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穿堂风里(散文)

绝品 【流年】穿堂风里(散文)


作者:袁道一 布衣,39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72发表时间:2015-11-08 08:05:13

【流年】穿堂风里(散文)
   有一回,他们偷到桔子跑远了,守园人没追上,这个人其实也是村里最霸道的一个老人,仗着自己在村里辈分高,有些嚣张跋扈,可村里人也都忍声吞气,不敢得罪,他生了五个儿子。那天,他气急败坏吧,没追上偷桔子的小孩,看到我在那放牛,居然冲我发脾气,诬蔑我偷桔子。我没做亏心事,从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就回话你不要冤枉人。那家伙看我一个小孩顶嘴,竟然跑来扬起手要打我。我一边飞快地跑,一边破口大骂。他追不上我,但是我心底的委屈洋溢起来,当我躺在林子里的草坡上望云的时候。
   当暮色入林,我赶牛回家,没吃饭,我就跑到那人家神龛前,骂那人的娘。这个在乡下是最忌讳的,很快就围拢了很多人,那人也许是心底理亏,没想到一个孩子敢跑到他家来骂娘,倒是没跑出来揍我。自此,我一举扬名,都说我有胆量有出息。这话据说祖母也说过,我袁家的孩子就是要这样子,不惹事但不怕事。
   上初中后,我发愤读书,我骨子里就有一股要出人头地的宏大志向。我要证明没有祖母他们,我家一样可以搞得很好很好。当时,我们那个村建国后没一个人考上大学。我不信这个邪,咬紧牙关,勇往直前。我从不去人家家里看黑白电视,一个人在昏黄的灯光下看书。在书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世界。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而现实是厚重的黑夜,我用自己小小的身躯发出微弱的光,朝前飞。我相信自己微弱的光芒也能换来黎明的阳光。我相信自己可以不必像前人一棵树一样扎在这片狭小的地盘上。
  
   七
   第一年高考失败,我颓废不已。父亲决计送我复读,不怕汗水摔八瓣的钱打水漂。在我复读的那一年里,对于我们家族来说,发了一桩大事。二叔一直以来和村长交好,逢年过节有啥好吃的,都不忘叫上村长。村长有啥照顾粮等好处也不忘给二叔。可那年秋天,二婶和村长姐夫争地界,被村长姐夫打了一记耳光。二叔觉得和村长关系不错,再说也是村长姐夫占了他的地头,就请村长理论,指望村长说说姐夫,道个歉也就不计较了。哪料想,村长一味强辩一边倒理,还说成二婶的不是了。二叔气得火冒三丈,但也灰溜溜地跑回来了。二叔找祖母说,祖母一听火气就上来了,先就指责二叔了一顿,骂二叔没卵用一个大男人老婆被人打了不晓得打回来还去找村长辩什么理,被打了理再大也是白吃亏。
   祖母跑到村长姐夫家里,不吵不闹,只对村长姐夫说你不是有本事嘛敢打女人那你给我也打一耳光吧,你打我媳妇是那边脸我给你另外一边脸打,你就打个齐全嘛。村长姐夫自然理亏,不敢动手。祖母天天去,天天这么说。村长姐夫没法了,就来找我父亲,要我父亲做工作。父亲首先推辞说很多年没说话了,不管这麻纱事,村长姐夫软磨硬泡,父亲后来说行,要村长姐夫当面给二婶道个歉,并放一挂鞭炮赔礼。村长姐夫答应了,父亲就要我舅舅把这意思转达给祖母,祖母听了说要得。村长姐夫照做,二叔好歹挣回了一点颜面。祖母那时候突然发现一个家族内部不团结容易被人欺负,有矛盾了还是自家的人管用,专门找到舅舅说了一通好话,表示愿意重归于好。
   父母亲一连好几夜辗转反侧,但还是没答应和祖母修好。陌路依然。
  
   八
   一路风雨一路沧桑。我好歹跃出农门,怀揣一纸大学通知书换来一张进城的入门券。打破村里考不上大学的神话,我很快成为村里的焦点人物,也是村里引以为骄傲者。在乡里赶集的时候,村里的乡亲头昂得比往常高得多,也神气得多,一扫多年的阴霾,不失炫耀地宣扬咱村谁谁考上了大学,并且反复强调,生怕别人没听明白。
   上学前,父亲难得地操办酒席,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屋前房后热闹非凡,人声鼎沸,鸡飞狗叫,人流不息。父亲将我叫到一边,说我和你母亲昨夜想了一夜你去叫祖母以及二叔他们来吃酒吧。我当时怀疑自己没听清,没晃过神来,然后我坚决不肯去。我不愿就此低头,还去请他们吃酒,这么多年不相干我考学了也没必要叫他们。父亲看我不愿去,无奈地走开了。一会,母亲来劝我,说崽啊你就高姿态一点去叫他们不管他们做了什么可还是袁家的人,做人要心胸宽广点,你是男子汉,你去叫了他们不来就是他们的不仁,我们不去叫他们就是我们的不义。说完,母亲泪花缀在眼角,我不忍心,尽管想不通,还是去叫祖母他们。
   当时,正好小叔的儿子最小的堂弟桂林正生病,已经两周吃不下东西,人瘦得像一根枯枝,正在村卫生院输液。祖母从来不显示她的爱,但是对小堂弟是例外。自出生,尿一把屎一把带着,并且吝啬的祖母变得大方无比,只要小堂弟喜欢就给他买,随便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不吃留着给他吃,用我们村里的话来说就差月亮不能用竹竿打下来给他玩。可就这么溺爱无边的小堂弟,还是不如人意,真是一脉相存的继承了小叔的愚钝,脑瓜子总是不开窍,玩把戏不要教比谁都玩得好,上树下水比谁都行,可就是读书一字不识,数学十内数字相加也不知道等于几。可谁也不能说堂弟的坏话,祖母会很不高兴,她总是把堂弟当个宝,依旧欢喜得不行,看到堂弟就一脸的欣喜,真是无可名状。
   我去的时候,正好二叔他们也在。很多年没相认尽管平素相见,但一下要我叫他们,我觉得极其生疏但更多的是尴尬。我还是轻轻地叫了并要他们去吃酒。祖母当时很惊讶,良久才晃过神来,连续说了几声好的好的。堂弟输完液,他们一行就来我家吃酒。当祖母掏出红包给我,我挡住不要,我还是有些愤愤地说我读书这么多年也读过来了不差这点钱。祖母有些不好意思,硬要塞给我,有那一瞬间,我想像当年摔鼎锅一样扔到地上,但我克制住了我已经长大,我不想在公众场合在这个喜庆的时刻给外人看把戏。酒席散后,祖母以及二叔他们还没立即走,在东一句西一句鸡一嘴鸭一嘴地说话。父亲建议赶紧租个车带堂弟去县人民医院,不要心疼俩钱,人才是最重要的。祖母采纳了父亲的意见,连夜租车去县城。
   后来,祖母一直对我心存感激,老对我说搭帮你,是你的喜庆救了桂林一命。其实,应该是父亲的决定救了堂弟一命。当时,到县人民医院,医生检查后说还好来得早点要不就没得治了。那一刻,祖母瘫坐在地。
  
   九
   关系修复,好比修补一张破网。这张网被岁月撕碎,缝补修复也需要岁月。起先的两年里,和祖母依旧是不咸不淡地交往着。临近年关的时候,我和祖母一起打纸牌。当时,我是学生自然没得钱,但是输了祖母从来不说一句便宜话说不要照样收钱。积习难改,对于这样一个老人。我倒也没啥计较,我们那地方打牌不分父子,该给的给该拿的拿。给祖母拜年的时候,她给我红包,我坚决不要。我心底还是对这个老人有些恨意消散不去,没有她的关爱我照样长成一棵树。黑暗已经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我不稀罕这个时刻的帮助和情义。在我最苦最难的那些年里,不在身边不施援手,现在我不需要了。不知祖母有没有愧意,从她的脸上看不出来,她总是一副平静的模样。
   工作后回家,每次都大包小包地给祖母带东西,祖母总是说吃不完大家都买有,你才工作不久不要花费。我每次都说是我的心意。是的,我只是尽我一份心意。她是祖母,我是孙子,可别的一时也没什么可以融洽的。不过,祖母开始慢慢地对我上心,和村里老人在一起总是不忘说我的好,我有啥子升迁变化,她也第一时间广而告之,引以为荣,当别人恭维她大孙子有出息的时候,她开始咧开没有一颗牙齿的嘴巴哈哈笑,流出口水,就用衣袖一抹。年复一年,隔阂和怨恨沉淀在很少的记忆里,来来往往,一大家族的人倒也其乐融融。
   三年前,外婆去世,当我赶回,外婆已经穿好寿衣躺在舅舅家的堂屋里,我跪在外婆灵前,失声痛哭。外婆对我恩重如山,从小就是她带我,我有啥头痛发热,她总是第一时间赶来安慰我。外婆深信乡下梅山巫傩之术,总是在我生病的时候,为我在屋前烧纸祈祷,或煮一壶茶在屋前屋后浇一浇祛邪。我喜欢吃南瓜籽,外婆在她八十岁之前,一直种很多的南瓜,就为取瓜子给我吃。尤其是我工作后,这个总是爱讲客气讲礼仪的老人,对我买的物品和给的钱好像受之有愧,想方设法要打发我一点东西,开始喂有土鸡,把土鸡蛋积攒起来送我,后来实在没什么可打发了,她就多种南瓜。有一年,为了摘南瓜,外婆摔跤,在床上躺了近一个月,让我愧疚得无处安身。
   夜晚,转二十四孝的时候,我带着儿子一圈不落地转,想起外婆生前对我的好,泪水不时滴落。儿子和侄子还不谙世事,不晓得生离死别,但是那一刻也很肃穆,不声不响地转着,还不时跟着道士作揖。两个小把戏作揖很恭敬,有模有样。祖母那夜站在旁边看了很久很久,时不时露出一点笑靥。我不要想也都清楚,都是这么老的人了,她在看我们转的时候,她想起了她将来去世的情景。祖母当时内心里肯定是有些欣慰的,因为她发了这么多后人,丧礼一定会办得体面热闹。对了,外婆去世,我按照她生前对我说的要热闹,我为她放了很多很多的礼花,那一夜礼花响彻乡村的夜空。透过礼花,我恍惚看见外婆慈祥的笑容。
   外婆上山,我一路跪破了膝盖,不知道疼痛。我再度成为村里的美谈,村里人都说我孝道难得。祖母和村里人说,以后我肯定更热闹,我孙子肯定会为我放更多礼炮!
  
   十
   从清明到中秋,祖母老得哪儿也去不了,开始还能慢腾腾地和人打纸牌,现在是连一张纸牌也抓不起了,夜晚躺在床上,白天躺在凉椅上。祖母,完全已经是一个在等待最后时光流尽的乡村老妪。对于一个老人,而今时间的步伐是那么缓慢,白天好像无穷尽,夜晚也好像无尽头,一动不动地躺着,那份凄凉落寞只有她自己最懂得。寸寸散,寸寸落,寸寸过,祖母对每一个来看望她的人,都是几句重复不迭的话,嚷嚷道老成这样子了不如早点死了可死又死不了,活着就是个造孽了。她已经没有了过去抵抗时光的勇气和信心。她大限将至。
   直到老成一团,祖母这个精明一生细算一生对父亲苛刻一生的老人,到最后还是选择信赖她原本最排斥的儿子。二叔还是和她没几句好话说,当面也指责和埋怨,他还是坚持他母亲的长寿折了他的健康。这样的愚昧,可也只能从道义上谴责,莫奈其何。今年初我接父亲进城,祖母听了没有明确阻拦,但是低泣着说要父亲多回来看看她,她还说希望她走的时候父亲能在她身边。这个老人终于显示出了她最后的柔软和依靠。
   面对祖母,我五味杂陈。我不亲她,尽管两家和好之后,相处得融洽快乐。我只是不再像年少时候那么恨她,可没有祖母关爱的童年,使得我无法表现出亲昵。她是我唯一在世的祖辈,没有了她,她还是我血脉的上游。父亲一次和我聊天时候说你祖母一辈子对我苛刻从不关怀但是她给了我们不怕事不惹事的性情,这点也算是她老人家给我们最大的财富。确实,祖母强悍一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是她用弱小的身躯维护了一个异姓家族的尊严。也许,她不强悍,我们这个家族经受的风雨会更多,甚至被欺凌。
   祖母压强护弱,也许就只是一种本能,让这个大家族能不落下一个人的繁衍生息。祖母吝惜小气,但她自己从不好吃,更没有懒做,忙忙碌碌到头,直至无力行走。据说今年收花生的时候,她还是硬撑着给小叔摘花生,颤巍巍,手抖不停,一把花生要摘上半天,她也不休不止。
   祖母为本,祖母为纪。从此岸到彼岸,一切皆空。血脉还在大地上绵延。这是乡土中国里一个名不经传的乡村老者。最后,她的名字将印在厚实的族谱上,刻在清幽的墓碑上,写在我们后代的心墙上。

共 955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岁月之风吹走了日子 ,吹淡了怨恨,也吹瘦了老祖母矮小却强势的身躯。她在家庭里说一不二,对外也是个狠角色,谁要是敢欺负袁家,她就骂街不止,骂街在村里列为三大烈妇之首。她过日子精打细算,做农活吃得苦霸得蛮。她对愚钝的小叔叔疼爱,对爱捞油水、有利可图就殷勤的二叔尽让,唯独对知书达理、谦和孝道的父亲一家不待见。文章用真实生动的事例,让人们认识了这个老人,对亲生的大儿子修房子要在靠其房屋空地打个桩子,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恶毒谩骂;让亲戚集体孤立她不待见的“我”家;对饿肚子的小孙子明明有饭却狠心不给其吃,更不用说给孩子丁点儿做祖母的慈爱了。文章以倒叙的手法让那个渴望医学改变其衰老状态的老人开篇出场,追叙着她的人生履历,让我们看到了岁月对人生的无情,它毫不留情地蚕食着老人的健康与精力,但也让那个霸道无情的祖母变得有人情味了。可惜这个外表瘦弱气势强悍的老人难以抵挡岁月流水的冲蚀,日渐衰弱,没有了过去抵抗时光的勇气和信心。作者客观公正地记录着老人的人生足迹,理性地评价着老人的为人处事。尽管与之不亲昵,但是儿孙依然孝敬她,感谢她给了后人不怕事不惹事的性情,感谢她用弱小的身躯维护了一个异姓家族的尊严,感谢她出于本能压强护弱让这个大家族能不落下一个人的繁衍生息。一生勤劳的她直至无力行走还还是硬撑着给小叔家摘花生。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老人的形象鲜明真实,栩栩如生地矗立起来了,不高大但十分真实,不慈祥但很有自己的个性,她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的形象刻在了儿孙辈的心上。通过作者诸多生动细致的描叙,我们在如风的岁月里感知着这个老人。不可否认,在老人身上深深打上了她经历的时代的烙印,但她也有着自己很鲜明的个性。读罢,这个强悍能干偏心刻薄的老人让人印象深刻,但却不憎恶,特别是看到她怕死求医以及看到“我”姥姥丧礼时那些虚荣的细节,人物形象更立体更真实了。作者用细致入微的文笔为穿堂风里凝神静思、过早斑白的头发扬起的祖母雕刻了一尊雕塑,那么惟妙惟肖,那么生动鲜明。一篇精彩的乡村老人传记,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090007】【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60224第575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5-11-08 08:20:23
  一个不肯向生活低头的老人,一个强悍能干的老人,一个霸道无情的老人,被岁月的风吹走了精气神,变得缩成一团只剩骨头,让人读之不由得心生叹息。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 楼        文友:慕寒        2015-11-08 22:22:41
  穿堂风吹老了岁月,穿堂风吹弯了祖母的脊背,穿堂风慢慢的吹,吹白了少年头!
   穿堂风里故事在不断的延伸,祖母从少女时一步步走到垂垂老矣。那些让人恨让人痛的往事,在穿堂风里逐渐被遗忘,文字慢慢的铺展,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作者文字功夫颇深,用平缓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祖母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其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文笔作用方面让我们体会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精辟髓!
   问好作者,祝流年写作愉快!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11-09 07:48:2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4 楼        文友:泸溪灵子        2015-11-24 20:19:44
  喜欢读你的文章
5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6-02-25 06:45:26
  恭喜绝品。
6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6-02-25 10:36:47
  用娓娓道来的语言叙述一个风烛残年的回忆,偶尔穿堂风的吹过,老了容颜,带走了时光。该文人物刻画细腻,真实丰满;心理、动作描写深刻入微,令人感慨。文中强调的:尽管老人存在着“偏袒”等诸多问题,但做晚辈还是应该尽力孝顺,值得思考和反思。推荐阅读。
7 楼        文友:海域听风        2016-02-26 10:29:46
  真实令人感动、平凡但很深刻。她是作者的祖母,更像我的外婆和祖母,像我很多熟悉的老人。每个人的 人生都是一部传奇。
8 楼        文友:沙里淘        2016-02-27 16:56:22
  陈年旧事总能撩拨起遥远的记忆,人生途中偶尔回味一下走过的路,感觉也挺有意思的。
9 楼        文友:唐笑        2016-03-07 18:06:18
  欣赏老师佳作《穿堂风里》,心里久久无法平静,文中述说老太太的一生,还不如说是童年的艰难回顾,这需要好大的勇气,把记忆的闸门搬开,把那些本是血脉温情,像剥洋葱一片一片打开,刻骨铭心的痛,愤,委屈,失望令人心生叹息!可是一切终不过血脉相传的定数!!太深重。
至诚的爱心,可以温暖人们心灵的凄凉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