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百味】像农村一样的城市(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百味】像农村一样的城市(中篇小说)


作者:李衔夏 布衣,36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8发表时间:2016-06-13 07:35:22


   正在此时,一把声如洪钟的嗓音横空传来:鸿哥,出来散心啊?这人正是刘福军。罗仕鸿登时意兴阑珊,笑道,这么大太阳的,你不在家里午睡吗!祁红菱怕刘福军露馅,用唇语反复说着:凤溪。刘福军会意,对罗仕鸿说,一个乡下老男人,黑不溜秋的,还怕太阳晒!罗仕鸿开玩笑,说,呵呵,你还敢在我面前倚老卖老,你算什么老男人。刘福军笑道,好啦好啦,算你是村里最老的老人了,行没!罗仕鸿说道,我虽然不是最老的,但咱俩比起来,我还是要老上一些,你就不能在我面前逞老。刘福军说道,好啦,你厉害,快回去吧,我要钓鱼,你在这里搞到鱼都跑光了。祁红菱仍然想着枣子的事,寻思着得快点离开这里,于是接过话题说,是啊,鸿伯,我们也是时候回去了,您还没午休呢,我也还有很多家务等着做。罗仕鸿说,那你先回去吧,我在这里多待会,没事的,福军会照看我。祁红菱连忙说,这怎么行,照顾您是我的职责,我必须把您亲自送回家。刘福军也附和道,你看人家小姑娘这么尽心尽责,你就赶紧回去吧,我顾着钓鱼,才懒得管你,呵呵。罗仕鸿没辙,但也笑得从容,说道,那好吧,红菱,你推我回去吧,福军,有时间多来我家坐哦,我闷得慌。刘福军爽声道,一定。
   回去的路上,太阳相对柔和一些,树叶沙沙作响,风一阵阵吹来,祁红菱脸上的红潮涨了又退,涨了又退。大部分路人都是小区居民,他们和保安一样,早就得到罗萧山的交底,对这位坐轮椅的失明老人心中有数,靠近时不声张,不惊扰。也有小部分路人不知明细,三两成群走过时,说的话进入到罗仕鸿的利耳。老人便会问祁红菱,他们是谁,怎么好像没有听过这样的口音。祁红菱便说,最近村里准备招商引资,开发旅游业,所以来看环境的人比较多。罗仕鸿问道,怎么没有听说过?祁红菱笑道,看来您还真得多出来走动走动,呆在家里消息多不灵通。说的时候,她自己都倒抽一口气。她暗想,回去以后一定要把这些说法记录下来,给大家通通风,不然就众口不一了。
   前后遇到两位村里请来的外援,祁红菱都不认识,是他们主动的招呼。第一位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耳朵大脖子粗,口齿比较木讷,但表演的技术还算不错。迎面过来就笑容可掬,对着老人喊,鸿伯,出来散步啊?罗仕鸿一时没听出是谁,于是问他。那人答道,我是阿泉,记得吗?罗仕鸿笑着点头道,哦,陈老汉的儿子。那个阿泉笑道,是啊,鸿伯记性真好,行,我不跟你聊了,还得赶着去陈村办事呢。大步流星地,人随声音远去。罗仕鸿还沉浸在相关回忆的搜寻之中,对祁红菱说道,他叫陈金泉,祖上本来住在陈村,日本侵华的时候,他爷爷流离失所,就来到罗村定居,在这里结婚生子,落地生根,他的很多父老乡亲都在陈村,他不时就会回去看看,哎,失根的一家!祁红菱听出老人的心事,大概就是他不肯离开罗村的原因吧。
   第二位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按理说应该处于更年期,但气色红润,神情平和温雅,可以想象到,年轻时一定是安静、勤劳、美丽的乡村姑娘。这位妇女先打招呼,罗仕鸿一听便认得,惊喜道,芽芳,是芽芳吗?妇女应道,是的,鸿伯,好久没见你了。祁红菱心想,原来她就是芽芳,年轻时是村花吧,怪不得那个福军老来还谈论她,之前还怀疑她在不在外援邀请之列,其实是多余的,她不来,福军怎么会来,呵呵,她能搬来,说明她生活上的困难应该已经得到罗总的解决。罗仕鸿问道,你不是去城里看孩子了吗?芽芳显然是个不善说谎的人,但她知道,这是为老人好,所以还是硬着头皮红着脸说,是去了几天,今天早上才赶回来的。罗仕鸿说道,早上回来应该是很困就睡下了吧,怪不得刚才红菱说你们家的门都紧锁着。芽芳说,是的。罗仕鸿问道,听说你们家的猪全卖了?芽芳说,是的。罗仕鸿又问道,你生活是不是有难处,你跟我说说,我儿子现在有钱啦,可以让他帮帮你!芽芳说,还没谢谢你儿子呢,他已经帮过我,你们家的人都很善心!祁红菱想,后面两个回答应该是真实的吧,呵呵,有时圆谎不一定都是假话,她又想,幸亏鸿伯是个以善想善的人,不会意识到别人骗他,也不会在提问中加入一些试探性的元素,否则早穿帮了,还是不能让他一直问下去,否则芽芳迟早招架不住。于是说道,鸿伯,我们是时候回去了。虽然扫兴,但罗仕鸿并不生气,对芽芳说,我们要回去了,有时间多来我那里坐啊,我这个孤家寡人,看不到你的美丽,也可以听听声音解馋哈,呵呵!芽芳面红耳赤地,也不生气,说道,你这个孤家老头子是越老越口花了,不跟你说了,我要去桂兰家。罗仕鸿笑道,帮我问候她和她家人哈,来我家可以叫上她。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年长者对早上贪睡的年幼者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年幼者回答道,你怎么知道我一定是那只鸟,如果我是虫子呢,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笑话的背后是一个社会现象,似乎年长者比年幼者更懂得珍惜时间,积极向上。祁红菱是深有体会,她见过太多同龄人,懒惰消极。她在内心对自己说,我不能做他们中的一员,我要奋发图强。当她与罗仕鸿接触越来越深时,这个经历过滔天苦难而又离死亡不远的老人仍然怀着一颗乐观好善的心,她不禁为之动容,觉得自己应该更加积极努力,给人生作一个良好交代。可能很多东西都是司空见惯的,她现在已经可以很平和地注视罗仕鸿半瘫的脸。她下定决心要好好照顾罗仕鸿,不管能不能陪他走到生命的终点,都一定要在陪他的岁月里让他感受到温暖,让他对于家乡罗村的梦一直做下去。于是她对保姆培训课程学得更加认真。
   没过几天,茗茗姐来看罗仕鸿,祁红菱跟茗茗姐谈了自己的心得,要从听觉上完善老人的梦。茗茗姐回去后跟罗萧山转述。罗萧山就把所邀外援的名单交给祁红菱,并召集大家见个面,祁红菱把对罗仕鸿说过的一些需要大家避免矛盾的话跟大伙通了通声气。罗萧山让祁红菱每周组织大家开个茶话会,吃喝他负责,大家可以在里面交流为罗仕鸿更好圆梦的建议。另一方面,他派人到罗村祖屋修整一番,两天后派车接外援们回去做好准备,然后以接罗仕鸿去医院例行检查为出车理由,医院出来后,车直往罗村而去,安顿罗仕鸿和祁红菱在祖屋住几天。罗萧山利用这几天按照祁红菱的建议在三十六栋别墅周围大力加工,比如用一些电子设备调出猪叫、牛叫的声音,还有某些农村独特的声音,等等。当然,涉及声音方面,必须控制分贝大小,不能形成噪音。首先要赞助小区物业,私下再跟保安组搞好关系。罗萧山派公司里最优秀的销售人员,向附近的居民解释,开始是以打造乡村式别墅风格为幌子进行糊弄,那些不能糊弄的就财可通神,由于风雅园小区多是有钱人,也有不屑于用钱解决问题的人,这少部分人则由罗萧山亲自出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达成某种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解决的目标。若干户无论如何解决不了的,只能一拖再拖,反正,物业和保安组方面已经安排妥当,怎么投诉都没关系。五天后,全部办好,罗萧山再派车去接回罗仕鸿和祁红菱,借口是医院复诊。
   在罗村的这几天,祁红菱可忙坏了,白天几乎一刻不能离开罗仕鸿,因为村民的素质高低不一,有些说话不细想的人,很容易说漏嘴,祁红菱必须一直陪着,时常提醒,或者及时补救。罗萧山已经嘱咐过村长,不迎送、不设宴、不庆祝、不喧嚣,还说,祁红菱提出要帮忙的事情,请村长多担待。村长满口答应。因此,这几天祁红菱不便抽身,做饭洗衣这些家务基本是村里的热心大妈大姐帮忙解决的。来看罗仕鸿的村民明显多了,全村人的关注焦点都在罗仕鸿身上,但是所有人都装作一脸平静与稀松平常。祁红菱在一旁看着,内心不禁觉得好笑。她每天都会带罗仕鸿到村里各处走走,一来是打心底很想让罗仕鸿尽可能多地享受真实罗村的时光,二来自己也好把没留意或者没记住的罗村细节刻入脑海。有好几次,祁红菱为罗仕鸿的问题生出一身冷汗。刚进罗氏祖屋,罗仕鸿就问道,红菱,怎么我又听到芽芳家的猪在叫?祁红菱愣了半晌,说道,哦,想起来了,之前您不是让我跟罗总说,尽量帮帮芽芳婶吗,我说了,后来听说罗总资助她买回好几头猪呢。罗仕鸿满意地笑笑,说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当天夜里,罗仕鸿临睡前问她,红菱,最近村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特别事情,我感觉很多久违的声音又重新出现了。祁红菱说道,其实之前也有,可能是您的身体尚未完全康复,或者心情还没平复,就没有听到,今早看过医生,吃过药,情况就转好了,能听见细微的声音了。罗仕鸿说道,哦,是吗。祁红菱说道,我也不大清楚,胡乱猜的,管它呢,现在能听到就好,你就更有从前的感觉了。罗仕鸿笑道,这也对。两天后,罗仕鸿对祁红菱说,我觉得这两天身体变好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看完医生回来后我感觉空气都变清新了,之前总有点浑浊,呼吸不畅。祁红菱一惊,她倒没想过这方面,保持镇定之下,说道,也许是吧,心理对人起的作用挺大的,高考的时候我反复对自己说,政治我一定能考九十五分,结果我考了九十六分,而之前几次模拟考我最高只考过九十二分。她试图联系真实经历把话说得更加真切。
   当夜,她就打了个电话给茗茗姐,她不敢直接打给罗总。她让茗茗姐转告罗萧山,加工别墅方面还得加入空气净化环节。照顾罗萧山睡下后,她回到房间开始记下心得与观察扼要,然后是学习保姆课程教材,临睡前半小时例行阅读文史哲书籍,其实很多时候她并不看懂,但喜欢那种艰涩的阅读历验,不小心读进去后会有灵光闪现的感觉,这时她知道自己又进步了一点点。
   窗外传来村里一些老人的夜咳声和夫妻的呻吟声。祁红菱从小在石栏村就听惯了。她还记得十三岁那年夏天,自己来例假,因为身为妹妹,所以早从姐姐那儿得知这点小秘密,对自己的初潮,她是既害怕也期待。终于,她开始明白一些男女之事,在夜晚从小听到大的夫妻呻吟声开始让她面泛红潮,每次听到,她的心就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此后的几个寒暑假,她回家都绕不开这个问题,渐渐长大才好些。此刻,她回想起脸红的往事,内心不免生起感伤,那些已经过去的岁月再也回不来。
   她突然产生出去走走的想法。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倒不恐惧,在石栏村时她就经常这样,她相信乡村是纯朴安全的。夜晚的罗村非常安详,很多人早早就睡下了,只有游手好闲之辈通宵喝酒吹水打牌,见到祁红菱,纷纷示好般打招呼。祁红菱觉得他们不像城里人那种阿谀奉承,而是一种本能好富的可爱。她知道,罗村的夜路之前还是用电灯泡照明的,后来在罗萧山的赞助下,才装上白炽灯,比较昏暗的那种,一眼望去,像飘着一层淡淡的雾霭,有点迷幻。一个人走着,祁红菱内心感到一阵空灵,闭眼时仿佛有旋律掠过,很安详很惬意。拖鞋在麻石路面上踢踏作响,节奏分明,像踩着音乐的鼓点,对于整个夜色中的村庄来说,都是充满诱惑魅力的。她漫无目的地走着,经过白天走过的地方,就会有点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她好几次停下来不动,闭眼聆听,似乎能听到夜晚精灵的声音。登上一座小山岗,深呼吸,大地的辽阔涌进她的身体,清凉而舒透,很有力量,很饱满。她想到家乡,父母和姐姐。
   陪罗仕鸿回别墅居住后几天,祁红菱请了两天假回家,茗茗姐暂时请芽芳接替她,会有些不放心,主要是圆谎方面,但也没办法,芽芳应该算是对情况比较熟悉的人了。当然,茗茗姐有些正常的不满,祁红菱承诺至少半年不再请假。茗茗姐静下心来后还是会理性地说,这样不行,有事还是应该请假。祁红菱说道,不用了,我本身就有假期,不需要再请。连同本来的假期,祁红菱总共回了三天家。
   这次回家,预支一个月的工资,她可谓有钱了,买了许多东西回去,在家那边也购置了许多家具电器之类的。家人和乡亲都感到这个女大学生要成功啦,来问亲的媒婆都有好几个。她父母的脸可荣光呢,父亲没再酗酒,但仍然每晚都跟猪朋狗友们喝酒庆祝。姐姐一直给卖猪肉的丈夫打下手,现在收入稳定了,就想在城里找份独立的工作,无奈学历较低,走动无门。听妹妹说了城里的经历,既羡慕又打心底为之祝福和高兴。她对妹妹说,你们罗总是个成功的大善人,分量够,人面广,你问问他,可不可以帮我安排或者介绍份工作吧。祁红菱答应了,但暗想,自己只是一个保姆,人卑言微,怎么可能向罗总提请求,麻烦他。父亲没完没了地发脾气,母亲没完没了的唠叨,姐姐没完没了的请求,媒婆没完没了的登门,乡亲没完没了的巴结。统统让祁红菱心生厌恶,只想离开。她怀念起风雅园三十六栋别墅安逸惬意的生活来。有时候人就是这样,距离越远的事物越想念。
   回到广州后,祁红菱更加积极工作。过没几天,罗仕鸿的十岁孙子聪聪来看他。聪聪一直在贵族学校寄宿,作为富家子弟,这样可以保障他的安全。他见爷爷的次数不多,感情也不深,虽然见面之前父母教导过他要怎样做,但真正面对爷爷那张变形丑陋的脸,他总有些恐惧。还是茗茗姐机警,一听儿子说话时震颤的语气,立马说一句,聪聪总是这么畏生的,在家里也就跟我一起时比较泼皮。罗萧山也补充一句,是啊,见了爷爷也这样。罗仕鸿笑道,恩恩,这样可不行,得多锻炼啊,不然以后怎么做大事,呵呵。

共 36211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
转到
【编者按】谎言,圆了一个又一个,有人是因为一片孝心,有人是因为善良爱心,有人是因为金钱名利,有人是因为推卸责任……目的不同,出发点都相同,共同演绎了一场早已穿帮的戏。作者构思新颖巧妙,让读者耐读,回味,深思。一个农村出身的女大学生祁红菱得到老板罗萧山的信任,高薪聘请她照顾父亲罗仕鸿,罗仕鸿是一个麻风病康复者,双目失明,半边脸瘫。祁红菱刚开始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照顾起罗仕鸿,在照顾过程中,必须要帮老板圆谎,营造出是在罗村生活的氛围。罗仕鸿年轻时离乡别井,老了只想落叶归根,呆在罗村。但是罗萧山经过多年打拼有钱后一直想接父亲来城市享福,无奈之下只能对双眼失明的罗仕鸿撒谎,骗父亲来别墅居住,方便探望照料。祁红菱的工作主要是陪罗仕鸿聊聊天,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有感于罗萧山的孝心,祁红菱做得尽心尽力,谎言不断,都是善意的。罗仕鸿病重后,执意要从医院回老家,祁红菱才知道罗仕鸿早已知道不是住在罗村了,只是不对儿子说穿。由于祁红菱的一时疏忽,使罗仕鸿摔倒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长期圆谎的祁红菱训练有素,轻易地推卸了责任,她婉拒了罗萧山的金钱慰劳,回到石栏村工作结婚生子。作者文笔深厚,人物描写灵活生动,语言委婉朴质,无赘言,读后启人良知,佳作力荐!【编辑:梁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梁心        2016-06-13 07:37:20
  一篇厚重的小说,欣赏学习了,遥握作者,感谢赐稿。
2 楼        文友:梁心        2016-06-13 07:39:05
  功名利禄过眼云烟,一切顺其自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