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同题】放弃

绝品 【同题】放弃


作者:陆军中士 秀才,2311.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45发表时间:2016-04-20 23:42:46

【同题】放弃
   胡仁丹两口儿生了四个孩子,老大是个丫头,老二不知道得的什么病,一天到晚自言自语,和狗吵架,再不然架着胳膊装老鹰撵鸡子,把村里的鸡撵得到处乱跑,去镇医院检查:精神分裂症。胡仁丹两口儿不懂什么是精神分裂症,大夫说就是神经病。
   “妈,嫂子好可怜。”一天小四从学校回来,看见外地姑娘不成人形的样子,心疼地说。
   婆娘看一眼小四,眼皮一翻:“你二哥不可怜?你三哥不可怜?娘老子不可怜?收完麦,种了秋,你爸还得出去找活,马上你也长大成人了,家里还得给你准备一笔钱……”
   “我不要你们给我买媳妇,我自己找。”小四从凳子上蹦起来。
   “看把你能的,砖头瓦块还想成精哩!”
   小四在县上读高中,再有一年就高考了,家里就出了这么一个秀才,兴许真能读出点名堂来。胡二不用说了,因为有病,一天学也没上过,胡三读到初中,越读脑子越糊涂,没毕业就辍学了,跟着村里人在外面打工,风里雨里吃了不少苦,知道赚钱不易。眼下,只要把媳妇安置住,还得出去。
   胡三虽然读书不行,但对读书人却很佩服,所以对乖巧内秀的小四格外关照,让小四好好读书,不可一心二用,胡仁丹也说,只要小四能考上大学,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小四供出来。小四平日住校,一个月也难回来一次,走的时候背一个布袋,里面全是杂粮面馍和咸菜疙瘩。
   小四回来的时候正赶上外地姑娘闹绝食。小四进到胡三的“洞房”,外地姑娘躺在床上,披头散发,眼泡子肿得像金鱼眼,喘气也是少气无力。床上扔的衣服到处都是,有胡三的,还有女人的内衣,乱七八糟的。小四差点掉泪。
   “嫂子,起来吃点东西吧。”
   “谁是你嫂子?”外地姑娘眼都没睁。
   “嫂子,你就是想跑也得吃饱肚子呀。现在让你跑,你也没劲跑啊!”
   外地姑娘抬眼看看小四,屋里没有其他人。“你是谁?”外地姑娘问。
   “嫂子,你别管我是谁,你得吃饭,吃饱了我带你去县城,把你送回家。”
   外地姑娘看着这个和自己年龄相差无几的年轻人,心里发热,“这个家里总算还有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想到此,鼻子一酸,喉咙拉风箱似的高一下低一下抽搭起来,眼泪像滋滋泉水再也止不住。小四从屋里出来,到厨房盛一碗面条端给外地姑娘。外地姑娘接过面条,也不管咸淡,狼吞虎咽,眼泪鼻涕都流进碗里。
   胡仁丹两口儿和胡三站在门口捂住嘴偷偷地笑:还是小四点子多,这几年书没有白念。
   突然,外地姑娘又大声哭起来。外面几个人心又揪住了。哭罢,外地姑娘吼道:“姑奶奶要吃鸡腿、吃猪蹄子……”
   “哎、哎,现在就去买!”胡仁丹婆娘点头哈腰答应,让胡三骑上摩托车去镇上买猪蹄子。
   外地姑娘吼完,又接着哭。
   小四终究没有把外地姑娘带去县城。外地姑娘却在小四的劝说下一天天滋润起来。
  
   四
   正月十五刚过,村里的青壮年们又陆续外出找活了。镇上汽车站里每天都有很多扛着编织袋去外地务工的青壮年。
   胡三和母亲商量想出去找点活干,打算将来再盖房子和媳妇搬出去住。胡三说,爸年龄大了,体力活干不动,又没有技术,只能在工地打杂、看大门,赚钱不多,小四今年要考大学,需要一大笔费用。婆娘说还是再等等,也不在乎这几天。
   闲得无聊,胡三就去活动室打牌。村里农闲时,不管是小媳妇还是老汉,都喜欢聚堆打麻将,输赢不大,主要是打发时间。特别是媳妇们,抱着孩子也不嫌累,一打就是一天,饭也不做。家里做好饭,站在村头吆喝,全村都听得见。
   这天上午才吃完饭,外地姑娘叉着腰,挺个大肚子站在门外一块水泥台上,一群母鸡在垃圾里刨食。外地姑娘脖子里系一条绿色围巾,风一阵一阵的,将她的头发吹乱。或许因为怀孕,脸上红扑扑的,也胖了一些。已经立春了,天气还是寒冷,呼出的气体变成白雾。
   “天天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有两个糟钱都扔到牌桌上。眼下种地只能算搞副业,又不赚钱,化肥、农药总是涨价,还不如出去找点活干,连村主任的儿子都出去打工了,总不见得你比村主任家的儿子还金贵!”外地姑娘扯着嗓子吆喝。
   正在活动室打麻将的胡三皱皱眉头。牌友看着胡三道:“你媳妇皮又痒了,这种女人就是欠揍!”
   胡三将手里的牌扔到桌子上。
   “怎么了胡三,不玩了?”牌友问。“你婆娘得好好管教,白天不让打牌,晚上不让上炕,还算什么男人!”
   胡三也不说话,从活动室出来,走到外地姑娘身边,仰着头看她一眼,突然就笑起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外地姑娘和他商量过日子的琐事了。早先倔得像头驴,跑路、绝食,现在说变就变了,真搞不懂女人。
   “小蛤蟆大腔,你怕别人听不见你吆喝还是咋的?”胡三笑骂道。
   “一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家里又没什么事可做。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吃喝拉撒,每一样都要花钱,出去打工赚点钱,不比耍牌强?”
   这话说得在理。也就奇怪了,这女人,任你折磨她,打她,她也绝不低头服软,有时候比男人还要硬气,好像她们的骨头是铁做的。莫不是一怀孕或有了孩子,性情就变了?又回到原来的本性上了,变得恋家了?
   过了几天,胡三和村里几个年轻人背着编织袋出去找活。村会计开着小四轮把他们送到镇上。临上车,胡仁丹婆娘和外地姑娘送胡三。外地姑娘说:“到外面先安置住,赚钱多少不关紧,自己首先要吃饱,等孩子生下来,我就去找你。”
   胡三扛着编织袋扭过头说:“孩子小,你去干什么,在家带孩子吧。”
   “我带着孩子去,让孩子在城里长大,在城里读书,将来和他四叔一样考大学。”
   胡三无话可说,把编织袋扔到车斗里,自己也上了车。几个娘们儿围在一起,看着小四轮载着自己的男人出了村。
   外地姑娘望着远去的小四轮,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她转过脸,看着无尽的大山,心里升出一股悲沧。自己从家乡的大山里来到这一块陌生的大山里,和自己的祖辈一样,靠山吃山,却总也走不出大山,一生都和大山守在一起。大山,饱含了祖辈们太多的叹息、幽怨、希望的破灭;大山,掩埋了祖辈们太多的梦想,这或许就是自己的宿命?
   想到这儿,外地姑娘眼眶湿润起来。她倔强地睁着眼,不让泪水掉下来。虽然放弃了逃跑,但并没有放弃希望。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肚子,喃喃道:孩子,祖辈们还有父辈们的希望都寄托到你身上了!
   她双手紧紧捧着肚子,好像捧着祖辈们延续下来的希望和梦想……
  

共 760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放弃》看得感动,看得悲怆,看得纠结,看得凄凉。三十几岁的胡三结婚了,新娘是一位外地姑娘,只有十七八岁,而且是买来的。胡三和这个外地姑娘,都是大山里的,只不过,胡三在这座山里,姑娘在那座山里。外地姑娘性格的刚烈,让她无休止地反抗着自己的不幸,但她一次次的失败了。胡仁丹家里的老四让姑娘燃起了希望,她不再绝食了。同样的深山里,一群为了希望而奋斗的人们,为了有一个家,他们不惜铤而走险,只有让生命在大山里延续,或许才会有渺茫的希望。随着外地姑娘怀有了身孕,有了骨血,她放弃了逃跑。但在任何时候,希望是不能放弃的,这就是生活,因为生活,不论是艰难,还是不幸,我们得活下去。这样的延续,不但凄凉悲怆,或许我们感受到的还有悲壮。小说语言简洁生动,对外地姑娘的刻画细致入微,从用生命反抗不幸,到借助渺茫的希望保全生命,呵护未来的生命,这是人性层面的一个完美的升华,放弃的,不放弃的,在无法抗衡的强大的生活面前,是不矛盾的,也是不冲突的,这应该说,是矛盾的中和,是豁然,更是释然。作者并没有对贩卖人口做出任何评价,但字里行间,我们通过外地姑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会有深切的体会,会更增添一丝深恶痛绝。当然,对这两位,暂且称为人贩子的那个土豆和穿西装的,作者的描写相当精彩,仿若通过作者的描写,这两副丑恶的嘴脸就坐在我们面前一样。另外,将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也是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人景结合中,彰显构思之精准巧妙。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哪里天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42011】【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61223第755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6-12-27 11:24:39
  一篇有血有泪的文字。这篇文章真实地反映了被拐女人从坚贞到顺从的心理变化过程,反映出了她们纠结的心理和无奈,读罢,纠结唏嘘,推荐阅读。
回复11 楼        文友:陆军中士        2016-12-30 18:10:05
  感谢绝品组老师们的厚爱。因在外地住院,今天出院回来过元旦,迟复为歉。提前祝绝品组老师们新年快乐,顺颂文祺!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