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源于陌上花开的那些故事(散文)

精品 【山水】源于陌上花开的那些故事(散文)


作者:雁过无痕 举人,3985.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31发表时间:2015-12-08 20:03:26
摘要:看来世间万物能称之为不俗,必是因为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才必然具有了特殊的精神风貌,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感觉文字亦是有力量的,能做到掷地有声,也能做到力透纸背,让读着的心不禁被感染、鼓舞,也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振奋的豪情。 其实,中国梦并不遥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说实话我不懂书法,但楚水先生的字给我的感觉却正是这样的一种粗旷,质朴和拙趣。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雅若俗,是别有一番纯真的意味了。据业界人士称,书法素来有师法古人和师法自然之说,而今想想自己先前给先生出的题也该算是书画里的“野狐禅”了,很是有些异想天开的成分。
   从古至今历来讲究术业有专攻。整本书读下来,看里面的插图,先生的好些画给我的印象都十分深刻,是笔墨色彩的调和与简单勾勒,在古拙简朴、智趣横生的意境里,又让我读出了几许禅意。但恕我直言,还是觉得先生笔下的爨鸡更好,更有精神,是各得其质,各得其趣,鲜活灵动的,那精神气儿真是不俗。
   先生说:“只要是有生命的,大家都能够感觉到,心有灵犀自然也就赏心悦目。”
   真是一语道破了玄机,因为先生笔下的爨鸡是作为他心里一个被虚拟化,人格化的形象存在着,爨鸡之不俗在于心存梦想和希冀,是天将破晓时啼声清亮辽远、振聋发聩的那一只!一鸣即惊人,在那昂扬又振奋的啼声里,让人切实感受到的是某种希望和力量的存在。先生笔下的爨鸡还因具有了义、勇、信、勤,诚的品格而不俗,更是他作为自己追寻中国伟大复兴之梦的文字符号存在着。
   他说:“中国爨鸡,就是中国力量,高昂的中国声音。它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维系在一起,一鸣惊人再鸣惊天,就是中华民族之崛起。”
   看来世间万物能称之为不俗,必是因为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才必然具有了特殊的精神风貌,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感觉文字亦是有力量的,能做到掷地有声,也能做到力透纸背,让读着的心不禁被感染、鼓舞,也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振奋的豪情。
   其实,中国梦并不遥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六
   虽不曾谋面,却越来越从文字里读出了楚水先生骨子里的坦率爽直,爱憎分明和心怀坦荡。读先生的文,觉得自己也不禁沾染了他那挥毫泼墨间的潇洒与豪情了。可以说先生的人品无时无刻不反映在他的文品和画品中,给我的感觉,他始终是一个积极面对人生的人,一身浩然正气,与之接触,很难不被感染。
   他说:“坚忍耐烦,是一种修行,特别是在漫漫长路的摸索之中,更需要这种坚定的信心。”这实实在在的一句话,真是给了我太多坚持自身梦想的信心和勇气。
   他说:“返璞归真,是一种境界。比如书之童趣,三岁五岁之天真烂漫,是童言无忌,是对陌生世界的纯粹表达与展现,而老至耄耋,则是洞达彻悟,简静如水,是真正的归真反璞。”
   这样的文字亦是充满哲思和智慧的,读来让人心境明澈。归真返璞,将一切删繁就简,这何尝不是我的心之所望。觉得自己真是于不经意间邂逅了人生中的师长,启迪着心灵,也更引领了我前行的脚步,还不断提升了我对某些事物的认知。说实话,写文的这一刻想到中国梦,还觉得心有惭愧。之前的自己于中国梦的态度是完全置身事外的,总是觉得离我实在太远了,想多了也是不现实,就更别提自己该为实现中国梦去做些什么了。感觉是楚水先生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想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是关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大事,唯有大家齐心协力、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大人物固然可以有大人物的贡献,小人物也该有小人物的行动。中国人本该是一个团结的整体,因为国家的兴亡关乎着每个人的命运,是唇亡齿寒,是荣辱与共。想想楚水先生可以坚持十年临爨,而只是试图寻找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属于自己的一种文字符号;我虽是寻常人,不也一样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么。虽不敢妄称自己的梦是中国梦,但总也是阳光的,积极向上的。
   感觉自己虽钟爱文字多年,却一直缺少先生心中的浩然之气,那种如海般万千包容的气量,如山般深邃高尚的情怀,如土地般广袤无垠的视野,平日的自己只是习惯于立足小情小调,小欢小爱,缺乏大气度,文字上也始终难有大的超越。为文五年,心头却依旧常有迷茫感,反复思索,亦不得法。正如先生笔下所言“大汗淋漓,事倍功半”。不过回头再看看先生之于迷茫的解读,心情也就又有些释然了。他说“艺术上的迷茫,并不等于茫然,关键是自己把持得住,居高声自远,亭高月转明。不急躁,更不可懈怠。”
   那么就告诉自己,迷茫的时候尽量去多看,多思,多感,开拓视野,凡事都不能太刻意,书法如是,文字也是一样。要善于平日的学习和积累,先在内心形成自身大的气度和襟怀,从而成就笔下的色彩,正如南宋大儒朱熹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
   楚水先生的文章里,还反复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某些有识之士们对于21世纪中国于世界舞台上所处政治位置的预测,给出了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答案:21世纪的中国将居于世界地缘政治中心的位置。感觉先生也总能立足潮头高瞻远瞩,关于这个预测他自有心中的思索。
   “居于地缘政治中心之后的中国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向世界传播自己的核心文化,正能量的中国文化。关键在于塑造一种精神,形成一种完全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适应相契合的文化品质,那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信仰。尽管中华民族正处在“小梅正吐黄金蕊”的伟大复兴时期,但是作为唯一以国家形式延承下来的中华文明,必须要以“老榕先掬碧玉心”的姿态和气概,练好内功,形成自己有竞争力的核心文化,碧玉心,才能有中国情,中国梦。中国梦不是攀比,不一定以第一大经济体或居于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只要脚踏实地,稳步向前,就是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与进程中,而过程却是美丽的。”
   这话说得不无道理。梦想之为梦想,是因为与现实差了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的跨越永远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行动。在实现这一梦想的进程中,心不能好高骛远,也更不能妄自菲薄,唯有于实践中凝聚底气,才能在骨子里升腾起一种真正的豪气和霸气。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绝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信作为基石。
   “大国崛起,文化先行,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声音。”
  
   七
   楚水先生说“这本书首先是写给自己的,慎独自省,需要百分之百的认真。而面对读者,更需要百分之一万的认真与严谨,尽可能少些随意与随性,少一些不经意与放纵。少一些自我原谅,多一点精益求精。有时候精益求精,也是道德良知。写不出来决不硬写,保持心灵的纯粹与纯真。”
   好多时候就这么读着,似乎从文字里也看到了属于自己内心的声音,感觉这些话真是说到心坎了。读楚水先生的这本随笔,是跟整理我的散文集《彼岸河洲》同步进行的。之于出书,我本有一种怯懦和迷茫的心理。内心一直是犹豫的,矛盾的,有时候也会不自禁地问:自己的出书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先生的这篇随笔是对生活的记录,“梦爨之初,就是为了简单地记录下临碑写帖过程中的点滴感受,以便于理解和记忆,进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文字于我,我想也该是一种对生命和生活的记录。从10年底开始接触文学,当时自己的想法很简单,没有任何的功利之心,只想踏踏实实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以求能不断提高。当时的我,也曾在心里暗暗定过一个五年计划,愿五年后是不一样的自己。
   确实,这五年是我成长和收获的五年,自己一直坚持着文字的梦想,多读,多想,多写,多练,感觉生活的特别充实美好。是文字让我的心变得更加纯净剔透,心无旁骛;也是文字让我的思想日渐丰盈起来。我想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吧!如果这本散文集能够顺利出版,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勉励和交代了。
   央视主持人朱迅说的那句话特别让我喜欢。她说“生活不会着急地给你所有答案,积极地准备,耐心地等,等到你已然放弃绝望时,惊喜就来了。好好做人,上天会自有安排。”
   看先生几次在书中提到对自己的画作感觉不满,时有力不从心的遗憾。想那心情就如我于文字,亦经常会出现迷茫和惶恍心里,总是不知道自己文字的方向,下一步该往哪走。
   可能这份不满正是应了“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之说吧,说明自己还有可以进步的空间。其实细想想,迷茫有的时候也不是坏事,是内心的一种自我反省;迷茫的阶段其实也是一个人思考、顿悟和日渐长进的阶段。善思总能让心有所启示,不是坏事。
   先生说“任何一种艺术都有生命。笔墨至处,全然精神。”
   感觉文字写到这儿,是到该收笔的时候了。八千字的篇幅,来叙写一段世间的巧遇,用一种朴素又温暖的感恩情怀,可否?
   无论怎样,我的解读都是真诚又坦率的。于先生而言,文字也许是我唯一所能尽到的一点心意了。但愿还不算肤浅吧,没有偏离书的意旨太多才好;也更愿自己的这一番表达不辜负楚水先生对我的信任与鼓励。
   “屡败屡战,决不放弃。对于自己坚持的路,一走到底。”这是先生于书画艺术中求索的态度;想想文学之旅又何尝不是呢。最后借先生之言以自勉。
   “路,仍然在脚下,关键是迈开脚步。”
  
  

共 859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源于陌上花开的那些故事】这篇散文,作者满怀崇敬之情回忆了与楚水先生相交的点点滴滴,集中笔墨体悟了楚水先生的灵魂境界,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为人正直、是非分明、机趣严谨、和蔼可亲又有大情怀、大境界的学者形象。作者以诚挚的情感,叙写了与楚水先生相交的点点滴滴和其灵魂境界对我的影响。其中,从相识、神交、然后亦师亦友,不惜笔墨地深度挖掘他的精神气质。文章的结构也是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的,犹如大潮下泻,极有声势。而作者的感情贯穿于三个层次之间,成为结构的纽带,这情是对楚水先生的崇敬、对艺术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如此便是的八千多字的文章十分紧凑且气韵萌生。推荐欣赏,问好老师!【山水神韵:清华晚照唐】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209004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万少枫        2015-12-08 20:15:53
  问好老师,如有不当,还望见谅!
只是晚唐秋
回复1 楼        文友:雁过无痕        2015-12-11 13:42:22
  谢谢清华君的精彩阅评,辛苦了,问候周末,为您敬茶!
2 楼        文友:春华秋实        2015-12-09 08:49:41
  透过洋洋洒洒,大气磅礴的文字,通过一幅画结缘神交的先生,给读者勾勒了一位有博大胸怀,渊博的学识,爱憎分明的人格魅力的先生,知性的笔墨下,先生跃然纸上,让人击节佩服!文章大气,满满的正能量,赞!看得出无痕妹妹在寻求突破,且很成功!问好妹妹!
回复2 楼        文友:雁过无痕        2015-12-11 13:46:15
  谢谢春华姐的鼓励,你的文字也越来越精炼有自己的特色了,向姐姐学习。问候周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