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憧憬】英子啊!英子(小说)

精品 【柳岸.憧憬】英子啊!英子(小说)


作者:草原白杨 秀才,2536.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70发表时间:2015-11-24 21:30:38

【柳岸.憧憬】英子啊!英子(小说)
   哥哥马上反驳说:“带饼子多丢人啊,要带你带,我可不想丢人现眼。”
   “这有什么,咱平时不都吃这个吗?”
   这样的日子只维持了半年,转年春天开学不久,家里就拿不出那一礼拜四元的伙食费了。
   农村的春天往往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大集体时代,很多人家别说没钱,就是吃饭也常常是有上顿没下顿的;现在分田单干了,吃饱肚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是钱袋子还是干憋,虽然去年秋收有一点收获,但是经过一个春节的折腾,大多人家也就所剩无几了,况且还要买化肥雇帮工,哪哪儿都需要钱。
   看到父母犯愁的样子,英子很是于心不忍,可是要她丢弃心爱的学业真是心有不甘。英子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几乎门门功课都排在全年级的第一名,深得老师们的宠爱,哪个老师都说她将来一定能考个好大学。这样一个好苗子半路辍学真是糟蹋人才了。
   思考良久,英子终于做出决定,不在学校食堂吃饭了,每天来回跑,中午带个饼子对付一下,剩下哥哥一人的饭钱咋也好对付。本来老爷子又想重提让英子回家种地的话题,这回听到她主动提出每天来回跑又有些于心不忍了,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再怎么也是心疼啊。
   “那咋行?从家到学校足足有十五里山路呢,每天一个来回咋能受得了呢?再说碰到刮风下雨的闹天气,一个女孩子家也不安全啊。”
   “是啊是啊,孩子,这办法不行。”
   见老伴发话了老母亲也赶紧表态,但这不是简单附和,而是心里话。
   “没事的,我不怕,其他村里的同学每天都有回家的呢,我可以和他们做伴走好大一截呢。”
   听到老爹终于心疼自己一次,英子的心瞬间热乎乎的,更坚定了自己走读的决心。
   几个月的光景转眼从指尖溜走,很快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
   当时的学生很幸运,不论大学、中专甚至技校,只要考中了,顺利拿到文凭,国家就包分配,农民子弟的身份就可以彻底改变。英子哥哥学习不好,几次模拟,成绩在班级都排在后面,能考个中专技校也就不错了。可是他又好面子,舍不下自己的身价,最重要的是怕老爹知道会失望,骂他丢人,所以还是好高骛远报了个大学,其结果不仅是名落孙山,连录取线的边都没够着。
   一个暑假,英子爹的老脸终日阴沉着,几乎没有阳光。英子知道,这都是哥哥落榜闹的,但也不能总这样啊,木已成舟,以后的日子还的往前走啊。落榜后的哥哥比以前乖巧多了,整日少言寡语,跟在父亲后边,脏活累活拼命地干着,不敢有一句怨言。
   秋季开学的时候,哥哥成了“蹲点干部”,下到英子的班级开始复读。这次他痛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脚踏实地考个中专,将来就不用回家种田了,这也是老爹的意思。
   那一年,英子哥跟换了个人一样,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余下的时间他都泡在教室里。父母亲看到儿子可喜的变化,一切都为他开了绿灯,就是农忙季节,认可花钱雇人,也不让儿子下地而耽误了学习。英子的成绩依然保持在班级的前三名,不出意外,考个省内一流大学还是不成问题。可是这并没让英子有多高兴,相反,随着毕业的临近,她的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了。她心里清楚,依照家里的条件,继续同时供俩人上学已不可能,如果哥哥也考中,那自己一定会辍学。唉,能怎么样呢?谁让自己是女孩了?命运就是作弄人啊。
   高考之后,英子和哥哥都回到家里,一边下田劳动,一边等待消息。那些天,家里很安静,谁都极力回避着考试的话题,就是怕提到怎么供的问题。
   一天中午,那个村民们都熟悉的绿色信使摇着车龄来了,到了英子家门前,刚跳下车子,就对着院子喊:“通知书!通知书!你家儿子考中了!”
   听到喊声,正在吃饭的一家人都停下碗筷,英子哥腿快,抢先奔到门外,迫不及待地从邮递员手中抢过邮件,果然是自己被建筑学校录取的通知书,虽然是个中专,但也如愿以偿了。他兴奋得跳了起来。随后出来的老两口虽然不识字,也翘着脚伸手够儿子手里的通知书,嘴里还喊着:“我看看,给我看看!”
   还是英子手快,抢下通知书读了起来。高兴之余,母亲向邮递员问道:“还有呢?”
   “没了,就这一封。”
   邮递员好似自己做错了什么,表情有些不自然。母亲马上把探究的目光转向女儿,“你哥的来了,你的怎么没来呢?”
   “谁知道呢?兴许没考上吧?”
   说完英子马上垂下眼睑,脸上一扫刚才的喜悦,变得阴沉下来。
   下午,砬子下的小溪旁,英子孤身一人在那里送走了夕阳。她手里捧着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反复端详着,姣好的面容上露出的却不是喜悦。
   其实,英子三天前就接到了通知书,这也是在她意料之中,英子学习成绩好,每次考试都没掉下前三名,加上这次高考冲刺准备充分,临场发挥又好,榜上有名那是十拿九稳的。英子担心的是,家里条件怎么供两个学生,上大学读中专是要走出乡村,进城里的,花销自然要比读高中多得多。实际上,为了这两年高中,家里已经向亲戚告了债,两人都出去上学,旧账没还,怎么再向人家张口啊。想着父母亲一年年走向年迈,想着他们借钱时的那份卑微,英子于心不忍了,所以她提前找到乡里邮电所,告诉他们如果有自己的邮件要单独告诉她,万万不能让家里人知道。于是,这封本来应该给人带来喜悦兴奋的通知书就被英子瞒了下来,现在看来,将要永远瞒下去了。
   想到这,英子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毅然决然地把通知书撕了个粉碎,然后向上一扬,白花花的碎屑散落在溪水中,转眼向远处飘去……
   这一切,都被蹲坐在一棵老树旁的祥子看到了。祥子在外地上大学,暑假回家,了解了英子家的一切情况,今天下午,又听说了英子哥被中专录取的消息,可是英子落榜他怎么也不信。晚饭后,他借口对老同学祝贺,来到英子家,见英子不在,便寻到山砬子下。他本以为英子落榜心情不好,来小溪旁散心,结果看到她撕纸才有所悟,于是就向下奔跑,试图阻止,可是还是晚了,他从岸边捡到几张碎片,对到一起,隐约看出“大学中文”几个字样。于是,当着泪痕斑斑的英子,祥子质问道:“为什么?你为什么把它撕了?十年寒窗,容易吗?撕了它,你不上学了吗?”
   看到突然出现的祥子,看着他那份着急和气愤,英子很镇静:“我考上了,这就够了,父母亲不容易,我不能再添负担了。”
   “读大学不是你的理想吗?这也是同学和老师们的寄托和希望啊,你怎么轻易放弃呢?”
   “顾不了那么多了,那么多人不读大学也活得很好,我也一样。”
   面对祥子,英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定,也扫去了往日的羞却,一双好看的大眼睛注视着他说:“祥子哥,忘了我吧,我懂你的心意,但是从今以后我们要走不同的路,要成为不同一类的人,不要因为我误了自己。”
   说着,英子从兜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小圆镜,那背面还有祥子的照片,这是去年祥子上大学前和英子告别是赠送的,当时虽然没有表白什么,二人都知道彼此的心意。
   “这个就还给你了,那支钢笔用着很顺手,我就留作纪念了。”说完,英子扭身就向村里跑去……
  
   二
   英子的农民生涯就这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日日的简单重复送走每一个黄昏,又迎来新的黎明,平淡无奇的生活渐渐埋葬了她的理想。
   转眼,隆冬已至,这是北方农家人猫冬的季节。所谓猫冬就是说像猫一样藏在家里躲避寒冷,可见北方冬天的厉害。这也难怪,那些年人们经济窘困,缺衣少帽的,寒冬数九不躲在家里能有什么办法。因为猫冬,所以有了充裕的时间,所以媒婆在这个季节里格外活跃起来,因此一冬一春也是姑娘小伙子们相亲定亲的好时候。十八岁的英子,天生丽质,加上十几年的文化知识的熏陶,真可以说是知书达理,温文尔雅,自然成了小伙子们追求的目标,媒婆们自然也愿意牵线搭桥。
   一天上午,英子刚刚收拾完碗筷,就听到院里有人叫门,刚刚一声“大哥在家吗?”话音未落,厚重的门帘已被挑开,一股袭人的寒气便把媒婆送了进来。
   坐在炕沿儿上抽烟的老爹虽没看清来人,但那熟悉的声音已让他猜出来了。他刚双脚踏地直起腰身,那媒婆已经飘进内屋。
   “瞧瞧,英子爹你好福气呀,昨晚做好梦了吧,我给你圆梦来了。”说着,也没等主人让,就盘坐在炕头上。
   “这鬼天气,真能冻死人。”
   顺手接过英子递过来的茶杯,还不忘夸奖了一番:“瞧瞧,英子爹,这就是你的福气,这丫头真水灵,简直就是一只金凤凰,你俩就等着享福吧。”
   “什么福啊?瞧你这张八哥嘴,抹了蜂蜜一样。”
   “那倒是,要没有这张嘴,咋能给人家当媒人啊?”
   那媒婆真是八面玲珑,管你是褒是贬,她都宠辱不惊。
   “大哥大嫂,咱们唠正事吧。”
   那媒婆把点着的旱烟袋猛吸了两口,然后进入正题:“我是来给英子保媒的,你家闺女人才好,性子好,相中的人家肯定不少,不过好女要嫁好人家,我说的这家人绝对配得上你家闺女,英子要是嫁过去,吃香喝辣享福不说,你一家子都会沾光的。”
   说到这便停了下来,把烟袋嘴含在嘴里卖起了关子。
   “享什么福?咱一个普通老百姓,能过上舒心踏实日子就行了。”老爹见他停了下来,赶紧插了一句。
   “那可不对,女孩子一生有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次是生在大富大贵人家,那自然天生就是享福的,另一种是嫁给大富大贵人家,这需要自己把握机会。我今天就是给英子送这个机会来了。”
   一直在旁边当听众的英子妈忍不住插了句:“这是谁家呀?有这样的富贵。”
   “王书记,咱们公社的王书记啊。我要给英子介绍的对象就是王书记的儿子。这家人你们也认识,都在一个村子住着,什么样你们都了解,那家庭条件我就不多说了。那孩子岁数是比英子大了点,那怕什么啊?大一点懂得疼媳妇。再说了,人家家庭条件好,老爹又是公社干部,这人家哪儿找去啊?”
   说起王书记,英子一家当然熟悉。他早先在乡里当秘书,为人谨慎,文革中游刃于两派之间,不论谁掌权他都不吃亏,这文革一结束,因没得罪什么人,两派都不反对,就被提拔为党委副书记。只是他那儿子智力虽谈不上欠缺,但总觉得和别人不一样,说话总让人觉得不着边际,因此被人暗地里称作五偏头。按说乡干部的公子,即使先天差一点,总不至于找不着对象吧,偏偏这半精不傻的家伙还很挑剔,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非要找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可惜漂亮的姑娘怎么肯委屈自己嫁给他呢?结果就把自己挑成了大龄青年。这样的主儿怎能配得上英子呢?
   “我说大妹子,人家那是干部家庭,我们一家老农民,咋敢高攀啊?这可使不得啊。”
   听完媒婆的话,老爹思虑了一会,巧妙地回绝了。
   那边的媒婆可是还不死心,继续着她的攻势:“我的大哥啊,什么高攀不高攀啊,婚姻讲究的是缘分,他家的孩子看是咱家闺女了,又不是咱上赶着求他们啊。”
   “她婶子啊,我们这农民家庭确实配不上人家啊,虽说是新社会了,但门当户对还是要讲的。再说了,英子还小,不想这么早就找婆家,他哥还没对象呢,哪有妹子先找的道理啊?”英子娘见老伴儿有了明确的态度,也帮着回绝着……
   那天下午,媒婆整整坐了一下午,可是任凭她三寸不烂之舌摇得天花乱坠,英子的爹妈最终也没松口。
  
   三
   时光流转,四季更替,两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转眼英子哥完成了学业,毕业分配就摆上了日程。那一年,上边的分配方案是哪来哪去,英子哥顺理成章应该分回本县,可是他在校期间谈了对象,女朋友家虽然是县里的,但人家考学时用的是市里的户籍,自然要留在市里,如果英子哥分不到市里,女方话言话语都表示出分手的意思。
   听了儿子的述说,英子爹眉头上立刻皱出了“川”字,两年学业,好好待待供出来了,本指望该出头了,谁想又弄出个毕业分配的事。这哪儿的姑娘不好找,非要找人家市里的,这不难死我么?
   “孩子,这事爹可办不成,你知道咱家的亲戚都是农民,和当官儿的一点边儿也沾不上,真不成啊。”老爹说完,脸上现出惭愧之色,转过身去,对着窗户发起呆来。
   “爹,咱不是认识王书记吗?他上边认识人多,求他给办办一定成。”儿子拉着老爹的衣袖央求着。
   “什么?王书记?那可不成,认识归认识,咱和人家没什么交情,咋好意思求人家啊?”
   “你不好意思求人家,就忍心让你儿子打光棍?”
   “什么?你说什么混账话?咱县里好姑娘多了,回县里吧,爹托人给你说个好的。”
   “我不要,反正我是非她不娶,我两要是分不到一起,我就打一辈子光棍。”儿子虽然不敢大声说,但是态度却很坚决。
   “他妈的,你个混蛋儿子,老子供养你二十几年,你长本事了,竟敢用打光棍吓唬老子……”说着,老爹操起笤帚疙瘩就要打,旁边的老伴和女儿赶紧伸手去拦,那边的儿子见事不好,跳下地就逃走了……

共 17614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英子是个农村的孩子,正在上高中,家里还有一个比她高一届的哥哥也在读高中,由于英子爹比较封建,认为女儿早晚要嫁人,反对她上高中,只让她的哥哥上学。后来成绩优秀的英子考上了高中,她爹还是不同意,她找到了一直在关爱她的祥子,祥子找到老师,在老师和校长的说服下,她爹终于答应了,上了高中后的英子,宁肯自己艰苦点,也要周济哥哥伙食费。后来,为了给家里省钱,又做出决定,不在学校食堂吃饭了,每天来回跑,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她和哥哥同时考上了大学,可贫困的家庭条件不允许她和哥哥同时上大学,她又忍痛悄悄把大学通知书给撕了,她还忍痛让祥子忘掉她吧,从此,把自己的理想埋没在心里,安心当了个农民。到了出嫁的年龄,媒婆来给她提亲,是乡里王书记的儿子无偏头,由于品行不好,第一次提亲被爹娘婉言拒绝了。可这时,大学毕业的哥哥搞的对象要求他毕业留在市里,否则对象就要吹,儿子央求爹爹想办法,英子爹也在一筹莫展,正在这时,一直对英子死不甘心的五偏头趁机对英子哥展开了攻势,提出了要当他的妹夫的无耻要求来交换条件,让他爹给英子哥在城里找工作,媒婆也趁热打铁, 英子为了哥哥的前途,哭着答应了这桩婚事,结婚后,五偏头说出了截留样子信件的事,这样本来就对他没感情的英子更加厌恶他了,夫妻之间毫无感情,正在这时,英子哥因为要承包工程没有资质,被当上局长的样子掐住了,妻子给他出了个注意,让英子和祥子重温旧情,在城里和样子过了一夜情之后,往下的路该怎么走,英子迷茫了……小说塑造了一个农村女子的坎坷命运,她是个善良的女人,处处为家人着想,也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却逃不脱命运的安排,贫困和世俗偏见加上自己没有独立的思想意识,被一步步利用,最后没有恪守住道德底线,走向背叛家庭的地步,令人唏嘘。也反映出农村陈旧落后观念给女人带来的不幸命运,揭示了个人沦陷的因素,暗示着作者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小说语言朴实,构思新颖,写作手法娴熟,故事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人物对话、形象丰满鲜活,尤其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可谓入骨,贴近生活,很有社会意义!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25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5-11-24 21:31:50
  问候白杨老师,写作快乐,冬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5-11-26 07:06:06
  谢谢社长辛苦编辑,谢谢你的精彩编按。文字有点长,浪费你的宝贵时间了。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5-11-24 21:32:49
  女人,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有自己的幸福!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5-11-26 07:07:46
  是啊。可惜曾经的那个年代,特别是偏远农村,女人的命运是不在自己手里的。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5-11-24 21:34:06
  祝白杨老师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5-11-26 07:09:11
  谢谢,也祝刘社佳作不断,身体健康。
4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5-11-25 06:59:25
  朴实,新颖,运笔娴熟,丰满鲜活的佳作,极俱社会意义。点赞!高高滴点赞!遥祝白杨哥笔健人开心!
回复4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5-11-26 07:10:49
  谢谢如风的夸奖点赞。祝你创作丰收,快乐健康。
5 楼        文友:成敏        2015-11-25 07:11:05
  。小说语言朴实,构思新颖,写作手法娴熟,故事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人物对话、形象丰满鲜活,尤其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可谓入骨,贴近生活,很有社会意义!
回复5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5-11-26 07:13:06
  谢谢成敏先生的评论和赞美,一定按你的方向努力。
6 楼        文友:老百        2015-11-25 10:38:28
  好文思,好才思,欢迎草原白杨对柳岸花明征文的积极参与,一篇很有力度的小说,揭露了农村基层年轻人理想与现实中的彷徨。欣赏点赞,并祝作品取得好的成绩!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6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5-11-26 07:16:35
  过奖了,费劲巴力地编了这一篇小说,胆战心惊地发出来,生怕给社团丢脸,居然还得到这么多美赞,还获得精品,实感意外。达到那些赞美之词的高度,尚需长期努力。谢谢鼓励。远握祝好。
7 楼        文友:晓雪        2015-11-26 07:15:30
  欣赏佳作,问候作者,祝冬日写作快乐!朴素的文笔,朴实的话语,美文一篇,英子的命运和迷茫是当时农村年轻人的共同遭遇,抗争过努力过,结果还是输在重男轻女、生活贫困的现实条件下,无奈的英子的出路在何方!遥祝老师安好,期待更多精彩!
一个人的夜晚,梦里都是荒芜,雨中的蝴蝶振着淋湿了的翅膀,奋力挣脱泥泞的羁绊,向往自由自在的飞翔,寻觅一方净土,静静地疗伤,慢慢变老……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