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走近庙沟村百年油坊(散文)

精品 【春秋】走近庙沟村百年油坊(散文)


作者:雪后彩虹 童生,81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78发表时间:2015-11-02 20:54:55


   一个炎热下午,我与压油传承人下赤峪村书记孟海文、副村长安文明,一同走近了庙沟村的一座有着五百多年悠久历史且保存完好的百年老油坊。
   庙沟村是下赤峪村的一个自然村,距下赤峪村不足一里地。唐朝时期,下赤峪村民在后山北坡顶最高处,建立了一座宏伟的庙宇——资福寺,因此,村民称这个山头为庙岭。庙岭山下为一片平坦地带,是下赤峪村安姓家族的菜园和油坊,被称为庙沟。在两百多年前,安学汤给三个儿子分家,本打算把菜园和油坊分给老大安允中,但是老大嫌庙沟一户人家也没有,不要这份产业。于是,老二安遇元就继承了这份家产,并举家迁到庙沟。自此,庙沟成为庙沟村。
   百年老油坊位于庙沟村的中央,是一座宽4米、长10米的三间大小的、破落的砖木土结构的“接崖厦”式窑洞,在一座坐北朝南的山崖脚下依势而建。油坊的前墙、左右山墙是用砖垒的,整个后墙墙面是山崖。窑洞屋顶压着从山崖上塌陷下来的厚厚的土堆,眼看要把屋顶压塌。窑洞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扇宽敞的木雕窗户,中间是两扇木门。窗户和门的木质已经腐败黝黑。
   一进油坊门,一股刺鼻的腐臭味迎面扑来,因为油坊近二十年没有榨油了,平时一直被铁将军把门。这是一个两间大的屋子。在屋子的西面,紧靠西墙有一个宽1米、长4米、高1米的土炕;紧靠土炕的右边、靠北墙,有一个1米高的砖土垒灶火;灶火上安放着一口直径1米的大铁锅。同行的副村长说:“这口锅是用来炒大麻籽、小麻籽或是小芥籽等压油原料的,一次就能炒200斤。炒好后,倒在土炕上晾冷。然后,把它们收集到簸箕里,放到门外右边的碾盘上碾。一直碾,碾到它们都破碎了粘到一起,成为一片片的片状为止。‘皮破油出’,这样才会压出油。如果是小芥籽,碾是碾不碎的,必须到门外右边的大石磨上磨。磨得越细越好,才会出油多。”
   我们顺着屋子右下角一个墙面足足有一米五厚的小门,进入东面的一间大的屋子。一进入,我就被眼前的场景所惊呆了,压油工序所需用具全部呈现在幽暗的灯下:蒸料锅、蒸笼、压油梁、油池圪洞、动力花辘轳、腰支、大油墩(大千斤石)、小油墩(小千斤石)、油圈、油轱辘、油铲、油桶、小油灯、油托、百年秤砣……简直就是一个古老的油坊博物馆!
   屋子在山崖里面,长20米,是地地道道的的窑洞。屋子的前半部分,靠窗户,是一个高1米、宽2米、长2米的土炕,炕上放着一个旧式的、高40公分、宽窄50公分的双屉方炕桌,桌子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已经看不出它本来的颜色;紧靠土炕是一个高大的砖土垒灶火,一口大铁锅上面有一个巨大的蒸笼。副村长说,“这口锅是蒸料锅,用木柴把水烧开后,把原料倒在蒸笼里,上面用一个大的笼布盖严实,不能让蒸汽跑掉,要焖在原料里,就是靠这股热气,油才会流出。一直蒸,直到笼布上的蒸汽出均匀了,才算蒸好原料。”孟书记走过来说:“油坊压油的时候,只需要油八器(压油大师傅)、贴桌的(二把手)和推碾的三个人。碾、磨原料是推碾的任务,蒸、包就是我这个贴桌的任务了。”他一边说,一边从灶火的旁边捡起一个破旧的特制布包,并提起一个小手提簸箕,把布包放在灶台上一个大的簸箕里,把小手提簸箕放在了蒸笼里,“用簸箕从蒸笼里铲上蒸好的原料,填到油包里,填满后,放到油池圪洞上。剩下的任务就是这个油八器的了。”孟书记一边说一边笑着手指副村长。
   窑洞的后半部分,长16米,屋顶是用梁、椽制作的屋架支撑着,地面四周密密麻麻支撑着一根根粗细不一的柱子。在屋子中央,一根南北呈列的、巨大的压油梁特别引人注目。它是根榆木梁,长11米、直径80公分。南头穿在粗壮的腰支柱上,下面是一个两米见方石砌的油池圪洞,圪洞的地面是一整块大石头,右边被凿有一个圆形的油盘,油盘周围刻有浅浅的油池槽,上面放着铁油圈,左边被凿有一个直径50公分、深80公分的油井,上面盖着石板。油池槽和油井被一条10公分长、一手指宽的石槽沟连着;北头用粗壮的铁链连在一个巨大的、木质的动力花辘轳上,在靠近北头部分,依旧用粗壮的铁链依次吊着大、小两个千斤石(压梁的油梁蛋),下面有一个长10米、宽1米的石槽沟,用以放千斤石和压油梁。
   现年64岁的副村长敏捷地跳下了油池圪洞,一边熟练地示范一边说:“把包好的油包放到油盘上的铁油圈里,放的时候,一定要检查、整理好油包,否则压油的时候先压破油包就会前功尽弃,无法压出油,都得重新返工。油包从下到上整齐地摞起来。一蒸笼包11至13个油包,这样油包垛就正好顶住压油梁。最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用支架把油包垛支好、支紧,防止倒塌。”副村长一边从油池圪洞上来,走向窑洞最里面的花辘轳,一边说:“我21岁开始在这个油坊里学压油,也是从推碾的开始的,学习了两年,后来队里让下地劳动,我就没有把压油的本事全学到家。1981年,我又回到油坊,这一干就是十多年,从推碾的干成了油八器。”从副村长的话语中,我听出了他的自豪。
   副村长指着花辘轳说:“转动辘轳,就会把地上的压油梁提起来,提到最高,去前面腰支那里插上木板,使压油梁两边一样高。油包被压,油流出,顺着油池槽流到油井里。油包垛被压扁,就会向下缩,这时再在腰支上插上木板,死劲卡住,油又会被压出……直到油包垛不动的时候,拉起辘轳,把腰支上的木板插到支架下面,支撑住压油梁,把油包一个个拿起来,把油原料重新倒到石碾上,再次碾、蒸、压……压油要进行‘三蒸三流’,也就是说要碾三次、蒸三次、压三次。大麻籽出油最多,1斤出油半斤,而且易出油,只碾一次就行。第一次压的时候是空压,压油梁上什么也不挂;第二次挂小千斤石;第三次同时挂上大、小两个千斤石,并且第三次必须压够五个小时,这样才能把油出尽。”
   “你真不愧为‘油八器’!二十多年不压油了,你对压油的每道工序都记忆犹新。”我听着副村长认真地讲着压油的每道工序,不由地赞叹道。副村长接着说:“一天压一场油的话,比较轻松,第二天五点起床卸梁、装油,用油勺子把油从油井里舀出,装在油桶里。要是赶桌的话,也就是要压两场、400斤的油,晚上九点开始压第二场油,第二天凌晨两点就得起床进行第二次碾、蒸、压,早上八点才能卸梁。”
   我在墙角观看摆放整齐的十几个油桶的时候,发现在油桶上面的一根支撑屋顶的柱子上拴着一圈铁丝,铁丝上挂着五个奇怪的东西:长长的铁长柄下面是一个扁扁的铁灯笼状,铁灯笼上留有一个小口。我伸手摘下一个来,长柄上的生锈就沙沙地落下来。“这是干什么用的?”我问旁边的孟书记。“它是油轱辘,是卖油时用来量油的。”孟书记说道,“俗话说,卖油的走不了油。指的就是这个油轱辘。我们油坊里,除了做油的三个人外还有出去卖油的三个人。一个油轱辘盛油半斤,乡亲们就放心地买油吧,有这个油轱辘,不怕少了一两油。”孟书记随手拿起挂在旁边的一个三角形的小铁铲说道:“把打起来的油倒在这个铁铲上,铁铲的尖头对准油壶或油瓶,油就会顺着铁铲尖流进去,直至最后一滴。”这时,我才注意到孟书记手中的铁铲原来不是普通的样子,铁铲的周边都是卷起来的,卷成小槽状,只是尖头部位是直的,而且非常尖,因此倒在铁铲上的油会乖乖地顺着铁铲从尖头流出。
   从油坊出来,十几个老人坐在油坊对面的屋檐下闲聊。我走过去向他们询问油坊的事情。提起油坊,他们满脸的甜美:“小时候我们上学前和放学后,总要来油坊转一转,问推碾的要炒好的小麻籽吃。那小麻籽可香了,炒熟后,整个村子都能闻到它的香味。不给我们,我们趁他不注意,偷抓上几把放裤兜里就跑了。我们村那时不仅有小学、初中,而且有一所职业中学,周围十几个村子的孩子都来我们村上学,可羡慕我们了,天天有小麻籽吃,每天跟在我们屁股后讨吃。”“我是上赤峪村人,从我记事起,父亲每年都要种大麻,每到腊月,父亲背上大麻来庙沟压油。回去的时候带回满满一油壶油,这是我们家一年炒菜用的油。”“每年一进腊月,我们村油坊就像每天都在赶集,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我们村压油,每天油坊前围满了人。”……
   我离开油坊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夕阳的余光染红了西山,染红了树梢,染红了油坊,染红了老人们的发际……老人们依旧在谈论油坊的故事,因为油坊承载着他们太多的期望,承载着他们无尽的美好回忆……

共 33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介绍百年老油坊的文章。作者亲临现场,由压油传承人亲自陪同并讲解,故此此文能很详细和专业的介绍了老油坊的外貌设施和压油的工序。文章首先介绍了这个油坊的历史背景,接下来介绍了油坊的地理位置和外部结构、面貌,然后介绍了屋内的各种设施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文章涉及的头绪比较多,很容易让人摸不清头脑。此文紧紧抓住每一个设施,以此为中心全面详细加以解释和介绍,使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有条不紊,读者如置身其中。语言准确干练。是一篇难得的记叙性的文章。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03004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5-11-02 20:59:09
  此文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韵味。
北极主人
回复1 楼        文友:雪后彩虹        2015-11-02 22:04:36
  谢谢北极老师的精彩编者按和夸奖。老师夸得我得脸红了,我还差得很远,今后向各位老师学习,更加努力写好自己的文章。问候北极老师,祝好。
2 楼        文友:霞儿        2015-11-02 21:23:33
  榆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努力宣传,也值得我们去宣传。谢谢彩虹用文字保留下了这么珍贵的资料。辛苦,敬茶问安。
霞儿
回复2 楼        文友:雪后彩虹        2015-11-02 22:16:59
  榆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传承,所以我会义不容辞地走下去的。谢谢霞儿来访,祝早日康复。
3 楼        文友:酸枣林        2015-11-02 21:43:32
  思绪涓涓如油丝,古韵悠悠氤油香。感佩作者发掘之艺术、行文之功力!
酸枣林
回复3 楼        文友:雪后彩虹        2015-11-02 22:19:00
  谢谢周老师的来访和称赞,比起您我差得太多,我向您学习。问安。
4 楼        文友:刘俊        2015-11-03 10:29:05
  当我们无奈的拎起化学浸出的色拉油,翻炒我们一日三餐的无奈时,品不出了记忆里的味道!庙沟的老油坊彷徨的倦缩在岁月的斑驳里,纯纯的麻油香和那个油腻腻的卖油翁那儿了?传统工艺丢不起,先人留下的智慧和财富丢不起!
回复4 楼        文友:雪后彩虹        2015-11-03 13:18:51
  谢谢来访!你说的对,祖辈留下的传统技艺不能丢,应该代代相传。敬茶。
5 楼        文友:青叶        2015-11-04 07:56:25
  欣赏了此文,回想起我在西安小东门看到的油作坊,一些东西对照作者的描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我看见那些物件都不知是干啥用的,只是认识一摞摞的大豆饼是油渣子。谢谢彩虹老师的好文笔,令我长了见识。敬茶!
青叶
回复5 楼        文友:雪后彩虹        2015-11-04 09:47:05
  谢谢青叶老师的夸奖,我以前也见过,也是不知道那些东西具体是干什么用的,这次有压油师傅的陪同,所以了解了一个详细。这些传统技艺如果再不整理,就有可能遗失了,甚是可惜。问候青叶老师,祝安。
6 楼        文友:山那边        2015-11-04 20:21:50
  拜读学习了,老家都有油坊,通过你的文字有了更深的了解,榆社虽然属晋中,却远离我的晋中老家,贴近我的出生地武乡。
来到江山园地,流连忘返——目不暇给的欣赏和学习。思想的交流通过文字载体会更加深入,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是我的希望。
回复6 楼        文友:雪后彩虹        2015-11-04 21:17:17
  是吗?我们经常去武乡采风活动,国庆还去了叶城焕纪念碑和板山,呵呵,欢迎来榆社。问候老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