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林黛玉终究成为薛宝钗(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林黛玉终究成为薛宝钗(散文)


作者:王俊杰 童生,505.9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20发表时间:2016-07-05 08:41:40

看到“林黛玉终将成为薛宝钗”这个题目,您可能会不以为然,请给我几分钟时间,耐心读完我奉上的分析。
   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礼数周全,本是侯门千金,加上天资聪颖,教养与礼节一定无懈可击。而到了贾府之后,因贾母宠爱,宝玉呵护,小女孩的惯娇就出来了,说话不假辞色,行动任性,乃宠溺与没有父母兄弟教导使然。然而侯门千金这样的大家闺秀,到了一定的时候,一定是会回归到当时价值观的正轨上来的,就是回到薛宝钗在走的路上。
   在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有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林黛玉成长的关键节点:
   且说宝钗等吃过早饭,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宝钗笑道:“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黛玉道:“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这些内容非常重要,首先“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句,宝钗并未点出具体哪句,黛玉却能一下就想到,而且自己认为“失于检点”,以至于“红了脸”,可见黛玉知道这是不当说的,而且认为自己不对,所以会有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的央告以及后面的“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的保证。而宝钗的一番话后,黛玉的反映是“垂头吃茶,心下暗伏”,所以可以看出来,林黛玉被说服了。“法术无边、机谋深远”的林黛玉怎么会就被这么一番作为读者的我们看起来没什么特别而且很多并不认同的话说服呢?就是因为黛玉宝钗的价值观是一样的:不可以看杂书,以针黹纺织为要。这价值观在李纨的介绍里同样有明确呈现。正是因为大家的价值观相同,所以因为没有母亲教导而任性的黛玉在不知不觉已经长大的此刻听到宝钗的一番话,会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不复从前的任性做为。
   打个比方,现在的很多孩子上学不专心,不努力,严重的甚至旷课拍拖打游戏。但是如果你问他们这样对不对,他们内心里很明白这样不对,努力读书考好大学才是对的。只是要么家里有钱有势,不用为以后担心所以任性胡为,要么自制力差才这样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越来年龄越大,如果这时候又有恰当的过来人推心置腹跟他们聊这些事情,那些慧根深的说不定就彻底改了,不是劝告的力量有多大,而是本来他们就知道自己不对,也知道对的方向。
   同是这回,在因为开颜料单子的事情黛玉开宝钗玩笑被宝钗按住一起玩闹的时候,这句“黛玉笑着忙央告:‘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还求谁去’”句中“颦儿年纪小,只知道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导我”黛玉明确指出“作姐姐的教导我”,可见黛玉受教。
   说多一句,其实以前的宝钗也曾是现在的黛玉。“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小时候的宝钗当日父亲在世时候也是深受疼爱,“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各种禁书都看,任性度估计也高,后来偷看禁书的事情被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再加上“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调皮任性的薛宝钗才长成了独当一面,人谓藏愚自云守拙的薛宝钗。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的话更加印证了黛玉对宝钗的信服: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这段话的意思层次多,我试着分析一下:一、你待人好;二、我多心,误会你;三、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我很感激;四、以前是我错了,一直错到现在;五、(解释为什么会错)母亲去世早,又无姐妹兄弟,没人教导我,感谢你教导我。
   冰雪聪明的林黛玉有了这么一个过来人姐姐教导,行至之间自是与过去不同。
   “就有蘅芜苑的一个婆子,也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来,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说:“这比买的强。姑娘说了:姑娘先吃着,完了再送来。”黛玉道:“回去说‘费心’。”命他外头坐了吃茶。婆子笑道:“不吃茶了,我还有事呢。”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婆子笑道:“不瞒姑娘说,今年我大沾光儿了。横竖每夜各处有几个上夜的人,误了更也不好,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闷儿。今儿又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了。”黛玉听说笑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那婆子笑道:“又破费姑娘赏酒吃。”说着,磕了一个头,外面接了钱,打伞去了。”一部分内容里林黛玉对待婆子的做法,从“命他外头坐了吃茶”、聊家常到“名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都是大家闺秀标准做派,以前黛玉是不屑这样做的。
   可能您会说之前不是有黛玉给小丫头钱吗?是的,但是是另一种情况:那就是碰巧了。
   “佳蕙听了跑进来,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便把手帕子打,把钱倒了出来,红玉替他一五一十的数了收起。”
   这里的几层意思:一、佳蕙觉得自己“好造化”,经常有的好运叫好造化吗?所以这里隐约可以看出黛玉不经常给赏钱;二、“林姑娘抓了两把”同样是特殊情况,因为恰巧碰上“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三、“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是不是意味着林黛玉在月钱之外还有外祖母的一份“体己”?林黛玉受到的疼爱更能证明了。
   主子给下人赏钱是有固定规格的,数量和说法都有基本规则,可以参考袭人代表宝玉赏送百海棠的婆子和小厮,宝钗探春让柳家的做“油盐炒枸杞芽儿”,一定要她收钱的说辞,所以给佳蕙的前不算是赏钱,而给蘅芜苑的婆子的才是林黛玉正式给赏钱。
   第四十八回香菱进大观园“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黛玉“自是欢喜”,理解不了黛玉的成长的话,这句话很奇怪吧?而且肯教香菱作诗。四十九回中宝琴到来大得贾母欢心,宝钗都来调侃,黛玉什么反应呢?
   “湘云因笑道:‘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是这样想呢。’琥珀笑道:‘真心恼的再没别人,就只是他。’口里说,手指着宝玉。宝钗湘云都笑道:‘他倒不是这样人。’琥珀又笑道:‘不是他,就是他。’说着又指着黛玉。湘云便不则声。宝钗忙笑道:‘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他的妹妹一样。他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你信口儿混说。他的那嘴有什么实据。’宝玉素习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且尚不知近日黛玉和宝钗之事,正恐贾母疼宝琴他心中不自在,今见湘云如此说了,宝钗又如此答,再审度黛玉声色亦不似往时,果然与宝钗之说相符。”
   可知,黛玉声色已经不似往时往日,因为她成长了。
   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后,
   众人看了,都称奇道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黛玉忙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探春便道:“这话正是了。”李纨又道:“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夫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自古来有些名望的人,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如今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宝钗听说,方罢了。
   这部分的原文大家要仔细看,林黛玉有没有看过《西厢记》?二十三回上“接书(《西厢记》)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明明有看过,却声称“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还是大家一直以来认为的表里如一吗?这是不看闲书的大家闺秀应有的态度,正如附和黛玉的探春和李纨一样。
   五十二回里,对赵姨娘的态度,同样是大家闺秀的风范。“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黛玉便知他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让坐,说:‘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自走来。’又忙命倒茶”。之前周瑞家的送宫花,黛玉瞧都不正眼瞧,只问是不是单给自己的,知道大家都有而且自己还是最后一个收到的,马上冷言冷语,而这时候,明知道赵姨娘是“顺路的人情”,仍然“忙陪笑让座”,林黛玉已经在虚礼周旋了。
   六十二回里大家猜拳行令的时候“黛玉笑道:‘他倒有心给你们一瓶子油,又怕挂误着打盗窃的官司。’众人不理论,宝玉却明白,忙低了头。彩云有心病,不觉的红了脸。宝钗忙暗暗的瞅了黛玉一眼。黛玉自悔失言,原是趣宝玉的,就忘了趣着彩云。自悔不及,忙一顿行令划拳岔开了。”黛玉口齿伶俐,当初对周瑞家的、李奶娘这样的高地位奴才尚且不假辞色,这次只是“忘了趣着了彩云”就“自悔失言”、“自悔不及”,成长之后的大家闺秀林黛玉懂得为别人着想,懂得自悔,而非一味要强。
   同是这一回,林黛玉和贾宝玉聊天聊到探春的改革,“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林黛玉对家庭财务状况有明确看法,当“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的时候,黛玉的反应是“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因为此时的林黛玉和贾宝玉这方面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她同宝钗探春对家中财务诸事的看法是一致的。
   接下来的部分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就是有诸多诠释的“黛玉喝宝钗的剩茶”公案:
   “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偏和宝钗在一处,只得一钟茶,便说:‘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说:‘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这段文字真是干脆爽利,语言干净,动作利索,绝不拖泥带水。一、宝钗喝了一口;二、宝钗将剩下的递到黛玉手里;三、黛玉爽快饮干。若看不到黛玉的成长,这段文字根本无法解释,而看到黛玉与宝钗姐妹关系的发展和黛玉成长的话,这段就很好解释和接受:宝钗递给黛玉说明宝钗知道黛玉不会嫌弃,黛玉果然爽快饮干,这时的黛玉已经成长为标准的大家闺秀,她和宝钗情同亲姐妹,价值观相同,早已不是以前的状况,绝对不可以用以前的标准生搬硬套了。
   林黛玉终将成为薛宝钗,就像至尊宝终将带上紧箍咒,就像拖家带口的你我也曾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此间少年”,就像领奖台上的学生也有被诟病的昨天。
   时间在流逝,大观园里的女孩们在成长,林黛玉终将长成薛宝钗。

共 553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百年来《红楼梦》一直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大餐。它包含的知识面非常丰富。有生活常识、医学常识、厨艺,还有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家庭如何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对文中人物林黛玉薛宝钗做了种种分析。作者引证论据,详细解析了林黛玉某些行为语言,让我们从另一个面去看不一样的效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在学习经历磨练中成长的林黛玉。文中条理清晰,语言朴实。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杨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花        2016-07-05 08:42:31
  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朴实无华,中心明确。欣赏
杨花
2 楼        文友:杨花        2016-07-05 08:43:40
  感谢赐稿江南烟雨,期待在江南看到您更多佳作。编按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
杨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