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客梅州(随笔)

精品 【流年】客梅州(随笔)


作者:潘小平 秀才,146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37发表时间:2016-06-07 21:14:54

林姓青年进入梅州地界的那一天,梅州的月色清丽绝俗。
   这是绍兴十五年的初冬,中原早已是大雪飘飞,山寒水瘦了,这里却还是草木苍郁,暖得如春天一般。林姓青年抬头看了看夜空,星河灿烂。从绍兴十年春,随父祖兄嫂仓皇南来,一路经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南越大庚岭,入粤北的南雄、始兴、韶州,最后来到闽粤赣三省交界的梅州,他已经在路上颠沛流离了五年又七个月。出来时一家四代,老少二十二口,如今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如一只落单的雁。自靖康元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破燕京、渡黄河、直捣汴京,中原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烽火遍地,尸横遍野。这之后中原大族多追随朝廷,陆续南渡,林氏一族也在祖父的带领下,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加入这悲壮的迁徙行列。一路上吃的苦是没法说了,风餐露宿,雨雪载途,一夕数惊,兵结祸连。祖父死在了赣州的古驿道上,死时面朝着中原的方向,久久不肯合上双眼。父母兄嫂、三岁的小侄子、五岁的小侄女,还有家里的仆佣,也全都在绍兴十二年的一场大瘟疫中,死在了湖南境内,带出来的金银细软,也都在逃难的路上散失殆尽,惟有一册林氏族谱,还紧紧地揣在怀里。祖父临终前有言,丢了性命,也不能丢了族谱;无论到了哪里,也不能忘了中原。
   林姓青年抹了一把脸,泪流满面。
   绍兴和议之后,山河愈加破碎,朝廷愈加庸暗。为什么不就留在赣州,还要继续往南走呢?他自己也想不明白。作为中原世族南迁的集散地,赣州有很多中原一带的人,他们至今还保留着东晋时期的文化,说话带有东晋口音,语词中也不时夹杂着中原方言。这让他感到亲切。在这里,中原人被称作“客家人”,一个“客”字,充满了孤苦和辛酸。埋葬了最后一位亲人,林姓青年经福建汀州,进入广东的梅州,最终在西阳镇的明山嶂前,停了下来。
   这时他还不知道,明山嶂是广东的第三高山。
   不走了,再也不走了!林姓青年看了一眼周遭,满山松竹苍翠,隐约有梅花的气息,从远处飘来。祖屋“务本堂”前,也有一株百年老梅,开花的日子,会在洛川城里引来围观。在北方,梅花稀罕。他此刻的心里,充满了宁静的哀伤,充满了对故土的怀想。衣衫褴褛的林姓青年,就这样走进梅州的夜色,走进夜色下的梅林,回望万里之外,是渐行渐远,再也回不去的中原。
   这是这个年轻人,到达梅州的第一天。他不知道,此生此世,他将终老于此,中原林氏的血脉,也将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代繁衍。
   绍兴十五年,是公元1145年。2012年12月里的一天,我站在了林姓青年曾经站过的梅树下,遥想800多年前,客家人“衣冠南迁”的艰苦卓绝,不由得感慨万千。古代梅州盛产梅,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置梅州,就是因为地多梅花,且有梅溪。因梅成溪,那意象该有多么绚丽。也因此梅州自古就有“梅花乡”的美誉,域内多见古梅。城北岭上村、城东潮塘、玉西山、灵光寺等地,均有数百年古梅发现,在著名的“客天下”梅花园,亦有一株300多年树龄的古梅,老干虬枝,历经风霜,但春来仍满树繁花,灿若云霞。梅州历史上也留有众多以“梅”命名的山川、古迹、乡野、村舍,如梅峰、梅山、梅溪、梅江、梅园、梅林、梅亭、梅塘、梅教、梅子村、梅口镇、梅花山、梅花村、梅子坑、梅子墩、梅子坪、梅子坝、梅子岗等等。1994年12月,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在梅州召开,会上通过了由台湾世界客属总会、台北市嘉应五属同乡会、台北市梅县同乡会以及在台的东中、梅中校友会等五家单位联名提出的《建设梅州市为梅花乡》的提案,梅花被评为梅州市市花。台、港、澳和海外华侨纷纷捐款,在梅城新植梅树万本。中国以梅花为市花的城市,还有武汉、南京、无锡、丹江口、鄂州、南投等地,但惟有梅州以梅为市花,最为贴合。
   2012年12月1日,我由安徽合肥飞广东梅州,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飞机在梅州附近的揭阳机场降落,是傍晚的5点多钟,是个亦晴亦雨的日子,愈显得空气湿润,温暖如春。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85%左右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岭谷连绵,跌宕起伏。借助于现代交通工具,即使是在广州转机,从江淮之间的合肥,前往五岭之南的梅州,也仅用了半天的时间。所谓“五岭”,是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五座山岭,是长江以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不知道合肥至揭阳的航班,到底飞越了哪几座高山,但在揭阳岭上空盘旋时,则可以用峰峦耸列,惊心动魄来形容。揭阳岭是五岭之一的都庞岭的别称。因为处在岭南东部北上的最佳通道上,又有较多的低洼丘陵可供开垦,所以宋末福建一带因抗元失败而被迫迁出的客家人,多选择梅州,为躲避元兵的追捕,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以至“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成为中国南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今天,午发夕至的路程,在徒步行走的古代,也许要走上一年甚至几年时间。一般认为,历史上客家人曾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时间长达1500余年。而几乎每一次南迁,都与中原板荡,故土沦丧有关。最初的漂泊,源于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中原世家大族纷纷南渡,以避战乱。为避免和原住民户籍发生混淆,官府把这些从北方过来的户籍人口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唐末黄巢起义,天下大乱,唐朝随即裂为五代十国,客家人又开始了第二次大迁徙。接下来是金元入侵,宋高宗南渡,客家人纷纷卷入抗元的战争,宋亡之后,不得不退往更加偏远的广东东北部,即今天的梅州地区。这也是梅州成为客家最主要的集散地和聚居地,成为“客家四州”之首的原因。“客家四州”指的是赣州、梅州、惠州、汀州。第四次大迁徙发生在清康熙年间,第五次大迁徙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客家人一次又一次,向着更偏远的南方,更蛮荒的南方,迁徙,迁徙,再迁徙。
   站在梅州市客家文化博物馆里,重温客家人南迁的历史,内心很不平静。每一次迁徙都是死里求生,每一次迁徙都故土难离,每一次迁徙都伴随着血泪,每一次迁徙都九死一生。梅州林氏,后来出了一个林风眠,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著名画家。然而林风眠的先祖,是从福建宁化客家祖地石壁村入粤迁梅的客家人,和我臆想中的林姓青年,关系似乎不大。但经贡江水路翻过石壁进入福建的客家人,后来又从福建沿汀江和韩江南下进入广东,如此说来,林风眠的先祖和我笔下的中原林氏,也应该是血脉相连吧。
   乡土中国是一个安土重迁的社会,背井离乡在中国人看来,不仅是一件可怕而且是一件值得怜悯的事情。但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居然有客家人这样一个奇特的民系存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们不同于温州人、潮汕人等等以地域划分的族群,而是零散地分布于南中国的很多省份;他们不是以地域作为自己的身份认同,而是以语言和文化凝聚自己的族群,安放自己的心灵。
   这是一种更为牢固、更为恒久的方式,而它的奇特,正是传统农业社会所赋予。正因为深深地眷恋故土,挚爱家园,才能够漂泊他乡,去家千年,仍然固守自己的风俗,自己的语言。梦里常念身是“客”,“客家”身份是客家人对中原文化最深刻、最炙烈的认同。梅州号称“世界客都”,而世界各地客家人公认的纯正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标准音。在梅州,客家话播音已成为广播电视的一大特色,客家话成为梅州维系世界客家人重要的“情感纽带”,不少阔别故土多年的海外客家人,都以“乡音未改”为荣。客家话既是客家人的母语,也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有专家发现,客家话中有不少唐宋时期的书面用语,同时保留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古汉语音韵。由于客家人的先祖是中原士族,当他们携带这种优势语言和先进的中原文化进入赣闽粤山区时,对当地语言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产生了以唐宋汉语为基础,以百越土语为补充的一种语言共同体。所以即便是来到远离中原,山重水复的梅州,我也仍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中原的气息。梅州有名的菜品“客家酿豆腐”,据说是中原人“衣冠南迁”之后,因为岭南不能种小麦,没有面粉包饺子而创造出的美味,和盐焗鸡、梅菜扣肉并称为客家三大菜肴,与传统的中原口味一脉相承,与广东的本土菜系广州菜和潮州菜,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梅州著名的“客天下”国际大酒店,我吃到了最正宗的客家菜,对它的鲜、香、清、郁和原汁原味唇齿留香,入口不忘。客家菜的用料,以家禽而不是以海鲜为主,所谓“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鹅不浓”,不求清淡反求浓郁,仅此一点,就与广东原住民的口味大相径庭。在烹饪手法上,也是充分继承了北方菜肴的炖、烧、焗、煲,尤以沙锅菜见长。遥远的乡愁,早已在祖先漂泊的路上,渗入骨髓和血液,客家菜将最隐秘的相思,融进一日三餐,一代代地咀嚼,一天天地回想。
   在远离中原的地方,守望中原的炊烟,这是多么深情的守望。
   食物的味道,最能唤醒灵魂深处的记忆,衣食住行,无不体现习俗的力量。在南中国最富盛名的客家文化集中区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你随处可见中原文化的影响。园区占地面积2000公顷,由原生态的自然山峦和坢坑、小密等三大水库组成,集“吃、住、行、游、购、娱”和教育、科研、文化为一体,由“十大文化工程”和“五大景区”所组成。十大文化工程包括客家鼎、客家赋、百米大型客家迁徙图、客家墟日图、印象客都、四大雕塑、作家庄园、客家祠、梅花园、客天下巨石广场等十个文化含量极高的项目;五大景区则包括“客天下”广场、客家小镇、千亩杜鹃园、郊野森林公园、圣山湖五个景区,以绿色、生态、环保、休闲为号召。客家小镇与我们入住的宾馆一墙之隔,我曾于雨后的黄昏,寻寻觅觅到那里,感受安宁纯正,温馨绵长的客家小镇生活。营造客家民俗文化氛围,打造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客天下”是客家人的骄傲。
   饮食之外,最能表达客家人故园之思的,还有客家围屋。虽说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比如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显然是围龙屋莫属。据历史学家考察,围龙屋建筑与中原大族的住宅类型十分相似,是中原建筑风格的一种变形和传承。有考古发现说明,处于黄河流域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其居所就是由几十座方形或圆形的土夯房屋组合而成。作为中原汉人,南迁至远离故土的闽粤赣山区后,一定怀有很强的陌生感和不安感,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对外是全封闭的,对内则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与走廊、巷道、楼梯相通,这不仅是为了方便,更出于一种防范。可以想见,最初进入岭南的客家人,生活是多么艰辛和艰难。而最能流露出他们思乡情怀的,是他们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体量庞大的客家围屋,充分具备了聚家族而居、聚宗族而居的条件。而围屋的“心脏”,是摆放祖宗牌位的祠堂,这也是族长召集族中男丁议事的地方,体现的是宗法制度下的家族伦理思想。
   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生活,即便是身在他乡,也依然如在故乡。
   日本作家山口县造在《客家与中国革命》一书中说:“没有客家便没有中国革命,换言之,客家精神是中国的革命精神。”甲午战争、保台抗倭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中,梅州客家中涌现出丁日昌、丘逢甲、何子渊、叶剑英、范汉杰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人物。客家人勤劳俭朴、崇文重教、爱国爱乡、重义轻利、勇于开拓的文化特性,在梅州客家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梅州凝聚了天下客家人的精神和灵魂。
   美国学者肯比尔说:“客家人是中华民族里最显著、最坚强、最有力的一派”,俯瞰南中国大地,我们不能不惊叹客家人的分布之分散、分布之广泛、分布之远涉重洋。有数字表明,目前分布在亚洲各国的客家人,保守估计有400万,其中印度尼西亚约120万,马来西亚约125万,泰国和新加坡各约60万。中国周边国家,菲律宾、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老挝等等,都有数量相当的客家人,就连斯里兰卡和科威特,也都有客家人存在。美国、法国、荷兰、丹麦,非洲的莫桑比克、安哥拉,大洋洲的瑙鲁、新西兰,也有客家人分布,客家人的足迹遍及三大洲五大洋,若将港澳台地区单列,则分布多达85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在8000万左右。
   2009年10月,梅州再次成功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齐聚梅州,品尝客家菜肴,品味客家文化,回望漫漫迁徙路,再一次把中原故土,认同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在客家人1500多年的迁徙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地和聚居地,它也因此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成为世界客家人公认的“世界客都”。踏上梅州的土地,处处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感受到身在天涯,如在故土的亲近安详,感受到“客在梅州”的美好与幸福。

共 50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梅州客家文化的随笔。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中原的汉族,历经五次的大规模南迁,在南方各省形成的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在1500多年的迁徙史中,客家先民扶老携幼,背负中原文明,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扎根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广东梅州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地和聚居地,它也因此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成为世界客家人公认的“世界客都”。在这座梅花之都,随处可见中原文化的影子。一代代“衣冠南迁”的客家人,深深眷恋着故土,固守中原的风俗。无论是包含大量唐宋古韵的客家话,还是具有传统中原口味的客家菜,或者聚族而居的围龙屋,无不隐藏着中原文化的密码,彰显客家人不忘故土的思乡情怀。文章开篇臆想800多年,一位林姓青年背井离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梅州,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是所有客家人南迁的历史缩影,给全文创造出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确实是大家手笔,欣赏!力作,倾情推荐!问好作者!【编辑:燕剪春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60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6-06-07 21:16:50
  梅州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城市,有时间一定要去那里好好感受一下客家文化。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16-06-09 21:08:51
  老师佳作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情感饱满。向你学习,祝端午安康!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6-06-12 23:33:4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