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渔舟从前】往事难忘 (散文)

精品 【渔舟从前】往事难忘 (散文)


作者:沉酲 秀才,1563.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7发表时间:2016-01-12 14:44:32
摘要:从前我在军营所经历过的那些事,以及在一起工作过的那些人,弥久难忘,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渔舟从前】往事难忘 (散文)
   教导员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对一百多个指战员逐个儿谈了一次话,主要是针对早晨要不要坚持出操训练。他通过谈话,心里有了底,99%以上的人员认为当兵不出操,那还当什么兵。同时还了解到,那位士兵晚上睡觉不按时,早上起床起不来,总是赖床,并没有反对出操的主观意图。
   此后,一切照常,按部就班,早操照出,那位士兵照样懒洋洋地最后一个到达,训练照样不认真。一天早晨,在出操训练期间,郭教导员一声口令:“队伍现在解散,原地休息三分钟!”三分钟之后,他又一声口令:“愿意继续训练的站在我的左手边,愿意继续休息的站在我的右手边!”
   结果,除那位士兵一个人站在教导员的右手边之外,其余所有的人都齐刷刷地站到了教导员的左手边。
   从此以后,那位士兵早晨出操再也没有晚到过,动作认真到位,队伍整齐划一。到年终时,那位士兵还被评为优秀战士。
   我与郭教导员一起共事了五年,彼此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直至他升任为副政委后,我们才分开。
  
   京城籍小战士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所在的单位分来了十多个北京兵,年龄都在十六七岁左右。他们活泼、青春、好学。他们虽然来自京城,但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娇气。其中有一个叫王京曙的兵,特别勤奋,好钻研。
   那时单位承担了一项探测大气成份的任务,每天三次定时施放直径两米宽的高空气球,气球底部悬挂着无线电探空仪,通过雷达接收信号,测量大气中各种成份的数据。京曙一有空就研究雷达、探空仪。他无师自通,竟然达到了会修理的程度。以致机器一旦发生故障,他都能迅速地排除。
   气球用氢气充灌,每天的用气量都在十瓶以上。所有的氢气都是战士们自己配制,其中经常参加的就有王京曙。他们在制氢室里用氢氧化纳加锡铁粉,通过化学反应制作氢气。一直以来都是用无缝钢瓶制作。在“抓革命,促生产” 的日子里,有人提出“节约用钢”,改用环氧树脂材料生产制氢瓶。据说,这批产品在其它地方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事故,但一直以来未明令禁止使用。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写材料时,突然听到了“砰”的一声巨响。不一会儿就有人电话报告:“氢气室出事了” 。我赶到那儿一看,氢气瓶爆炸了,王京曙已经躺在了地下,眼睛、鼻孔、耳朵等处有少许出血。等救护车赶到时,我在一名战士的协助下,亲手将他抱到了车上。
   当晚,医院来电话告知,王京曙由于受到气体的猛烈冲击,内脏皆已破裂,在来医院的途中就已停止了呼吸。上个星期,他才刚刚过完十六岁的生日。他父母就他一个独儿子。他们从北京赶来,母亲一见到宝贝儿子,当场昏迷;再后来,因为失去了儿子,听说神经受到了剌激……
   部队给他追记了三等功,并追认他为烈士。在追悼会的现场,师首长和很多的战友都禁不住失声痛哭。
   此事发生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单位的指战员们都摆脱不了内心的悲伤。这位小战士平时的人缘关系特别好,因为在单位里就他年龄最小,天生的一副娃娃脸,大家都喜欢逗他笑,他从未生过别人的气。他嘴巴甜得很,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他都能与他们相处融洽。他平时学习非常刻苦,我经常见到他在业余的或者休息的时间里,拿着高中的各科课本在自学,不懂的地方他就请教别人。他经常请我教他,我只要是对那些知识有十足的把握,我就会给他讲解。我这人就这付德性,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我不能不懂装懂,没有确切的把握而去应付别人,我要对别人负责。他问得最多的还是高中数、理、化等课本中的问题。
   他曾告诉过我,如果条件允许,他想争取到部队院校中去学习、深造,毕业后,还是回到原单位继续尽义务。
   多好的京城小战士,他永远活在了我的心中!
  

共 1168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记录军营生活的散文,作者虽然已经转业数十载,然回忆起军营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依然如数家珍,充满怀念之情,足见作者对那段军旅生活的热爱。野营训练,现在也叫拉练,通过模拟行军打仗的状态,来磨练人的意志,锻炼人的野外生存能力。奔赴战场记述了两个桂籍老战士张广志为国牺牲,李卫国带病上战场的经历。八一建军节是军人的节日,这一天,所有干部、战士、民众、复转军人等,济济一堂,开怀畅饮,尽情欢庆,军民也欢聚一起,共叙鱼水情,气氛热烈,其乐融融。篮球场上满是灰尘,依然有大家快乐奔跑跳跃的身影,自建水泥球场表现了军人自力更生的坚强品质。每逢干部军嫂来营地探亲,整个军营都变得幸福、温暖、美好起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军人家庭的经更是难念,当兵十多年的老兵,把自己奉献给了祖国,却终是亏欠了自己的家人,老兵一家人的宽容和善良保存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石城籍老兵才华横溢,各有所长,与作者结下了多年的兄弟情义。雷锋式好战士在作者父亲去世时解囊相助,帮助作者料理了父亲的丧事,弥补了作者内心对父亲的亏欠。牺牲自己的双手换取了战友生命的班长,善解人意讲义气的政工人员,勤奋好学、却在工作中意外丧生的京城籍小战士,以及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那些年,在军营里经历的故事,点缀了作者的人生。这篇回忆性的文字里,充满着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对军人的赞美和敬重,推荐欣赏【编辑:凌江雪】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11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凌江雪        2016-01-12 14:59:03
  问好沉醒,感谢对渔舟征文的支持!或许是所有女孩子都有军人情结吧,读着这样的文字,对作者也有一种敬重的感觉。
凌江雪
回复1 楼        文友:沉酲        2016-01-12 16:52:26
  我喜欢渔舟,非常感谢凌江雪编辑。对渔舟的全体编辑人员和文友怀有深切的好感和谢意。对渔舟的赠书,致以浓浓的谢意!
2 楼        文友:沉酲        2016-01-12 16:38:11
  二十多载的军旅岁月,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军营亲历的那些事和人,历历在目,弥久难忘。正如编者按所说的一样,十分让作者敬重和难以忘怀,值得书写。
3 楼        文友:回味        2016-01-13 00:12:45
  问好沉醒老师,感谢支持社团征文!很厚重的文字,有着对军人的赞美与敬重!
回味
回复3 楼        文友:沉酲        2016-01-13 08:29:19
  离开军营几十年了,仍旧保持军人的步伐,军人的容姿。谢谢回味社长的支持和帮助。
4 楼        文友:柳约        2016-01-14 01:44:52
  点滴生活的记录,拉进了读者的距离。回忆是一座城,有时候想放开的时候,却又不由自主的陷落其中。
   军旅生涯,恍然如一梦,叹息....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回复4 楼        文友:沉酲        2016-01-14 08:13:48
  现实处境中十之八九不尽如人意,每当沉郁时,想想也只能如此而已。因为,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已经义务给了军营。所以,从前的回忆是美好的。然而,那只不过是起到一种镜中花水中月的作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