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我的玉娥(小说)

精品 【流年】我的玉娥(小说)


作者:姜贻斌 秀才,1315.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12发表时间:2016-02-27 03:11:20

【流年】我的玉娥(小说)
   新屋子砌成之后,刘小院的麻烦也跟着来了。一到夜晚,间常有人悄悄地拿石头打他屋子的墙壁。一开始,刘小院还以为别人是逗着他耍的,也没有很在意。再说吧,墙壁是土砖所砌,石头打上去也没有什么损坏。后来,那些人越来越放肆,竟然打起屋门来了。咣,一声。咣,又是一声。然后,破坏行动又迅速地升级,他们开始打窗子了,窗玻璃脆弱,哪里经得起这样猛打呢?哗啦一声,哗啦又一声。还有更恼火的,石头居然还打到瓦上去了,屋顶上不时地传来瓦片破碎的声音。
   刘小院真正心痛了,飞脚奔出来,一声声恶骂。骂哪个?鬼影子也没有见到一条。
   第二天,刘小院又重新安玻璃,还上屋顶把破烂的瓦也换掉。心想,如果我玉娥突然回来了,一间新屋被人搞得破破烂烂的,像什么卵话呢?
   刘小院担心村人继续搞破坏,所以,夜里觉也不睡,搬一把竹椅子通宵守在外面。这样一来,立即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没有人敢来搞破坏了。
   那正是夏天,外面也很歇凉。只是蚊子太多,嗡嗡嗡,咬得他满身是坨,很讨厌。刘小院点燃艾叶驱赶蚊子。即使到秋天,他也是这样整夜地守护着。刘小院的目光还是比较长远的,心想,如果到冬天还守在外面,大概会被冻死的。
   所以,还没有到冬天的时候,刘小院到外村抱了一条狗崽崽来喂养。那是一条白毛公狗,让狗来守卫自己的家园。
   他还给白毛狗取了一个名字,叫白毛男。
   冬天到了,白毛男也长大了。它的性情十分凶猛,看到生人,汪汪大叫。刘小院很高兴,他娘巴爷的,看你们还敢来搞破坏不?他还对村人郑重声明,如果谁要来打他的屋子,被白毛男咬伤,得了狂犬病,我刘小院一律不负责任。
   对于有人屡屡搞破坏,刘小院以为他们是眼红,是嫉妒。而常古生和刘田地对他讲出了真心话,说刘小院嘞,你的脑壳怎么这样不开窍呢?其实,人家是一片好心,是叫你马上讨婆娘。不然,我们龙井村说出去也不好听,说你们龙井村还不是有单身公吗?
   刘小院反驳说,我哪里是单身公?那是他们瞎了狗眼,我玉娥是要回来的。
   自从养了狗之后,刘小院能够安心地睡觉了。他间或听见白毛男的狂叫声,心里十分得意,想象着那些被狗吓退的人,禁不住在夜色中笑起来。只是这种得意并不长久,有天晚上,他没有听见白毛男汪汪叫。石头呢,又噼里啪啦地飞到门窗和屋顶上,像落铁粒子雨样的。
   刘小院方知大事不好,赶紧奔出门来一看,原来白毛男已倒在地上,气绝身亡,身上却无伤无血。刘小院明白,一定是让人用毒药闹死的。刘小院很伤心,很愤怒,深更半夜跳起来骂娘。
   刘小院把白毛男埋在屋后面的山坡上,悲伤地说,白毛男嘞白毛男,你嘴巴太贪了嘞。如果不贪,怎么会吃别人的东西呢?
   刘小院又去外村抱一条全身黑毛的狗崽崽,也是一条公狗,取名为狐狸。意思是叫它狡猾一点,不要随便吃人家的东西。刚抱回来,他就开始训练狐狸,只能让它吃主人喂的东西。如果看见狐狸随便吃人家丢的东西,他就要凶狠地追打,打得狐狸汪汪大叫。
   经过一段极其苛刻的训练,狐狸已经训练有素,绝对不吃人家丢的东西,夜里守护也十分忠心。它蹲伏在屋门口,只要听见有脚步声朝这边响来,它马上敏锐而凶恶地狂叫。如果有人丢食物,它竟然叫得更加厉害,猛地一跳,疯狂地冲过去。
   自此,再没有人敢来搞破杯了。
   三
   有一天,刘小院在土里挖红薯。他还是多年如一日,劳动片刻,眼珠子就要习惯地往那条小路上望一眼。小路像一条弯曲的黄色蚯蚓,空荡荡的。那天,他眼睛射向小路时,忽然看见一个女人挽着包袱慢慢地走过来。虽然女人的身影还有点模糊,刘小院却认定是玉娥。她走路的姿势,他再熟悉不过了,不急不慢的,身子还微微地左右摇摆。另外,她还喜欢把包袱挽在左手上。
   这不是她,又是谁呢?
   刘小院突然惊喜地大叫,玉娥——丢下锄头,打起双脚,飞快地朝女人奔跑过去。
   当时,还有许多人也在挖红薯,听到刘小院惊呼,又看见他发疯般地奔跑,以为玉娥真的回来了,不由懵懂地张望。
   刘小院跑得箭快。一边发疯地奔跑,一边大喊“玉娥”。等到他气吁吁地跑到那个女人跟前时,一看,呃,原来不是的。那个女人也很惊讶,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之后,满脸通红,愤懑地叱他,哎呀,你是一条蠢猪吗?
   刘小院十分失望,浑身像没有了力气,尴尬地抓抓光脑壳,说,哦,认错了,认错了。
   刘小院满脸通红地往回走,村人哄然大笑,说小院,你是想玉娥想癫了吧?
   我癫了吗?刘小院很不服气,鼓着眼珠子盯着众人,说,你叫常古生,你叫刘田地,你叫张玉明,你是谷妹子,你们说我哪里癫了呢?他头脑清醒地叫着村人的名字,然后,又嘲讽地说,我看是你们癫了。
   平时,村人闲得无聊,很喜欢逗逗他,刘小院,你新屋子也砌了,却没有个女人,实在是没有卵味嘞。
   刘小院反驳说,我玉娥不是女人?难道还是男人吗?
   村人说,她走了这么多年,恐怕早已是别人的女人了。
   你打狗屁,刘小院凶狠地骂道,忽然,又温和地说,其实,只有我才晓得她去做什么了。
   村人好奇地说,那你说说看。
   刘小院顿时来了兴趣,脸上充满从容和自信,把烟丝摸出来,慢慢地卷着,高兴地说,我说出来,你们也许不相信,而我是绝对相信的。我的玉娥呀,为什么走了呢?只有我明白她的心思。她肯定是想去看看世界,所以,趁我们还没有崽女时,屋里也没有什么拖累,就到外面看世界去了。你们说说,这有什么过错呢?你们说说,我们村有哪个人到过县城呢?有哪个人到过省城呢?有哪个人到过北京呢?真是可怜得很嘞。所以,她这个女人只有我了解,她的心气很高,不是一般的妇人之见。甚至,比我们男人还要想得长远,她就是要去看看世界。这个,你们连想也不敢想吧?她呢,既敢想,又敢做。当然,她原来是准备叫我陪着她去的,她一想,如果夫妻都去了,那就没有守屋的了,这也不是个事。第二个,猪呀鸡呀鸭呀,谁来喂养呢?田土谁来打招呼呢?所以,只能她一个人去。她的确没有跟我打招呼,这不要紧么,我蛮理解她的,夫妻之间不理解行吗?我还可以告诉你们,她如果回来,肯定会给我买许多稀奇古怪的高级东西的。那些东西,你们从来也没有见过的,信不信?哦,她还会给我买高级纸烟,你们抽过吗?没有吧?到时候,男人们我要开一根给你们,只能开一根,尝一尝就可以了,嘿嘿。
   村人虽然不把刘小院的话当真,问题是,万一玉娥回来了呢?万一带回许多高级东西呢?听说男人们有高级纸烟抽,女人们的心理很不平衡,说,小院,那你会送什么东西给我们呢?
   刘小院看女人们一眼,似乎很愧疚,拍拍光脑壳,说,哦哦,刚才把你们忘记了,对不起。如果我玉娥回来,女人们每人送一个头发夹子。那种夹子,你们肯定从来也没有见过的。
   女人们说,那是什么样子的呢?
   刘小院含糊地说,反正是很高级的。
   关于玉娥去看世界的话题,这是刘小院最乐意说的,简直是说不厌。他觉得,这个话题最富有刺激性,容易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力。当然,这也是玉娥出走的最合理的解释。他甚至还想过,玉娥带回来的那些东西,除了答应给男人纸烟和女人头发夹子,其余的东西,他是坚决不会用的,准备把它们醒目地摆在桌子上,以供村人们前来参观。到时候,屋里肯定人来人往,不时地会响起惊奇的啧啧声。
   所以,他觉得还要办一些凳子让人家坐,还要买一些茶杯给人家喝茶。
   刘小院一旦有了什么计划,就很迫切地去做。茶杯当然只有去买,至于凳子,他到山上砍来许多竹子,开始做竹凳子。他没有请篾匠师傅,都是靠自己动手。熬了许多个夜晚,二十多把青黄色的竹凳子竟然做成了。他把它们围着堂屋的墙脚摆一大圈,简直像个会场。
   别人惊奇地问,喂,你做这么多的竹凳子做什么呢?
   他故意卖关子说,嘿嘿,到时候你就晓得了。
   刘小院诸多的言行,很让村人不解。你说他癫了吧,他似乎没有癫,脑壳很清白。像砌屋这样的大事,像田土里的农事,像喂猪喂鸡鸭的杂事,他做得都很有章法,一丝不乱。
   村人准备给他取个外号,叫刘半癫。当然,他们还是有点顾虑,刘小院肯定不愿意大家这样叫他。
   刘田地和常古生却大大咧咧地说,哪有不愿意的?我们叫他,他难道不会应吗?当年,我们也不愿意你们叫我们的外号,现在,还不是这样叫了吗?
   村人说,我们不敢叫,怕打。
   刘田地说,那看我们的吧,常老倌,你说呢?
   常古说,没问题,地掰子。
   那天,刘小院提着竹篮子走出屋门,准备去扯猪草。刘田地和常古生站在禾坪,齐声大叫,刘半癫,刘半癫。
   刘小院不晓得他们在叫谁,左右看了看,身边没有人,疑惑地说,哎,你们叫哪个?
   刘田地嘿嘿地笑着说,叫哪个?叫你这条蠢卵。
   刘小院一听,脸色大变,忘记了他们曾是患难与共的人。他凶凶地骂句娘,丢下竹篮子,追着他们打。
   他先追常古生,常古生哪里经得起这样的猛追?常古生有哮喘病,还没有跑一阵子,脸色苍白,像个死人,再也跑不动了。他蹲下来,脑壳栽在地上,像一条掉在地上的鱼。刘小院却没有放手,猛跑过去,朝着常古生的腰背,就是狠狠几脚,把常老倌踢翻在地。常古生大叫,哎哟哎哟,快莫踢我了,我的爷嘞。
   刘小院又去追打刘田地。
   刘田地当然不想挨打,拼命地一掰一掰逃跑,双手在空中一舞一舞,慌里慌张歪歪斜斜地跑着,嘴里居然大叫,我投降,我投降。刘小院也没有放过他,一个厉害的扫堂腿,刘田地立即像一包麻袋倒地,还流了一嘴鼻血。刘小院恶声地骂道,你这个死掰子,看你还叫不?
   喊他刘半癫硬是没有喊成,这在地方上算是一个特例。
   四
   如今,刘小院已是五十多岁了。他仍然像年轻时留着光脑壳,目光浑浊,脸上布满皱纹,皮肤油黑。双手像两根筋筋绊绊的枯枝,腿上的青筋,似有一堆粗大的蚯蚓卷曲。他的腰背显然驼了,力气也小了很多,却还是十分的勤劳。他似乎并没有像村人所说的那样,没有女人会憋坏的,性格也没有变得阴阳怪气。他仍然没有放弃对玉娥的信念,相信她一定会回来的。许多年过去,吃饭时,他还是给玉娥摆上碗筷,床铺上还是给玉娥放一个枕头。在田土里劳动时,他还是习惯性地朝那条小路张望,目光中泛出许多的期盼。平时,跟村人闲谈时,还是高兴地说我玉娥是看世界去了。
   刘小院还是那样的从容和自信。
   一条黑色的狗,仍然坚守在屋门前,这已是第六只狗了。
   村人呢,还是坚持劝说,刘小院嘞,人家玉娥心里肯定没有你了。如果有你的话,她出走碰鬼吗?既然如此,你还念着她碰鬼?
   刘小院总是充满信心地说,我玉娥一定会回来的。
   村人说,嘿嘿,即使回来,也是一把老柴兜了。
   刘小院说,嘿嘿,是老柴兜,又关你什么卵事呢?
   浑浊的眼珠子盯着对方,一副嘲笑的样子。

共 930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三个婆娘一起出走,另两个再娶,惟有刘小院依然痴痴等待,但我认为,这与爱情无关。在那并不富裕的小村子,在那些只知满足于温饱和生娃崽的男人们心里,我不太相信他们会懂得什么是爱情,也更不会为爱而坚守。但是常古生和刘田地的婆娘走后,他们也疼也恨,却能很快看清事实并走进新的生活,而刘小院却一直坚信自己的婆娘玉娥还会回来,而且还为她建了新屋,为她的回来做好了一切准备,几十年都未曾改变过。这样的举动,假如不是感情的话,我真的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是死脑壳?是痴颠?读这篇小说,我不敢把刘小院的痴心当笑话来看,而是一直怀着同情的心态看他与这件事。一个女人的薄情,荒凉了一个男人的整个世界,荒凉了他所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盼。越是心里有着强烈的期待,越是在看穿世事的凄凉后更容易产生绝望。玉娥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人生,却把另外一个她永远不会知道的世界丢给了刘小院,尽管刘小院坚信他的玉娥早晚会回来,也在这份期待中度过了漫长且孤独的几十年都不曾怨恨过她,可这份等待实在太折磨人了,我深深地替这个男人感到不值和心痛。在暗自庆幸刘小院依凭着内心的期望把一个个孤寂的日子熬到身后的同时,不由也担心起来,担心万一他失去了耐心想明白自己所期望的只是一个虚幻的梦,当他从这个梦中醒来,那份彻骨的疼和失望该怎样折磨他。所以一直期待作者能够写出玉娥真的回来的结局,可最终却依然没有,好在刘小院还在坚持,那个梦到最后也没破灭,读者的心,此刻倒略微放下了些。一篇令人忍不住捧腹,却更令人心里泛酸的小说,不但写尽了一个村庄的人生百态,更写出了朴实的民风与善良的性格,且作者在村人身上着墨不多却淋漓道出了他们难能可贵的真诚、偶尔的戏谑、淳厚和保守的个性。整篇文章言辞不但有代入感,画面感也极强。这样的文章,总是能够牵引着读者的视线,使其沉浸在故事中,全然忘记这是在阅读,让人产生错觉地认为自己也在故事中,亲身经历了那些事,目睹了那个人。不过看到最后,难免心底还是一片凄凉,为着故事里那个痴心妄想初心不改的刘小院,和与他相似的人们。欣赏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红袖留香】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22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袖留香        2016-02-27 03:18:22
  这真是一个忍不住要笑出来又令人伤感的故事,让读者一直担心万一刘小院清醒自己想要的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了,他会多么的颓唐丧志,又该如何忍受这份莫大的打击面对今后无望的每一个日子。所以隐隐地,期盼着那个叫做玉娥的女人真的能够如刘小院之愿而蓦然出现。
有个性的人不需要签名
2 楼        文友:茶语清心        2016-02-27 13:57:06
  《我的玉娥》,写了一个乡村悲情故事。三个女人出走,三个男人两种不同反应。哮喘佝偻的常古生、瘸腿的刘田地找找寻寻,呜呜啼啼之后是决定再找一个,出口恶气。只有刘小院一不找,而不闹,日子仍旧过,劳作也不停,似乎一切都没变,他无数次的分析了他的玉娥出走的原因,他按照自己的分析做了种种努力,他坚信当那些遗憾逐一消除之后,他的玉娥就会回来。他一切照旧,执着坚守,这坚守就是几十年。旁人可能不会理解,但他自己觉得很自然,他一直与影子同在,在他心里,走的是玉娥的身体,她的灵魂还在这个屋子,甚至因为看不见身体,而这影子无处不在。所以,他不容许任何人诋毁他的玉娥,取笑他的执着坚守。我是相信这个刘小院内心对玉娥的爱的,支撑他三十年还愿意继续痴等下去,也唯有这一点才能理解。所谓人活一念间,这个刘小院将早年对玉娥的爱化为了一腔信念,他代她如对宗教般虔诚,唯恐因为自己的一闪念的不忠而破坏了这一虔诚地等候。我也并不觉得这个刘小院可悲,他活在自己的信念里,他有他的满足,他在这种虔诚的坚守中也会感到自己的伟大,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尊佛,而这尊佛能更自然地和心中影子同在。也正因为这样,他可以在人们眼中依然正常的生活。看完整个故事,我对这个刘小院由衷的佩服,他的忠诚,他的担当,他的宽容以及他对自己人格的深信不疑都是令人尊敬的。我倒是觉得另外两位沾沾自喜的弃男和那位出走的玉娥很是可悲,两位弃男婆娘在的时候不会珍惜,走了之后又到处找寻,找寻不得便退而求其次,居然还以为自己成功报复了自己出走的婆娘,居然还来现身说法做说客,他们身上只有随遇而安,如此而已。而那个玉娥无疑错过了一个深爱她的男人,她的出走或许是因为贫穷,或许是因为一念之差,但她这一走估计很难再碰上这么一个痴痴爱她的男人了。故事思想深邃,令人回味无穷!
茶样情怀,清逸人生!
3 楼        文友:清鸟        2016-02-27 16:07:59
  看完此文,眼前浮现诸多空白画面,渐渐地,刘小院开始描摹他的人生画卷,他选择的画笔是是他喜欢的,描摹的过程也是他非常认真的,虽然他描摹的图像不是很精致,但是别人也无权摆动他描摹人生画卷的手,他只是要画出自己的希望。刘小院心中的月娥就是他存活的动力,是他内心的期待,是支撑他精神的支柱,是他选择的画笔颜色,尽管别人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但他却活得充实和安然,因为有期盼。这隐隐又揭示了一个更加深奥的话题,究竟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在世人眼里才是最正确的,看完这篇小说,即可一目了然,非常有深度的作品,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更多佳作与您分享!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4 楼        文友:也许有来生        2016-02-27 17:06:15
  看完这篇小说,心情很沉重!人世间,竟然真的有痴痴等待老婆归来的男人!这类坚守,不是一般人所能为啊!坚持一年两年尚且可以,坚持几十年痴心不变,这就十分珍贵了!这个刘小院的所作所为,是对拜金主义和薄情社会的愤懑控诉!我就是要用一生的时间来等你!你玉娥跟我夫妻一场的所有过程哪怕每一个细节都在证明,你玉娥只是暂时的离开,而不是永远地抛弃我!
   我是男人,我是老男人,我看了刘小院的遭遇以后,我欲哭无泪!
   通篇看来,我没看到一处如编者所言“令人忍不住捧腹”的字句!
   “这真是一个忍不住要笑出来又令人伤感的故事……”对于编者写出来的这句话,我感到十分费解!我难以理解,编者是以什么心态来理解作品人物、以何种依据来揣摩作者写作意图和表达目的的!
   这篇作品的编者按非常值得商榷。爱情,难道仅仅只是富人们的专利?“但我认为,这与爱情无关。在那并不富裕的小村子,在那些只知满足于温饱和生娃崽的男人们心里,我不太相信他们会懂得什么是爱情,也更不会为爱而坚守。”这般看来,并不富裕的小村子里的男人,是不配懂得爱情是不配为爱而坚守了?那么,富裕以后的大村子里的男人,懂得爱情吗?他们会为爱而坚守吗?呵呵。请问,爱情的定义是什么呢?
   对一篇作品的评介,一旦面世,就是“流年”这个社团的态度,就是“江山”这个网站的态度了,还是尽可能地慎重一些稳妥一些为好。读者、作者的心,是伤不起的。更何况,如今的人们,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比较脆弱呢?
我来过,我很棒!
5 楼        文友:假面        2016-02-27 23:50:52
  前些年,一些农村的女人因为各种原因一声不吭离家出走的特别多。她们有些在外地组建了新的家庭,有些由于一些原因回来的,还有一些甚至消失。
   三个出走了婆娘的男人,以他们不同的心态生活了三十年,常古生和刘田地组建了新的家庭,而刘小院却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他一直相信他的玉娥终有一天会回来。
   我不知该用怎样的需要来描述刘小院的坚守,也不知该怀着何种心情去评价他。但是,一个男人,一生只有一个女人并不丢人!
摘下温和的面具,只剩下一张哭花了的脸!
6 楼        文友:怡然若梦        2016-02-28 04:25:09
  作者描写的故事情节,画面感强,细腻的心理对话,让读者被主人公的痴情所打动,爱,不分贫富,情,为真而生!其实真的希望,这样的主人公,能有好的归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7 楼        文友:芳源        2016-02-28 09:24:17
  故事没看到结局,看大家评论,故事本身应该不错。
   可是小说的故事很重要,语言也一样重要。很显然这一篇没有认真修改,很像第一稿。中间,当三个主人公五十多岁的时候,竟然还有“这三个年轻人”的句子。还有方言的运用,小说里用方言,生色不少,可是方言要与全篇的行文吻合,做到水到渠成,浑然天成。本篇里的方言有的地方太生硬,要改。最后就是有些句子读着不顺,“带着两个拖油瓶”,这句子一看就有问题嘛,改成“还拖着两个油瓶”多好。没别的意思,我爱看小说,但语言要过关。过关的前提是多修改。写完放几天,改。再放几天,再改。
8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2-28 17:02:05
  【读后】
   1、本篇小说,以“三个婆娘”深夜出走为线索,刻画了三个男性人物:常古生,刘田地,刘小院对“婆娘”出走这一心理历程的变化,实际揭示了三个人物对待婚姻、爱情的态度。“婆娘”出走的第二年,常古生和刘田地迫不及待的成了家。这实际上代表了芸芸众生大多数人的态度。只有刘小院,不仅没有成家,而且一直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婆娘玉娥的归来。想不到,这一等就是30多年。这是一个理想式人物,自然代表的是少数。
   2、小说视觉独特,人物简单,故事情节简单,而论题却普遍而深刻。
   3、生活中大致有两类人,一种人生活在现实里,一种人生活在理想中。这两种人,其实生活态度都无可指责,刘小院,其实也无须我们同情,因为,他在等待理想出现中的幸福,我们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不打扰,就是最大的尊重。小说,用大量的篇幅,叙述刘小院,是如何抵抗这种“人情的打扰”,我认为这是小说的看点。
   4、问好作者,佳作,欣赏!
9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2-29 08:05:5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10 楼        文友:夏云泥        2016-02-29 15:08:39
  读完这篇小说,心中充满颇多慨叹,久久走不出来。
   常小院是中国农民的一个典型代表,憨厚、朴实、勤劳、重情。本篇小说讲述的是常小院用自己纯朴执着的情感与世俗展开的一场对决。面对一村人的不理解甚至鄙夷的眼光,常小院用自己的言行捍卫了心中那片圣洁的情感圣地。
   这场对决是两股力量的对决。我要对常小院这个普通的农民叫声好。常小院带来的是一股农村的清新之风,一个农民对于纯朴情感坚守的无尽的感动和思考。
   三十年前,常小院同村人常古生、刘田地的婆娘同时出走了,出走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对于三个女人出走的原因,作者高明的地方在于并没有直接说明三个女人出走的原因,而是让读者渐渐通过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进展,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常古生、刘田地两人,在农村男尊女卑的观念驱使下,经常对老婆拳脚相加,把老婆当成出气筒、撒气包,经常把老婆打得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这无疑就是这两个人老婆出走的重要原因。而对常小院的老婆出走,村人和常小院本人有诸多猜测,常小院憨厚老实,勤劳肯干,夫妻相敬如宾,按常理常小院的老婆该是不会出走的。
   而事实却出人意料,常小院老婆的出走是本篇小说埋下的一道最大的伏笔。尽管诸多猜测,但是都没有根据。常小院逢人便反复说,自己老婆是想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到最后,以至于村人都有点相信这个说法了。这个说法虽没有最后证实,却引起读者的深度思考。封闭的农村,落后的生产,单调的生活,乏味的情感,甚至落后农村夫妻除了种地就是床上那点事、饭后无味的谈资等,都在这篇小说里有了体现,这正是当下有些落后农村面临的现实境况,基于这些原因,常小院的老婆出走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这道伏笔,埋得甚好。留白给读者,引起无限可能的思考余地。
   村人对于风水的看法,对于单身公不公正的指责,让常小院历尽了嘲讽和戏弄,甚至折磨。常古生、刘田地两个人很快便找了新老婆,逢人便夸新老婆怎么怎么好。两人和村人反复去做常小院的思想工作,让常赶紧找一个寡妇继承香火。
   作者费去很多笔墨,描述了村人如何做工作、甚至打砸常小院刚盖的新房子进行威胁,而常小院固执坚守,并说自己是有老婆的人,老婆玉娥一定会回来的。这种正反两方面明显的对比,让读者对农村落后的思想和境况,以及常小院为代表的农民的情感坚守,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三十年,让一个青年成了半个老头。常小院为了这三十年的坚守,省吃俭用,盖了新房子,痴痴等着老婆玉娥的归来。三十年,对于常小院是多么漫长的等待!三十年,对于农村是多么金贵的发展期!而小说的最后,让人看到的依然是村人的嘲笑和并没有多大进展的落后的思想意识。
   这篇小说虽然讲述的是常小院对于爱情的憧憬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农村要想变化发展,关键看人,关键在于人思想的变化。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农村推动发展及一切事情的源动力。
   很好的一篇小说,语言质朴,生活味道浓厚,人物刻画活灵活现,伏笔留白充分,意蕴深远,耐读耐品!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