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乡】买媳妇(小说)

精品 【江南乡】买媳妇(小说)


作者:鲁梁 布衣,420.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03发表时间:2015-12-03 21:25:33
摘要:鲁西南某地农村大龄男青年狗蛋,年近40岁还是光棍,姐姐们兑钱10万元,给他从人贩子手里买来一个云南女孩做媳妇,后来,被公安局解救,人口贩子和狗蛋均被判刑。


   “你他娘的,有好事还会想着俺?”狗蛋娘笑吟吟地骂了他一句。平时,小方好给她开玩笑,狗蛋娘以为他又在耍笑她。
   “大婶子,这回我不是给你闹着玩儿的,给你说点正经事。”
   “那你就快说,别拐弯抹角的。”
   “俺狗蛋兄弟想寻个媳妇不?”
   “咋不想?俺做梦都想!你有啥门道?”
   “东边刘庄的二捣鬼弄来三个如花似玉的大闺女,都是南蛮子,说话像鸟叫一样好听,谁拿钱就卖给谁。”
   “你咋不买个来?”
   “买了,昨天晚上领家来的。”
   “哦,怪不得你那脸嘻的给屁呲的样儿,原来是有了喜事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我咋没听说?也不给你大婶子拿两块喜糖来?”
   “你傻啊?大婶子!这是犯法的事,谁敢声张?”
   “那得花多少钱啊?”
   “我买的这个年龄大点,花了八万。”
   “俺这一把老骨头,榨干了熬油,也卖不了八万块钱啊!”
   “大婶子,就凭俺狗蛋兄弟这样的条件,您还想寻个不花钱的媳妇?”
   “这年头,挣钱比吃屎还难啊!我上哪里去弄这么多钱?”
   “大婶子,您老真是越老越糊涂了,您养这么多闺女是干啥的?让她们都出点血,给兄弟兑点钱,不就凑够了吗?”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狗蛋娘恍然大悟,拍着大腿连声说“哦,哦,也是,也是,我咋没想到呢?光想着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不想麻烦人家,您叔没了,我不麻烦闺女麻烦谁呢!”
   “那您可得抓紧点,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去晚了,就让人家都领光了。”
   狗蛋娘盼媳妇盼得眼都快干了,急不可耐地说:“不行咱这会儿就去看看?带上您大兄弟,行的话,咱就先定下来。”
   “我陪着您去吧!”
   杨庄到刘庄不足二里地。他们打着手电,十几分钟就到了。两个庄上的人沾亲带故,彼此都认识。他们到了二捣鬼家,他正在吃晚饭。看到来了人,都认识,二捣鬼连忙站起来,迎出屋门,伸手搀扶住狗蛋娘,说:“大婶子真是稀客啊!您都喝完汤了?”二捣鬼也随着小方,称呼狗蛋娘为大婶子。
   “早就喝完了,俺孤儿寡母的,天天喝得早。”这地方管吃完饭叫“喝汤”。
   “大婶子来我这小窝,有事么?”二捣鬼明知故问。
   小方直奔主题:“大婶子又不是外人,也不用掖着藏着,我就给你直说吧!大婶子听说我领家走一个媳妇,也想给咱狗蛋兄弟领一个。”
   二捣鬼撂下碗筷说:“那就先看看吧!”
   他领着他们往里走,挪开靠墙的一个大纸箱子,露出一个里间门。打开锁,推开门。屋里灯光很暗。一张破床上乱七八糟,靠墙的床头那边蜷缩着两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儿。她们看见有人进来,惊恐地把头埋进被子里。
   二捣鬼气得拉长个驴脸,训斥道:“客人来了,都给我从床上下来!”两个女孩儿吓得赶快从床上下来,坐在床边。
   二捣鬼还不满意,又大声训斥:“下来,离开床边,站好,抬头,挺胸,让客人好好看看!”
   两个女孩儿按照二捣鬼的命令,做得一点也不敢走样。狗蛋像个孩子似的缩在娘的身后,娘拽着他,来到女孩儿跟前,仔细看了看。几双眼睛直勾勾地看得两个女孩脸色通红地低下了头。狗蛋娘轻声说了句:“好了,咱们出去吧。”他们来到外间屋。
   二捣鬼问:“怎么样?大婶子?”
   “闺女是不孬,一个得多少钱啊?”
   “那个高个的,十二万;矮个的,十一万。”“小方领走的那个,不是才八万么?”
   “那是个二婚头,生过孩子,不值钱了。”
   “俺就要那个矮的吧。你看俺孤儿寡母的,也挣不钱来,打死我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大侄子你就行行好,便宜点吧?”
   “大婶子您以为这是买青菜啊,还讨价还价?”
   “算你照顾您大婶子了,行不行?”
   “您老人家又不是不知道,咱这地方三媒六证、明媒正娶地寻个媳妇得花多少钱?认家费、改口费、三金三银、聘礼,光订婚那一天就得花十几万。这还不算结婚。我这趟去云南,去的时候坐飞机,回来坐火车,连吃带住,得花多少钱?大婶子,我让你一万,凑个整数吧,十万,一点儿也不能再少了,你看行的话,先留下个定金,人我给你留着,筹备够钱,就来领人。”
   狗蛋娘从兜里掏出一卷卫生纸,哆哆嗦嗦地一层层打开,拿出二百块钱,交给了二捣鬼。
   第二天,狗蛋娘打电话把五个闺女都叫来,商量狗蛋的婚事。闺女们一听弟弟的终生大事终于有了眉目,都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娘家。听娘说到是给弟弟买个媳妇,闺女们的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犯起忧愁来。忧得是怕买来是媳妇不可靠,不给一心一意过日子,时间呆不长;愁得是花这么多钱,上哪里弄去?
   闺女们说出了她们的担忧,狗蛋娘一听就生了气:“要是像你们这样说的,怕这怕那,你兄弟这一辈子就不寻个媳妇了?咱老王家就该断子绝孙了?说出这种话,对得起您死去的爹么?”几句话就把闺女们说得都低下了头,一言不发,屋子里一阵沉默。
   突然,狗蛋娘“呜”地一声,像汽笛鸣叫一样,大放悲声,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她捂着脸,跑到院子里,一腚坐到捶布石上,拖着长长的音调,嚎哭到:“你这个死去的老头子唉,你咋不把我也带了去呀?扔下我在这世上受这些罪。孩子们翅膀都硬了,都不听话了。我也不想活了!”闺女们一看这场面,一来心疼娘,怕娘有个闪失,二来娘在院子里嚎哭,也嫌丢人现眼,一起出来,前拽后拖,把娘抱进屋里椅子上。
   哭声很快就引来了左邻右舍来劝说,都说狗蛋娘这些年真不容易,孤儿寡母,当闺女的应该尽力帮衬帮衬兄弟。狗蛋娘掀起衣襟,擦了一把满脸的老泪,下达了命令似的说:“我反正没钱,还想给您兄弟寻个媳妇,您这五个当姐姐的,一个人拿两万块钱来,谁也不能少,没钱的借去,后天一定送来。哪个送不来,我就死到她家的门儿上去。”
   闺女们再也不敢推脱,都说砸锅卖铁也要给弟弟出钱买个媳妇,不能让娘作难。闺女们也没有心情在娘家里吃饭了,陆续愁眉苦脸地走了。
   三妮留在了最后,悄悄地跟娘说:“娘您也知道,狗蛋他三姐夫在外打工,盖楼时从楼上掉下来,摔残废了,还躺在床上,不能挣钱了,住院拉了不少饥荒。俺少拿点,行不,娘?”
   娘说:“我知道你家最难最苦,还有两个孩子,这几年没少作难。我攒了一万,替你垫上,你再拿一万吧!”三妮点点头,默默地走了。
  
   4
   后天一大早,三妮第一个来到。娘从衣柜里,拿出一万块钱,交给了她。
   五姐妹陆续到齐了。怕路上带这么多现金不安全,丈夫们也来了,只有三妮的丈夫还躺在家里的床上。谁来了,进屋就把钱放在桌子上。望着厚厚的两摞钱,眼泪一直在狗蛋娘眼里打转。她知道闺女们都不容易,这些钱,有的东拼西凑借来的,有的是攒的给孩子们上学用的,都是闺女们一家的血汗钱。
   狗蛋一大早特地到集市上买了几个荤菜和两瓶老白干,预备着姐夫们来了,好在一起喝两盅。
   五姐妹一起动手,很快就做好了一桌子菜。狗蛋娘在堂屋里陪女婿们说话。
   狗蛋给姐夫们斟满了酒,边喝边聊起了家常。正喝在兴头上,狗蛋娘情不自禁地说起了一些感激的话:“在咱家,您狗蛋兄弟没有亲弟兄,今后有啥事还全靠姐夫们帮忙,让狗蛋给姐夫们敬个酒吧!”
   五女婿最嘴甜,能说会道,抢先说:“大娘(这地方称呼岳母为大娘)您这样说就见外了吧!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们五个女婿都是您的儿子,有啥困难,一个招呼,我们都来。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该出力时出力。”女婿们一起响应,连说“对对对。”几句通情达理的话,感动的狗蛋娘眼里盈满了泪水。狗蛋连连与姐夫们敬酒,碰杯,缓和了一下悲伤的情绪。
   下午,送走了女婿闺女们,狗蛋娘就去找小方,想去领媳妇。小方松开正搂着亲热的新媳妇,说:“大婶子您咋这么心急呢?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这会儿还不行,大白天领着一个大活人回来,忒显眼了。要等到天黑以后才行。您老先回去吧,天黑我去接您。”
   太阳还没有落山,狗蛋娘就做好了饭,草草吃完,盼着天赶快黑下来。
   听见门外一阵“嗡嗡”的车响,狗蛋一瞧,果然是小方开来了一辆面包车,狗蛋娘用布兜装好钱,他们就去了刘庄二捣鬼家。
   屋门从里面插着。小方“啪啪”地拍了一阵门板,二捣鬼才从里屋“嘿嘿”地笑着出来,说:“大婶子,钱筹备够了吗?”
   狗蛋娘把一布兜钱递给他,沉甸甸的,心疼地说:“你点点,够数不?”
   二捣鬼抽出两摞,点了点,够数。其余的钱,也没再仔细清点,只看了看,数了数,不错,是十摞,就知道够数,嘿嘿地笑道:“大婶子办事儿,是个利索人,我信不着别人,还信不着您老人家么?”把钱锁进了柜子里。
   他打开里间门的锁,叫了声:“小刀,出来,恭喜你找了个好人家,跟着走吧!”那个矮个子女孩儿耷拉着头走出来。为了防止她路上逃跑,二捣鬼给她手脖子上栓了根麻绳,系了个死扣,把绳子一头儿交给了狗蛋,诡秘地一笑道:“兄弟,你这回可好好地享享福吧,少数民族的,还是个高中生哩!”临走,他还把扣押的女孩儿的身份证交给了狗蛋娘。
  
   5
   这是一个难熬的夜晚!
   无论是对于新买来的媳妇,还是狗蛋、狗蛋娘来说,几乎都是彻夜未眠。小方把他们送到家里,还牵挂着自己的媳妇,就慌慌张张地回家去了。
   狗蛋把媳妇牵进屋里,狗蛋娘给她解麻绳。看到麻绳已经勒进了肉里,狗蛋娘边解边骂:“二捣鬼这个熊黄子,咋这么狠心呢!俺这孩子细皮嫩肉的,咋能经得住这麻绳捆呢!”急出了一头汗,还是没有解开。从抽屉里摸出一把剪子,“咔嚓”两下,就把麻绳绞断了。
   狗蛋端来了一盆清水,让媳妇洗了脸,洗了手,递给她一条新买来的干净毛巾。
   狗蛋娘去厨房煮了一碗炝锅面条,荷包了两个鸡蛋,端到了儿媳妇的面前,说:“孩子,你大老远地来到咱家,这是咱们的缘分,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你也不用客气,该吃的吃,该喝的喝,需要啥,就给娘说声。”
   来到一个新的人家,女孩心里充满了恐惧,是不是还像在二捣鬼家一样,只要不听话就会挨打?因此她不敢开口说话,只好低着头。狗蛋娘想给儿媳妇套套近乎,引导她开口说话,只要说话,就容易交流,再慢慢地开导她。她又往前走了一步,低下头,凑近她说:“孩子,娘知道你心里苦,给娘说说,他们是咋把你骗到俺这地方来的?”女孩虽然低着头,两眼一直在左右观察,看了一会儿,觉得这一家人,娘儿俩也不像坏人,也为了赢得这一家人的同情,就用浓重的南方普通话说起了她这次被骗的经历。
   她说她是云南陇川傣族人,姓刀,十八岁了,高中刚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下有两个弟弟。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只身去了昆明,想找个打工的地方。由于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工作经验,还想找个轻松点的活儿,在人才市场转了两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身上带的钱也快花光了,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二捣鬼在人才市场盯上了她。二捣鬼介绍自己是电子厂的老板,公司在山东,还递上了名片,说是到云南来考察市场,招商引资,招聘人才,如果她愿意,可以安排在他的企业工作,还说工作岗位是操作电脑,待遇很高。他说这次只招三个人,已经招了两个了,还有一个名额。她被二捣鬼说得动了心,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是她从小就仰慕的圣地,也很想来山东见见世面。她跟着二捣鬼来到了他住的宾馆,房间里果然有两个姐妹,都是准备跟他去山东的,看到有了作伴的,她也就放了心。她们身份证交给二捣鬼,买了火车票,一路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济南,又坐公共汽车来到了二捣鬼家。唉!她叹了一口气,又继续说下去,没想到二捣鬼是个人面兽心的人贩子,到了他家里才知道上了当,但已经失去了自由。
   听着她声泪俱下的诉说,狗蛋娘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也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她对儿媳妇的遭遇也很同情,看着放在桌上的面条已经不冒热气了,说:“孩子,快吃了这碗面条吧,待会糗了就不好吃了。”
   自从来到二捣鬼家这两天,就没有怎么吃过东西。一路上,二捣鬼对她们好吃好喝地招待着,怕她们跑了,他把自己的公司吹得天花乱坠,简直是比天堂还好,女孩们心里充满了憧憬。到了二捣鬼家,事情露了馅儿,女孩们又哭又闹,二捣鬼对她们连打带骂,软硬兼施,把她们锁在了屋里,她们哪有心情吃饭?她早已饿得前胸贴着后背。看到狗蛋娘这么热情,她端起面条碗吃了起来。很快就吃完了,放下碗,她对狗蛋娘说:“谢谢您了,奶奶!”
   狗蛋娘嗔怪道:“你看这孩子憨不?差了辈了,俺是你婆婆,你应该叫俺娘。”她指了指狗蛋,说:“这是你男人。”
   女孩儿看了狗蛋一眼,说:“他比我爸妈还显得大,我应该叫叔叔。”
   狗蛋娘白了她一眼,说:“你这孩子,越说越离谱了,你是俺花十万块钱买来的,他就是你的男人,你就是俺的儿媳妇。”

共 18634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小说的开篇,讲述的是警察抓捕狗蛋的情形,在抓捕的过程中村民以及狗蛋母亲的阻扰。狗蛋犯了啥事?这些村民为何敢阻扰公安机关执法?面对公安机关的抓捕,狗蛋居然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捕,被捕后警察又遭到了这充分说明了狗蛋及村子里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故事也由此拉开,解放前这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沙土多,穷人多,光棍多。”于是许多人外出逃荒。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黄沙地上种了树,种植了果树。环境改善了,逃荒的人就慢慢地回来了。狗娃的父亲也是那时候回到村子的。狗娃的父亲快五十岁才回到村子,而狗娃的母亲是狗娃父亲从集市上“捡”回家的。狗娃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自小体弱多病,上有五个姐姐。十八岁时,狗娃的爹死了,家中更加艰难,狗娃又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面黄肌瘦,病怏怏的模样,到了娶媳妇的年龄,更是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给他。家中条件的艰难,五个女人也都出嫁了,已经四十的狗娃却没有找媳妇,这也成为了狗娃娘的一块心病。“可怜天下父母心”狗娃的娘听信了小方的话,花了10万给狗娃买了个媳妇,又用计让狗娃与媳妇圆了房,这些都已经触犯了法律而当事人却不知。最终,被拐卖者小刀凭借自己的计谋,报了警,成功获救,这也就有了小说开篇狗娃被捕的画面。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人口贩子和狗蛋均被判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狗娃的母亲是可悲的,小说的结尾她苦苦等候着儿子的归来,哭瞎了眼睛。狗娃亦是可悲的,生活艰苦,四十没有媳妇,也缺乏法律意识,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这篇小说很有现实意义,情节生动,读来引人警醒。问好作者,倾情推荐!【编辑:樱水寒】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204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12-04 03:38:17
  小说很不错,很有现实意义,读来引人深思。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期待更多精彩!
樱水寒
回复1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4 14:25:58
  连夜编辑评论,樱水寒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12-04 03:40:12
  狗娃与狗娃娘都是可悲的。悲剧一是源于缺乏法律意识,二是源于生活的贫苦。不错,祝创作愉快!
樱水寒
回复2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4 14:42:01
  谢谢
3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5-12-04 09:21:11
  很精彩的小说,情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反映了现实问题,贫穷,法律淡薄的人总会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的触犯法律的事情,给人带来思索和启迪。小刀是不幸运的,虽然最终解救了自己,但也经历了坎坷!狗蛋和狗蛋娘也是一个悲剧人物。欣赏阅读,问好作者,感谢你为江南带来的精彩!
河南雪儿
回复3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4 14:27:39
  谢谢雪儿老师的点评,您过奖了!
4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5-12-04 13:09:12
  祝贺小说获得精品,小说给人敲响警钟,带来启迪,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再次欣赏阅读,期待更多精彩
河南雪儿
回复4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4 14:29:39
  谢谢江南烟雨的编辑老师们将拙作推荐为精品!
5 楼        文友:秋静人        2015-12-04 16:24:55
  这篇小说很好,对人物、情景描写生动,故事情节紧凑,一气呵成,狗蛋和他娘拐买妇女,虽然犯罪,也有被同情的一面,但他娘与他一起迷奸小刀,善良里又充满了可恶的一面。十恶不赦的罪人应该是二捣鬼。
秋静人
回复5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5 17:27:13
  鲁迅先生上个世纪初提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劣根性,目前仍然存在于部分国民中,改革开放后,金钱为本,思想滑坡,比之解放初,有加剧之势,所幸习总一班人你,力挽狂澜,曙光初现,国民翘首以盼,形神!您的点评准确到位,多谢!
回复5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5 20:31:03
  鲁迅先生上个世纪初提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劣根性,目前仍然存在于部分国民中,改革开放后,金钱为本,思想滑坡,比之解放初,有加剧之势,所幸习总一班人,力挽狂澜,曙光初现,国民翘首以盼,形神!您的点评准确到位,多谢!
回复5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5 20:32:12
  鲁迅先生上个世纪初提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劣根性,目前仍然存在于部分国民中,改革开放后,金钱为本,思想滑坡,比之解放初,有加剧之势,所幸习总一班人你,力挽狂澜,曙光初现,国民翘首以盼,幸甚!您的点评准确到位,多谢!
回复5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5 20:55:30
  对不起,打字频频出现错误,想删除,又不会操作。刚才就因为操作失误,误删了一条文友的评论。再发一次-----鲁迅先生上个世纪初提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劣根性,目前仍然存在于部分国民中,改革开放后,金钱为本,思想滑坡,比之解放初,有加剧之势,所幸习总一班人,力挽狂澜,曙光初现,国民翘首以盼,幸甚!您的点评准确到位,多谢!
6 楼        文友:傀魅诗灵        2015-12-05 13:46:09
  祝贺文友喜得精品,小说令人深思,值得人感慨。又一佳作,拜读!
甘为耕耘者,宁做穷书生。
回复6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5 20:43:34
  谢谢老师的点评,共勉!
7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5-12-05 14:39:35
  打拐题材的小说能写出一些较为深层的思索,也算不错了。祝贺新朋友斩获精品。
回复7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5 20:50:14
  据网讯,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光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拐卖妇女之歪风会更加盛行,打拐任重道远。谢谢评论!
8 楼        文友:鲁梁        2015-12-05 20:37:19
  由于本人电脑不熟,操作失误,刚才误删一条评论,也记不清评论者的名字了,本来想回复的,却误按了删除。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