。
   每年的今日,十六庄门村的人们都会齐聚在一起,敲锣打鼓地接送“东平王”,心怀感恩,亲情如歌,发自肺腑。相传:从前咸宁温泉一带还是洞庭湖的一个湖汊的时候,当地居民大都以驾船为生,劳动习俗世代相传,延续到大约是明初的时候,那年刚过完中秋节,十一姓十六户船民结伴出门讨生活,船航行到一个叫青鱼港的大港口时,大量的船户将船依山靠岸休息等讯。当天夜里人们入睡后,一个船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金甲神人告诉他,说是停船靠岸的山体要大滑坡,会危及所有船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叫他们赶紧起床开船快走。早上起来,梦境记忆清晰显现,于是他将梦对大伙言说,谁知大伙不约而同地说,都做了同样的一个梦。十一姓十六户船民半信半疑地将船很快驶离了岸边,船行不远,半边山体就“轰”地一声垮塌下来,滑进河里,将未来得及开走的船只,统统埋进河里,港口不复存在。十六户船民惊得目瞪口呆,惊叹之余,纷纷在船头上下跪礼拜,感谢神人托梦化解的之恩。事后闻说港口附近山上有一座神庙,十分应验,香火旺盛;怀着一种寻找恩神的敬意,十六户船民相约上山进见,果然在山顶上看到了一座“东平王庙”,庙里供着一尊上书“东平王张巡”的金甲神像,正是夜间托梦形象,威武,庄严而又慈善安祥,眉目神俊,栩栩如生。记载为张巡是“安史之乱”抗击安禄山叛军而牺牲,在此立地为神的民族英雄。为了感恩,好让世世代代牢记神人的恩典,他们请来了画匠,将神像描画下来,请回家乡。回到家乡后,大家都想将神像供奉在自己家中,可是十六户人家只有一张神像,于是大家商量决定,一家供奉一年,出代传承。因为十六户船民遇救的日子是农历八月二十三日,便把这一天定为接“东平王”的日子。几百年过去了,十六户船民发展成今天的十六庄门,如今他们的后代分散在各地,但祖先们一个世代相传的嘱托,万代子孙永远都不会忘记。每年中秋这一天,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庄里,沿续着祖人“感恩戴德”的理念,在共庆中秋合家团圆的日子,头等大事就是接送“东平王”感恩活动,人们载歌载舞地办完接送礼仪,中秋节才算是圆满过完,大家才能够各自回到自己生活的天地里去。
   走进村里,从每一位朴实无华村民微笑的面容上,你可以不必用心去体会,就能够感受到乡村中到处都洋溢着那一份憨厚诚挚的热情。听老村长叙说着十六庄门那古老的传说,忽然联想起回族人不吃猪肉,把猪供为祖人的传说来。相传远古战祸时期,回民村落遭受到屠村灭顶之灾,,是一条猪拖着受伤的主人,狂奔了数里,躲过了兵刀战祸,回民仅剩的这条根才得以生息繁洐,延续香火。后来回民为了感恩,发誓不吃猪肉,并把猪当作祖人一样地供奉着。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感恩文化是一种有生具来的民族之魂,每一个民族文化里都有一段足以值族人夸耀而津津乐道的典故。十六庄门的“感恩堂”正是这种不忘根不忘本的民族之魂的体现,其实我们大家心里,也未能免俗。十六庄门“东平王”感恩堂揭幕仪式,在咸安区民协,民俗,文联等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参予下,隆重盛大开典。继民俗馆开馆参观简介后,十六庄门村民随之而来,献给大家的是,一场盛大的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纯咸安方言的民风民俗歌舞表演。入乡随俗,我们怀着同样感恩的心情,依次就座,用心观看。
   久违的咸安地方方言演唱会,听在每一位中老年人的耳里,有一种暖暖的情意含在里面;亲切,温和,动听,一如久别的游子在彷徨落漠中听到了母亲的呼唤一般,一股思乡之情由然而生。演唱会演员纯属十六庄门的村民自发组织排练演出的,节目有同样久违的“三句半”,近似东北二人转样的“对口词”,及民间最传统的“请春神”,“踩银船”,“打硪歌”等等民俗剧曲。“子不嫌母丑,狗不赚家贫”,在当今许多年轻人认为自己的咸安方言语很丑的同时,能“如闻仙乐耳暂明”般地欣赏到自己家乡全台母语的戏曲,人们倍感欢欣。其实,村庄里的人并不需要迷信什么大神,常怀的是一颗“心到神知”的感恩情怀,及“饮水思源,不忘祖先”的历史传承。
   中华民族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及历史传承中,感恩之心可延伸到爱国之心。没有国何谈家?不怀感恩之心那有爱国情怀?热爱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乐于奉献,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起源于感恩情怀;感恩文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伟大的凝聚力与传统文化的复兴。感恩文化,旨在爱国!
  
  

共 21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讲诉感恩与爱国情怀的文字。作者从受邀参加十六庄门一年一度的感恩庆典起笔,古老的传说与现实相融,古老的山村亦焕发新生,山水秀丽,人文纯净,更难得人人时刻心怀感恩,既是祭祀祖先,又赞美时政,熏陶、讴歌人间“真、善、美”,把传统中华之美德相传……满满的正能量,赞!推荐欣赏【责任编辑玉之残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玉之残泪        2015-10-08 17:08:55
  问好居士,谢谢赐稿菊韵,谢谢分享古老美德,心怀感恩,心宁自然!期待更多美文^_^
2 楼        文友:叶雨        2015-10-08 21:00:17
  这些民风民俗一直延续到现在,还真是不错的。欣赏居士的散文,赞一个!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