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百味】像农村一样的城市(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百味】像农村一样的城市(中篇小说)


作者:李衔夏 布衣,36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5发表时间:2016-06-13 07:35:22


   她在大学时交过一个男朋友,交往三年,毕业后不久就散掉了。他们做过最雄伟的一件事是牵手到广东省所有城市旅过游。但旅游显然已经是两个人唯一的共同兴趣。祁红菱像大部分初恋的人一样,仅凭感觉选择对象,恋爱以后发现两个人根本不合适。她喜欢阅读、写作;他喜欢打球、玩游戏。她积极上进,立志要在广州立足;他消极懒惰,听从家人的安排,回肇庆老家做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柜员去了。祁红菱毕业后先是在广州宅了几个月,找不到工作,跟男朋友两地分居,联系甚少,慢慢没了感觉,祁红菱便提出分手。
   在广州,祁红菱独自住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她是故意不跟姐姐一起住的,一则会破坏她跟丈夫的二人世界,二则是她有点瞧不起姐夫的工作,三则她不想自己有个安逸的窝,希望动荡的感觉可以刺激她进取。城中村在人们的印象中,离不开脏乱差的感觉,她住进去以后,倒也还可以接受,近几年的城市规划是有点成效的。城中村里充满有理想肯奋斗盼成功的人。她惊喜地发现,城中村里不乏落魄的诗人,她还认识了几个,其中还有两个男诗人曾向她表白,她拒绝了,经过第一段恋爱,她明白,爱情需要的不是外貌、才华,而是性格、志趣。
   初中以后,祁红菱就离开石栏村到外地求学,寄居学校,一年只有寒暑假回家。这短暂的时间,她基本没有闲过。除了完成寒暑假的功课,自习下学期的教材外,她每天都得起早攀黑地劳作,烧饭做菜、洗衣拖地、插秧收摘、赶集购物等等,什么农活她都干过。她一回家,家里的劳动仿佛全压到她一个人的身上。这就是导致她后来坚决不回家找工作的原因,在外地生活,她是越来越少回家了。
   似乎是命运使然,从家里农村来到大学校园,再来到城市的城中村,最后来到风雅园,她似乎一直在乡村里徘徊,对城市的坚硬没有直观的接触。在她看来,风雅园其实也是一个城中村,只是这里每户人家都是地主。从内心上来说,她对城市坚硬的一面已经作好准备,大学阶段成功励志学的书没少看,心中早有个轮廓,但是,她就是没遇上,这不得不让她有些无语。就好比千里迢迢跑到厕所,千辛万苦买到足够的草纸,蹲下的一刻,便意没了。
   回想起去罗村两天的见闻,祁红菱是如此记录的:怀着雀跃的心情,我坐上罗总的车。作为新员工,能有机会坐上老板的车,真是非常的幸运!快到罗村的那段路颠簸起伏,我的心也一样。村长和村民们早候在村口迎接,敲锣打鼓地好不热闹!大家都说,罗总是村里最有出息的人,他们也一荣俱荣了。行程安排相当紧凑,先是到罗总祖屋看了一遭,祭拜他先人,然后到罗氏祠堂祭拜他祖先,之后罗总办他的事去了,我在几位村领导的陪同下,走遍了整条村,相同地域的农村基本大同小异,罗村跟石栏村其实差不多,我主要是记住一些特殊的东西。在罗村的每顿饭都是全村出动,杀鸡宰牛的,一条连起来的长桌贯穿全村,大排筵席的盛事。晚上在村长家留宿,村长讲了许多好玩的村史村事。第二天继续是分开行动,我走访了每一户家庭,聊了许多,也了解到许多鸿伯的事。整整两天的劳累,回来的路上,我都困得在车上睡着了,但我很开心,见识到许多东西,忙的时候人会感觉很充实。领导就是领导,罗总的精力实在是好,折腾整整两天,回来的时候夜晚行车,他开得平稳安全,给我一个完整的梦。
   没多久,祁红菱进入到保姆进修班的课程。初级班主要学洗衣做饭之类的劳务活,虽然祁红菱对这些已经非常熟悉,但听听专业的知识还是有收获的,课程会教授一些简单而巧妙的方法,干起活来轻松便捷。中级班主要学简单家庭医疗、保姆自我减压法、辅导家庭儿童、买菜讲价等的较有技术含量的知识,祁红菱听得很认真,这些不单对保姆有用,在日后的生活中也是很有帮助的。高级班主要是心理学,保姆可能遇到的各式人等的心理,如何更好地处理自己与户主的关系之类的内容。祁红菱学得最轻松,她在这方面颇有基础,专业学的是中文,阅读广泛,对人的心理有自己的较深理解。每月学一级,一级级学上去,祁红菱越来越感觉到保姆的工作也是一项难度高价值高的工作。课程基本已经把保姆工作上升到崇高理想的高度,研究如何通过服务的质量获得尊严、欣赏与重视。
   几乎每天晚上,祁红菱都会安静地坐在老人身边,听他讲述从前的故事。和许多老人一样,罗仕鸿热衷于一遍一遍回忆往事,以前在村里就有许多爱听故事的后辈缠着他,后来觉得他讲来讲去都是那些事,渐渐丢了兴趣,不再来,而如今的罗萧山已经是大忙人,更是没有时间听他说话,终于遇到祁红菱,一个耐心的女孩子,总是不断追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说得好不痛快!
   据罗仕鸿说,他的麻风病是哥哥传染给他的。当时还是旧社会,他和哥哥外出闯荡,到处漂泊。哥哥爱上一个异乡女子,陪她回了趟家,就染上了麻风。还没有病症出现时,哥哥回来找到他,就把病毒也传给了他。哥哥首先病发,手指和脚趾开始溃烂,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病,两兄弟吓坏了,他准备把哥哥送回罗村,返程的途中经过一个村庄,寄宿几天,被村民们发现这是麻风,哥哥被强行抓起来,葬身于熊熊烈火。罗仕鸿被村民持镰刀锄头强行赶走。他看着哥哥被烧死,悲痛不已。独自一人返回罗村,体内的病毒终于发作,还传染给了妻子。还好那时刚解放,组织上相当重视,把他们迁到麻风村聚居,还帮他们抚养儿子罗萧山。后来特效药治好他们的病,后遗症却永远困扰他们。他从来没有怨过谁,包括他的哥哥。罗仕鸿总是一脸感恩地说,感谢上苍,麻风只夺走我一只眼睛,还留着我的另一只眼睛欣赏我老婆美丽的容颜足足几十年!祁红菱会想,果然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他妻子患过麻风,脸部皮肤和肌肉肯定受到惨不忍睹的摧残,怎么还会美丽!罗仕鸿也总是接着说,上苍也是公平的,我的另一只眼睛他只是寄存在我脸上,老婆走后,他就毫不留情地收回去了,呵呵,我留着已经没用。
   祁红菱被他自然流露的对妻子的情感深深打动。在他那个时代的婚姻中,能有爱情已经很难得,更何况是这种让现代情侣也望尘莫及的深爱。祁红菱问过罗仕鸿,听说您另一只眼睛是妻子去世后哭瞎的,似乎不太像您乐观向上的性格哦,这件事是真的吗?罗仕鸿淡淡微笑,点点头,丑陋的脸因孩子般纯真的笑容而焕发光芒。他说,那只眼睛是上天寄存在我脸上的,让我看了老婆一辈子的美丽,老婆去世,自然,留在我身上也没用了,上天收回去是应该的,我无怨无悔。祁红菱准备把这些聆听感受写成一首长诗,题目就叫《麻风》,断断续续地写,慢慢写。
   《麻风第一章》
   麻木的风,冷冷地,吹在市集深处
   路的尽头是恐惧的入口,寒冷而阴暗
   里面生活着一种骇人听闻的病
   以及一群骇人听闻的老人。市集喧闹
   买来卖往,面孔和面孔们稀松平常
   手里捏紧阳光,我走进一块发黄的琥珀
   这是一座城堡,透着腐朽的气息
   这是一家医院,围困一种病毒
   就像奔跑的空气围困在马的铁蹄下
   头皮发麻,我仿佛听见硕大机械的噪声
   咔、咔、咔。有条不紊,形成一堵音墙
   把凶猛的物质锁住。恐惧的恐惧
   是对未知的虔诚,是对光芒的留恋
   是对传播、复制、再生的无能为力
   现实中,麻风病存活于人们的口中
   张牙舞爪,它是一种经验,一种震慑
   我怀揣一个战栗的借口,站在门外
   惊奇于那扇敞开的大门,里面绿草如茵
  
   第一次带罗仕鸿外出,发生了不少趣事。那天午后,罗仕鸿突然对祁红菱说,外面一定阳光灿烂吧。祁红菱望了望窗外,果然阳光明媚,她一惊,先是隔空检查老人视力是否已恢复,后来确定不是。她问道,鸿伯,您怎么知道的?罗仕鸿笑笑,说,我虽然看不见东西,但其他感官还是挺灵光的,现在气温这么热,不是那种湿润或者压抑的热,很干燥,但是又有几丝清风,还有几只知了在叫,我想应该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祁红菱恍然大悟,道,鸿伯真厉害!罗仕鸿俏皮说道,我猜中了有什么奖赏吗?祁红菱会心一笑,保姆培训课程有授,老人很老的时候会像一个孩子,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先变大后变小的过程。她笑道,你想要什么呢?我都答应你。罗仕鸿耷拉的半边脸颤动着,他说道,真的吗?真的什么都行吗?祁红菱笑道,是的,说一不二。罗仕鸿说道,我想到村里走走。祁红菱一愕,支吾着,呃,这个嘛。罗仕鸿笑得很爽朗,说,你答应的。说罢转动轮椅,驾轻就熟地往门口的方向摇去。祁红菱心想,没办法啦,丑妇终须见家翁,我总得带他出去的,瞒得住是本事,瞒不住是正常,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快步赶上前去,推轮椅。
   把老人推到别墅的小花圃,祁红菱想起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让罗仕鸿先等一会,说是阳光太猛,自己得进屋取把伞。其实她是拨了一通电话给福军老汉。正好他在家,祁红菱便说了情况,之前罗萧山早有交代,福军也很配合,满口答应,还说他负责通知其他几位。
   还好风雅园小区的环境比较宁静,没有这么容易穿帮,祁红菱只需把重点放在视觉上,对象是一个盲人,她想怎么编就怎么编。轮椅一出别墅院门,罗仕鸿给祁红菱不小的压力,他说,红菱,老头子我看不见什么,你就做我的眼睛吧,给我说说村里的风景,尤其是变化。祁红菱冷汗也冒了,嘴颤颤地说,哦,我可不怎么会描述事物,我尝试下吧。罗仕鸿笑道,你的水平我还不知道吗,放开来说吧,我可听到你在颤抖哦,很激动吧?祁红菱不知该说什么,只能用顽皮的姿态应和道,那是相当激动!
   凭借过人的记忆力,祁红菱用想象和语言还原一个百十里外的村庄,凭空捏造一些变化,或者这些变化本身就是弥补记错的部分。推着轮椅出了花圃,祁红菱便故作惊奇地叹道,啊,田里的稻苗长得绿油油,好壮实啊!罗仕鸿淡定微笑说,那是我们家的田,前几年我和品珍没能力种了,就让给芽芳,她家儿女多,供书教学,挺辛苦的,多块地总能好些,当然,有利就有弊,可能是过于劳苦,她男人才这么早去的,唉!祁红菱说道,嗯,她挺可怜的。罗仕鸿笑道,生活就是这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村里有哪个不可怜呢,就连村长也不好过,大儿子好打架,二儿子又愚钝,两个都没少让他烦心。祁红菱说道,鸿伯真厉害,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罗仕鸿呵呵乐了,说,我哪知天下事啊,胸中尽是村里的芝麻绿豆事,红菱,推我去芽芳家看看吧,就在旁边那栋。祁红菱不知道芽芳有没有被罗萧山请过来,她暗想,下次见到罗总,一定要问他拿到邀请名单,自己逐个登门造访,了解好情况,自己对鸿伯说起话来也心里有数许多。她极力克制住慌张,说道,门好像锁了,里面没人,好像有一次听茗茗姐说,旁边的这位大婶去城里看儿子了。脸阴下来,罗仕鸿说,哦,是这样子,怪不得这段时间都没听到她家的猪叫。祁红菱连忙说,是啊,听说都卖了。罗仕鸿问道,十几头全卖了?祁红菱冒着冷汗,说,对于屠宰场来说,十几头也算不得什么。罗仕鸿喃喃自语,看来芽芳的生活是很不行了。祁红菱舒一口气,暗想,罗总圆谎只是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去思考盲人,没有视力的盲人要在视觉方面糊弄过去是很容易的,但其实,我们应该从一个盲人的角度来思考盲人,盲人丧失了视力,他们的听力会变得更好也更重要,因此,圆谎方面还要考虑到听觉方面,比如邻居的猪叫之类的声音,下次一定要提醒罗总注意。祁红菱突然感觉自己成熟了,所谓的服务,不过就是把事情想仔细,做仔细。罗仕鸿说道,红菱,帮我记住,萧山来的时候,让他在经济上接济一下村里的困难户。祁红菱爽朗应道,好的,放心吧鸿伯,我知道,在这方面罗总一直有在做。
   幸好是下午,阳光猛烈,行走在小区里的人很少,周围也没太多嘈杂声。祁红菱专捻安静的地方去。即便如此,七拐八拐之下,居然也来到这个作为鸽子圣地的中心广场。地面是发烫的,鸽子早飞回树上的窝里午睡。中央的喷泉在源源不断,在给小区的心脏降温。祁红菱说道,到凤溪边了,鸿伯,您听这水声,多清脆。罗仕鸿呈一副享受状,静心聆听,缓缓说道,是啊,这水声,听着就让人生津,不喝就感觉到清凉甘甜。说罢,他轻声哼唱道,凤溪、凤溪,生命的晨曦,朝露待日晞,罗村之源泉,我们的福祉。
   掌声响起,祁红菱笑道,鸿伯真是多才多艺,好美的旋律,好美的词句。罗仕鸿谦虚道,也就是瞎吆喝,没啥水平。祁红菱说道,瞎吆喝也这水平,认真唱岂不是能飞天,呵呵。两人大笑。罗仕鸿问道,可以捞一瓢水给我喝吗?祁红菱道,没有器皿哦。罗仕鸿道,用掌心就行,经过小姑娘的手,水也会更甘甜。祁红菱笑了,暗想,但愿喷池的水是干净的,别吃坏了鸿伯的肚子。于是舀了一捧水,端到罗仕鸿嘴边。罗仕鸿咕咚咕咚地喝完,哈地叹道,好水!肚子好舒服!
   过了一阵,罗仕鸿说道,以前我经常到凤溪边淌水,如果不是眼睛不方便,我真想再下去,让双脚感受一下水底光滑的鹅卵石。祁红菱忙道,您还真能自制,谢谢您,没给我添麻烦,您要是真想下去,我可就惨了,您的安全问题我是担不起的。罗仕鸿笑笑说,当然,我不会让你难做的。祁红菱轻松笑道,谢谢您。罗仕鸿说道,旁边这几棵枣树长得怎么样?祁红菱在罗村观察的时候也不能面面俱到,比如哪里长什么树,短短两天怎么可能有时间去观察去记住,现在只能凭空说,挺茂盛的。罗仕鸿说道,这个季节应该是落枣的时节,地上有没有落下的枣子,捡几颗给我尝尝吧。祁红菱惊慌,但仅限于内心,说道,地上东西不卫生的,把您吃坏,我就有大问题了。罗仕鸿笑道,你拿到溪里洗洗就行。祁红菱不知该怎么办,自己不是魔术师,如何随手变出几颗枣子来。

共 36211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8
转到
【编者按】谎言,圆了一个又一个,有人是因为一片孝心,有人是因为善良爱心,有人是因为金钱名利,有人是因为推卸责任……目的不同,出发点都相同,共同演绎了一场早已穿帮的戏。作者构思新颖巧妙,让读者耐读,回味,深思。一个农村出身的女大学生祁红菱得到老板罗萧山的信任,高薪聘请她照顾父亲罗仕鸿,罗仕鸿是一个麻风病康复者,双目失明,半边脸瘫。祁红菱刚开始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照顾起罗仕鸿,在照顾过程中,必须要帮老板圆谎,营造出是在罗村生活的氛围。罗仕鸿年轻时离乡别井,老了只想落叶归根,呆在罗村。但是罗萧山经过多年打拼有钱后一直想接父亲来城市享福,无奈之下只能对双眼失明的罗仕鸿撒谎,骗父亲来别墅居住,方便探望照料。祁红菱的工作主要是陪罗仕鸿聊聊天,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有感于罗萧山的孝心,祁红菱做得尽心尽力,谎言不断,都是善意的。罗仕鸿病重后,执意要从医院回老家,祁红菱才知道罗仕鸿早已知道不是住在罗村了,只是不对儿子说穿。由于祁红菱的一时疏忽,使罗仕鸿摔倒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长期圆谎的祁红菱训练有素,轻易地推卸了责任,她婉拒了罗萧山的金钱慰劳,回到石栏村工作结婚生子。作者文笔深厚,人物描写灵活生动,语言委婉朴质,无赘言,读后启人良知,佳作力荐!【编辑:梁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梁心        2016-06-13 07:37:20
  一篇厚重的小说,欣赏学习了,遥握作者,感谢赐稿。
2 楼        文友:梁心        2016-06-13 07:39:05
  功名利禄过眼云烟,一切顺其自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