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恰同学壮年,雨夜上斜楼(小说)

精品 【江南】恰同学壮年,雨夜上斜楼(小说)


作者:老船还行 进士,6809.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95发表时间:2016-05-22 18:58:45
摘要:凌云把所有人——不光是我们几个,还包括他母亲、邻居大妈在内——拉到一块,拉到最近一根柱子旁:我不狠,不振作能行吗?斜楼的支柱、我的支柱都在这儿撑着呢。


  
   三
   斜楼是一座微缩版的四合院,不,三合院。北向仅仅只有木柱和内外双层竹片十多厘米厚夹层筑泥的墙体,当然还有木质大门、栅栏格窗户。进门是一个小小的天井,天井东厢房是厨房兼饭厅,正南向是凌云妈的卧室,西厢房则是堆积杂物的储藏室。凌云住哪?玉姐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地问道。
   不待凌云和我开口,珲哥眼睛一亮,指着西厢房左侧的一架木楼梯说:上吧,上面肯定是凌云这小子的狗窝。
   我点点头。奉承了他一句:视觉,嗅觉加逻辑推理等于猜对狗窝的好脑子。怎么样?林妹妹,哦,不,林姐姐,有没有兴趣参观高高在上的狗窝?
   凌云抗议了:有这样损一个同学壮年的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啊,记住,是斯人,不是斯狗。是人境,不是狗窝。狗窝里能飞出大专文凭么?得了,不跟你们几个贵客较真了,待会儿再带你们参观真正的人境。眼下还是烤干这些热气冒个不休的湿皮子吧,我一个人两只手怎么忙得过来?
   忙不过来有大妈我呢。你们上去吧,待会儿我再喊你们下来喝姜糖茶。不知什么时候,大妈出去了,又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另一位大妈。这是我邻居老姐姐,我请来帮忙的。凌云妈补充道。
   邻居大妈看看这个,瞅瞅那个,满脸堆笑地说,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啊。给你们烤烤衣服,大妈我还特乐意。声明一句,我这不是帮忙哦,是串串门,还等着喝一碗姜糖水呢。放心吧,有咱俩老姐妹在,衣服保准烤得干干的,还不会烤坏一丝一线哦。
   别啰嗦了,登楼吧。虽不敢奢望能像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一样来他一篇《登楼赋》,可在日记里记上一笔应该也别有意思的吧。客串地主婆的林妹妹诗意盎然地开口了,自然只有集体听命的份儿喽。于是乎,凌云在前我殿后,中间是胖大的珲哥和娇小的玉姐,就这样奏响了登楼曲。
   珲哥跟着凌云刚踏上第一节梯板,我忙不迭叫停。他不睬,虽感觉有些异样,可照上不误。又踏上两级,楼梯嗷嗷直叫、晃晃悠悠才逼停了他的大脚。我说你也不细细打量打量这是一架什么样的奇葩楼梯?百年沧桑,风雨飘摇,架得住你这个快两百斤的壮汉紧跟着前面那人一步一锤一步一锤地捣腾吗?你得等凌云完全上去后,再一个人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上呀。
   珲哥和玉姐不由得仔细端详起楼梯来:木材倒是上等的松木,可毕竟年代久远,梯架方料上好些个白蚁洞,木粉虫粉随处可见。再看每一级梯板:板面宽度比珲哥的脚板长度还短三分之一,两级之间的高度比小腿矮不了三分之一。难怪方才踏梯时感觉怪怪的。所幸扶手还在,还好,不至于衰朽到不堪盈手。
   珲哥和玉姐,头一遭登此楼,见此,均不得不慎重其事、认真作业。珲哥是小心翼翼,担心自己这沉重“贱躯”压垮楼梯;玉姐是紧张兮兮,生怕自己一脚踩踏滚将下来。就这样,好一会儿才相继完成这“惊险作业”。珲哥除了脸红一点,步速慢一点,还没啥可笑的;而玉姐变成林妹妹,呻吟不断。我让先上去的凌云甩一根粗麻绳下来。林妹妹没接住,我接了递给她。上头由凌云和珲哥牢牢攥着,下头由老船我做坚强后盾,全力保驾,发誓决不会让她像地主婆滚蛋一般从梯子上滚下来。林妹妹才壮了些胆,变回了玉姐。玉姐一手抓着绳子,一手扶着扶手杆,一步一停、一步一颤、步步为营地成功登楼了。
   梯子尽头就是凌云的“人境”——书斋兼卧室。哇塞,珲哥大叫了一声,噗地往后一连退了几步,总算稳住了身子没有跌倒。玉姐则竭力伸手向前试图抓住一根圆柱以求得平衡,却功亏一篑,跌跌撞撞往后一倒。我本打算去搀扶一把,一看她后面是铺垫得厚厚的床铺褥子加从来不叠的被子,就任由她一屁股跌倒到那柔软所在了。风,该死的风!凌云嘟哝着,三步并作两步奔向窗前把两扇玻璃拼接的窗户关上,仅仅留了上面一个小格格与室外交换空气。
   我说你就别拿风来当替罪羊了吧。他们俩还不是给你这斜面效应闹腾的?他们能不惊讶,惊慌失措吗?
   也难怪,初次光临斜宅的客人大都免不了这样惊讶一下的。的确,室内一应俱斜——木柱、木板墙、木地板乃至床铺、书桌、凳子全都是朝东倾斜着的,至少是呈15度锐角的斜率。玉姐说在凌云这里,要立于不正之地还真得好好训练呀。我接口道,你还真说对了。当初我第一次来这里比你们还不如,还出糗。当时没站稳,打了好几个踉跄,眼看要退到这床边了,可鬼使神差让我双腿转向,没两下便啪的一声跌倒在地板上,而地板上正巧有块西瓜皮,我一屁股压上去,又滑了半个圈圈。人家美女运动员是用双腿表演冰上芭蕾,而我则是用臀部滑行斜宅瓜皮。
  
   四
   几个人一通哈哈,玉姐笑得花枝乱颤,双脚乱扑腾,重心没把稳,上半身往床里边倒了下去,抬起身子,发现眼镜也掉了。凌云摸摸索索好一会儿才找到给她戴上。
   恢复常态后的玉姐看看这个,瞅瞅那个,然后故作庄严地判断道:我看你们几个眉眼口鼻都斜了。
   我说举世皆斜汝独直,我们都斜了,就你还是玉洁冰清一正点美人哦。
   调笑几句后,玉姐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地对珲哥说,你看书桌咯,桌上叠起了几座山,斜斜的,却又整整齐齐地站着。弄不懂的是,那么高,那么斜,怎么会岿然不倒呢?珲哥摇摇头,摊摊手:除了莫名惊诧,就是想穿越时空。凌云问穿什么穿?干嘛?答曰:穿到十二世纪的意大利去呗,问问那个叫做皮萨诺的建筑师,比萨斜塔为什么斜而不倒?
   斜来斜去,就斜的话题来来回回探索加调侃地聊了好一会儿,终于转到床上一台收录机上了。这无疑是凌云这间斜宅最奢侈的玩意了,摆在枕头边,扬声器那两只硕大的眼睛瞪着几个来客,一声不吭,甚是庄严而矜持。珲哥让凌云打开听听,却让玉姐止住了。说别着急,趁着没打开,让我联想一下:这里头是不是装载着一个故事?我想八成是装着一个“斯为陋室”的故事吧。是的,斯为陋室,而且真个是“无丝竹之乱耳”、有苦读之劳形的陋室,跟唐贤刘禹锡的陋室比起来,不会逊色几分吧?
   我说林姐姐不见了,林妹妹回来了,吟诗作赋的来了。撇开文采不说,你说咱凌云君有苦读之劳形,我是最有同感的。可以说,我们几个人都是苦读一族,不然就拿不到大红的毕业文凭。不过要论苦读中的苦读,还真是非咱凌云兄弟莫属。三十郎当岁,不近女色,不找女友,孑然一身,近几年来几乎全部业余时间都躲进斜楼成一统,跟语言文字,跟文学作品,跟社会科学死磕。我看啊,这不仅仅有苦读之劳形,更有苦熬之劳神啊。
   珲哥拍拍床铺,敲敲墙壁,赞同道:就凭这斜楼,这斜室里的所有斜物,能交出凌云这样一个正品的作业,就足以说明,凌云的特别不容易。可以说,他远比我们这些在正楼里业余读书的人,更有资格获得陋室铭这一笔莫大的精神奖赏。
   凌云被夸得不好意思,腼腆起来了,说自己比不上你们几位的智商,你们都是成了家的人,业余时间没我多,而且都有各自的短板:珲哥比我还年长好几岁,丢书本的时间最长;老船原有学历最低,一年半初中,常说参加自考是麻袋上绣花;玉姐几年前从一段噩梦似的婚姻围城中走出,一个人带着宝宝——现在还不到六岁吧——还要上班,还一科不落一科不挂坚持自考……
   拜托你,拜托你别把我说得那么神,好像有三头六臂、有分身术似的。我女儿主要还是我老妈照料着的呢。别扯我们几个了,说你自己吧。
   可你们都是所有科目一次过,我是真心佩服、羡慕啊!而我,刚步入壮年,单身无挂碍,好歹还有高中底子,可感觉考试起来硬比你们吃力。其他科目还好,一次过了,可让“二古”这俩礁石撞翻过船呀,双双补考一次才过的呀。我不加倍发奋,怎么能赶上你们的步伐?我这人,家境就这样,你们不是都看到了吗?
   玉姐说看到是看到了,看起来是寒酸了一点,可这是你们这些祖上的房产吧?将来有一天说不定将是一笔天文数字的不动产呀。以后要是拆迁,补偿款还不定怎么撑破你那大挎包呢。
   我跟着起哄:莫非你真要等到那时候成了钻石王老五才普天下选妃不成?你总不会把单身模式进行到底吧?
   凌云当胸给我一拳:谁晓得有没有这个运气?即使有,怕也是猴年马月的事了。你们别打岔好不?跟你们掏心窝子吧,家境困顿是其一;朝中无人,没有提携是其二;至于其三嘛——可是最重要的哦——就是我这无可救药的天性了。我是再穷再卑微混得再不济,也不会去求人,去拉关系。只能靠自己实实在在学点东西,提高自己。当然,也不排除有大俗人的渴求:凭真本事挣到一纸文凭,然后以此作为晋身之阶,逐步改变自己命运。老实说,一个大专文凭还不能给我带来什么命运的转机,我还得进一步自学深造。迟早得脱下这身水泥厂的工作服。再说,你们不是都有新的目标,都打算考本专业的本科吗?
   珲哥拍了拍凌云的肩膀,竖了竖大拇指,指了指录音机,说这里面的内容,我想现在肯定更改了,一定是本科的几块硬骨头吧?你小子真是勤奋,专科刚毕业,本科的课程又开始准备了。
   嗯。是很硬,很难啃,但不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科准备的。
   改换门庭了?打算另择一个专业?
   凌云故作神秘地抿嘴笑笑,老半天不开腔。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伸出食指去摁播放键。
   吃姜糖水咯,快来哟……
   怎么搞的?这里面录下的是这种叫唤声?珲哥大惑不解。我也跟着质疑:难不成喝姜糖水是你每晚必不可少的娱乐节目,以至于要录制到磁带给你提醒提醒?
  
   五
   凌云仍然不吭声,梭了梭眼球,努了努嘴,明白无误指示着楼下。玉姐会意道:原来是大妈给我们熬好姜汤水,叫我们下去喝呢。老船你什么手法?什么听力?压根没摁开播放键,倒把现场声音听成录音了。傻不拉几的,罚你给本姐姐那一碗端上来,另外,别忘了代我好好谢谢凌大妈。
   三个男子汉下楼,端起热气腾腾的大碗姜糖水。碗上,还摆着筷子。怎么回事?一看碗里有内容,有埋伏。不禁愣了。我搁下碗,虎着脸,瞅着凌大妈,冷不丁地“发难”了:没想到大妈您还有这么一手,简直就是个骗子嘛。
   大妈脸色霎时变白了,可片刻又红了:船仔,我把你当亲儿子一样,你竟然骂我骗子。骗你什么了?
   珲哥哈哈大笑起来,替大妈解围道:骗他,骗我们几个人吃鸡蛋红枣呗。之前一直低调,只说姜糖水姜糖茶什么的,哪晓得还有这么扎实的埋伏。面对这么感人的盛情,船仔还骂您骗子?呵呵。他是您家常客了,您老还不晓得他这张贫嘴向来就这么讨厌?不过今儿可忤逆了哦。这还了得,开玩笑都开到您老身上去了。您老大人大量,就别跟这浑小子一般见识吧。
   大妈爽朗地笑道:你们以为我真的着他道儿了?我也是装糊涂,跟他玩儿呢。好好好,你们快吃快喝,趁热。对了,这一碗,快给俏妹子端上去,云仔。
   妈,这还真不是我的事儿。人家早就把这差事派给您的船仔了。
   大妈,衣服烤干了吧?珲哥插了一言:不如一起送上去,让林妹妹更衣吧。
   听大妈的,听珲哥的。我眼角瞥见两位大妈的眼神时而投向我,时而投往凌云,我便眨了眨眼,诡异地笑笑,凑到凌云耳边嘀咕道:你上吧,这美差最适合童男子哟。记得完事后别沉迷,连碗连人一起带下来哦。
   凌云一把推开我:去你的。这么低级趣味的损招都给哥们用上了。我不收拾你,到时看玉姐给你什么好果子吃!
   珲哥打着哈哈,拍拍这个,敲敲那个,说好好好,咱就不开这种玩笑,送上去就下来总可以吧?听大妈的,凌云上。
   一手端碗,一手抓衣,凌云轻轻地上了,不到一分钟,又轻轻地下了。其时,我和珲哥刚吞下半只鸡蛋。凌云忙不迭加入吃喝三人组,来了个后发赶超,第一个把碗里丰富的内容清空。我瞅着他唇齿间吊着两小块红枣皮,额角上沁出汗珠,差一点噗嗤一口喷出姜糖水来,可还是竭力忍住了。我想这种夜宵,对他来说,估计是百天不遇的美餐吧。看来今晚真是沾了我们几个特别是林妹妹的光喽。
   珲哥则是汗水刷刷,小溪样往下流。大妈让他解下那床单,他摆摆手说不碍事。我说你一身臭汗把大妈自己都舍不得用的宝贝弄脏了,还不碍事吗?
   大妈说碍什么事咯,不就是做半顿饭的功夫就洗干净了吗?再说一点点汗,用得着急乎乎地洗么?我是说这床单这样子披着怪不灵便,而云仔这衣服捆绑得你忒难受。都怪我,忘了提醒你们先换上自己的合身衣服。
   怎么能怪您呢?你还没提醒吗?让凌云给小林送衣上去的时候,还不算提醒吗?可我和船仔两个笨蛋压根没反应过来,像个饿鬼投胎样的,大吃大喝您老熬的鸡蛋红枣姜糖茶。也怪它太香了,太好吃了。我家老妈老爸怎么就做不出呢?
   爱吃就好,就好啊。以后常来啊,大妈再给你们做。
   我和珲哥齐声道:谢谢凌大妈。
   谢我做什么?你们和云仔这么友好,亲如兄弟,不就跟我的儿女一样么?倒是这位邻居大妈,一直在给你们翻烤着湿衣,姜糖水也只肯喝半碗。要谢,你们就谢她咯。

共 13522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恰同学壮年,雨夜上斜楼。很励志的一篇小说。文革后恢复高考,几个自学成才的青壮年男女,重新迈进学校的大门,用自己的努力不懈把文革中失落的时光岁月中的宝贵东西追回来。为了庆祝攻克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我们简称”二古“)这两块难啃的骨头,拿到了红底烫金的大专文凭。大家举行了欢庆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未免豪情激荡,一位年届不惑的仁兄咏颂起毛泽东的诗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句,众人附和。酒宴散后,四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漫步江边。几个人毫无嫌隙地打闹一阵,看着风雨将至,便同到住在斜楼的凌云家避雨。作者通过对凌云家简陋的生活环境的描述,让我们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一些年轻人,在艰难环境中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让我们透过几个年轻人,以及凌云母亲和邻居大妈了解到那个时代,知识匮乏,生活条件艰苦环境下,一群朴实无华平凡百姓人的生活写照。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下依然贫贱不移,豁达乐观。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文章构思合理,语言诙谐幽默,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杨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525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花        2016-05-22 19:02:11
  又见老船先生佳作。通过这篇小说,让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谢谢
杨花
回复1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6-05-23 22:07:21
  杨花老师在第一时间关注了我的小说,并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到的述评,撰写了编者按。真让我感动、感谢!
   自学考试从八十年代开始创设到如今方兴未艾,的确是一种没有门槛、没有围墙然而却又把关严格、含金量高的高校求学形式。我主要截取八十年代中期几个壮年“大学生”取得阶段性胜利以别样形式庆祝的一个片段,来反映一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表现,在这几个人物身上,往往体现在乐观而爽朗的生活情趣中。这就是我要用这种调侃诙谐式行文风格来表现这一题材的缘由所在。
   问好杨花老师,祝万事胜意!
2 楼        文友:杨花        2016-05-22 19:02:40
  感谢您给江南烟雨带来的精彩,期待您的更多佳作。编按如有不当处,尚请海涵为盼。
杨花
回复2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6-05-23 22:08:53
  编按写的不错。如果能对后半部分稍微展开一点分析,那就更为理想了。总的说来,是不错的。
3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5-25 05:30:21
  看小说的题目就很吸引人。开篇的诗歌,众人的把酒推盏间的融合也将彼此的友谊烘托出来。一段旧时光,励志的岁月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们依旧有梦想与追求。小说非常不错。问好老船,祝创作愉快!
樱水寒
回复3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6-05-25 21:48:16
  谢谢水寒社长对老船作品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励。这篇小说也许不失为一种弘扬正能量的朝花夕拾吧。在乐观的情态下励志奋进,在艰苦的环境里坚持自学。把几年的自学生涯浓缩在一个夜晚一处斜楼这么个堪称典型环境的时空里,算是对这类小说在写法上的一个尝试吧。
   问好水寒,祝福水寒!
4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5-25 05:31:21
  个别标点稍微做了一下修改。再次问好先生,感谢对江南的支持,感谢带来的精彩!
樱水寒
回复4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6-05-25 21:49:43
  非常感谢水寒不辞劳苦对拙作标点使用不当之处予以斧正。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