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卢克索神庙(游记)

编辑推荐 【雀巢】卢克索神庙(游记) ——埃及游历琐记


作者:米老 布衣,23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7发表时间:2016-06-06 16:24:31


   这其后的殿堂都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了,也是越走越矮小,在古老的浮雕上,有的还被刻上了一些欧洲文字和年代记载,告诉人们何年何月何人曾在这里留下痕迹,墙头上也如其他神庙一样盘踞着许多咕咕叫的鸽子,埃及人爱养鸽子,民居旁的高处常见用泥做的布满窟窿的炮弹形鸽子窝,前院清真寺的尖顶旁也立着这样一个鸽子窝。
   通过这32根柱殿,我们进入到一个不到30平米的庭院,因为四周有墙,它更像一个天井,或许它原来就是一间有顶的房屋?这里是这座神庙的又一个看点:向南进的通道门已完全被改建成罗马式的,门上方凹进去的半球形里还残留着基督教的画痕,两根在这神庙里最细的直径40—50厘米的没有浮雕的石柱立在门旁,柱顶是四角向外精致翻卷的典型的罗马风格造型,这种风格被统称为“罗马柱”。在门东侧的墙上,小半幅色彩鲜明的基督教内容的画面还残留在那里,画面是一群穿着基督教大袍的西方面容的爷们们,应该是耶稣与13门徒吧。
   基督教自罗马统治时期的公元一世纪传入埃及,因远离欧洲,教义逐渐与正统发生分歧,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被称为“科普特教”,他们坚信世上只有耶稣基督一个神,这个教派很顽强,即使在罗马时期,它也在与正统做斗争,后在埃及又经历了多个异族统治的时期,尤其是伊斯兰教占领统治地位后,在占埃及人口86%的穆斯林外,他们不但没有被覆盖和消亡,反而由此产生了一个占埃及人口13%的新的民族——科普特人。据说基督教的教堂制度最早是在埃及创建的,这应当借鉴自古埃及的神庙制度,可以说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堂,都源于埃及模式。这个被改建的小教堂,就是当年科普特教徒做礼拜的地方,他们将墙面上的古埃及浮雕用灰膏抹平,再用彩笔绘出基督教的宗教场景和经典画面,现在我们看见在灰膏脱落的地方那些古埃及的浮雕又显现了出来,据说埃及的文物管理部门已从意大利请来了艺术家对这些壁画进行修复。
   “三教一体”也是卢克索神庙最大的看点,资料显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源自犹太教,而犹太教则是由在19王朝逃离埃及的犹太人摩西创建的,后分别衍生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个不同的教派,二者都奉耶路撒冷为圣城,对基督教来说,那里是耶稣生活、殉难和复活的地方;对伊斯兰教来说,先知默罕默德虽然来自和建教于麦加,但却在耶路撒冷升入天堂。两个宗教都从这里走向世界,但在埃及这个神秘的国度里,他们又不期而遇,并共存在古老的神灵教寺庙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为古老沉寂的卢克索神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用佛教的观点解释,这或许就是“缘份”?
   我们来到最里面只有四根柱子的小神殿,这就是当年神庙里最神圣的“圣船殿”,是停放从卡纳克神庙来串门的阿蒙大神轿型神船的地方,可如今轿子早不见了踪影,这里的看点与其也毫无关联,每一个导游都会指着东墙上一幅雕刻生动的显露男性巨大生殖器的繁殖之神敏(Min)的形象侃侃而谈,敏是古埃及早期的神灵,是道路与沙漠旅行者的守护神,同时也是繁殖和生长之神。传说他只有一只手,因此免服兵役,可他乘军队出征之机,让许多兵嫂怀了孕,士兵们回来后,气愤的剁掉了他的一条腿和下体,将他处死,这就是为什么墙上的敏神只有一只胳膊一条腿。不久,那些兵嫂们都生下了男孩,足以组建一支军队,在征战不断的古埃及,这可是对国家巨大的贡献。农业社会人口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男性人口又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劳役、兵役、税收的主要来源,即财富的来源;但在疾病、瘟疫、天灾和战事的困扰下,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需要高生育率来弥补这个缺失,生殖崇拜就自然产生了。“敏”的播种机功能使人们回过头,又开始崇拜他,推崇他为“繁殖之神”,将他自然天成,不受拘束的裸体雕刻在墙上接受膜拜,据说若触摸他的男根男性将更具力量,不孕女性将儿孙满堂。
   不过从他被隐藏在这么深的殿堂里看,当年恐怕只有法老夫妻才有这个权利膜拜他,法老一定是藉此来企盼国家人丁兴旺吧。汽车喇叭声让我们发现这里已是有260余米长度的神庙的尽头,神殿南侧两米开外就是马路了,其间有铁栅栏相隔,我们今天终于胜利的完成了全部的参观计划,此时已是埃及时间下午四点半了,我饥饿的胃啊!汽车拉着我们迅速奔向餐厅,因为是单行线,车子绕行神庙一周,我们看到神庙伫立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大广场的一侧,广场上有闲散的人群,广场周边都是现代化的建筑,一个高大漂亮的清真寺最为抢眼,和那神庙上小巧古朴的清真寺遥相对望。在一家四星酒店的后花园,我们进入到一个名叫“麟轩”的中国餐馆,它濒临尼罗河,风景很美,最重要的是,我们终于吃到了午饭,饭菜量都很大,这正符合我们这群饿狼的心意,啥味儿都顾不上了,堆满桌子的菜盘迅速的见底,米饭添了好几盆,就这样,默罕默德还让我们多吃点,以防到红海后没有晚饭了。
   要离开卢克索了,有些意犹未尽,时间太赶而这里的看点太多,听说卢克索博物馆的宝藏一点不亚于开罗博物馆,还有许多保存比较完好的神庙……这里真不愧是古埃及的露天博物馆和百科全书,有可能的话,我会再来的,再见,卢克索!
  

共 706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卢克索,一个看点多多的地方,一个不亚于开罗博物馆的地方,一个有许多保存完好的神庙的地方。用作者的话说,它不愧是古埃及的一座露天博物馆和一本大百科全书。确实,作为一个读者,跟着作者的文字进入卢克索神庙,我不敢让自已的心神游离开来。从进入供奉着大神一家三口的神庙开始,即为它丰富的知识所倾倒。卢克索的现状已是如此,假若没有经过战火的杀伐、没有自然灾害、没有宗教派系的争斗,它会是怎样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呢?这不是靠想像能回答的问题。作者在讲述卢克索神庙宏大的历史事件的同时,不乏对一些人物的曲折经历、城市的命运、文物的流失、以及古埃人对生殖崇拜等进行描述,使得文章的知识面更加方泛。一篇好的游记,也不过如此了。推荐阅读。编辑:长袖伊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6-06-06 16:56:37
  米老的每一篇游记都值得我们精读细品,因为,它有太多的知识面需要我们了解。
   或者说,想认识古埃及历史,读米老的游记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在趣味中阅读,可减少枯燥程度。
感谢文字,让我不开口也能表达!
2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6-06 18:21:51
  “三教一体”也是卢克索神庙最大的看点,资料显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源自犹太教,而犹太教则是由在19王朝逃离埃及的犹太人摩西创建的,后分别衍生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个不同的教派,二者都奉耶路撒冷为圣城,对基督教来说,那里是耶稣生活、殉难和复活的地方;对伊斯兰教来说,先知默罕默德虽然来自和建教于麦加,但却在耶路撒冷升入天堂。两个宗教都从这里走向世界,但在埃及这个神秘的国度里,他们又不期而遇,并共存在古老的神灵教寺庙里......——原来是这样啊,我也长知识了!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3 楼        文友:闲妹        2016-06-06 20:19:24
  文明古国埃及有这么多看点还是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多的故事,真是长知识了,谢谢作者。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4 楼        文友:小泥儿        2016-06-07 14:01:37
  米老老师的游记,篇篇精品,让我这个蜗居的人,仿佛真的去了埃及,在名胜古迹中游览,谢谢你!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