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菊韵】那一刻他在想什么?(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那一刻他在想什么?(小说)


作者:陆鸿禧 秀才,196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52发表时间:2016-05-20 07:21:48


  
   五
  
   两盏顶灯放射出白茫茫的光亮,六张病床的房间又迎来了新的夜晚。这是老杨术后的第二个夜晚,今晚依旧老杨的儿子值守。大约九点钟的样子,老杨的妻子背起紫色的坤包满脸无奈的表情,简单地叮嘱几句,像是对儿子,又像是对老杨。起身离开了病房,老杨侧过头看着熟悉的背影,眼里盈满感动……
   夜幕在寂静中前进,六个陪床的开始在拥挤的空隙里舒展各自的折叠床。老杨的儿子因为昨天熬了一天一夜。憔悴的面容无法掩饰极度的困意,眼睛似乎无力睁开,一点睡意没有的老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反复的对儿子说感觉很好,劝儿子睡觉,需要时叫醒他。 病房里的灯全部熄灭了,鼾声逐渐清晰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老杨的儿子也发出了轻微的鼾声,老杨心里甜甜的。
   老杨依旧没有排气,已经有五十多个小时没吃食物了。老杨的肚子胀得鼓鼓的,就是不排气。老杨感觉后背上插着的两根管子特别不舒服,可是必须仰卧,虽然腿不疼了,但是腰部刀口部位的疼痛实在难以忍受!老杨不停地按动镇痛泵上的加量按钮,一切努力都无法缓解刀口部位的剧痛。老杨在想,伤筋动骨还得一百天呢,何况是去掉了那么多骨头,想到这些,老杨感觉不疼了。
   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滋味太难受了!
   夜深了,老杨感觉饿的厉害,可是不排气的肚子越来越大,老杨按照护士的指导,不停地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揉,老杨咬着牙换着手不停的揉,结果是越揉越大,用手摸哪哪疼,肚子胀的呼吸困难,感觉身上粘稠似的,头发里湿湿的,手连抬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夜色还在慢悠悠的磨蹭着…… 老杨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喊醒了深睡中疲劳的儿子。儿子喊来值班的护士,使用了开塞露,大约五分钟后老杨终于排气了,鼓胀的肚子略微小了一点,镇痛泵也似乎不在偷懒。 老杨饿的实在受不了了!让儿子弄点吃的,可是深夜两点多去哪里买粥啊!善良的邻居告诉老杨的儿子她有两碗小米粥在水房的热水器上放着呢。老杨的儿子一口一口的喂着老杨,已经接近六十个小时未进食物的肠胃性子急躁的无法控制,本来就是鼻息吹来两道沟的稀粥,再次兑水加热后,稀的就无法描述了。儿子不停地说不要着急慢点吃。儿子怕吃多了不行,喂完了一小碗就停止了。肚子里有了热量以后的老杨,顿时感觉肚子舒服起来,随着排气的次数增加肚子开始萎缩了。
   熄灭了床头灯,儿子回到了折叠床上,老杨开始回忆起春节后两趟沈阳之旅的艰辛!
   正月十一,人们还陶醉在过年的喜悦里,老杨就和老伴在扎鲁特火车站踏上了由霍林郭勒市开往大连途径沈阳的列车。夜里十一点多钟列车抵达沈阳站,老杨和老伴随着下车的旅客穿越长长的地下道,老杨腰疼的不能直立行走,身体呈S型的左右横行,每走十几步就要弯腰歇息,就这样老杨忍着剧痛从东出站口出站了。此刻已经是零点以后了,因为老杨走路困难,出站后就在附近一家宾馆住下了。
   次日早六点老杨就和老伴退房了,正月十二的沈阳清早天气十分寒冷,老杨和老伴在225路公交站正好等了一个小时,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沈阳军区463医院。老杨的腿不能走,腰不能久坐,下车时幸亏老伴出手迅速,否则老杨就拥抱马路了。 老杨看看腕上的时间,离医院上班还有足够的吃饭时间,于是老杨和老伴走进医院对过的一家小餐馆。 因为是网上提前预约挂号的,在导医的引领下,很快就走完了流程办好了住院手续。 这一天里做了多项检查,不停地往返,疼的老杨咬着牙坚持下来。 三月四日各项检查结果出来了。磁共振报告上显示的结果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CT结果完全吻合,腰椎管狭窄非常严重。微创专家建议老杨做开放性手术,并且告知手术费用大约在八万到十二万之间(使用进口材料)。老杨问专家做微创还有成功的希望吗?第二天专家肯定的告诉老杨,增生部分没有钙化可以做微创手术。老杨问医生成功率在多少?医生说百分之九十五。老杨心想,不会那么巧就是百分之五里面的吧!已经疼了五个多月的老杨恨不得一下子就好起来,和老伴商量后,决定做微创手术。主刀专家再次找到老杨谈话时很坦率地说,如果你不怕钱打水漂就做微创,也许会好了,决定权在你手里。老杨和老伴商量后决定冒一次风险。于是管床医生向老杨详细的交代了具体手术方案,费用、风险等。老杨在手术单上签下了尊姓大名,签完字老杨和老伴沉默了很久,心里都在担心那百分之五!
   三月六日上午,沈阳市的天气阴沉寒冷,九点老杨抱着希望、揣着幻想、带着忧虑与担心进了手术室。老伴脸上的表情像是鼓励;像是充满了信心;像是流泻着担心、像是…… 手术是在局麻的状态下进行,老杨趴在手术台上,可以看见前面显示器里清晰的图像;可以看见腰椎的组织结构;可以看见进针的位置;手术在与医生的不断沟通中进行。医生不断的让抬起腿,不断地问腿还疼吗?坚持住了吗?尽管老杨疼的无法忍受,嘴里却一直在说坚持住了。手术结束了,老杨重新回到病房。
   输液瓶里摇曳着迷茫。术后大约过了三个小时,老杨隐约感觉右小腿依旧有些疼,只是比以前轻了一点。老杨把情况反馈给主刀医生,医生的回答是:突出来那么多,不可能全部做回去,只能慢慢恢复。老杨心里泛起嘀咕,压迫神经,一旦解开压迫应该立马不疼了,怎么会还疼呢?也许需要时间恢复,急也不起作用,慢慢熬吧。老杨暗暗的安慰着自己。 同样的手术别人输液三天就让出院了,而老杨却比别人多输液两天,推迟了出院时间。元宵节是在医院度过的,老杨和老伴的心情如同沈阳的天空缺少阳光!
   老杨终于盼来了出院,上午办完手续,老杨与病友们互留电话后,打车去了东港客运站,打算做大巴卧铺直接回到县城里,一切顺利,中午上车晚上八点多就坐在了自家的沙发上。
   天快亮了,老杨觉得更加饿了,盼着老伴买来热乎乎的粥,等待中老杨继续回忆起第二次沈阳之旅……
   从沈阳回到家中,腰腿疼痛每况愈下,老太太过年,一天不如一天,老杨开始不停地电话询问主刀医生以及管床医生,医生们的态度都是和蔼可亲的,答案都是统一标准的,术后出现血肿,疼痛属于正常的需要三个月或者六个月的恢复,医生建议口服那些药,输液甘露醇。一切照办了,可是疼痛丝毫不怯步。依旧是打个喷嚏,翻个身也一疼到脚趾头,走路彻底成了奢望! 连续做了十二天保守理疗也没有效果,从网上在广东佛山网购了近两千元的中药,同步服用十二天也无济于事,疼痛伴随着日历走到三月末,老杨和老伴再次重返沈阳军区医院复查,其实手术的失败已经没有悬念,老杨回到了术前的状况,两万元钞票进了医院,痛苦继续留在老杨身上。这次去复查主要是取回病历走医保而已。
   四月一日早,老杨夫妇再次来到希望破灭了的医院,找到管床医生,说明情况,确认手术失败了。复印完病历,门诊开一份诊断书盖好公章。老杨夫妇坐225路公交车去了火车站,买上从吉林绕行回内蒙古通辽的火车票,踏上了灰色的旅程。
   火车途径辽宁铁岭的时候,老杨想起了笑星大师赵本山,铁岭是本山大哥的老家,老杨老家辽宁彰武,好歹和本山大哥也算老乡。老杨一想到本山最近的媒体遭遇,就觉得人活着就得承受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就得与痛苦做不懈的抗争。想到这些老杨的情绪开始活跃起来,望着车窗外的景物,开始与老伴畅谈起来。 晚上八点多老杨夫妇带着沮丧回到了昨天离别的家,楼内温度很高,老杨夫妇的心里又凉又冷!
   老杨的老伴买来了两份小米热粥,还有老杨平日里喜欢吃的小菜,饿透了的老杨如狼似虎地吞了个精光,似乎还没有吃饱,但是老伴强调医生说不能一下吃的过多。 医生查床结束了,老杨的恢复得到医生的肯定,老杨的肠胃得到小米粥的慰问后激活了老杨的沉默,老杨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新一天的输液开始了,输液瓶里盛满了希望,痛苦的回忆在希望里破碎!
  
   六
  
  
   十一床的老杨迎来了 术后的第三个夜幕,开始进食的老杨感觉腿脚有力气了。康复的希望像春天的草儿一样迅速在老杨的心中萌芽。静静的病房里鼻息声伴着节奏舒缓不一的鼾声前行着,老杨的思绪在找不到旋律的琴键上跌宕起伏着……
   夜已经很深了。查房的小护士蹑手蹑脚地走到老杨的床边,袖珍手电的微光柔和地打到老杨的床上,护士轻轻地对老杨说,叔叔我帮你翻身吗?已经几个小时没有翻身的老杨实在仰卧的太难受了,巴不得一下子就侧过身子,让后背上插着的两根管子不再触及老杨的神经。老杨一想到翻身还要叫醒熟睡中的儿子协助护士就放弃心中的渴望,老杨违心的对护士说了句假话,谢谢了,不用翻身,感觉还好。 小护士对老杨说,需要时喊我,说完走出了病房。
   夜 ,依旧慢慢悠悠的蜗速前行,老杨继续萌芽他的希望。老杨恨不得一下子太阳升起来,医生的话不停地在老杨脑海里萦绕,明天下午可以拔管了,拔管后可以下床活动了。已经五个多月走路歪斜的老杨想象着下床后的身姿,微笑在老杨的心底绽放,希望在焦灼的等待中萌生!
   迷迷糊糊中到了吃早饭的时候,老伴和儿子吃完早饭后给老杨买来了丰盛的早餐。金灿灿的小米粥,热乎乎的油酥饼,香喷喷的炒菜,外加北京的特色红烧猪蹄。一向饭量很大的老杨再也经受不住美味佳肴的诱惑。 儿子和老伴各自拽着老杨身下的浴巾一面,把老杨沉重的身体侧翻,老杨开始狼吞虎咽起来。这是老杨五天来吃的最香的一顿饭,也是吃的最多的一顿饭,老杨为下地走路蓄积能量。
   上午,老杨的儿子就求助同一病房陪床的年轻军官到外面买来了“钢板护腰”。老杨望着“护腰”眼前似乎晃动起自己的站立的身姿,老杨的耳畔回响着医生的话,恨不得太阳一下子就滑落到下午,那时就是老杨下床的时刻!
   午饭老杨似乎吃的更多,午饭后的病房里静悄悄的,老杨一点困意也没有,不停地看腕上的手表,盼望着医生的到来。 因为下午医生有一台手术,老杨一直等到晚上,信守承诺的医生刚做完手术就来为老杨拔管、换药。老杨心想一会就可以下床走路了,哪怕只走几步也是亟不可待的。没想到“护腰”的型号买大了一号,扎上以后松弛的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医生决定明天下床练习走路。
   这一夜老杨睡的十分香甜,因为拔掉脊背上的管子后,仰睡时没有了挤压的感觉,尽管导尿管还在插着,老杨感觉特别轻松,尤其是距离下床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希望已经钻出覆盖的土层,新绿的嫩芽已经窥见了天空。老杨心想一切都该结束了,这场游戏该圆满的落下帷幕了,以后走路时再也没有那些别样的欣赏眼神了,老杨心里全是遏制阴影的希望。
   又是一顿丰盛的早餐,老杨吃的眉开眼笑,希望越来越近,老杨显得越发焦急。 再次劳驾 年轻的军官去给老杨到医院外面更换护腰。年轻的军官没有一句推诿的话,不一会儿就汗流满面的回来了。老杨在医生的指导下扎好“钢板护腰”,按照医生的要求步骤下床了。当老杨的双脚落地的那一刻,老杨觉得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脑子里什么也没了,只有不知所措的高兴! 老杨终于可以挺直腰板走路了。兴奋的老杨双手搭在老伴的肩上,在医院的走廊里来回走着,幸福荡漾在掩饰不住的微笑里!
  
   七
  
   随着导流管和输尿管的拔掉,老杨的输液量也在大幅度减少。每天输液结束后,老杨就在老伴的帮助下扎好护腰带,反复下床锻炼,尽管每次走路不会时间太长,微笑却一刻也不离老杨的眉宇。 随着术后的脚步加快,老杨不但熟悉了下床的技巧,神情里也不见了术前的压抑,苍白的面色里渐渐红润起来。偶尔听到人们的赞扬老杨都是用幸福的微笑代以回答。老杨心里在想,用不了多久就会走路一如既往了!
   老杨每次下床锻炼都会到隔壁病房与来自同城的阿姨聊上几句,鼓励阿姨不要恐惧手术。老杨与这位同城阿姨并不熟悉,是主治医生根据地址告诉老杨和阿姨的。古稀大几的阿姨多次到11床看望老杨,像亲人一样询问老杨手术情况,坦诚地对老杨说平生很少吃药打针,心里十分害怕手术。老杨面对阿姨的恐惧把手术说的格外轻松,鼓励阿姨不要害怕,做完手术立马就不疼了。
   记不得是老杨术后下床锻炼的第几天,来自同城的阿姨从手术室平安归来了。 老杨再次站到阿姨床前的时候,术后的阿姨表情平静,痛苦已经从阿姨的眼神里消失,恐惧已经走出阿姨的精神世界。希望在阿姨的微笑里氤氲。
   12床著名的年轻画家赵先生高兴地唱起了《鸿雁》。尽管画家的颈椎里打着洋人制造的钢板,戴着韩国进口的“颈套”,画家仍然高兴地歌唱,画家的爱妻用语速不快不慢的标准京味普通话劝其小点声,陶醉在躲过生死一劫中的赵先生依旧投入的唱着。本命年的赵先生是著名的国画家。中央美院毕业的高材生,目前是《合声策展》公司的老总,这家公司在国内美术届享有盛誉,有上万名画家组成的国画协会。赵总的这次颈椎滑脱是和一些有影响力的画家去做功德归来的途中车祸所致。车上五人赵总是伤势最轻的,多根肋骨和颈椎受伤。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医院看望赵先生,赵先生笑声朗朗的与探视者交流中总是把伤势轻描淡写,给人一种心胸博大藐视一切灾难的感觉。11床上的老杨很喜欢听赵先生的侃。赵先生比老杨提前一天入院,两个人同一天分别做了腰椎和颈椎手术。术前赵先生的坦然乐观给了老杨很大鼓舞。两个人非常谈得来,为了不影响病房里其他人休息,老杨和赵先生就用微信聊,病床只隔一张床头柜,可以听见彼此的鼻息声,交流却无声,这就是网络的神奇,微信的功劳! 老杨和赵先生是同一天办理的出院手续,住院期间老杨得到了赵先生夫妇的很多帮助。赵先生夫妇是地道的北京人,家离医院很近。赵先生的夫妇经常给老杨送吃的,还特意送了老杨两瓶高档酒。待老杨像亲人一样。每一声叔叔都感动的老杨无比幸福。
   “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赵先生的《鸿雁》勾起老杨浓浓的乡愁。京城北望就是老杨的故乡内蒙古东部区通辽,毗邻辽宁,吉林。也就是鸿雁北归的地方。老杨脑海里浮现出鸿雁春天北迁时的画面,队队拍成行,一路高歌。老杨心里萌生着康复后去远方旅游的情景,仿佛是江水长,秋草黄,琴声不再忧伤!
   老杨此次住院期间得到了在京退休的发小同学的鼎力帮助全程陪护;得到了在北京某高校工作的学生的温暖慰藉;得到了画家赵先生夫妇的多方面厚爱;得到了陪床军官的无私帮助;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得到了老伴、儿子的亲情关爱。老杨终于康复出院了。
   老杨的儿子去办理出院手续,医生亲自为老杨换最后一次药,包扎好后向老杨详细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换好药后老杨夫妇趁机和医护人员合影留念。中午临近一切手续顺利办妥,老杨举家三口和病友们挥手告别。 老杨的同学开车把老杨一家送到宾馆,共进午餐后,宾馆里大家聊的特别开心。
   次日早,老杨的同学开车把老杨一家三口送到北京北站。老杨的儿子一直送到卧铺车厢的铺位上,列车启动了,十三个小时的北归之旅开始。老杨夫妇与儿子挥手了,儿子不能直接回呼市,而是接着出差了。 老杨透过车窗望着站台上儿子的背影,心里想了很多很多……
  

共 11143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通过老杨治疗中的心理活动,从进京到医院,忐忑不安的心一次又一次在在起伏,腿疼折磨着他,他经历了一次不成功的微创手术,再次手术心理上确实不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描写,从准备手术,到即将手术,再有对妻儿的牵挂,翔实记录了整个求医过程,从手术第一天,老杨在饥肠漉漉的渴望等待,直到排气以后,顺利进餐,家人病友的关爱下,他逐渐康复,细腻刻画了老杨的心理。对比强烈,两个医院的服务截然不同,引人深思。推荐欣赏[责任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6-05-20 07:26:54
  谢谢赐稿菊韵,欢迎再次投入佳作。夏祺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2 楼        文友:荷溪        2016-05-20 07:50:54
  有时候病人的心态决定病人的命运,即将手术时老杨想了很多,他强迫自己把心态放松了!后来他手术成功了!下床锻炼时他还鼓励同城的阿姨不要恐惧手术……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作者把心理想象写得太细致了!欣赏学习
3 楼        文友:陆鸿禧        2016-05-27 15:53:56
  感谢枫魂帝星编辑之厚爱让我粗乏的文字再次登上《江山文学》的殿堂。本文素材源于2015年笔者的三次住院经过。本文原稿是北京术后病榻上用手机分七次写成的。文中的主人公老杨源自本人QQ上的昵称“北疆白杨”。用小说的文学样式记录自己求医之路的艰辛,以此表达对给予我厚爱之人的感谢是撰写本文的终极目的。诚谢编辑太爱,继续努力是我的心愿!
4 楼        文友:陆鸿禧        2016-05-27 15:58:55
  谢谢夏祺老师!我会努力学习写作,回报《江山文学》之厚爱。为自己崇拜的《江山文学》尽一份绵薄之力!
5 楼        文友:陆鸿禧        2016-05-27 16:03:22
  尊敬的荷溪老师您过奖了,不才的我只是用文字复述了亲历的生活。2015年刻骨铭心,有过希望;有过绝望;更多的是无奈!
6 楼        文友:醉童        2017-03-18 17:54:33
  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一位老教师的痛苦历程。文字细腻感人,将翻江倒海的心理活动如聊天般细细道来,让人不由随着作者的笔尖一路追看下去,心情也随着文字忽高忽低,起伏不定。文章既让人心疼唏嘘,也给你以激励和力量。赞!
回复6 楼        文友:陆鸿禧        2017-03-18 18:32:38
  谢谢才子弟弟的点评!顺祝春安!
7 楼        文友:陆鸿禧        2020-04-23 22:11:26
  六楼的文友“醉童”是我多年的文友,他是上海人。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朋友。彼此非常谈得来。醉眼看世界,童心度人生,这就是许乐池先生 笔名“醉童”的用意。我今天写的这些话“醉童”弟弟无法看到了。他小我一岁。不是他退出了文学群,而是他两年前的冬天退出了这个世界。肺癌夺走了他的生命。醉童,我心中依旧活着的好哥们!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