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江南】梦青衣(小说)

精品 【江南】梦青衣(小说)


作者:沐风兮 秀才,1458.8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15发表时间:2016-05-05 22:33:42

【江南】梦青衣(小说)
   清月听到赵子明问起了她娘,眼泪突然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赵子明一看,觉得不对劲,于是,走上前去轻声地问道:“你娘怎么了?是不是出事情了?”
   清月揉了揉眼睛,抬起头来,看了看比自己高一个头的赵子明,又再次低下头去。擦了擦脸上的眼泪,抽泣着说道:“我娘……我娘一个月前突然生病了,吃了很多药不管用,现在……现在在剧团里睡着哩!”
   听到清月这样说,赵子明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想了想一会儿,开口说道:“清月妹子,你不要担心,我爷爷认识一个县上的老郎中,他的医术很好,正好我们学校明天放一天假,明天我来剧团找你,咱去那个老郎中家里给你娘看病。”
   清月一下子抬起头来,看着赵子明的眼睛问道:“子明哥,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娘的病真的能看好吗?”说完之后,清月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低声的说道:“可是……可是我们么钱。”
   赵子明看着清月清秀的脸庞,当下笑了笑,开口说道:“清月妹子,钱的事你不要去担心,那个郎中和我爷爷关系很好,不会多收钱的,再说看个病也花不了多少钱。给你娘看病的钱我出了,你不要操心。”
   听到赵子明这样说,清月的心里既感动又难受。在她小的时候,赵子明便一直保护她,不让其他的孩子欺负她;现在,她长大了,么想到赵子明还是在帮助她,还花钱给她娘看病。因此,清月对赵子明非常的感激,也非常的尊敬。从很小的时候,清月的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种子,现在,这颗种子正在慢慢的发芽,生长,谁也不知道这颗种子以后会长成一颗什么树,开出一朵什么花!清月不知道自己心里的那种感觉是什么,当然,赵子明也不知道。
   赵子明看着清月低头难过的样子,他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想了一会儿,便开口说道:“清月妹子,那咱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来县上的剧团找你,去哪个老郎中家给你娘看病。”顿了顿又问道:“对了,明天你们唱戏不?有么有时间去?”
   清月抬起头,看着赵子明眼睛,然后又很快的闪开了,轻声地说道:“明天不唱戏,我和我娘都在剧团里。”顿了一会儿,又开口细声说道:“子明哥,谢谢你!”
   “嘿,傻丫头,你跟我说什么谢!这都是应该的。你看你的戏唱的那么好,以后一定是个名角!”
   “人家都说唱戏的人身不正,都在背后说我和我娘,说戏子无情。有的时候,我心里很难受,我为什么要唱这个戏哩?”
   “哎!你别管旁人的言语,他们能的很,你让他们来唱一段!都是一帮子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清月妹子,你好好唱你的戏,等你以后成了名角了,你再让这帮子说你的人来瞧瞧,他们肯定会哭着喊着求你唱戏的!”
   “咯咯咯……子明哥,你说的话真失笑(家乡话:搞笑)。”清月听见赵子明这样说,一下子笑了起来。
   “嘿嘿!我说的是实话。”赵子明看到清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心里也一阵高兴。
   “子明哥,谢谢你。谢谢你给我说话,给我娘看病,从小到大,只有你对我好,我一定好好学戏,以后报答你的恩情!”
   “傻丫头,你不要这么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旁人怎么说,你别管,你只管好好唱你的戏,我支持你!”
   “恩,我记下了,我会好好学戏的。”清月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她心里真的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子明哥,你的书念的那么好,将来一定是个状元,我也支持你!”
   “嘿嘿!行,清月妹子,你说的我都记在心里了,咱一起努力,不让旁人看笑摊。”
   赵子明和清月两年么见面了,这次在戏场院里意外的碰到,自然有很多的话说。两个人好一阵子,等到过了一会儿,剧团里的人来叫清月收拾东西,今天的戏唱完了,他们该回剧团了。于是,这两人便就此道别,赵子明望着坐在三马子车厢里的清月,清月也回头看着站在戏场院里的赵子明。三马子车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越来越远,慢慢的,两人都看不到对方了。
   第二天,赵子明如约去县剧团找清月,三个人一同去那个老郎中的家里,给清月的娘看病。清月娘的病其实不严重,只是过度劳累所造成的,需要慢慢的调养,注意休息就会好的。老郎中取了几副草药,嘱咐清月她娘一天应该熬几次,喝几顿之类的注意事项。完事后,赵子明要给他看病的钱,但老郎中一分都么收,推来推去,赵子明也么办法,只好顺了老郎中的意。三人从老郎中家里出来后,赵子明便说他要回学校里去了,清月母子两人向赵子明道了谢,便分开了。赵子明微笑着看了清月一眼,便快步的走了,清月望着赵子明慢慢远去的背影,一个人默默出神,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后来发生的事情,平淡而又美好。赵子明念书的学校距离县上的剧团不远,只要学校一放假,或者一有闲时间,赵子明便会跑去县剧团里看清月。慢慢的,两人的感情日渐而深。赵子明每次去县剧团看清月的时候,清月总是一个人在后台穿着戏服,练身段和唱腔。赵子明看到清月那么美的样子,心里是由衷的赞赏,又怕打扰清月练戏,便一个人站在墙角静静地看着清月。清月穿了一身淡蓝色的戏服,脸上画着淡淡的胭脂妆,走步,甩袖,念白,开嗓,整个套路看起来如行云流水一样。那优美的身段,惊艳的扮相,婉转的唱腔,深深地吸引着赵子明。在赵子明的心里,清月就是这世上最美的女子,也是这世间最美的青衣。赵子明刚开始不懂戏,但在清月的影响下,慢慢的,他也喜欢上了戏。闲的时候,总会哼上一两句,惹得旁边的清月咯咯发笑。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年,那时候赵子明正在上高一。在清月十八岁的时候,省上的剧团因看中了她的唱戏天分,便和县上的剧团商量,要让清月去省上唱戏。这样的好事情,县剧团的团长心里当然是非常高兴的。平山县剧团出了一个唱戏的天才——清月,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就算别人说起来,他的脸上也觉得有光。于是,县剧团的团长二话么说便答应了。清月听到这个事情后,心里自然非常的高兴,但她给领导提了个请求,她希望去省上唱戏的同时,把她娘带上。那时候,清月她娘的身体很虚弱,清月又是一个孝子,不忍心把她娘一个人留在家里。省上的领导在了解核实了情况之后,便答应了清月的请求。清月临走前的那个晚上,就是和赵子明在一起,当时,两人都想着这就是一次短暂的分别,以后肯定会有很多见面的机会的。但谁也没有料到,从那个有月亮的秋天夜晚过后,这五十年来,他们两人竟连一次面都再么见上。
   清月去了县剧团以后,更加刻苦用功了,加上天赋又好,深得团长和唱戏的前辈们的看重。跟着省剧团参加了好几次秦腔汇演,慢慢的,名气越来越大。十八岁的姑娘,能把戏唱的这么好,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后那肯定是秦腔界的名角。但这时候,噩耗来了。文化大革命突然间爆发了,一时之间,整个社会一片哗然,人们的心里都非常的惊慌,红卫兵到处抓人,“反四旧”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唱戏这个行当自然躲不过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清月娘俩儿和省剧团的一些成员被红卫兵抓去批斗,戴上了代表着“反革命”的高帽子,游街示众,被街上的看热闹的人用烂菜叶子和口水吐得满脸都是。赵子明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叫上李治仁从学校里跑出来,搭上了一辆去省城的三马子车,但等到他们到省城的时候,天已经麻黑了,游街活动也已经结束了。街上到处都是踩碎的菜叶子和烂瓦渣,他们两个人寻了半天,打听了好几个人,都没有人知道清月和她娘的下落。后来,听一个扫大街的老汉说那些个“反动派”被红卫兵抓上了一辆军用大卡车,朝着东边开走了。赵子明和李治仁听到老汉这么说,赶紧从街上抢下了两辆“永久牌”自行车,骑上自行车,飞快的朝东边的方向追去。追了两个多小时,一直追到晚上的八点多,天已经黑了,但他们还是没有发现那一辆大卡车的影子。两人停下车在原地张望了一会儿,便不顾吃力再次骑上车朝东边追去,骑了十分钟不到,自行车的车胎被路上的石子给磨破了。自行车是不能再骑了,大卡车又没有一点踪影,赵子明一下子瘫软在了地上,哇哇的大哭了起来。李治仁也伤心加吃力的哭了起来,他走过去好生安慰了赵子明几句,说现在天已经黑了,卡车咱们一下子又追不上,倒不如咱先回去,等明天再找人打听一下情况,到时候咱们再找,心里也就有数了。赵子明一边听着李治仁的劝导一边又在伤心的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忍住了眼泪,不再哭了,只是时不时的抽泣,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听了李治仁说的话,赵子明便不再固执,两人推着车胎破了的自行车,在黑夜中慢慢的朝着省城的方向走去。
   到省城里时,已经是半夜里两点多了,两个人累的直接倒在了大街上。后来,赵子明和李治仁的家人赶到省城里来,找到了自家的儿子,又给那两辆自行车的主人赔礼道歉,赔了钱,这事才算是了结了。赵子明被他爹赵运来强行带回家后,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也不去上学,一直吵闹着要去找清月,但都被赵家人给挡住了。赵运来看到自己的儿子整天这样,也不是个办法,他一方面心里很气愤,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于是,便给赵子明说了很多好话,也不断地托人打听清月和她娘的下落。只不过那时候信息堵塞,交通不方便,国家的政策又硬,实在是么办法想,打听了好长一段时间,连一点消息都么有。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半年后,人们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清月和她娘被关在了大牢里,至于具体在什么地方,这个么有人知道。在这半年里,赵子明整天愁眉苦脸,想念着清月,他身边的人也在不断地劝导他,随着时间一长,赵子明也慢慢的从当初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赵子明是个知识分子,他知道国家的政策肯定是不能违背的,他现在要干的事情,那就是好好读书,有朝一日,他一定要找到清月。
   从此以后,赵子明开始发奋学习,后来,他考上了省里的一所大学。在这期间,他从来都么有停止过打听清月的下落,可清月就像是从世上消失了一样,毫无音讯。赵子明心里想念清月,但他那满腔的心事都不能当着清月的面说,于是,他只能用写信的方式来排遣他心里对清月的思念了。这一写,就是整整的五十年,清月也消失了五十年。信写好了,但无处可寄,赵子明只能把这一封又一封的信保留起来,时不时拿出来看看,一边看一边淌眼泪。时间过得飞快,人已经老了,赵子明感觉自己的身体不行了,他怕等自己走后,万一有一天清月来这里看他,如果看不到他那该怎么办,清月该有多伤心。于是,便把这几十封信用一个纸箱子装了起来,放在了李治仁的那个邮局里,他想着老李比他身体好,能保存住这些信,等到清月来的那一天,就可以看到这些信,这些他日日夜夜的想念了。如果等不到清月,那就让老李给烧了,生的时候看不到信,死了后,一定会看到。对于他的这件往事,他从来都么给自己的子女说过,他不想让子女们为他操心,他也不想让其他的人知道,那是只属于他和清月两个人的往事。
   从清月消失的那天起,用了五年的时间,赵子明才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大学毕业后,在赵家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才极不情愿地娶了个媳妇,二十五娶媳妇,这在当时的平山村来说已经是非常稀奇的事情了。两年之后,赵子明得了一对双胞胎,但不幸的是他的媳妇在生完娃后,突然走掉了,这对赵子明来说又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看着那两个可爱的婴儿,赵子明只能忍痛继续生活下去,后来,有人给赵子明说他年纪还不大,再找一个婆娘过日子,总不能因为么了一个女人就打一辈子光棍吧!赵子明把那个说话的人给狠狠地骂了一顿,便发誓说自己以后绝不找媳妇,一个人养活自己的娃。赵家人虽然心里依不过,但他们也清楚赵子明的脾性,便再么有提这个事。
   赵子明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自己的媳妇虽然走了,但他一辈子都不愿负了她。清月虽然一直都么有消息,但他把当初的那份感情深深地埋在了心里,其中的苦痛,他宁愿一个人来承受。当初赵子明为何下决心要留在平山小学教书,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现在还生死未卜的清月。清月当初对赵子明说过,要他好好念书,将来考状元,赵子明是考上状元了,但他么有走状元应该走的路,他选择了留在养育自己的地方,做一个平凡的教书先生,让更多的贫困学生以后能够考上状元。这不光是他一个人的决心,更是他对清月的承诺,这个承诺,他愿意用一辈子去完成。而他所作的一切,也是对平山村,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最好的回报。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五十年已经过去了。平山中学出来了很多的“状元”,现在都分散在平山县四周的各个单位上挥洒汗水,为社会出力,为家国毫无怨言的奉献自己的青春,其中,就有赵子明的儿子和女儿。儿子取名叫赵兴国,女儿取名叫赵婉月,兄妹两人都在平山乡政府工作,两个儿女也算是为父争光。给女儿取得名字,有一个“月”字,是清月的“月”,想必,总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他的心头吧!

共 30918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
转到
【编者按】这一梦,从分别到再次相遇,从生到死,却整整耗费了五十年的光阴。赵子明和清月和痴缠的一生,从青葱幼年至成年时因动乱分离,再到垂垂暮年,真可谓是令人唏嘘。一曲秦腔《寒窑》,贯穿文意始终,与情节环环相扣。赵子明为了清月而为平山乡贡献自己的一生,恪守自己的承诺,五十年如一日,作为校长,教师,他在当地都是令人尊敬的存在。只为了等清月终回到家乡时还能找到自己。而对于女主角清月一生的描述,也是颇有些传奇的色彩,多是命苦心酸。随父上城赶集的清月母亲不小心遭恶人强暴,是尔才有了清月的出生。为了保得父亲一命,直至后来清月母亲肚子随月份隆起,才渐渐瞒不住,知道实情后的清月爷爷含恨而死。自此,清月的母亲和小清月,都在村里人戳着脊梁骨的境况下生活。这些都是清月在文化大革命坐牢十年后出来随着母亲临终病逝前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来由。随后,清月遇打渔生活的渔夫一家,自杀不成被救,且才慢慢对生活有了希望。都说戏子无情,而清月更是为了赵子明的发展,认为戏子身份卑贱,在后来一直没有找赵子明。只是为了不耽误他更好的发展。在清月的眼里,他可以有更高的属于他自己翱翔的天空。就这样,郎有情,妾有意,却纷纷因为为对方着想考虑却终究没有在一起。最后的最后,清月还是来到了生养自己的老家,一曲《寒窑》,为赵子明而唱,似是圆满的结局吧。五十年,一年一封信,赵子明将自己的思念和情意付诸笔端,寓含信中,还有比这更为情真的方式么?小说读来,情节铺陈有致,人物性格刻画细致而突出,值得一读,力荐!【责编:浅黛眉妆】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506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浅黛眉妆        2016-05-06 00:49:03
  配了图,还希望沐风不嫌弃哈。
  
   看到题目的时候,想起了曾多次演青衣的张国荣先生,偶然而已。
  
   读完,有点小心酸。整整半个世纪的光景,这一个“薛平贵”与“青衣”就这样擦肩而过,虽然结局还算五分圆满,但总感觉遗憾居多。
  
   编按不到之处,还请沐风多多见谅……
回复1 楼        文友:沐风兮        2016-05-06 10:59:09
  配图超好,非常喜欢,在此,感谢您的用心,辛苦啦!这篇小说是我小时候听大人们讲过的一个遥远的故事,前段时间看了一段秦腔的视频,顿时百感交集,就想动笔把这个故事写下来,故事基本真实,写出来我觉得也很有意义。
  
   小说中清月所扮演的“青衣”是秦腔中的青衣,而张国荣扮演的“青衣”则是京剧里的青衣,两种不同戏曲中的青衣,但她们的内涵却是完全相同的。善良,单纯,富有爱心,甘于付出,甘于奉献,这不光是戏曲中一个青衣角色的内涵,更是千千万中国女性自古以来传承的美德!
2 楼        文友:浅黛眉妆        2016-05-06 00:49:53
  小说很精彩,感谢沐风对江南的支持。愿祝佳作多多……
回复2 楼        文友:沐风兮        2016-05-06 11:00:24
  感谢您的欣赏,也祝您佳作多多,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木蓝        2016-05-06 09:56:54
  青衣梦,梦青衣。
一丛木,一串花,一味药。
回复3 楼        文友:沐风兮        2016-05-06 11:02:46
  青衣本身就是一个梦,现实的梦,岁月的梦,红尘的梦,也是千百年来所有女性的梦!
4 楼        文友:梦海晴空        2016-05-07 17:41:43
  非常精彩而感人的小说,看完不禁为清月与赵校长的真情而感动。小说语言优美,思路清晰,情节感人,很是喜欢。欣赏了,问好沐风。
回复4 楼        文友:沐风兮        2016-05-09 11:22:17
  感谢您的欣赏,要向前辈们多多请教学习呢!留言回复的迟了,不好意思啊。祝您生活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