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土地·劳动·记忆(散文)

精品 【流年】土地·劳动·记忆(散文)


作者:马叙 童生,540.8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38发表时间:2016-04-13 14:09:49


   三哥接下的事情是把牙膏皮熔化掉。那一天母亲做饭时三哥烧火很积极。三哥拿来了一个马粪纸盒,里面是用泥巴做出锡坠浇铸模型。这天三哥专拣杂木柴草烧火,而且把火烧得很旺。母亲不得不再三大叫烧得和一点火烧得和一点!三哥就在灶肚里熔化了两个牙膏皮。接着我看到了亮晶晶的锡水从那个陶泥做的小勺子里倾倒出来!三哥一下子就做出了三个锡坠子。锡坠子做成功的时候饭也正好烧糊了。
   这样,三哥就有了三个全新的锡坠。我恳求三哥给我拿在手上拿一下。三哥终于同意我拿一下,但只准拿一下。这样,我就拿了一下这三个全新的还带有很烫的温度的锡坠。三个在一起要比原先的两个更加的沉手。我颠了颠手掌,就不肯再松开手。三哥马上看出了我的企图,他飞快地掰开我的手,把那三个热烫的锡坠拿了回去。我只得又重新拿起三哥从泥地里挖出来的那两个锡坠。这两个锡坠现在明显地感到比那三个差多了。拿在手里虽然也有点沉手,但远不如三哥的那三个崭新的锡坠。这时,我的肚子无端地开始了愠愠的痛了起来。我对三哥大叫起来:“哥,我肚子疼!”三哥说:“你把手里的锡坠放下。”我把手里的那两个旧锡坠放下。顿时,肚子不疼了!
   六、连环画
   在村子里拥有最多连环画的是三哥。三哥的连环画塞满了书包。堆满了小木箱。连床铺上也放满了连环画。三哥的连环画可分三大类:古代战争。现代战争(游击战、正规战)。合作化运动(农村的、城市的)。我发现三哥最喜欢看的是《三国演义》、《水浒》、《薛仁贵征东》、《七侠五义》、《铁道游击队》、《三进山城》、《野火春风斗古城》,最不喜欢看的是《朝阳沟》、《王国福》、《暴风骤雨》、《海岛女民兵》、《沸腾的群山》、《红岩》。但是最不喜欢看的三哥也仍然看,也仍然放得很好。
   三哥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自家门槛上看连环画。早晨天蒙蒙亮就起来了,就坐在门槛上了。刮风。下雨。冷天。热天。三哥都坐在自家的门槛上看连环画。有时我过去与他并排坐在门槛上。坐在门槛上的我得侧过身去看三哥手中的连环画。这样,我就看得很慢。往往我才看了一行字三哥就翻过去了。有时我站在三哥的背后,这样我看得照样很吃力,照样很慢。我更多的时候是看连环画中的一幅一幅的画。后来我发现画得好看的连环画是游击战争的那些连环画。迫击炮。小钢炮。驳壳枪。隐藏。埋伏。突击。背后一枪。使绊子。嘴啃地。这些都画得说不出的好。我站在三哥的背后,就只能看这些,但我也真的喜欢看这些。我往往一站就是一个早晨一个中午。但是傍晚往往来得太快,总是不一会天就黑了。吃了饭坐在门槛上,天就渐渐地黑下来了。天一黑画面就模糊了。但三哥总是一直看到完全看不见时为止。
   有时,在上学路上,三哥会一边走路一边看连环画。有时走路时,左右还会同时走着几个人,三人或四人一起看一本连环画。但走路的时候我就没法看了,因为我个子太矮了,无法看到正面而只能看到反面。最常见的还有大家都只看画面,由三哥一人读下面的文字,读完一页翻过一页。有时两个人同时读。往往两个人同时读的时候就会越读越快越读越快,别的人就会大声地叫:“慢点!慢点!”但是只要是两个人读,就总是控制不住读连环画的速度,总是越读越快越读越快。这时只有我高兴,我总是在这时反过来催促两个人:“快读快读!”
   直到有一天。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我偷了三哥最喜欢的一本连环画。《铁道游击队》。我把它放在一个墙洞里。我清楚地记着里面的老洪、芳林嫂、王强、彭亮,还有鲁汉。还有芳林嫂站在村口送走老洪、李正他们,看了叫人很难过。我更喜欢的是里面画的敌军的装甲车。那满身是钉的装甲车总是轰隆隆地推进过来。也许我是喜欢它的那种结构,包括它的满身的钉子,它的钢铁履带。但是有一天,我再去那个墙洞里取那本《铁道游击队》时,却再也不见它的踪影了。我站在那站了很长时间。这是我最初拥有的一本连环画,但是它没有了,就这样没有了。只剩下那个空空的墙洞。看着那个空空的墙洞,我的心里很难过。
   后来三哥说,在同村的四通那里发现了这本《铁道游击队》。三哥与四通打了一架后才拿回了这本连环画。但拿回来的这本《铁道游击队》已面目全非,封面、扉页、几页内页、封底,全都没了。
   三哥仍然是坐在门槛上不断地看着各式各样的连环画。一直看到他读小学五年级时为止,那时他已改看竖排格式的小说了。于是同村的许多三哥的伙伴都分到了三哥的连环画。包括我,也分到了三哥不再看了的几本连环画。计有《野火春风斗古城》、《渡江侦察记》、《地道战》、《王国福》、《穷棒子精神》、《艳阳天》。还有那本《铁道游击队》!
   七、农具的影子
   农具的影子总是紧跟着农具本身和使用它的人。红星林场在高高的山上,高度海拔八百多米。每隔几年就有一批人走一批人来。
   林场的一个U字形的山岙里。那里一溜土墙筑成了也是呈U字形的仓库。西边的三间,堆放着干草、木柴、干薯藤、原木材。而东边的一溜三间,才是真正的仓库。第一间放农药:乐果、敌敌畏、六六六、硫酸铜、硫化亚铁、生石灰。第二间放林业机具:单肩式喷雾器、双肩式喷雾器、喷粉机、消防桶、油锯、单手锯。第三间放的就是农具了:宽板锄头、尖嘴锄头、四齿钉耙、犁头、铁环、柴刀、草刀、草耙、谷耙、犁耙、柴刀草刀的刀鞘、扁担、麻绳。在U字形的底部,最北边的那间房里,住着一个退伍的老兵,一个人在这里看管着仓库。
   农具是这个林场的历史。它对应林场的一万多亩的山坡。这一拨使用农具的人走了,但农具留了下来,这些使用过的农具有的缺了角,有的磨钝了口子,但是,只要还能对付着使用,就被继续地留下来再等着新来的一拨人来领取。人与山岗之间的关系在那些日子里一直是由农具来维系着。分类的农具把干活的人抛进了各个农事季节里。一领到农具的人就与山岗的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里再也无法与山岗分开。有一把铁犁,林场一成立就存在着了,当我们到来时,这把铁犁还在继续被使用着,牵犁的牛不知换过几茬,扶犁的人不知换过几茬,但这犁还一直在林场使用着,只是犁轭发光,犁身如镜。
   一个夏天的午后,我来到了林场的U字形的山岙里。我是来领农具的。我来的时候,老远就看到了老兵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房前。领什么?他说。我说,领农具。老兵走在我的前面,小心地打开了那间放着农具的仓库。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很凉的空气,空气在黑暗中涌动着。我首先踢到了一个沉重的犁头,它使我的心里猛地一惊。老兵说,小心。老兵划了根火柴,又划了根火柴,点燃了手中的煤油灯。很小的火焰使得用铁丝悬挂着的农具的投影显得巨大无比,并且晃动得厉害。我根本想不到农具会有影子。老兵站在我的身后,他手中的油灯把我的影子与农具的影子混到了一块。我拿起一个锄板,不小心地把它扔在其他的农具之上。“哐——!”在这个寂静的山岙里,在同样寂静的山岙中的仓库里,锄板落在其他农具上的声音来得空洞而巨大。它把我与老兵两人都吓了一跳!这时,墙上、天棚上的影子剧烈地晃动起来!老兵压低了声音说,我说过了,叫你小心些!在满是农具同时又黑暗的仓库里,我不敢说话。但我心里觉得老兵的告诫是对的。我小心翼翼地一件一件地挑农具。把它们从悬挂着的铁丝上面取下来,又把它们放回去。这些铁制的生锈的农具拿在手上,很沉,冰凉,它比我想象中的分量重出了许多。在这之前,我所使用的农具都是向别人借的,因为在这之前我干活的次数不很多。但在这一天开始,我将整年累月地在山上干活了。
   我在老兵昏暗的灯光中,挑了如下农具:柴刀一把、草刀一把、尖嘴锄一把、宽板锄一把、斗笠两顶、蓑衣一件。老兵帮我把这些农具搬出了仓库。这些农具,一离开了仓库,就显得平淡无奇,我很轻松地把它们拿回了住处。
   我开始一件一件地反复地、交替使用着这些农具。
   分类的农具把干活的人抛进了各个农事季节里。春天的杂草一直在疯长,因此春天用得最多的是宽板锄头。春夏之交,雨水多了起来,每次上山,都要带上斗笠、蓑衣。到了秋天,要剪伐多余的树木,要到林子里用柴刀把那些过于细长的也过于密集的树木砍下来。农具也有背弃人的时候,当你不珍惜它们时,就会出现锄头脱把、柴刀磨不出锋芒的现象。在这些农具中,有一把是当时的一个“现行反革命”使用过的柴刀和锄头,这两件农具的磨损程度要比一般的人多得多,因为那个“现行反革命”一直在其他人的监督下干农活,因此他对农具的使用力度都要比一般的人要大得多。三年来,他使用过的锄头已经比原先新领取时的长度短了将近三分之一,整个锄板锃亮刺眼,光滑如镜。而林场里的另一个来自县里的领导干部的子女使用的农具则正好相反,等他三年之后要离开林场交还农具时,他的那锄头、柴刀、尖嘴锄的口子几乎没有什么磨损,锄板两面靠近锄把的地方的黑氧化层还仍然在那儿没有任何的改变!
   在林场,深入自然的深度与农具的使用密切相关。真正会使用农具的人,既会保持农具的尖锐程度,又能很好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农活。也因此能够与自然取得一种最好的默契。林场里的无尽头的农活使得他们与自然的契合成为农具的一种深度存在。这种默契是由无尽的劳累、疲惫、疾病、痛苦组成的。有的人在几年之后就得了风湿类风湿疾病,还有人得了脊椎弯曲等症。农具在此时投下的阴影会因此而显得无比巨大,它会覆盖人生中一段最晦暗的岁月。
   在林场还有人写歌颂农具的文字,他们在歌颂农具时根本不会想到农具还会有影子。也想不到自己还处在农具的影子里。他们的文字远离着农具自身,也远离着他们的自身。
   最后一次到仓库,是归还这几件已使用旧了的农具。那是第三年的一个冬日的下午。我走近仓库房旁,看到老兵一人站在最北边的土房前,一言不发。他的身边放着一堆旧农具,很显然,我们这批离开林场的人中有人比我更早地归还了农具。老兵开了仓库,我帮老兵把这些农具搬回到那个仓库里去,里面仍然是冰冷的空气。我重又把它们一件一件地挂到了铁丝上。这之间,老兵说,要走了么?我说,是的,我明天就离开这里了。老兵沉默着,没再说什么。
   这时,我又看到了农具那巨大的、晃动的影子!

共 937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沉深。本文作者亦是如此,将对土地浓浓的深情和执着的爱溶于笔端,让思绪飞扬,回到一个纯粹而永远的年代。土地是我和父辈相互依偎生存的根源,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缤纷着无数斑斓的小花,纷纭着记忆,厚重着流年。作者分别从拗水,烧泥灰,放牛,篾,锡,连环画和农具的影子几个片语小花,反映我在那个年代的成长路程和留在记忆中的快乐,更加体现我对土地清晰深刻的印记与怀想。土地孕育着希望,这份希望属于父辈也属于我,和他们一样演绎出属于自己的动人篇章。遥远的记忆回想起来像一段隔世的时光,美好温柔,典藏着无价的财富,丰韵着自己情感的光晕,感动着自己去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作者心理刻画细腻,描写生动具体,把读者带回我们共同拥有的年代,共鸣着同一个记忆。佳作,流年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清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1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16-04-13 14:15:35
  文中的描写很是亲切,有着相同的记忆与美好,感谢作者分享美文,欢迎继续赐稿流年!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4-14 20:41:1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铁禾        2016-04-23 20:09:30
  土地上没有劳动,土地只会荒凉。劳动不在土地上,生命便是虚妄。
铁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