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孤单的远征:从肉体到灵魂(随笔)

精品 【流年】孤单的远征:从肉体到灵魂(随笔) ——穆旦一生的几个关键词


作者:苍耳 童生,99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0发表时间:2015-12-05 20:03:48
摘要:《随笔》2015年第6期

【流年】孤单的远征:从肉体到灵魂(随笔)
   你永远关闭了,不管多珍贵的记忆,/曾经留在你栩栩生动的册页中,/也不管生活这支笔正在写下去,/还有多少思想和感情突然被冰冻;//永远关闭了,我再也无法跨进一步,/到这冰冷的石门后漫步和休憩,/去寻觅你漫煦的阳光,会心的微笑,/不管我曾多年沟通这一片田园;/呵,永远关闭了,叹息也不能打开它,/我的心灵投资的银行已经关闭,/留下贫穷的我,面对严厉的岁月,/独自回顾那已丧失的财富和自己。
   穆旦在致杜运燮的信中抄录了这首诗,特别强调“《友谊》的第二段着重想到陈蕴珍”。
   在穆旦一生中,不能不提到他与妻子共赴风雨,相濡以沫。周与良温静贤淑、事业有成,一直默默为丈夫分担着磨难和苦痛,直到她也成了“牛鬼蛇神”,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有一件小事足以将患难夫妻的深情定格下来。一九六九年春节前夕,穆旦从落脚的山村徒步几十里地探望爱妻。周与良后来回忆道:“他带了一小包花生米和几块一分钱一块的水果糖。几个月没见面,他又黄又瘦,精神疲乏,他只是安慰我‘要忍耐,事情总会弄清楚的’……我看到他眼中含着泪水,脸色非常难看,便安慰他:‘我也是特务,应该受到惩罚。’说了几句话,他准备走了,要走几十里才能回到住处。他非要把那包花生米和几块糖留下,我坚持不要。互道保重后,他就走了,停留不到半小时。我送他到村口,看他走远了,才回村。从后面看,良铮已经是个老人了,当时他仅五十二岁。回村后,我立即被批斗……”那一包“花生米和几块糖”,于今看来不足挂齿,且不复存,但它转成纸上的符号,堪称时间流波中的真正“静物”。
   穆旦深爱着他的三个孩子。然而,孩子们却因家庭的阴影得不到正规教育。穆旦曾愁苦地对妻子说,孩子得不到教育怎么办呵。晚年他专为帮助长女查瑗学习英语,翻译了一本儿童文学《罗宾汉传奇》。查瑗当时初中毕业,被分配到天津第13塑料厂当工人。穆旦辅导她业余补习英语,以《林肯传》做教材,希望她日后或许能“做个翻译”。然而,没想到,这竟是穆旦生前翻译的最后一部著作,其间经历唐山大地震、右腿股骨裂折,没译完他便撒手人寰。
   诗人晚年抱怨“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为什么万物之灵的我们,遭遇还比不上一棵小树?”但临近生命的终点时,他依然不放弃静享大自然带给他的馈赠和灵感:“田野的秩序变得井井有条,/土地把债务都已还请,/谷子进仓了,泥土休憩了,/自然舒了一口气,吹来了爽风。//死亡的阴影还没有降临,/一切安宁,色彩明媚而丰富;/流过的白云在与河水谈心,/它也要稍许享受生的幸福。”我为诗人融身自然的乐观与坚韧所感动:“在雷电的天空下,在火焰中,/这滋长的树叶,飞鸟,小虫,/和我一样取得了生的胜利,/从而组成秋天和谐的歌声。(《秋》)这“生的胜利”其实已含纳了死亡,那是大地生生不已的节律,那是灵魂盘旋不朽的庆典。据说奥顿逝世后,在其墓碑上镌刻的,正是他《悼念叶芝》的最后两句:“在他岁月的监狱里,教自由人如何赞颂”。这出自穆旦晚年的译笔,其中还有一句经典译句,完全可用来观照穆旦惨淡而非凡的一生——
   靠耕耘一片诗田,把诅咒变为葡萄园。

共 11621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此篇随笔,描述,讲解了诗人穆旦惨淡非凡的一生。穆旦年轻时是个热血青年,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加入了远征军。亲眼目睹了大撤退到缅印边界,通过“野人山”时,一路上,无数的中国军人,经历了追杀,断粮,虫咬,生病,长官的无视后死去的惨烈场景。沿途,那一堆堆白骨,一个个亡灵,一双双求生的眼神,时刻都震撼着他的心灵。以致多年后,在他心中留下的痛楚,悲愤,都无法释怀。当时,强烈的求生欲望,在他骨瘦如柴的胸中迸发了诗篇《活下去》。并以此来鼓励自己一定要活下去。也是靠着这个信念,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后在文革中,他受到冲击时,也是靠着这股信念坚强地活了下来。他也曾迷茫,也曾彷徨,也心存抱怨,可活下去的勇气却有增无减。他一生飘零坎坷,一直在压抑,围攻,夹缝中生存,一腔爱国热情,无处报答,满怀的热血,无处抛洒,满身的才华,无处施展。但他并没有就此倒下,而是一直挺直了腰板。他的高贵精神,一直都在,从他留下的诗篇里,可以证明这一点。他的一生可谓是即惨淡,又非凡。作者用渊博的学识,写出这么厚重的随笔,令人感叹不已。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感谢赐稿流年!【编辑:五十玫瑰】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206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5-12-05 20:06:03
  此篇随笔厚重,知识性强。感谢作者的分享!祝写作愉快!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12-06 07:34:0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