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那些年窘困而不觉潦倒的中学生活(散文)

编辑推荐 【笔尖】那些年窘困而不觉潦倒的中学生活(散文)


作者:驴鸣 秀才,141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2发表时间:2015-10-18 10:46:31

微信朋友圈出现一组附带文字介绍的图片,展示的都是上中学时住校生从家里背去,还不到放礼拜就已裂开并出现黑点霉斑的馍,大部分学生就一个盛菜吃馍喝水喝汤多功能多用途的茶缸等,总题为《背馍上学那些年》。其结束语写道:“当年我们穷得像孙子,却快乐得像爷!”
   不由想起我们那些年窘困但不觉潦倒、充实而又充满快乐的中学生活。
   我是初二开始住校生活的。那时我所上的初中还叫七一中学(如今叫春元中学),座落在闻喜、绛县和侯马三县市交叉的东鲁三岔路口,在我们村与镇路途中间。学校是由本县本土的全国劳动模范杨兴汉先生创建的。这样一个初中,起点要求就非常高,学生考不进去绝然不要;管理可真叫严苛,师生几乎全员住校,学生三天回家背一布袋馍,除需外出看病外其他在校时间绝然不准走出校门。因而那时候七一中学被县城里那些初中学生形象地叫做“监狱”。但效果也在很短的时间就显现了。短短几年,七一中学的校风、学风尤其是考试成绩蜚声全县、全地区乃至全省,我在校前后,省里领导把自己子女送到七一中学来上学的都不在少数。
   管理的严苛表现在多个方面,如雷打不动的拉开距离定期考试,可以说与季节的春夏秋冬和天气的阴晴雨雪毫无关系。至今还能清晰记得我们在滴雨的房檐下一字排开检测,甚至还在宿舍的通铺炕上各自靠着自己的铺盖卷做题。犯错时有挨打,尤其是学习方面的错误。有一次上物理课,老师让记下测比热容的步骤笔记,我仗着已经会了手懒没做笔记。郭老师发现后把我叫到讲台上,将直径足有二公分的教鞭在我的脖颈上敲断为几节(不足为奇,别大惊小怪啊!在村里上初一时语文陈老师为根止我们的错别字,大冬天将通条在煤炉里烧红烫手!也许缘此,长大以后我很少写错别字的)。不过也有非常温馨甚至自豪的画面出现。有一次临近放假学校食堂因故做的饭少,很多学生没吃午饭就进教室上下午的课了。当我们下午正上课时,杨校长让几个学生抬着盛满烧饼的竹筐,挨班发饼给没吃上饭的学生。还有一位个高而年轻漂亮的女老师——英语梁老师,可能刚分配到学校代课吧,大男生们在她的课堂上老起哄,经常使得她脸色羞红。可是她从来没向我们发过火,有一段我的英语书找不见了,她一上课就把自己的书本让我用,自己或只看教案或借其他老师的书。还有一件与学习有关甚至常为之骄傲自豪的事。初三冬天的一个晚三,数学董老师讲完题准备下自习回房休息。这时他又在黑板上快速划出一个正方体图,写上所给条件,求正方体内一条线段的长度。写完他把宽大的木质三角板在空中一抡画个圆弧,说:“这个题你们都做不出来!”董老师走后,大部分同学也走出了教室。我静演了半个小时左右,终于算出那条线段的长度,其数值竟然是开个五次方所得!当我激动不已地拿上本和笔跑到董老师单身平房门前时,室内已经黑灯。犹豫再三我敲了敲他的门。亮灯开门进屋,我简单地给老师说了我的做法和结果。董老师非常尴尬,仔细看了一会儿我的演算本后说:“对着哩!”许多年后想起这件事,不仅仅是骄傲自豪了,而是觉得自己曾经的年少无拘甚至轻狂,也因此,当老师二十年我从来不敢说过头话,尤其是面对所教的学生。
   还是多说些困窘而不觉潦倒的事吧。那些年对穿戴是并不在意的,困窘主要在吃的方面(当然有个别人还在情感方面)。升入初二,我便开始了三天回家背一布袋馍上学的生活。那时候,家乡的荷塘、苇地和碱滩都还完好,就是水比六、七十年代少多了。但这正为我们这些在七一中学上学的村里学子提供了便利。穿过碱滩、苇地和荷塘开辟出一条弯曲小道,我们三天回家取一次馍,用罐头瓶装一瓶炒菜或咸菜。同村同学所带的馍菜几乎全是共享,互通有无。那时家穷我从没入过学校的灶,从家里拿来的菜有好多次都是母亲给炒的红薯条。可能稀罕吧,同学们竟还觉得挺好吃。直到现在,我还不时想起母亲当年炒的红薯条菜,那种淡淡的咸味、甜味和香味终生难忘啊!有一次夏天里我背去的馍第二天上午就有霉点了,我一急之下赶下午就吃完了。后来的两天就是跟其他同学“蹭”的饭。也许有人会怀疑:你一天就能吃了三天的馍啊?吹牛的吧!我只能说,那些年穷,但确实能吃啊!犹记一次周三回家取馍,母亲给我做的水面疙瘩,我一气吃了三碗,到别家将没回来同学的馍捎上,回到家里又吃了一碗!其实现在想来,那时在学校苦啊,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年少的快乐。不管是周三下午放一会取馍还是周六放礼拜回家,不管是炎炎夏天还是隆隆寒冬,不管是晴天丽日还是刮风下雨,我们一行十几个同村同学都热闹异常,或一路高歌嘹亮,或嬉笑哈哈,或赏赏荷叶荷花,甚或在夏天回家路上脱得光光下到水里享受清凉。
   在学校住宿的困窘与吃的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每个班七、八十个学生,男女生各一个宿舍,每个宿舍三间平房连通左右两排通铺土炕。一个学生也就占竖砖的四、五个宽面积,那真是像我们所戏言的:晚上翻身要一起来啊,不然就睡不下去啦!那时想进学校插班的学生都是自己想办法找住地,有的同学没办法就搬张床放在炕上,让别人睡在床上,自己睡在床下面。宿舍的卫生一分为二:每天有值日生,垃圾打扫绝对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老鼠和跳蚤。有个学期我在墙边睡,一只老鼠在我的被子和墙之间过来过去好几趟,有一次我隔着被子将老鼠挤在墙上,好长时间才放手,第二天看到了死老鼠。大概是初三临近暑假吧,宿舍里跳蚤达到了极致。若炕上被褥卷着你都能听见跳蚤乱蹦时“咯嘣嘣嘣”的声音,若你是挽着裤腿走进舍内立时两腿会扒满跳蚤。晚上几乎所有男生都搬到教室、院里甚至操场睡了。此事惊动了学校,但值班人员怎么撵也撵不到宿舍里。后来男同学一片一片地睡到了操场上……
   进入县高中食宿好了许多。宿舍成了大一些的单间,里面两排高架起来的木板通铺,每个人占的铺位也宽敞了许多。学校食堂的饭菜比初中时好多了,但每个学生必须上学校的灶,因为三天回家背一布袋馍不可能了,不仅学校周三不放半天,而且有的农村学生离县城近百里路,我们村离县城45里。这样的上灶打饭对农村孩子来说,倒有一种“公家人”的感觉。感觉是感觉,但对穷困家庭来说,将麦子交到粮站(不要玉米等杂粮)转到学校折合成白面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对我家来说,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那些年我家里粮食年年不够吃啊!至今还时时忆起春节过后青黄不接之时,母亲东家西家借粮的情景。至今还时时记起自己在学校向此朋彼友借饭票的情景。至今更记得,在县城服役素不相识的武警盖胸寰兄看了我写弟弟的一篇文章后,给我买了一个硬塑料皮笔记本并写赠言和信捎给我,后来又亲自到学校看望并赠送我粮票零钱的感人场面。至今也更记得,班里一位同学几十斤饭票丢失,班干部号召全班捐饭票,最后捐得超过百斤,班主任宁克捷老师经过与该同学协商,将其中的五十斤又“捐”给了我的感人场面……还有一件事很值一提。有一年的冬天吧,那些年与我形影不离的文生在校园捡到一成条方便面调料(除了那次,直到现在我也再没见过连袋成条的方便面调料),我俩高兴得如捡到天上掉下的元宝一般。之后每天我俩总吃一顿泡馍撒一小袋方便面调料,津津有味,余味无穷。与现在即使吃方便面都不再撒放其调料相比,至今想来那些年的方便面调料都是那么令人神往!不仅如此。我和几位要好的同学还想办法在周日找活挣点钱。有一年初夏学校的旧图书论斤处理,大多都是文革时期的出版物。了解到我们乡镇废品收购站书本购价略高些,我们就从学校买来一平车,大中午三个人拉着平车徒步走二十多里地到乡镇将书卖掉,赚取微薄的一点差价。还有就是上学卖莲菜的事。那几年高中冬天里有几次,我周日大早骑自行车驮上两编织袋自家地里产的莲菜到县城卖,到上晚自习前卖不完就赶快收摊,第二天甚至第三天下午放学后再赶到市场去卖,直至卖完方罢……这就是那些年困窘而无奈、温暖而又温馨的高中生活啊!现在想来,那些年这样的生活确实很窘困,但并不觉其潦倒。因为正是藉此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番样子,我们身处其中而感到充实,感到生命的充盈和自我的成长、成熟。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有钱难买幼时贫。”现在回望那些年,并非心酸苦楚和不堪,而是庆幸、欣慰而咏叹!
   再见吧,那些年!再见啦,中学时期窘困而终生不觉潦倒的那些年!
  
   2015.10.17.完稿
  
  
  
  

共 33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微信中总题为《背馍上学那些年》巧妙地引出自己那些年窘困但不觉潦倒、充实而又充满快乐的中学生活。啃干馍的中学时期,青春掩饰不了轻狂,上课时置老师与尴尬境地,夜晚也免不了和老鼠跳蚤大战一场。生活稍有改善的高中时期,成熟与稳练让自己多了份感恩与责任。在朴实的语言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的快乐和真诚,领悟到了作者对中学生活的怀念和难忘,因为回望那些年,并非心酸苦楚和不堪,而是庆幸、欣慰而咏叹。感到充实,感到生命的充盈和自我的成长、成熟。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能勾起我和作者的同一过往,身有同感。想想现在条件优越的中学生,心理压力大如山,真正的幸福快乐很茫然。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为我们中学时期窘困而终生不觉潦倒的那些年而干杯吧。感谢赐稿笔尖,问好作者,推荐共赏。【编辑:风摆莲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摆莲藕        2015-10-18 10:48:11
  感谢总编老师真诚分享那些年的充实与快乐。
风摆莲藕
回复1 楼        文友:驴鸣        2015-10-18 14:56:39
  感谢风摆莲藕的评析!有感而发,那些年的中学生活,现在想来别有一番滋味的。但总的说来是欣慰,是庆幸,是怀恋,是人生的一笔精神财富!
2 楼        文友:汉水银湖        2015-10-18 14:19:29
  我也曾背着馍馍上学,亲切的回忆!!遥握!
汉水银湖
3 楼        文友:是晨风        2015-10-18 15:52:15
  那些年的记忆依然清晰,那老师的教鞭,那老师的关爱,那住校的窘困,那穷苦时的无助,那对微薄利润的劳累。那些年虽然窘困,却依然快乐。拜读佳作,问好!
是晨风
4 楼        文友:蒲公英彭        2015-10-18 19:29:32
  没有真正读过总编的这篇散文,还真的不知道有这样的生活!庆幸我们吃大米,所以学校每餐新煮的,条件比您说的也要好得多……谢谢总编的这篇记实散文,蒲公英受益非浅,真的该让更多人读读,珍惜当下的生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感恩生活,感恩社会!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荒于随。
回复4 楼        文友:驴鸣        2015-10-19 13:59:12
  谢蒲公英彭好评!“那些年”说不完啊,准备写一系列呢。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但都应该好好体味,更要倍加珍惜才是啊!
5 楼        文友:龙飞在天        2015-10-18 19:30:41
  那个时候,学生却是那样快乐而坚强,而现在的 孩子啊,生活条件这样的好,却不爱学习了。60后70后硬是感触最深的人。为此文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驴鸣        2015-10-19 14:02:41
  龙飞在天老师,一直很欣赏你的文字!谢谢读评!感觉我们应是同龄,遥握问好!
6 楼        文友:北巷        2015-10-19 16:06:36
  老师的作品读来甚是感动,跟你当年的“苦难”一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那样的幸福:但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你那时的幸福是真正的,是真正穷困而不潦倒的,和你一比,我们的中学生活倒像是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味了。
回复6 楼        文友:驴鸣        2015-10-19 17:14:20
  北巷小朋友,年少就是资本。有意识吃点苦吧,今后的岁月中你会把它作为一笔精神财富的!唯有如此,才能承受将来人生中的大风大浪!也才能有所作为,有益社会!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