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

精品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63发表时间:2016-01-14 23:11:33
摘要:喜欢读书,很小的时候就是,那时候“书”给了我无数狂热与激情,如今,这个字于我来说是沉淀的、幽幽的墨香,更是内心的悠远与宁静,还有那深藏于心的——昨日的痛与幸福。

“阿姨,我今天来买这个试卷题,可是我不知道JK罗琳的《哈利波特》出了第六本,所以,所以我的钱不够了。刚才我给妈妈打电话,可是她说她今天没时间给我送钱过来。阿姨,我今天就想看这本书,你就让我先带回去,明天放学我给您把钱送来好吗?”一个看起来七八岁的男孩站在书店柜台外,踮起脚尖,乞求着柜台内的姑娘。我微笑着走过去说:“可以呀,你带回去吧,但是你不用送钱来了,这本书啊,对特别喜欢它的人免费。”柜台里的姑娘和柜台外的小小男孩都惊异地看着我。“这本书,我付账。”我对那姑娘说。“先生您认识他吗?”我拿出卡交给姑娘,示意刷卡。“认识呀,他是我,当年的我,不同的是他没带够钱,那时候的我却老是没钱。”在他们愣愣的眼神中我微笑着准备离开。小男孩追着我:“叔叔,您明天还来吗?我给您送钱来,或者您留下电话,我让我妈妈给您送过去。”我摸摸他的头说:“不用了,孩子,我们都是爱读书的人,一家人,懂吗?”
   我喜欢读书,很小的时候就是,那时候“书”给了我无数狂热与激情,如今,这个字于我来说是沉淀的、幽幽的墨香,更是内心的悠远与宁静,还有那深藏于心的——昨日的痛与幸福。
   父亲是位小学教师,我记忆中,家里到处都是皱巴巴的书。童年的夜晚,我几乎都是在父亲看图说话的故事里度过——终于有时间的父亲拿着小人书或者书里的插图,给我讲故事。那时候我最崇拜的人就是父亲了:他知道这个世界除了山还有平川和草原,他知道除了山涧、清泉还有大海、草原和沙漠,他还知道天上有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他脑子里那博大的世界让我永远看不到尽头。父亲说,这都是书告诉他的,而他也只读过几页书。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了对“书”的深深崇拜,对书中那浩瀚世界的向往。
   幼儿班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人,就是可以看厚厚一本、全是汉字没有拼音的书的人,我厌倦整天“a、o、e”这样的书,可是老师告诉我,要想那样读书,我就必须从这些字母身上走过。我想,这也许就和吃饭一样,当我很饿的时候,首先努力把碗里不好吃的饭吃完了,剩下那一点点大油渣子就可以慢慢品味了。这个概念在我脑子里深深地扎根,以至于从那时候一直到现在,只要看到看书人专注的表情,我就觉得他在吃不一样的“饭”,很好吃的大油渣子,满嘴油流,让我看得禁不住流口水。
   终于,我距离汉字近了一步。一年级刚开学的那个傍晚,我在树上和伙伴们正玩得起劲,远远看到去县城开会的父亲回来了,远远的,他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在晃动着,在呼唤着我:“快下来,我找到你的书了!”“我的书?”“是你的书,你下来看一眼就知道了。”我急忙爬下树,蹦起来一把抢过父亲手里的书,书封面是穿着白衬衣、带着红领巾灿烂微笑着的毛主席,他手里牵着两个小一点的孩子,旁边围着一大圈带着红领巾的小朋友。在这幅画的下方稀疏地写着几个汉字,而每一个汉字的上方却是一排拼音,这样的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按着拼音我拼:m-a-o-毛。底下这个字是“毛”,我一阵欣喜!我可以读书了,汉字的书!“我有书了!不玩了,我有书了,我看书去了!明天给你们讲故事啊,走喽!”我欢蹦雀跃着走了,留下一帮痴痴呆呆不知所以的伙伴。
   这本《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人生中读到的第一本“厚”书,其中内容至今还能通背。永远不能忘记,一放学我就坐在柴火堆里艰难读书的童年,还有那天光暗淡实在看不清书上字迹的生痛的眼睛。这本书,我读了半生了。如今,我有时还会再看一遍。我想,这人生的第一本书我会读一辈子。
   孩童时代,我还喜欢使枪弄棒,我的伯父是个军人,回家探亲时专门给我买了本《少林拳图解》。这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本“我的书”了。当我郑重其事地把它放在大石头上,按照图谱自己比划动作时,我更能感知书海世界里的浩瀚与博大。从此书成了我深藏于心的向往与焦渴。
   “我的书”,那些年成为我最深的渴望。“好好做作业,考好了给你买书看。”“农忙了,你爸在学校看着人家的小孩子,你好好帮妈妈干活。回头让你爸给你买书,”“别打架,不许下水上树,暑假了给你买书。”这些话陪伴了我的整个童年,它们仿佛是挂在驴前面而永远吃不到的胡萝卜,我像圣徒一样信奉着熬过了一天又一天,终于发现这不过是吃不到的红萝卜。
   永远都不能忘记三年级的那个暑假,算是初小毕业了,我越过乡镇直接考上了县城的重点小学去读高小。心想,爸妈总要实现一次自己的诺言吧,于是我找了一些给爷爷打棺材时剩下的木板子,自己动手,钉了一个不方不圆的木头盒子,用蜡笔煞有介事地写上:暑假新书箱。然而,整个暑假眼看就要过去了,爸妈总是“没时间出去”,“暑假新书箱”还是空的。家里有很多书,我却读不懂,然而我还是每天瞅着它们,它们时时刻刻挑逗着我的读书欲。没有我的书,可我又渴望读书,于是,我就拿爸爸那不知经历了几辈人传下来的书读。不管能不能读懂,它们总算解除了我的一些读书欲望;就如吃饭一样,不管好不好吃,有吃的总比饿肚子强,有书读总比没有强。在那些繁体字的书里,每看到一个能认识的字总能让我欣喜。读就是舒服,有书就是踏实。
   有一次爸爸的领导来家里找爸爸,在我家上厕所时,他吃惊地发现我拿着一本繁体字的《三国演义》在蹲茅坑,顿时笑得前仰后合,他对我爸妈说,他这是装样子吗?他看得懂什么哟!看着他的笑,听着他的话,我羞红了脸——能认识的字太少了,我确实看不懂。爸妈的脸也红一阵白一阵的,尴尬地附和着爸爸同事的笑声。那晚,妈妈说,过几天一定给你买一本“你的书”。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漫长的“几天”还没有过去。快开学的时候妈妈带我去镇上买油、盐,也为我准备去县城读书的用品。在镇上我意外地发现有个挑着担子的老年货郎在街边摆摊,摊子上竟有两本小人书!妈妈急急地拉着我的手让我赶快走,我知道,她是为了不让我买书。我就装肚子疼,蹲下来任凭她怎么拉我就是不走。突然肚子疼,妈妈自然不会信的,却也无奈,再者我也没说买书,她只好让我别乱跑,说完就走了。
   妈一转身我就急忙跑到老头的小摊,装作想买书的样子拿着那两本书看着。这两本书我至今记得,我看的第一本是《英雄的雁》。因为担心老头不让我看下去,我便以飞快的速度翻看着。刚看完第一本,果然,那老头不让我看了。“你买不买?”“买,先看看嘛。”老头一把从我手里夺过另一本小人书——《三只脚的猫》,看着我说:“我看你就没打算买,就两本书,一本都被你看完了。买就拿钱,不买就走。”我实在是心不能甘。“那你拿过来,我看看多少钱。”老头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递过书,我装作看定价,两毛一分钱,可是我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买不了这本书,可我又怎么也舍不得放下,不知不觉地又翻开想看。一看我想翻书,老头猛然夺了过去,重重地摔在他小摊的杂货上:“快走,别捣乱!早看出了你是蹭书看,都像你这样我喝西北风去!走走走!你这娃,一点不诚实。”我涨红了脸,我咬着牙:“我今天怎么也要把这书买下来!”我太想得到这书了,我的“暑假新书箱”还空着呢,妈妈也答应一定给我买的。我去找妈妈,正好这时候妈妈也办完事了,提着油瓶和小竹筐走来了。
   “妈,我想买本书,不贵的,很便宜。”妈妈愣了下,被我拉着走到小摊前。老头看到我拉着妈妈走来,浑浊的眼睛顿时有了光彩。“妹子,给孩子买吧,这孩子太喜欢看书了!我这两本书进回来很久了,几乎没人看,就你的孩子看了很久。别的孩子都看玻璃球什么的玩具,只有你的孩子喜欢看书,这是好事呢。”妈妈似乎很胆怯,小声地问:“多少钱?”“按进价,两本,你给四毛钱。”老头说。妈妈像被吓了一跳:“啥,这两本小书就四毛钱!一斤肉才一块一呢,不要。”妈妈说完腾出一只手来,拉着我就想走。我一只手抓着老头的担子,使劲往后拽着,喊道:“妈,我就要,你们答应我好久了,买一本好吗?刚才我已经把一本看了,你就买一本好不好?”没等妈妈反应过来,我又苦苦哀求着:“我回家一定好好干活,再不嫌累了,好好学习,好好听你的话。”说不清妈妈是被感动了还是心疼,她眼圈有点湿润,她走到货摊前:“叔,我们买一本,你给便宜点,刚买了油、盐,我没多少钱了……”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口气中有一丝哀求。老头狠狠地扫了我一眼,却又无可奈何,转脸对我妈妈说:“你的孩子真是,一本就一本吧,两毛一,拿钱。”“不能再便宜些么?我可能已经没有这么多钱了。”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在口袋里掏钱,这个动作真的让我很兴奋!然而,当她翻遍了所有口袋只有一毛二分钱的时候,她看看我,十分无奈。突然间我有了哭的冲动,许是妈妈看到了我表情的变化,她那么爱我。于是,妈妈又一次对老头讨好似的笑着说:“叔,我只有这么多钱了,你看……”“走走走!怎么可能走很远的路拿回来赔钱卖给你!”老头呵斥着,仿佛是怕我和妈妈抢他的书似的,他把书拿起来藏在了货担子下面,看不到了……
   终于,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没有看妈妈的表情,只听到妈妈哀求着老头:“叔,我真的就这点钱了,要不你先把书卖给我们,我明天给你送钱来,好么?”“走走走!你不送来我找谁去?不卖!”老头坚决的口气使人心颤。“娃,走,咱不买了,回去妈给你炒鸡蛋吃。”“我不,我就要书,你们说话从来不算数!都是骗我的,骗我干活,总说没钱没钱,你们刚卖了猪的我知道,人家都不卖猪留着吃,你们总是把猪卖了,我好几年没吃肉了,还说没钱!骗我!”长久的委屈在这一刻爆发,我大哭着,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我的哭喊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妈妈使劲拉我,呵斥着,让我快走。妈妈终于忍受不住我的倔强,打了我两巴掌,扯着我的耳朵拉,我仍然倔强地蹲下去,忍受着剧烈的疼痛奋力挣扎,就是不走……一直到围观的人呵斥妈妈:“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心狠!孩子要看书不给买就算了,你看把孩子耳朵都扯出血来了!”妈妈仿佛突然醒悟,才看到由于我猛然一次强烈的挣扎,我的耳朵被撕破了,她赶紧放下手里的小竹筐把我的头抱在怀里看,我也感觉到了耳根的血。妈妈替我擦拭着,我更加委屈地大哭着。一瞬间坚强的妈妈崩溃了,大颗的泪珠滴落在我脸上,用最后的坚强维持自己只到抽噎的程度。而我从来没有见过妈妈的泪水,那泪水仿佛渗进了我的心里,她的泪水融化了我的执拗,我放声大哭。我看了一眼呵斥我母亲的人群,挣脱母亲的怀抱,拉着她的衣角噙着泪说:“妈,我不要了,咱回……回家。呜……”“唉,乖,咱先回家,妈妈怎样都要给你买,明天……”妈妈哽咽着提起篮子。
   我不知道我和母亲怎样离开小镇的,只记得围观的人群,指责母亲的声音,都消失了。小镇外的一个山坡后,一路抽泣的母亲突然放下竹篮:“娃,来。”她的眼泪扑簌扑簌地大颗滴落,心疼地把我搂在怀里仔细检查我耳根的伤口,伤口已经不再疼了,只是有些火辣辣的感觉,也不再流血了。母亲仔细替我擦拭了淤血,看着问题不大,突然把我的头搂在怀里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我娃爱读书好,妈也知道好,可是都怪我和你爸没本事啊!挣不来钱……”母亲已经语不成句。“你爸一个月只挣十二块钱,前年你奶奶手术,拉下了很多亏空,最后人也走了。我们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送走了你奶奶。为了还账,我们只能多喂一头猪,你爷爷去打猪草,突来的大雨把你勤劳一生的爷爷带走了……在山坡上被淋死的时候他还背着猪草筐……这是眼前的事,娃你是知道的呀!为了还账,你爸把没长大的猪卖了九十块钱,买主还没走债主就上门了,乡亲们谁都不好过,这些我和你爸都知道。这九十块钱只留了五块钱,全还账了,你还要去县城上学,要学费,要住宿,要吃饭,妈今天来就拿了两块钱,咋……咋样都要让我娃念书啊!等我娃念的书多了,咱家的书就能读懂了,那时不缺书了……”母亲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更紧地把我搂在她的胸前嚎啕大哭。许是她太过坚强,许是那沉重积压太久,太多又太重。母亲搂着我抚摸着我的后背哭了很久很久……其实这个时候的我,心里更多的是深深的恐惧和自责,几欲挣脱,是母亲搂我太紧,是不忍挣脱,就这样在母亲怀里听着她的哭声和剧烈的心跳。不知过了多久,母亲渐渐平复了心情,我从母亲的怀里抬起头说:“妈,是我不好,我再也不要买书了,好好上学,能看懂咱家的书就好了。”说着,我挣脱母亲的怀抱,奋力提起母亲的竹篮,抽噎着,一只手拉住同样在抽泣的母亲说:“妈,咱回家。”
   …………
   很多年过去了,这一幕总是历历在目,时时会浮现在眼前,在我困倦的时候,在我颓废的时候,也在我想懒惰的时候。是我母亲的泪水,是我那贫瘠土地上贫穷的父老乡亲,是我孩童时代那真真的幸福与这切切的痛使我此生永远地把生命与书交织,融合。

共 1022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让我们感动得流泪的叙事散文。文章开篇讲述的一个孩子为了得到心爱的书而哀求的故事,作者毫不犹豫地帮助这个孩子的故事,已经感人了。可是,该文最为感人的故事还在后面。读完文章,我们谁能忘记这么两个故事?一个孩子,在一个地摊子前,看到了两本书,可是,卖书老头呵斥了这个孩子;孩子太想得到这书了,母亲来了,孩子怎么也不走,母亲生气了,打了孩子,把孩子的耳朵扯出了血;母亲哭了。不是不给孩子买书,而是没有钱。母亲哀求卖书老人降价的场景,母子俩抱头痛哭的场景,我们谁不心痛谁不流泪?一个学生,为了得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跑着去上学,中午不吃饭,省下钱买书,谁知道书店老板不卖一本,而要卖一套……我们能忘记书店里哀求的学生吗?这个学生,为了买一套书,仍然跑步上学,仍然中午不吃午饭,放晚学后到建筑工地筛沙子。钱够了,书终于买到了!我们谁不为这个学生欢呼,不被他感动?这个耳朵流血的孩子,这个打工挣钱买书的孩子,就是作者!除了这两个故事,文章还写了其他关于作者和书的故事,比如,伯父用书诱惑作者到省城读书的故事,同样是感人的。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母亲,那个卖书的老头,书店的店员,开篇那个孩子,小时候的作者,伯父,每个人物我们都没法忘记。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115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高山明月        2016-04-14 20:26:20
  好!好!感人至深,这就是真的精品。问候老师!
12 楼        文友:徐立敏        2021-05-21 14:43:26
  果然青年才俊,一个《书》写尽了真善美的情怀,学习!
网络头巾:他乡月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