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吉祥如意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吉祥】李坊桥小记(散文)

编辑推荐 【吉祥】李坊桥小记(散文)


作者:可中 童生,51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5发表时间:2016-01-18 21:17:17
摘要:我离开家近三十年,每次回家探亲时,均要从该桥经过,每当站在这座小桥上,浮想联翩,李坊桥,当年的修建场面,数吨的桥石板、雕龙的横梁,那么多的石块,那石块青一色的大理石青色,十分的醒目,要知道在南阳盆地一马平川的田野里,这青一色的石块从何处运来?我从未考证过。先人的智慧和经济实力,想必是雄厚的。

一个人的职业,于家庭环境多多少少存在着联系。因三代人都是建桥工,所以对桥的印象和体会非常的深刻。虽然在外漂泊建桥工作近三十年,对从事的工作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特别是对家乡石桥的记忆更是有增无减。“桥”对于我来说,抑或是对我们一个家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给于我们荣耀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因此,我整个家族、家庭和个人,与桥结下了牢不可破的缘份。
   家乡宛东地区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李营村,便是我的老家。从村里出发到南阳市,要经过一个小镇茶庵街,李营村到茶庵街中间有一河。不知名,是家乡人赶集或进城办事的必经之路。据老人讲,在没有桥时,赶集进城要带铁锹取岸上土垫路。赶马车牛车的,要带十数个壮汉才可以过河。货物车辆,人们要抬过河的。遇雨天或河水暴涨,只有绕道。
   李营村李姓人家,是明朝后期自行从山西绛州绛县(现新绛县)迁徙到南阳的。经几代人经营到清朝初逐渐富裕,拥有南阳府认可的土地,有两千顷。祠堂悬挂有两个“千顷牌”,拥有的土地遍布南阳、唐河,赊店等地,相当的富余。每年要向南阳府缴公粮,为车马人夫经过,因而就在这条小河上修建一个石桥。因李家当时当家人叫李坊,该桥起名李坊桥。修建过程无记录,建成后却实为当地人们提供了方便。
   李坊桥是家乡李营这条小河上现存唯一的建筑物,她虽然不像一条彩虹,却是那样的庄重,青青的色彩于四周的黄土形成鲜明的对比。春天,石桥下面流水潺潺,流到下游一处深潭,好多鱼在水草中时隐时现。小河两岸开满五颜六色的花,冬小麦返青,绿油油的给人们带来希望
   夏季,天气炎热,白天是男人们在桥下乘凉的好去处。周围几个村的,无事可干的闲人在桥下玩,还可到下游一深潭游泳,非常的惬意。一到晚上是女人的天下,三五成群的女人们到此洗浴,变成了男人的禁地。盛夏,桥面遮挡了强烈的阳光。在此乘凉,游泳,微风细细、流水叮咚。人们在桥下河边嬉戏,小孩子打闹,水花四溅,充满欢声笑语。三个桥墩被人们抚摸的异常光滑。夕阳光照闪,放出奇异的光芒。夏季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暴雨的来袭,闪电的狂舞,洪水的冲击,数百年的石桥依然起立在小河中央。像一把伞,又像一中流砥柱,静静地面对岁月的磨砺。光滑的桥墩被时光刻下的沧桑,坚强不息地倔强。
   秋天,川流不息的人们携带着丰收的果实到集市上,城里去叫卖,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冬季,好心人在青石板桥面上撒上一点黄沙或稻草,麦桔,防行人滑倒,是四周邻人行善的一个善举。李姓人家每年春节初一,均要在桥头烧一些黄纸,点几柱香,放几串炮仗。一是感谢桥一年来对人们提供的便利;二是感谢纪念先人的功绩。每到此时是石桥上最热闹的时候,桥上点燃的香烛倒映在水中,星星点点的光,把石桥衬托的格外美丽庄严。
   家乡的古桥―李坊桥,不是因我是他的后人而特别的怀念他,而是他让无数的人经过,从没一句怨言。它像一个坚强的老者,带给我们无限的联想,对先人的怀念。
   李坊桥,是一座不为人知的小石桥,现尚存。据李氏族人介绍,是在明末或清初修造,当时该河水可行船。从白河口流经下流,然后入桐河到唐河再入长江,所用石材均在水路运来。大跃进期间兴修水利建一小水库,水源与白河截断,但仍有渠水雨水积存,河道因此可保常年有水。桥址现在南阳市境内,桥上所有石雕,文革时期破四旧被毁,余深以为憾。每次回老家均到桥上逗留片刻,借以纪念,确为伤感。所幸南阳市文物部门数次前往查看考证,每次均联系到李营村人。
   李坊桥全是青石(大理石)建成,共二孔、三个桥墩,全部采用方石堆砌,砌缝。在我看到该桥时已不能看清,据说是采用松香粘接的。桥面是数吨的青石板铺设。据老人讲刚解放时李坊桥有雕花的石拦杆,三个墩台横梁,上游是龙头,下游是龙尾,非常好看。六十年代人民公社的人将栏杆拆除,可以说是盗窃用当“拦马、拴牛”的桩。上世纪八十年代兴修水利,李坊桥被改建成一小水库,上游装上了水闸门,现已损坏不能利用。现桥墩,桥面完好,还在继续地为人民服务。桥附近有柳树数颗,环境非常好。联产责任制分田到户,因树冠故影响庄稼生长已全部伐去。可惜一景消失,只有留在青石板桥上的车辗十几厘米深,记录下岁月的沧桑变迁,和李坊桥几百年来的荣耀。
   李坊桥四周相邻的村庄都有几里远,李营村到李坊桥还要相隔一个村庄。但邻近的几个村民都知道是李营村的桥,桥的附近水域亦无人去捕鱼什么的,不知何因。兴修水利时政府部门还到李营村进行访问,征求意见,李氏的老人们聚集高议,解决此事。
   几百年过去,时光荏苒,那桥依然健在。我离开家近三十年,每次回家探亲时,均要从该桥经过,每当站在这座小桥上,浮想联翩。李坊桥,当年的修建场面,数吨的桥石板、雕龙的横梁,那么多的石块。那青一色的大理石,十分的醒目。要知道在南阳盆地一马平川的田野里,这青一色的石块从何处运来?我从未考证过,先人的智慧和经济实力,想必是雄厚的。据李氏家谱记载,在李营村南至唐河县城,北至四大名镇之一的赊店(现社旗县城),西到南阳市,东至源潭街,均由李坊祖爷主持修建。并起名李坊桥的石桥。现均无存。聊以此文以记之。

共 20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李坊桥,家乡一座不为人知的石桥,是当年李营村李姓人家所建。曾经,小河带给人们的不便,在石桥建成后,都成了过往。李坊桥在无数个寒来暑往里,与风雨兼程。在无数个季节更替里,和雷电并肩。它静待岁月,初心不改,将方便和通达留给邻里乡亲,福泽一方热土。李姓人家每到春节,总不忘祭拜李坊桥。几张黄纸,几柱清香,几串炮仗,所有的感恩与怀念,尽在其中。李坊桥曾有过的艰辛和美丽,虽在如梭光阴里,写满沧桑。但它几百年来的荣耀,带给人们的便利,却早已被时光永铭。该文文笔稳健,笔触大气。详略得当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作者对李坊桥和家乡的深沉热爱。一篇质朴好文,值得品读,推出共赏!【编辑:疏影横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6-01-18 21:18:46
  感谢作者赐稿吉祥,向你敬茶!
灵魂的美丽,在于情有所依。
2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6-01-18 21:19:46
  文笔稳健,笔触大气,详略得当,一篇质朴好文!学习,欣赏!
灵魂的美丽,在于情有所依。
3 楼        文友:疏影橫斜        2016-01-18 21:21:01
  期待精彩继续!遥握,祝好!
灵魂的美丽,在于情有所依。
4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6-01-18 23:01:02
  欣赏佳作,预祝美文成精!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