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一堆圣火启文明(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一堆圣火启文明(散文)


作者:贝之纯 举人,345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09发表时间:2016-07-12 10:10:57
摘要:  “圣火熊熊,赤焰腾腾,暖我寒躯,予我肴羹……”   在被誉为“黄河东去第一湾”的风陵渡北面,有一个当地俗称“人疙瘩岭”的村子。本来地处穷山僻壤,地貌千沟万壑,平时名不见经传,今天却歌声悠扬,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江南】一堆圣火启文明(散文) “圣火熊熊,赤焰腾腾,暖我寒躯,予我肴羹……”
   在被誉为“黄河东去第一湾”的风陵渡北面,有一个当地俗称“人疙瘩岭”的村子。本来地处穷山僻壤,地貌千沟万壑,平时名不见经传,今天却歌声悠扬,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这古老的岭上新建立了一座有着现代化气息的广场,在黄土高坡的怀抱中显得十分抢眼。今天,这个广场又人山人海,而且还有不少全副武装的警察维持秩序,让这个平时冷落的山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条山秀而苍苍,彩旗鲜而猎猎。
   乌龙翱翔欲遮天,忽拨云雾日光现。
   也许此地真的是钟灵毓秀,天公竟然作美,原本乌云密布的天空,此时奇迹般的云开雾散,阳光灿烂。
   广场上,18名少女身穿白衣,头戴花环,列队徐徐走向天火台,犹如一条圣洁的丝带,连接着时间的长河。山风吹拂,裙摆飘扬,18名少女犹如18只吉祥的鸽子,振翅轻舞,翩然而降。
   当圣火少女手执取得火种的火炬,缓缓走向圣火台点燃圣火时,现场观众掌声雷鸣,欢呼雀跃……
  
   一、初识与错过
   时光穿越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据说奥组会研究圣火火种采集点时,山西省政府便向奥组会推荐将芮城西侯度作为圣火采火点。然而遗憾的是,申请未被通过。
   当年奥运圣火途径运城时,因为我正上初二,无缘参与和观看圣火传递的盛况。在收看了中央电视台圣火传递新闻和本地电视台播出的运城文化旅游宣传片后,才了解到人类最早用火的遗址,就在我们运城市芮城县的西侯度村。从那时起,我对古老的河东历史文化愈加着迷,对芮城也情有独钟。
   芮城县境内很多文化遗迹我大都观光过,却阴差阳错地遗漏了西侯度。去年去风陵渡时,本想顺便看看西侯度,只因路途不顺,资费所限,便未能如愿。
   今年,省委提出的山西文化“三个一”,即“一缕曙光、一堆圣火、一座古都”,其中“一堆圣火”就是西侯度文化遗址。专家考古在西侯度发现了人类180万年前用火烧兽骨的文物,推翻了原“北京人是最早人类”之推断。由于2016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由11个市以政府名义申办,各市的书记、市长亲自登台演讲,倾力推介自己的城市。经过几轮网络投票和专家投票,运城最终与2016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失之交臂,但运城在这次申办活动中展示出人文历史的厚重、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人们关注支持的激情,都是可圈可点的。
   为提高“古中国?新运城”的文化辐射力,芮城县对西侯度遗址重建修葺,并于今天举办“一堆圣火?文明之源”西侯度火种采集和圣火传递启动仪式。而我则是被吸引的数千名观众之一。
   这一天是2016年5月19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二、奔波与虔诚
   下了风陵渡的客车,我顾不上一路颠簸劳累,急忙想法赶往西侯度遗址。见路旁一私家车司机正与几人讨价还价,我赶紧凑过去,原来与司机争吵的都是慕名前往西侯度的游人,只因价钱谈不妥而争执。多个人多份钱,我的加入使价钱问题迎刃而解,司机很快发动车子起步。
   坐在我旁边的大叔来也自市区,他今天正好来风陵渡办事,便不想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文化盛宴。坐在副驾驶位的大妈是黄河对岸河南灵宝人,听闻河对岸要举办圣火采集活动,便跨河来西侯度看个热闹。作为热爱芮城文化的我,当然也不会错过心中乌托邦这个辉煌的时刻。
   由于今天交通管制,车子到西侯度村口便上不去了。我们只好下车,跟着几名摄影爱好者一起步行而上。走在那坑洼不平的土路上,我越来越难掩心中的激动,仿佛此刻正在面圣朝佛的路上。不时有村民骑着摩托从后面赶上,对行走的人们喊道:摩的每位10元,前面路还远呢。
   我没有选择坐摩托,一则囊中羞涩,二则为体现自己的虔诚。道弯坡陡路不平,我看着这一望无际的涧沟粱峁,我实在难以想象180万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怎么会选在这里生存繁衍,况且还是全人类最早用火的地方?
   或许这正是历史的眷顾,作为河东人,我骄傲啊!
  
   三、前世与今生
   很快到了西侯度村口,一块大石头上书写着5个龙飞凤舞的草字,我边认边猜,应是“西侯度遗址”。多年深藏人不知,一举成名天下闻。西侯度村曾经一文不名时,这人疙瘩岭的古村地名恐怕只有附近的村民知晓。
   地名那可不是随便起的,往往起着向后人传递该地域的历史和文化的作用。
   翻阅典故,我才发现,这西侯度村名原来与一位历史名人有关。
   殷商年间,西侯度村还叫人疙瘩岭。纣王在全国分封了四路大诸侯。西伯侯姬昌的封地在西岐,他一边发展生产,一边训练军队,广纳贤才,励精图治,很快使西岐地区文贤竟涌,国泰民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姬昌的贤明和西岐的昌盛,使纣王害怕姬昌对他的皇位有威胁,就暗地派人把姬昌的母亲抓去,囚在人疙瘩岭下的山洞里,重兵看守,挟为人质。
   后来姬昌想方设法把母亲救出。纣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又召姬昌回朝歌,将其囚禁长达7年之久。姬昌卧薪尝胆,推演《周易》。期间,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带上财宝、美女向纣王进贡,要求替父坐牢。纣王不仅不允,反杀伯邑考,并将其肉做成肉饼,给姬昌食用。姬昌明知是用儿子的肉做的,他心在淌血,脸含微笑,咬牙吃了下去。纣王见姬昌对他百依百顺,就将他放了。
   获得自由的姬昌来到母亲落难的人疙瘩岭后,碰上一位名叫申杰的老人。老人得知是姬昌遇难经过此地,便和乡亲们热情招待他。姬昌返回西岐时,村民们自发地给他凑盘缠、备干粮,申杰老汉还专门用毛驴护送他到西岐。申杰老人返回时,姬昌赠送了好些财宝以表谢意。
   因为西伯侯母子落难后,都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日子,申杰老人和乡亲们便把村名改成了西侯度。他们用西伯侯赠送的财宝,在村里盖了西伯侯庙。周灭商后,改为文王庙。
   文王庙自商末周初以后,香火一直不断。可惜的是在日寇侵华期间此庙被毁。
  
   四、民俗与传承
   终于来到了西侯度遗址广场,我远远就看见广场被四周村民和八方游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我踮起脚、仰起头看去,只见是正在举行“背冰”表演。
   “背冰”在当地十分盛行,一说它始于尧舜时期,一说它始于东汉,总之历史十分悠久,被誉为黄河岸边的奥林匹克。在古代,由于人们缺乏科学常识,往往把自然灾害看成是上天惩罚、神灵作怪,因此,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避灾保安。
   相传东汉时,黄河水泛滥,造成当地居民淹死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幸亏东岳大帝黄飞虎神威显灵,使黄河水后退,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当地百姓感恩泰山神之功德,便集资修建了一座泰山神庙。每年,当地都会应时举办几次祭祀活动,期盼神灵保佑,去灾降福。期间,有许多强壮小伙冬背冰、夏背碾,俗称“背冰”,一则体现了对上天和神灵的虔诚和恭敬,二则表现出黄河儿女的粗矿、强悍、刚毅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一幅反映晋南黄河岸边劳动人民世代与大自然抗争、战胜自我、生生不息的风情画卷。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这项古老的民俗显得格外苍劲有力,每个光膀壮汉肩膀都扛着几十斤重的磨盘,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好似背的不是重负,而是财富。
   是的,这古老的民俗被黄河岸边的儿女一代代传承下来,难道不是财富么?
  
   五、辉煌与守侯
   走上台阶,前方有三通石碑。我上前细观,原来是西侯度遗址在1983年、1986年、1988年,分别被县政府、省政府、国务院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望着三通石碑,我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在我心里也是一通有生命的丰碑。
   他就是老薛,因为他几十年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看守着西侯度遗址,曾经被村人视为傻子。
   话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说起。
   1957年,贾兰坡教授带领考古队来到芮城,开始对西侯度遗址进行发掘。他们发现此地的岩石层年份比之前发现的“北京人”还要早,这让贾教授惊喜异常。之后又陆续发掘出动物烧骨化石、打砸石器等物品,确定了此遗址距今至少约180万年,推翻了原“北京猿人是最早的人类”论断。同时也发现西侯度遗址比云南“元谋人”用火也早,当之无愧成为目前已知全国最早用火的地方。而就发现的烧骨化石来看,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发现过如此古老的化石烧骨,可谓是世界之最。
   考古学家第一次来探测的时候,负责接待工作的便是时任西侯度村会计的老薛。那时老薛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考古队初步考察后告诉他:“西侯度遗址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保护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像圣旨一般,铭刻在了小薛心里。考古队走后,他便住进山里,挑起了保护遗址的担子,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时间像把杀猪刀。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小薛也由血气方刚的青年变为年逾古稀的老薛。这几十年里,陪伴他的唯有这不会说话的西侯度遗址。这几十年里,他住的是窝棚,吃的是粗茶淡饭。这几十年里,他受尽了村民的误解与讥笑。这几十年里,他阻止了一次又一次的盗掘与毁坏行为。
   当记者采访他时,朴实的老薛动情地说:“我生在西侯度,长在西侯度,我不能眼瞅着咱人类祖先留下的东西给糟蹋了啊!”
   西侯度遗址是幸运的!因为贾兰坡教授力排众议,坚持发掘而使西侯度名扬天下;因为薛老汉倾情一生的忠诚守候,才使西侯度遗址完好地展现给世人。
   每次写文物遗址的文章,我总不厌其烦地叙述文物守护员的守候经历,因为我从心底敬重他们。正是他们的尽心尽力尽责看护,才使许多文物遗迹得以保护,才使中华文化的各个小溪支流汇聚成河、绵延流长。若不是他们矢志不渝的坚守奉献,或许好多历史文物我们只能纸上谈兵了。他们是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臣,理应受到社会尊重,我们应该大赞特赞!
   在现场,我始终没有看见77岁的老薛身影,或许在如今这个辉煌的日子里,他选择了功成身退。
   一百八十万年前
   人类在这里繁衍
   一百八十万年前
   熊熊燃烧的火焰
   ……
   这里是西侯度
   这里是火之源
   ……
   伴随着《西侯度火之魂》主题歌,西侯度火炬手开始了神圣的圣火传递。据悉,圣火将在运城全市境内传递。
   我最后望了望这曾在考古界引发“原子弹”式的震动——将人类用火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的小村庄,心潮起伏,诗情大发,赋诗一首,以抒胸臆:
   圣火燎原文明肇,史前光辉全球早。
   曙光绵延告蛮荒,人猿辑别火功劳。
   条山溢彩化凤舞,黄河腾跃似龙啸。
   古魏德馨齐聚首,新芮发展敢弄潮。
  
  

共 41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文笔熟练,全文构思巧妙,思路清晰,将一幅幅满载历史古韵的画卷逐次展开,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文中有诗,诗中有文。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足见作者文笔功底之深。通过西侯度燃烧的熊熊圣火,简练精湛地描写了现场点火的氛围。随即,用五个片段展现了西侯度的历史盛况和今日文化。错过了零八年奥运会的圣火采集、错过了旅游发展城市主办的西侯度,终于带着历史的神韵,由鲜有人知变为家喻户晓。一路奔波,始终虔诚如一,盼望了许久的西侯度终于展现在作者眼前,看到这宏伟的场面,不禁为自己是河东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于是作者进一步发掘了西侯度的前世与今生,原来这多年深藏的文化遗址,名源自西伯侯姬昌的故事。经过历史风云的不断变迁,虽然西伯庙宇被毁,但传承始终在路上。古老的民俗没有没抛弃,默默地守候经得起年轮的考验。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在遥远的将来,文化底蕴充实、氛围浓厚、渊源悠长的西侯度都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展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扬。问好作者,推荐共赏!【编辑:清雅若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雅若诗        2016-07-12 10:12:32
  太有才了,敬佩敬佩哈,以后多多向你学习。编辑若有不周之处,还望见谅哈。遥祝夏日安好,献茶一杯~
诗一样飘逸曼妙,画一般清新隽永。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