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日常的流水(日子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日常的流水(日子征文·小说)


作者:时间的城市 秀才,2116.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3发表时间:2016-04-20 19:43:54


   你看到的好只是表面现象,澳洲可没你说得那么好。好与不好得多待一段时间才能判断,再说,也有个能不能适应的问题。要不是我女儿在那里,就是用轿来抬我去我也不去。老王做了一个感觉良好的白鹤亮翅。
   打过太极拳,吃过早饭,老王在床上躺了一小会儿,然后来到了邮局。一见他进来,那两个年轻的营业员就冲着他摇起了头。“没有,王书记。”老王抬着一只腿,他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我也不着急。就是没事了,想来看看。老王抬着的腿向后面落了下去,你们忙吧,我再到别处走走。
   老王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邮局的,他的脑子里反复出现的是那两个女孩的摇头。这很值得琢磨,很意味深长。很……等老王回到现实中的时段他发现自己竟然走到了县委的门口。他在警卫室的门外向里面看去,看那高大的楼房和楼下的车,看那些树和花枝,看那些进进出出的人们。这是他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地方,同时也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了,仅仅几年的时间,那里已经看不出旧日的痕迹。老王发出了一些感叹,他几乎怨恨自己怎么又走到这里来了。
   “你想干什么?”一个穿着灰色制服的年轻人用手指了指老王,那身制服穿在他的身上显得很阔大。
   没什么,我只是看看。老王没有在意那个年轻人的表情,他甚至还笑了笑。“只是看看?”这时,老王听出了他声音里的异样,“我观察你观察了好一会儿了,你肯定不是只想看看。”那个年轻人渐渐靠近了老王,“你不要有什么幻想,我不会让你进去的。想反映问题你去找有关部门,别总想采取这样的手段。”
   那个年轻人自以为是的语调让老王感到恼火——我采取什么手段了?我采取什么手段了?你是什么态度?你是什么东西?
   两个人的争吵渐渐吸引了一些人,然后他们又默默散去。这时办公室的一个人来了,他认出了老王:“老书记,你,你这是……”
   那个人给老王倒上茶,送上烟,然后端出一副笑脸,可老王的恼火仍然无法消除。那个人向他解释,这几天,某乡一个老干部因为儿子杀人被抓了,天天闯县委,要找书记让书记为他儿子求情,扰得书记副书记都不能办公,这不,书记就下命令了,一定不能再让那个老干部进县委大院。那个警卫是新来的,他一定以为老王就是那个老干部,看错了人了。随后,那个人出去了一会儿,年轻的警卫红着脸低着头跟在他后面走了进来。
   “王书记,对不起。”他大张着嘴,可不知下面该说什么了。于是,那个人在一旁连提示带补充,替那个年轻警卫表达了刚才他已经表达过的意思。
   好了,算了。你也刚来,老王用一种平缓的大度的语调,可是,恼火还是在其中夹了进来。他按了按,又按了按。
   县委是—个什么机关?你知道不?县委是干什么的,你知道不?你在这里要干什么,你自己知道不?你知道什么叫为人民服务吧?……
   八
   从县委出来老王并没有感到轻松,相反,一种具有阴郁色彩的“重”悬在他的头上,堵在他的胸中,让他喘不过气来。他还在想刚才的事情,想那个长着狗眼的年轻警卫。刚才的事情是一个支点,老王把最近的和遥远起来的事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梳理,那种“重”的重量随着他的梳理而越来越沉,越来越重。
   他对那个刚刚进县委而且不过只是看门人的年轻警卫不满,对年轻警卫对他的态度不满。他对县委高大的门楼和拆掉“为人民服务”的砖墙不满。他对进进出出的、匆匆急急的官员们不满,对他们用力地关着车门不满。他对年轻人胡乱的和各种颜色的头发不满,对他们的不求进取、无所事事不满。他对邮局的那两个女孩不满,进而对邮局不满,对遥远的海关不满,对澳大利亚办事拖拉的作风不满。对街上悬挂的广告不满,对商店里传出的音乐不满,对那些招摇过市的小姐们不满。他对自己老伴儿睡觉时的鼾声不满,对她跟自己的顶撞和摔打不满。对父亲一点儿也不唯物主义总和死人对话不满。对在操场上和他唱对台戏的老赵头不满,对那些学生的笨拙和并不纯净的目的不满。对县城外一条污水河散发的气味不满,对脏乱的县城不满,对栽种一些龙爪槐而砍掉那些高大的垂柳不满。对阳光直直地射在头上不满。对街上小贩们的唯利是图不满,对两个人打架却有几十个人观看不满。对大跃进时老赵头带人对他的批斗不满,对死去的老赵书记当年的患得患失不满。对当年自己没有当上书记不满,进而对县委和市委不满。他对没人认真听他的话不满,对那些渐渐从自己脸前消失的老部下不满。就连老王自己也不清楚他到底积累了多少不满,那不满层层叠叠,后浪推前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对于老王来说,不满就像一个硕大的线团,拉开一点儿你就会发现它原来那么长,根本看不到尽头。顺着这条不满的线,老王慢慢地捌着,他慢慢地回到了家里。
   房间里的光线很暗,如同一个巨大的洞,当然这可能是老王刚刚在直射的阳光下走进房间的缘故。阳光在门外骤然地停止了,它被阻挡了,它在门口画出了一道很明显的界线。老王的眼睛在慢慢适应着房间里的昏暗,所以,他对昏暗中突然站立起来的两个人影感到惊讶。
   “哥。”其中的一个阴影说。这时他的视觉已经恢复了,他看见他的弟弟和他的侄子在沙发那里站着,他弟弟的腰还微微地弯了一下。
   你嫂子呢?老王问。老王的眼睛盯着他的侄子,头发这么长了也不知道理一下。别学那些乱七八糟。
   他弟弟点着头,是是。然后他弟弟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轻轻地拍了一下:“一会儿就去理发,我也觉得太不像样了。”
   接下来,老王的弟弟向老王说明了他的来意。
   他来看看父亲。另外,他想叫老王给自己的儿子找点活儿干,“这么大了,总在家里待着也不像话。”说着,老王的弟弟站了起来,他好像无意地踢了踢放在茶几下面的两条烟。其实,他不这样提示老王也早已看见那两条烟了,老王觉得,自己的弟弟今天有点儿可笑,怪模怪样的。
   他才多大啊,你就让他干活找工作,他更应该学习,至少也得上完高中吧。然后,老王又转向他的侄子;不愿意学习了,就是不愿学习,是不是?不学习,你能干什么?能有什么职位等你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孩子去做呢?现在这个社会……
   两个人,弟弟和侄子就像两个学生似的低着头,默默看着脚下的那一片,听着老王的话。最终,老王答应他找一下自己的老关系,看能不能给侄子找一个什么活儿干。老王说到这里的时候弟弟终于恢复了活力,他冲着老王用力地点了几下头,说了一些哥哥你多费心他就交给你了之类的话,然后带着自己的儿子走了。
   弟弟和侄子走了,屋子里就剩下了老王。老伴儿没有出现,她肯定是故意躲出去了,这样想老王的心里就憋了一点的气。他把气吐出了一些。他看见,有两片枯死的树叶落在窗台上,它们在风中微微颤动,微微颤动的还有一只在树叶间爬行的虫子。老王走出了房间,他站在院子里伸了伸腰,然后朝着父亲的屋里走去。想到和死人对话的父亲,老王的心里忽然涌出了一些悲凉。
   九
   除了练太极拳,等待澳洲的来信,老王每天又增加了一个活儿,就是给自己的旧朋友、老部下和熟人们打电话,为自己的侄子找工作。这件事成了老王的一块心病,同时,自己弟弟留下的那两条烟也成了他的心病。他不去看那两条烟,不去想那两条烟,可是它存在,那样固执地存在尽管它被放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
   侄子工作的事毫无进展,老王对此多少有些预料,然而他还是忍不住在放下电话后跟自己发一通火。他已经摔坏了三个茶杯和一块砚台了,老伴儿不知从何处找出了几只已成古迹的搪瓷缸放在茶几上,那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和“海兴县县委”的字样。在挂上一个电话之后,老王的手不自觉地又颤抖着伸向了他面前的搪瓷缸。端了一会儿,他的手又放下了。
   “摔吧,你怎么不摔了?”老伴儿在门口站着,她摇晃着自己身上下垂的肉,“跟自己撒气算什么本事?”
   你给我滚一边去。老王刚刚略有平缓的愤怒又被勾了起来,他指着老伴儿的鼻子,你这个人,就怕天下不乱。
   “谁让你没事找事?答应找工作,哼,你以为你还是县委副书记,你以为别人还都跟你一心?再说,这个孩子放在哪里人家愿意要,除了添乱还会干什么?”
   老王迎着老伴大步地走过去,老伴儿向后缩了缩身子。——我不听你叫唤。老王走出了门,背后大片的阴影都被他甩在了后面,他朝着老陈局长的家里走去。
   比他更早退下来的老陈现在是唯一可以和老王交流的人,在老王的眼里,这个原本并不让他喜欢的老部下成了他的亲人,比亲人更亲的亲人,为此,老王心里时常涌出一丝的,隗疚。
   有一次常委会上研究提你当副县长,是我不同意挡下的——这话在老王的心里已经涌出过多次,它像一个气泡儿一样从他心里涌出来,涌到嘴边然后又被咽了回去。咽回去后,老王的愧疚就又增加了几分。他觉得,不将老陈提起来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失误,这么一个好人。在电话里碰到的软钉子硬钉子,跟老伴儿是不能说的,可是可以跟老陈说;跟练太极拳的老赵头的明争暗斗是不能跟老伴说的,但可以跟老陈说;自己侄子初中都没毕业还好吃懒做小偷小摸,这些他不是不知道,但他不能跟老伴儿说,也不愿跟老伴说,但跟老陈他就说了。
   两个人喝一喝茶,长吁短叹一会儿,天也就黑了,天黑得很快,以至两个人都意犹未尽。老陈将老王送到门口,“王书记,你慢走。”老王冲着渐渐暗下去的老陈挥了挥手,这么一个好人,自己怎么就挡下了呢。老王忽然有了想回过身去和老陈好好拥抱—下的冲动。
   明天,我给你带点澳大利亚的鱼子酱来,是我女儿邮回来的,还不难吃。
   十
   侄子来了。是侄子一个人来的,用一个白色的编织袋装着他的被褥,用一个绿网兜装着他的脸盆和毛巾……他来了,带着他的被褥住进了老王家。
   侄子并不多说话。他把被褥横在窗台的下面,然后就接过了老伴儿的抹布。他的头发真的短了,然而它带给老王的感觉依然很不舒服,侄子的身上依然带着一股痞气,一股松松散散、玩世不恭的味道。
   包裹被褥的编织袋放在窗台下,阳光热热地晒着它,淡淡的霉味和淡淡的臭味慢慢散了出来,它在窗台的下面形成了一团雾。老王的侄子在屋里晃动,他的身上也有雾的阴影,他一下子就把屋子给占满了,让老王插不进脚,呼吸也略有艰难。
   “南房那边收拾好了,你去吧。”老伴一副阴沉的脸色和阴沉的语调,那语调里面的冷侄子不会听不出来。
   老王悄悄地瞪了老伴儿一眼,她没有看见,或者故意没有看见。行了,你不用干了,先看看你的屋子吧。老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甚至带—点儿关切的语调。
   侄子住进了老王的家里。他在等待老王给他找一份儿工作,什么工作都行,能挣钱就行。这是个难题。
   侄子是锲人老王生活里的一颗钉子,是落在馒头上的苍蝇,是堵住呼吸的一口痰,是一只埋伏着却常常露—下头儿的老鼠,是……反正,侄子的到来让老王极不舒服,当然不光是侄子,他来到之后老伴儿的种种表现也让老王极不舒服,他觉得,老伴儿和侄子一定进行了秘密的合谋,一起来挤他压他,故意让他极不舒服。他只好天天早早地去练拳。只好天天去邮局,询问那封关系他能不能去澳洲的信,那封好像蜗牛一样永不到来的信。他只好天天打电话,碰那些软硬的钉子,他只好天天去老陈局长家里,老陈家里的茶叶都已经喝完了,现在他们俩喝白水。话题也没什么新鲜的,翻来覆去的事儿,老陈的兴致减了,老王的兴致也减了。老王觉得,自己当年挡一下老陈的提升是有道理的,他的能力不够,当局长还可以,当副县长就不行了,看来,自己当年的眼光还是不错的,用人得看能力而不是和自己关系的远近。
   侄子一天天地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地晃动着两只黑黑的脚。眼里一点儿的活都没有。家里的日子那么难,他父亲在地里累死累活的剩不下几个钱,可他倒好,多悠闲。还买了一台CD机,反复地摇头晃脑地听。什么书也不看,报也不看,盯上电视却没完没了。老王把侄子的这些都看在了眼里,说也反复地说过了,可就是没有多大的收效。那个孩子只是木头一样地听着,老王此起彼伏的话只在他的耳朵边上旋转了几下,然后又融化在空气中了。——我要是给你找不到活儿干,你是不是准备一辈子都不走了?一次在饭桌上老王问他的侄子,那时,侄子正专心地将一块肉夹到自己的碗里。他愣了一下,然后用力地点了一下头,侄子显得更专心了。
   老伴儿把放在自己面前的一盘菜推向了侄子:你别想太多,有饭就吃,要是找不到活儿,我们就养你一辈子。他就是不想养也不行,我也不答应。
   老王的筷子僵在了空中,老伴儿转走了碟子,他的筷子已经找不到方向了。他的筷子那么孤立,他的手那么孤立,他那么孤立。
   不得不承认,这是老王的一个低潮期,他感觉自己的每一步都有意外的曲折,凉水塞牙,茶水太苦,树上的知了叫得烦躁。它不让老王午睡,至少是不让他睡好,每当老王的两只眼皮悄悄靠近的时候,窗外的轰鸣就突然地响起,那些知了不知什么时间安装了马达和扩音器,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任凭老王朝东朝西朝南朝北都无济于事。可气的是,邻居小赵家的那个孩子更不通事理,他在炎热的正午也打开了音箱,一边为烦躁的知了伴唱一边进行着对抗。老王的头从朝东挪到朝西。从平卧改成侧卧。他用力地按住自己胸中不断涌起的怒火,在他的胸口里浓烟渐起,然后浓烟四起,然后一些小小的火苗从浓烟中蹿了出来,老王还是被点燃了。

共 27858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本文取材真实,语言朴实贴切,把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人塑造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微妙的心理刻画让故事情节饱满生动,像是邻里之间在议论某个人,说某个人的一些事,亲切中又感受文字带来的魅力。日子,就像花瓣,在凋零之后随水飘零,那些曾经的美好和繁华一去不再,留下的是平淡和真切。老王是县委书记,有着高高在上的权利,可以想象那时的日子是多么风光无限,多么骄傲和富有优越感。作者把这些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着重描写老王退休后的心理反差。老王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每一天的日子中重复着烦躁与不安,始终找不到安放自己心灵的角落,在他心里始终有一个梦,那就是到澳洲的女儿那里去。文章几次提到老王是为了女儿才有此打算,实则暗示老王不接受现实的缥缈心态,他想换一个环境,想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他一直在做着一个奇怪的梦,这个梦是他心里所想,是不接受日子中的平凡与琐碎。他的父亲和死人说话,老赵对他的不敬,侄子的无为,邻居小男孩的不求上进,老伴的絮叨,二弟的不满,文联对他作品的不重视都成为各种不满堆积在心头。可是去澳洲的那封信始终没来,他也始终在期盼着。日子像流水不因他的不满而停止,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老王会习惯这些早已在生活中存在的,只是他未曾用心体验,一旦真正融入生活,成为日子里的主要内容,他是一定能摆正心态,过好属于他的日子。佳作,流年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清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2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16-04-20 19:44:50
  欣赏美文,问好作者,欢迎继续赐稿流年!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4-22 10:40:1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3 楼        文友:也许有来生        2016-04-22 17:56:17
  一个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县委书记,面对新的生活状态,一时间不能适应的种种表现,生活上的,心理上的,行为上的,在作者细致的描写中,栩栩如生,如睹其人,如观其貌,如入其景,足见作者文字功力的高超!佩服!
我来过,我很棒!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