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兴隆庄旧事(日子征文·小说)

精品 【流年】兴隆庄旧事(日子征文·小说)


作者:紫玉清凉 举人,4439.0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04发表时间:2016-05-09 14:35:50

【流年】兴隆庄旧事(日子征文·小说)
   家里的状况比那日更凄惨,所有的东西都被挪动了位置。屋里是死一般的寂静,她听到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那只每日滴答作响,让全村人艳羡的大钟呢?婆婆呢?她不敢想,颤抖着腿脚,一步一步挪向东屋。
   一只苍白的手,像半截死去的树枝,挂在炕沿边。婆婆脸朝下趴在那里,那个平日里漂亮的发髻已然散开,灰白的头发被揉搓地如同一团乱麻,乱糟糟地垂下来。一阵风,从门外溜进来,轻轻地拢了一下它们,然后轻悄地离开了。
   长岭媳妇走上前,拼了全身的力气将婆婆翻转过来。
   脸朝上的婆婆,眼珠灰蒙蒙的,生机全无。嘴角有干涸乌黑的血迹,一直延伸到身上的白土布内衫上。她的身体早已僵硬,那只伸出去的手便再也收不回来,像旗帜,又像在努力抓握什么。
   长岭媳妇张大了嘴,久久合不上。泪,汩汩而出。这个待她如同己出的老人,这个一生都尊贵优雅的老人,竟然以这种不雅而痛苦的姿态离去。她留给世上的,是一副挣扎着乞讨生命的样子。
   她默默地打水,给婆婆洗脸,梳头。动作轻柔,态度安详,好像婆婆只是睡着了一样。收拾好之后,她再次仔细地端详着婆婆,脑海里想起两个人相处的日子,泪越发止不住。她感觉自己那么没用,她不知道该如何向长岭交代。长岭临走时,大喊着:“照顾好娘——照顾好娘——”结果,她还是没照顾好。她走到堂屋里,看到了那些钻石。它们像蒙尘的眼睛,在黑暗中期待着光明。她蹲在地面上,一边流泪,一边默默地将那些闪亮的小东西一颗颗拾起来。两个孩子瘪瘪嘴,想要哭,却不敢哭,亦步亦趋地跟在母亲身后,像两条小尾巴。长岭媳妇轻轻地抚摩着孩子们小脑袋,抬起头来,将眼泪硬生生地压回去。
   那些小东西,被她用那方并蒂莲的丝绢包裹了,埋进正房右侧的月季花根下。她埋得很深,好像永远都不想再挖出来。
  
   九、
   根柱一直没有出现。她想找他问问发生了什么,可是又不清楚他在哪里。到处乱哄哄的,满街都是批斗声和震天响的口号声。她也不知道该去通知谁,她家如今是坏分子了,这个情况,没人敢靠前。近中午的时候,二姑娘来了。刚进门,就被这情形吓到,脸红耳赤的,好久说不上话来。长岭媳妇看着她,眼里汪着泪,叫了一声:“嫂——”便扑进二姑娘怀里。
   长岭跟哑巴一直交好,从不像村里其他人一样低看他,哑巴也把他当成唯一的朋友。平日,二姑娘遭了哑巴欺负,总会来找长岭,长岭说话,哑巴是服气的。长岭媳妇因此跟二姑娘也熟络起来。
   此番长岭家遭了大难,街坊邻居没一个敢靠前,生怕沾染晦气。再说,平日里,家家都过得艰难,就长岭家逍遥,大家谁不眼红心气的?这会儿,早忘了当初长岭家对他们的恩惠,躲得远远的。二姑娘揣了两个饼子,一个咸菜疙瘩。一边抱着二姑娘,一边从怀里掏出来,递给两个孩子。他们早就饿坏了,接过来,啃起来。啃到半路,想起娘来,两个孩子停下来,不约而同将饼子递上去:“娘,你也饿,你也吃。”这一举动,害得刚刚安静下来的长岭媳妇又哭上了。二姑娘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陪着她掉泪。
  
   到晚上,长岭家的街门被拍响了。长岭媳妇正陪着死去的婆婆说话,吓得猛地跳起来,浑身战栗不止。她四下梭巡,发现了那根粗大的顶门杖,抱起来,抖了几下,再看了一眼炕上的婆婆,似乎多了些勇气,义无反顾地走了出去。
   “嫂子!”是根柱。“打开门,俺跟你说说长岭的事儿。”一听到长岭两个字,长岭媳妇毫不犹豫地打开了门。外面乌漆墨黑的一片,一股刺鼻的酒气中,根柱闪了进来,并且顺手就将门合上,加了门栓。
   “嫂子,”他一把扯过她,就往怀里拉。她手里的顶门杠硌到了他,被他毫不费力地一把夺过来,扔到一边。
   “嫂子,俺是真心疼你,长岭不在,你婆婆又没了,你说你一个人咋办呢?”根柱吐着酒气,又逼了过来。
   婆婆,他咋知道婆婆没了?昨晚不是他一口应承要好好照顾婆婆的吗?长岭媳妇想问,却已经来不及。根柱孔武有力的身体直接扑倒了她。她被按在门口盛烧草的小棚子里,身下的麦秸呻吟起来。
   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结束之后,长岭被放回来。迎接他的,是目光呆滞,只知道痴痴傻笑的媳妇。两个孩子已经是半大的少年了,衣服褴褛,几乎是蓬头垢面的。面对着父亲,他们没有惊喜,而是目光漠然,不忧不喜。长岭抱着痴傻的媳妇默默落泪,泪水从他长长的胡子上滚落下去,像是窗外月季花上突然滴下的露水。他喃喃地对媳妇儿说:“没事的,一切都过去了,活着就好,活着就好。”说也奇怪,痴傻多年的媳妇听了,还真是安静了下来,死死地箍着他,走坐都不肯放开。
   长岭慢腾腾地收拾着家,侍弄着妻子儿女。二姑娘也过来帮忙。这几年,二姑娘一直都在悄悄地给长岭家送吃的,他们娘三个才得以生存下来。
   几天之后,重新与长岭熟悉起来的两个孩子,拉着他跑到那株月季花下,当着他的面挖出了母亲埋下的那方并蒂莲的丝绢。那些闪亮耀眼的钻石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捧着那些珍贵而又闪亮的东西落泪。他明白老天待他是不薄的,他还不至于一无所有。那些愚昧而又残忍的造反派们,只认识些凡俗的物件,却将这些无价的钻石当成了普通的玻璃扔掉了。
   长岭没有去追查家里发生的一切。在辽远而荒凉的大西北,他几经生死的考验,对于世俗已经看淡,麻木。何况,他看到了太多黑白颠倒的事情,即使真相大白又如何,母亲不可能复活,父亲也不会突然出现。
   村里到处乱哄哄的,根柱媳妇也死了。一个人去水塘边洗衣服,不小心滑进水里淹死了,死时身上还怀着六个月的身孕。根柱因为这事受了打击,退出了一切活动,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家里,整日不出门。一直到运动结束,生产正常开始时才被邀请出山。
   这场运动,像火山熔岩爆发,来势汹汹,去了之后,大地一片颓废。整个村庄也变得破烂不堪,一下子老去了。
  
   十
  
   几年的生产队长做下来,根柱所有的精力像是枯木逢春一般,空前旺盛起来。单身的生活给了他极大的便利,他开始利用手中的职权,对着那些他看上眼的女人们一对一地辅导思想。
   那些被辅导过的女人,因了各种原因缄口不言。他也就越来越胆大妄为起来。开始他的目标只是针对那些结了婚的,后来,他开始不满足这样偷偷摸摸的关系了,他想找个属于自己的女人,来安放他那无处排解,随时潮涌的欲望。
   凤儿就这样跳入了他的眼界。经过了无数女人的他,仍然被凤儿野性自然的美撩拨得不可自拔。无数个难眠的夜里,他躺在自家杂乱的屋里,对着屋顶上黑漆漆的檩条,细细策划。
   他略施小计,使得牛寡妇尝到了点苦头。然后,他顺势出手相帮,只是一块布料,几斤难得一尝的糕点,牛寡妇便心甘情愿地打开了自己家的大门。当然,对于牛寡妇已经松弛无力的肉体他是不感兴趣的,她只是他开启另一扇肉体的工具而已。他不咸不淡地应付着她,却将眼光凝聚在她身边那个水灵灵的,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儿身上。时机终于来了。
   哗啦啦的水声里,凤儿雪白饱满的身子在阴暗的屋子里发出玉一样的光泽来。洗好之后,凤儿打开柜子,想要找一件换洗的衣服。
   黑暗的柜子里,一双鬼火一样闪烁的绿莹莹的眼睛等着她。她大叫一声,松了手,箱盖并没有落下去,反而被人从里面顶开,队长根柱爬了出来!
   他的目光,像一团火,燎得凤儿浑身的肌肤吱吱作响。凤儿大叫一声,抱住了自己鸽子一样不安分的前胸。它们在她的胳膊里跳来跳起,不肯就范。凤儿手忙脚乱,转身划开门栓,企图逃出去。她拉了一下门,木门只是晃荡了一下,没有打开。她又拉,还是没开,门从外面落锁了。
   她拼命地拍打着,疯了一样地喊了一声。回应她的,只有外面漆黑的夜色。根柱扑过来,捂住了她的嘴,将她拖上炕。
   牛寡妇此际就站在门外,自个揪着自个前胸的衣服,中邪了一样,眼睛眨也不眨地钉在西屋门上。有几次,她的手确实伸了出去,差点就碰到了门,却被手上一只绿生生的镯子弹了回来。她一辈子或者说下辈子也看不到这么好的物件。女人嘛,也无非第一次纠结难过些而已。她这样做,也是为着女儿以后幸福着想。这样想着,她的心里好受了些,拖着身子,踢踢踏踏走回自己的屋里。绿色的镯子,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敲打着牛寡妇暗淡枯燥的皮肤。
   根柱要了凤儿三次。在一个小时内。他为自己旺盛的精力感到骄傲。当然,他还有更深的用意在里面。凤儿可是块没人开发过的沃土,他要在这里种下自己最优良最强壮的种子。这样,这个丫头就不会在有别的想法了。
   他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
   凤儿已经不再挣扎,裸着赤白的身子,床单上,是几处殷红的血迹。像是小朵的桃花开在风雨飘摇的枝头。
   她也不扯东西来遮盖自己。身体被撕裂的一瞬,羞耻也同时破碎了。反倒是根柱生出了怜香惜玉的意思,扯了床单给她盖上,然后,在她的额头温柔地印了一下。
  
   十一
  
   凤儿睡了三天三夜。牛寡妇哭了三天三夜。生米煮成熟饭了,可女儿也被这残酷的事情煮熟了,没日没夜地说胡话,发高烧。稍有清醒,便使出全身力气赶她走。无奈,她只能去请二姑娘。
   二姑娘跟牛寡妇来家后,凤儿已经无影无踪。牛寡妇心知不妙,顾不上回答二姑娘的问话,实际上她也说不出口。只是拼命地扯着二姑娘,着火般地四处寻找。她们奔着村外的池塘,水渠,或者大头井寻了过去。秋收过后的大地,四处空荡荡的,一眼能够看出去老远。两个人一路走,一路查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她们转入村子西头的那条小路时,看到了凤儿。软绵绵的,像浸水的棉花,湿哒哒地被哑巴抱在怀里。
   陆续有人围拢过来,问咋回事儿。牛寡妇回答不上来,只知道哭。倒是二姑娘出来打着圆场,说是出来洗衣服,不小心掉水里了。问的人脸上浮起飘忽的笑容,待她们走过去,身后便响起一片嘀嘀咕咕的声浪。“洗衣服,衣服呢?”“就是就是,怕是有什么别的事儿吧。”“一个姑娘家的,整天神气得跟没开苞的小母鸡一样,估计是被人收拾了。”女人们伸长了脖颈,叽叽呱呱的。
   “关你们屁事,说,说,说你娘个头啊!”是男人们不耐烦的声音。女人们各自看了一眼自己的男人,闭了嘴,溜溜地走回家去。
   走进村后,哑巴被二姑娘拉住了。她示意哑巴将凤儿抱回自个家去。哑巴愣怔了一下,二姑娘冲他微微一笑,再次肯定地告诉哑巴,让他把人带回自个家去。这一笑,令哑巴有些心潮澎湃。让他回想起当年那个小小的,花骨朵一样的二姑娘来。
   自从跟哑巴圆房之后,二姑娘就没有冲着哑巴笑过一次。哑巴感觉,她心里是恨着自己的。今天这笑,让哑巴忽然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怀里的凤儿变成了一根没有分量的稻草。他抱着她,呼哧呼哧大踏步回到自己家。
   那个池塘,正冲着打铁铺。周遭空荡荡的,连棵树都没有。平日里,打铁累了,哑巴会在铺子门口对着那里张望一会儿,抽一袋烟。今天,他发现池塘边站了一个痴呆呆的姑娘,远远望去,特别像凤儿。于是,好奇的他,慢慢地溜达过去。
   凤儿在他即将走近的时候,跳了下去。哑巴紧跑几步,也跳了下去。
   凤儿一直昏睡着,二姑娘出来进去地伺候着,哑巴也跟进跟出地忙碌着。他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觉得跟着二姑娘,他的心里就舒服。这几天,是他一生里最美好的日子,二姑娘还是一块铁,只是,这块铁有了温度。
   长宝回来的这一夜,哑巴没有进屋也没有去铁匠铺。他静静地躲在屋外的窗户跟下。心里想着凤儿,想着二姑娘。
   他跳进了水里,凤儿柔软的身躯蛇一样,在他手里滑来滑去,死命地挣脱。他知道这丫头是下了决心要死的。他呛了好几口水,才把她弄上来。凤儿的脸白白,像十六的月亮掉进了池塘里,有些怕人。
   像是当年的凤儿。
   他依稀记得,那日,炉火疯了一样伸出肥壮的舌头,舔舐着灶上的那把镰刀。看着先前黑黢黢的颜色渐渐变得通红、透亮时,铁匠胸有成竹地夹出来,扔到一旁的铁架子上,叮叮当当地捶打起来,汗水豆子一样洒落下来,他也不敢停歇,打铁是要看火候的。这么些年,他早把这火候掌握得炉火纯青。哑巴常想,如果人也像铁这么简单多好。
   门口,一块巨大的阴影罩住了他。哑巴停止了击打,把镰刀重新扔到炉火中去。回过头,是根柱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哑巴恶狠狠地瞪他一眼,便转回头去,继续敲打他的镰刀。
   哑巴不会说话,但他的心却是透亮的。那次,二姑娘刚来没多久,跟村里人不熟悉,一个人跑去山上捡蘑菇。他听说后,扔了活计,不顾师傅的痛骂,跑上山去找二姑娘。夏季,雨水一场接着一场,蘑菇一茬接着一茬,可是,各种毒虫啥的也特别多。他担心她。
   跑过了几条沟涧,越过了几处山梁,他发现了二姑娘。他发现二姑娘也挺精明的,没有钻那些老树林,一个人悠然自得地在视野辽阔的灌木丛中捡拾。他第一次看到她这样活泼开心的样子。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还不时摘一朵野花插鬓角上,嫣红的小脸如霞一样灿烂。

共 23915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读罢这篇小说,首先想到的是女人该怎样去生活、去活着,是像二姑娘那样服从命运的安排,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还是像风儿那样刚烈不屈,对爱忠贞不渝,视死如归地活着?其次,是感叹,感叹上苍对二姑娘的命运不公。二姑娘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女人,婚姻却不美满、不幸福。她的哑巴丈夫不但不懂得疼她、爱她,还时常对她大打出手,使她对丈夫产生了惧怕与怨恨。这让人对她产生同情的同时,又为她感到悲哀。其实,她也曾抗争过,也曾想过和爱她的小叔子一起私奔,去过幸福的生活。但她还是被善良的本性所禁锢,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她选择了隐忍,由此可见,她是一个逆来顺受,软弱可欺的女人。然而,她又是一个令人起敬的善良女人,她帮助长岭媳妇、帮助凤儿,足以说明了这点。最终,还是她的善良感动了哑巴,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二姑娘这个人物塑造得很成功,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即使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今日,像二姑娘这样的女人也大有人在。小说《兴隆庄旧事》,意蕴丰富,构思轻巧,挖掘了人性,令人深思。人物形象饱满,不但是二姑娘这个主要人物,还有像根柱、哑巴、凤儿、长保等这些陪衬人物也塑造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小说的语言,贴近生活,令人倍感亲切。小说题材的选择,也让人折服,来源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更能代表大多数普通百姓,更能反映出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具有现实意义。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五十玫瑰】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510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6-05-09 14:38:56
  令人深思的小说,读罢,很是受益,欣赏学习了!
   祝福夏安,祝写作愉快!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6-05-10 14:25:14
  玫瑰辛苦了!感谢你对文章的解读,深刻精彩,看完之后心里暖暖的。祝福玫瑰!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6-05-09 17:53:52
  紫玉美女大作,粗看了一遍,很棒!待我细细读来,再评!
回复2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6-05-10 14:25:57
  山哥注意身体,不要透支。记得照顾好自己,祝福你!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5-10 09:26:2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6-05-10 14:26:34
  祝福流年!希望社团越来越精彩!
4 楼        文友:石寸雨        2016-05-10 12:35:10
  含泪读完了小说,受益匪浅。文中的二姑娘、凤儿、哑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出现在面前,活灵活现的。不愧为主编,太精彩了!拜读、学习、受益了!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回复4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6-05-10 14:27:14
  寸雨的作品很棒,乡土气息与人文情怀互相浸润。祝福你!
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6-05-10 17:56:52
  富有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小说。
   兴隆庄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二姑娘是农村妇女的典型。
   构思颇具匠心,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活色生香。
   问好大主编!感谢支持流年征文!向你学习!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5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6-05-11 15:13:17
  春光好!感谢留评,一直非常喜欢你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寥寥数言,便得真章。祝福你!
6 楼        文友:齐鲁青未了        2016-05-11 14:32:33
  【读后“试留评”】之一;
   1:江山文学小说大主编紫玉老师的《兴隆庄旧事》,已是发表第三天了,我在首日就分享到手机上,连续用了两个夜班的时间,每天晚上不下读两遍,也就是说至少读了四遍以上,从粗读,到细读,去解其意,一个个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去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可是就无法达到作者读者会通的那种美妙境界,让我深深苦恼,这是我近期评赏江山文学中难度最大的一篇,又不忍心放弃留评,在没有把握作者创作意图和充分理解原文的情况下,抱着真诚学习的态度,来“试留评”。如有不当或偏差,诚恳作者和我交流,还有后面跟评的老师们给予指正。
   2:这篇短篇小说是紫玉老师参加流年社团日子征文中一篇,作者以娴熟的语言技巧和准确的节奏把握,成功的环境描写,细腻的人物刻画,不同的人物命运结局,去叙述那段运动所带来的劫难,有的忍辱负重,有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那个时候人们艰难的日子,镶嵌征文主题,十分佩服作者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小说创作水准,在下只有默默地学习领会了。
   3:二姑娘,乳名“翠儿”,没有文化,也不识字,从小就命运多舛,数次转送别人,最后作为童养媳来到了兴隆庄,嫁给哑巴,在旧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下,女人就得三从四德,二姑娘的一生受尽了丈夫哑巴的虐待,殴打,忍气吞声,任凭欺辱,不敢和命运抗争,没有勇气改变人生。达林和她纯真美好的友情,懂得他的小叔子,两个人深深相爱,想带她走,离开兴隆庄这个鬼地方,可是传统观念深深的束缚着她,还有长岭大哥劝她:别痴了,命,是要靠自己奔的,要自救,不能等人救,你的命运是可以自己做主的,你不想着挣脱,谁也不能替你做主。可是二姑娘仍愿继续“痴下去”,忍受着……这是性格的悲剧,还是时代的印记?
   (2)二姑娘是善良的,是可贵的。在那个时代,长岭家是富农,长岭出去躲难,在根柱的指引下,遭到抄家,打砸抢,长岭母亲折磨致死,长岭媳妇也遭到无赖根柱的强暴,变成了痴傻了,两个孩子也无人照顾,此时曾经得到长岭家帮助的人,也离他家远远的,生怕受到牵连。难得可贵的二姑娘经常给他家送饭,照顾伺候两个孩子。还在帮助长宝的女人“凤儿”,漂亮的凤儿也是遭到根住的霸占后,无法接受这样的耻辱,精神失常,奄奄一息,还是对二姑娘的尽心照料,直到通知到长宝回来,凤儿由于自己犟劲,坚贞的观念,最后含冤而死,与二姑娘个性形成鲜明的对比,符合了时代特征,更突出二姑娘善良高大的人物形象,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
   (3);今晚还是夜班,明天下午又转班,时间和精力所限,无法一次完成留评,深表歉意,还会续评。
回复6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6-05-11 15:14:58
  齐鲁好!知道你的辛苦,看到这样的留评,非常感动。这篇文,笔力有些分散,难为你对其中的人物如此熟悉。注意身体,紫玉遥祝一切安好!
7 楼        文友:齐鲁青未了        2016-05-12 13:56:23
  【读后“试留评”】之二;
   4;关于”根柱”;我个人认为作者多根柱的人物塑造是非常成功的,是非常符合时代环境的,所谓的“论世知人”,其实就这样的,他作为一队之长,凭借手中的权利,一手遮天,无恶不作,再加上自己的相貌出众,给自己看得上女人辅导思想,和她们在一起“揉面”子,玩弄村里漂亮的小媳妇,强占长岭媳妇,至此以后变痴傻了。而后又强暴倔犟的凤儿,最后因为失去贞洁,洗不掉的污浊,含恨而死。甚至对凤儿的母亲牛寡妇,二姑娘也不放过。虽然最后没有得逞。但是村里的女人人人自危,逃过他的魔掌的女人不多,简直是兴隆庄的“毒瘤”,更可恶的是掐死了自己媳妇,把她丢在池塘里,还声称她是自己淹死的,简直是丧失人性,天理不容。还在运动中,长岭无奈去西北逃亡避难,根柱揭发长岭家,带着人去打砸抢,逼死了长岭母亲,霸占长岭媳妇,还装好人,是无可奈何的样子要帮助他家。运动过后,根柱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无可饶恕,最后疯掉了,得了精神病在村里胡言乱语,说自己讨女人喜欢,有的人还是自愿送上门的,他还不情愿的,是“美女蛇”缠着他,虽然他说的是疯话,但还是靠谱的。闹得全村人心惶惶,家家男人好像都带着一顶绿帽子,再次全村无数个家庭发生家庭风暴,猜疑,争吵,打闹。
   (2)根柱的结局得了精神病,之后被村支书和大家送到了精神病院。文章最后,好事的村民在根柱家床上的被褥里,一条,两条三角形蛇脑探出来,人们受到惊吓?在议论,大冬天的,哪里来的蛇?怎么会跑到最怕蛇的根柱炕上?谁也不知道,也许只有天知道?害得我不断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反复分析,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智慧高度!有些答案在生活中没有唯一的答案,在文学艺术中属于留白,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是被他残害过女人的阴魂变成美女蛇来报复根柱?还是根柱的作恶多端,在全村留下的黑影和影响,挥之不去……?还是……?
   (3):下午转中班到半夜,今晚不回家,紧接着,明天七点开始又是连续一个星期的,每天12小时的白班,请放心,无论如何我也会完成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和喜欢,期待你的这篇创作谈,期待作者读者相遇,会通那一刻之美!
8 楼        文友:齐鲁青未了        2016-05-13 21:46:59
  【读后“试留评”】之三;
   5:哑巴:也是长盛,是个勤劳能干,还有手艺的铁匠。他一直深爱着二姑娘,可他不懂爱,二姑娘一直不爱他,他很苦闷,他很着急,也很野蛮,经常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打她,骂她,虐待她,越是这样越得不到二姑娘的爱,哑巴想尽一切办法得到二姑娘的爱,甚至给她买最喜欢的梳子,换来也是一声苦笑,哑巴非常困恼,而又无可奈何,至此二姑娘和小叔子偷情相爱,和达林超越友情的关怀和帮助。还有对长岭的信任和暧昧,以至于哑巴和二姑娘三个儿子中,有一个像长岭。哑巴是可怜的,直到哑巴从池塘里把凤儿救出抱回家后,二姑娘才冲着哑巴自和她结婚以来,第一次向哑巴笑。这一笑,让哑巴全身充满了力量,心里舒服极了,感到是一生最美好的日子,这世界一切因为二姑娘而变得美好。当哑巴看长宝和凤儿泪别说悄悄话时,哑巴才知道,男人和女人还可以这样说话。哑巴流泪了,心里好苦,二姑娘也心酸了,觉得这一辈子也很对不起哑巴,拉起哑巴的手,向哑巴努努嘴,笑了第二次,牵着他的手,走在了一起,哑巴获得受宠若惊的幸福,过了半辈子的苦日子的他,终于迎来他们的未来的甜蜜的好日子!满足了读者的期待。
   (2):作者对哑巴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大家都知道,哑巴虽然说不出话来,但心里有数,都非常聪明,爱憎分明,知道孬好。当根柱抱住二姑娘,欲要非礼时,哑巴及时用石头打跑他。还捉了两条蛇吓唬他,至此根柱远离了二姑娘。全村的人都惧怕根柱,只有哑巴能制服他,以至于根柱进了精神病院后,他的被褥里冒出两条蛇来,都是有可能是哑巴放的。这一点哑巴是可赞的,他为全村受他迫害的女人出了一口气,伸张了正义,还给了兴隆庄的安宁和希望。
   (3);哑巴的肚子里什么都明白,当听到村里的人关于对二姑娘的风言风语时,他痛打二姑娘。当他看到二姑娘和自己的弟弟眼神很暧昧时,他再也无心打铁了,一不放心就回家看看,如果找不到,非得找到为止。爱是自私的,哑巴有时候做的也没错,他太爱二姑娘了,只是二姑娘不爱他。庆幸哑巴最后获得了久违的,不算迟到的爱,祝福哑巴!
   (4):明天晚上下班回来再梳理人物:凤儿,长宝,长岭,达林,继续评赏小说主编紫玉清凉的精品,成功之作。
9 楼        文友:齐鲁青未了        2016-05-14 20:43:28
  【读后留评】之四:
   6:凤儿和长宝;长宝当兵之前,就和凤儿定了亲,等长宝复员回来就成亲。临走回来托付给二姑娘,于是就出现开头的一幕“我得就凤儿”,二姑娘说。可是长宝走后,色魔根柱骗过了母亲牛寡妇,强暴了风儿,凤儿失去了贞洁,从此一蹶不振,痛不欲生。逃出家门,跳入池塘,欲寻短见。幸好被哑巴救起,抱回家中。长宝这时也接到二姑娘通知,从部队回来。来到跟柱家们前,欲找根柱报仇雪耻,灭他祖宗时,却被牛寡妇和二姑娘劝回,这样处理有点不解。长宝在家悉心照料凤儿,并计划带她去北京,远离这个伤心的地方。可是消瘦虚弱的凤儿,始终觉得对不起长宝哥,失去自己的贞操,没把初次有给长宝。感觉全身都是永远洗不掉的污泥,秉承了她的犟脾气,最后郁闷,气愤而死。长宝撕心裂肺的嚎叫,也无法挽回。凤儿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传统观念的悲剧,更是个性的悲剧,为贞洁而死!可惜可叹!
10 楼        文友:齐鲁青未了        2016-05-15 09:14:47
  【读后留评】之五:
   7:长岭:长岭在文革时期,是富裕家庭,父亲很有商业头脑,常年在新疆经商,他家经济生活条件很好,还经常接济村里的困难的人,家里的人也戴有金银首饰。长岭也是村里的教书匠,有知识,有威望。二姑娘非常相信这个男人,她说又可靠。长岭对二姑娘的眼光也充满深沉和温暖,劝她“别痴了”,达林和小叔子也都说过,却没有长岭这次刺痛人心,二姑娘哭了,她不能不痴下去,他只能继续痴下去,面对她喜欢的,爱她的这三个男人,抱守传统旧观念,遗憾终生,无法和命运抗争。
   (2):小说中的长岭家庭命运,是非常符合时代背景的,长岭逃亡大西北,母亲被残害致死,媳妇被根柱之后,变得痴傻。他家落难之后,幸好二姑娘接济她们母子三人,才逃过这场浩劫。
   (3):当长岭从大西北回来时,看到家庭所遭遇的变故,两个孩子已经长大了,非常感谢二姑娘对他家的帮助。也看淡了世俗,看惯了太多黑白颠倒的事情,即使真相大白又能如何?母亲也不能复活,一切都不能重现,日子还得继续,只要活着,就要承担,过日子就得经历各种苦痛,生死离别。日子,就是这样的,没有一家的日子是一帆风顺的。
   8;达林;二姑娘和达林有着美好的童年回忆,达林是她的梦,回不去的童真,达林也一直对她好,关心她,帮助她,他们是纯真美好的友情,他们之间的故事,也是非常感人的!
   9;感谢江山文学大主编紫玉清凉支持流年,参加日子同题征文。历史不能忘记的,也无需回避的。呈现了文革时期不同成分,不同性格,不同人物,各不相同的命运结局。讲述老百姓的日子有多么艰难,小说中许多经典对话蕴含着生活中实用的哲理。(1):命是靠自己奔的,要自救,不能等人救。
   (2):老百姓这个苦啊,难啊的,还得自个承担着。
   (3):人活着,总归有希望,那些风言风语,不当吃,不当喝,你咋就不能当个屁呢?
   (4):过日子就要细水长流,要看长远些,以后想开点,“别痴了”。
   (5):人的命可以自个做主的,可是你自己不想着挣脱,谁能替你做主呀!
   10:生活就像一声声叹息,生活的本身也是混沌的,需要承担磨难和悲苦的勇气,亦善也存恶,才是真实的人生,在人性的晦暗和明亮之中,在多变的尘世里,带给我们强烈的命运之惑和深深的思索,过去的日子有过去的难过,现在的日子有现在的难处,只有你去争取,去改变,人活着,总归会有希望的。正如作者这篇小说借景物描写,深化主题;一场大雪过后,兴隆庄披上了新装,白璧无瑕,如同纯真的婴儿,更像一条河,裹挟着过去,现在,一起涌向浩渺的未来。
回复10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6-05-16 19:52:05
  认认真真看完了齐鲁的评论。洋洋洒洒,那么长,让人心生感动。许多时光,在慢慢逝去,而有些友情,即使未曾深深触及,亦让人回味不止。在逐渐淡去网络之行的此际,感觉到了一丝阳光的照射。感谢读文,感谢留评,感谢遇见!祝福齐鲁!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