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网络作家

精品 网络作家


作者:五令书生 秀才,2250.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4发表时间:2016-07-14 23:12:34


   自古至今,每个朝代都会有其文化的精髓,也有其文化的糟粕。今日就谈谈文化糟粕,以流行于明清时的八股文为例,对其剖析而作此前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纸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其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其实,八股文最初是写议论文章的一种推荐格式,本身无好坏之分。但后来由科举考试规定必须采用这个格式,就遭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反对。八股文就成了古代科举制度弊端的替罪羊。
   严格地说,八股文并非文化糟粕,恰恰是古代的科举制度害了它,让它背了黑锅。如果不是背了黑锅,现在的诸多文体无以与它的华丽媲美。与八股文的严谨相比,现代诗歌恰恰截然相反。
   前些时日,有人撰文高度赞美了在网络上一夜成名的湖北的一位脑瘫诗人。先不论其文评的写作水平高低,但白鹤认为其已尽最大努力在写那篇文评了。在此,白鹤试问,某人之文是喻意现代诗歌是进入炽热化还是进入脑瘫化了呢?
   纵观现代诗坛,实乃可悲。也感到其圈子腌脏不堪。如果要把现代诗坛比如羊圈的话,那么现在这个羊圈里却涌进了鸡鸭猪狗。为什么现代诗坛承载负荷会越来越大呢?白鹤认为其因是现代诗歌的低俗标准。以脑瘫诗人为例,其如此腌脏的情欲不仅仅是脏了诗坛,更污染了中国文字。真是岂有此理,仗着政治的呵护,现代诗坛真是太不像话了,真是越来越嚣张,还有无文学底线吗?
   对于中国现代诗歌文化,白鹤大有看法。就此现代诗,白鹤有以下论议:
   如今,“诗人”遍地开花,所谓的诗派也繁多起来。这一些“诗人”大多是吃现代诗这口饭的。而现代诗却没有一首真的值得传唱。那么,为什么类似“僵尸”般的现代诗还在苦苦地蔓延呢?追其源头,我们不得不提起发表在上世纪《新青年》杂志上的第一首白话诗来。
   1916年8月23日,胡适先生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一首《两只蝴蝶》(原题《朋友》)被称之为“中国第一首白话诗”。原诗:
   两只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为什么胡适先生要抛开古体诗,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其创作的“新诗”呢?我想最好的答案是一种政治的需要。1911年,封建君主专政的社会被推翻,此时的人们迫切地寻新的社会体制。而在未找到新的较好的社会体制前,又不得让旧时封建残余“势力”复燃。这就必须彻底与封建主义隔绝。包括封建文化。而要断绝封建主义文化的蔓延,就必须要有新的自身的具有代性的文化。那么,在这种时代下,现代诗就应运而生。从此,白话诗迅速地扩生下来了。19世纪50年代,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成长,白话诗由纪弦更名为“现代诗”。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后而滋生出来的诗体终于步入了新的历史。这近一百年来,现代诗基本上是在政治的呵护下成长的。然而,这有意与封建文化脱离而产生的新诗体,和沉淀了几千年精华的旧诗体相比较起来,还是难登大雅之堂。毕竟,现代诗最初的由来,只是因为当时一些文人对从西方引进的诗作由白话进行翻译而产生的。这也就是说,现代诗也只是西方诗文化的一种畸形传播。
   畸形的文化生长时间越长就越畸形,越无可救药。现代诗“发展”到今天,也就越显其丑态了。这正如从西方引进的另一种文化——性文化。当初学习西方开放的思想,接受其性文化。而今,中国的性文化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西方的开放思想传到了中国就变成了淫荡的思想。之所以会走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这地步,难道是中国人的“性压抑”太久了吗?
   现代诗走到今天,真的犹如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UFO”。今大多数诗刊编辑都强调来稿不要古体诗,不要堆词拼句,不要韵脚诗,词。这是非常不理智的。现代诗在曾经的确是一种政治武器。犹如反抗暴虐时随手拣起的击败对方的石头。石头虽然算是武器,但终不能长期以往的排在天下兵器谱之首。而今的现代诗越来越白话,口水话,所谓的诗派也越来越怪胎。一句口水话,格一格行,分一分段,没有韵脚也没有韵律,就称之为“现代诗”。这是对中国几千年诗文化的一种极其严重的侮辱。例如:湖南“诗人”乌青的《对白云的赞美》: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当乌青狡辩这是一种严肃的诗派流风时,我是觉得乌青先生的诗歌涵养连几百年前一些会打油诗的农耕者都不如。当任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的“诗人”赵丽华力挺乌青时,我对今后的诗文化是感到绝望的。现代诗在近百年来之所以未衰,其原因有二:一;现代诗有太多政治色彩。二;是所谓的现代诗人的相互吹捧,自吹自擂。
   “诗人”赵丽华捧废话诗,羊羔体,这一系列行为只困想扶起现代诗来。然而,现代诗犹如阿斗,永远是扶不起来的。毕竟赵丽华也远非诸葛孔明。见其“诗”便知。以下为赵丽华“诗作”《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这首“诗”读起来,只有一个感觉——泛味。而《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这首“诗”读起来就不是泛味那么简单了。这简直就是倒胃。我一直为此疑问:如此水平,怎么能做鲁迅文学奖的评委?是讥讽鲁迅先生,还是讥讽不写现代诗的人?
   现代诗的三大弱点:一无华丽之词,二无格无律无韵,三无高深的意境。现代诗的延续,全是靠所谓的现代诗人的相互吹捧而存在的。正如上面所说的“梨花教主”捧废话诗,废话诗人再吹“梨花体”。如若要现代诗消寂下去,只有取缔所谓的现代诗坛。真正的诗人是不会废话连篇,一字占格,口水万丈的。只有那些不能驾驭文字而又俗不耐的所谓的现代诗人才会这样写“诗”的。而这些所谓的现代诗人傍着政治的呵护,诽谤韵脚诗,古体诗是拼词堆字,孰不知那些现代诗才是鸡皮疙瘩,既无鸡翅之味,鸡腑之香,亦无鸡腿之实。其实乃一桩诗文化的廉耻之事!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是武汉市委书记车延高。这是名副其实的“官诗诗人”。
   其代表作之一《徐帆》:
   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
   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
   其实小时候我和她住得特近
   一墙之隔
   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我家
   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
   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
   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
   我喜欢她演的青衣
   剧中的她迷上了戏,剧外的我迷上戏里的筱燕秋
   听她用棉花糖的声音一遍遍喊面瓜
   就想,男人有时是可以被女人塑造的
   最近,去看《唐山大地震》
   朋友揉着红桃般的眼睛问:你哭了吗
   我说:不想哭。就是两只眼睛不守纪律
   情感还没酝酿
   它就潸然泪下
   搞得我两手无措,捂都捂不住
   指缝里尽是河流
   朋友开导:你可以去找徐帆,让她替你擦泪
   我说:你贫吧,她可是大明星
   朋友说:明星怎么了
   明星更该知道中国那句名言——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觉得有理,真去找徐帆
   徐帆拎一条花手帕站在那里,眼光直直的
   我迎过去,近了
   她忽然像电影上那么一跪,跪的惊心动魄
   毫无准备的我,心兀地睁开两只眼睛
   泪像找到了河床,无所顾忌地淌
   又是棉花糖的声音
   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泪
   省着点
   你已经遇到一个情感丰富的社会
   需要泪水打点的事挺多,别透支
   要学会细水长流
   说完就转身,我在自己的胳臂上一拧。好疼
   这才知道:梦,有时和真的一样
   官诗,中国文学官派化的又一标志。口水话在“官人”的提拔的情况下更上一层楼。这好比一瓢臭水换到金杯里就成“御酒”了。可其味却还是令所有非现代诗人的人作呕!
   如今所谓的现代诗人亦如其诗一样,给不了除现代诗人之外的人美感。现代诗人除了会写一手所谓的现代诗外,还会相互吹捧,自吹自擂,追名逐利。更会把圣洁的爱情写成他们自以为美丽的“性”情。现代诗怎一个“低俗”了得!其实乃脱了底裤装圣人,无德无才!
   2011年,湖南籍“诗人”雪马,站在礁石上,手举红色条幅,高喊着“祖国万岁”后跳入海中,但水深只齐其腰。为了在追名的戏中添加文化原素,他念出了他的一首《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只有两个字
   如果拆开来
   一个是中
   一个是国
   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
   甚至嚎叫
   但你不可以拆开
   字里的人们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
   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
   合起来的力量
   如果你硬要拆开
   你会拆出愤怒
   你会拆出鲜血
   当我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实在感受不到他的爱国之情中的诗文化原素。再结合他这假装跳海的行动时,我只为他感到了可耻。现代诗本来就是一块臭石头,无论是把它放在宗教,政治,文化等等强大后盾上来培养,它都成不了玉。因为现代诗它本身就产生不了美。与其说现代诗人是吃文化饭的,倒不如说他们是吃政治饭或者吃千家饭的。现代诗终究是非现代诗人心中的阿斗。也许若干年后,现在的所谓的先锋现代诗人们只是后来人眼中的一群“乌合之众”。那时,人们也许对现在的所谓的现代诗称之为“杂文”。也许现在的所谓的先锋诗作在将来会被鞭“诗”的!
   当然,综上所述,只属于文化冲突。绝无政治对立。白鹤的共产主义社会立场是坚定的。不过,对于现代诗歌在如今的“大众化”之象,白鹤是有不祥之感的。白鹤认为,此岐形之状不是脑瘫之人已会写现代诗了,而是打一开始现代诗歌就是“脑瘫”之人所写。在抛去体制的前提下,如此劣质的现代诗歌怎堪与高难度高风度的八股文相媲呢?
  
   十四
   《论现代诗歌》一刊出,惊动不小。早已收假回校的韦韪看到那篇杂文后,心里火气万丈,他想立即去找司马相如兴师问罪的。但是他却没有去,而是径直去了校长陈其夫的办公室和校团委的办公室。
   应该说无极的每期刊物编辑好后首先是提供给司马相如审阅的,但这次……
   司马相如问路远,为什么这次给我审阅的版面内容与刊出的版面内容有出入?路远也直接回答,我是怕你把那篇杂文给毙了。司马相如说,这么说,那个白鹤真就是你了?路远说,我只是想表达个人对现代诗歌的看法。司马相如说,现在我应该叫你路远,还是应该叫你白鹤呢,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个不成就之举将会把无极文学社给夭折的。路远听到这时才有所紧张,他不想把自己一手刚创办好的无极文学社就这么的又葬送在自己手里。所以他说,司马老师,我认识到错了,再帮帮我,行吗?司马相如没有说,看着窗外,沉思起来。
   司马相如和路远来到校长办公室,有负荆请罪之意。他们俩人各自向校长递交了一份检讨书。本来,他们做好了被陈其夫大骂一通的准备。但令他们意外的是,陈其夫只象征性的批评了他们几句,并没有深究他们的责任。
   在司马相如眼里,陈其夫是一位敢于打破陈规,勇于创新改革的教育者。辉煌学校的一些革新提案很多都是出自人他手。其中就包括学校增设作文专业课程等等。
   在多人看来后果很严重的“白鹤事件”最终却不了了之了。韦韪等人甚是不服。接着,辉煌文学社又刊出一文,名为《致抨击现代诗歌的那些文痞》。其文辞毒辣,且自以政府文书身份对白鹤攻击。在此就不摘其文了。
   司马相如对路远说,此时你一定要冷静,不要再与他们纠缠下去了。不然,以后对我不利,会难以下台的。路远说,放心,司马老师,我不会理他们的。不过,我以前的那些观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以后一有机会,我依然会站出来反对现代诗的。司马相如看了看路远,说,你对现代诗歌文化的意见真就那么大吗?路远神情坚定地说,我穷毕生之心血,坚决铲出现代诗歌这样的文化糟粕。司马相如听后,顿了一会,说,我只答应过你一起创建无极文学社的。路远也停顿了一会儿,说,可是,司马老师,如今外界都知道我是你的门生。司马相如感到好像被路远将了一军一样,没有再说什么。

共 54048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8...11
转到
【编者按】网络作家司马相如到成都辉煌职业技术学校任教,与同在一个学校任教的其他老师及学生之间相互摩擦,经历了一段前所没有的感情体验。司马相如在工作中成熟老道,感情上却一波三折,经历了太多的洗礼和考验。因为婚外恋妻子和他离了婚,情人并没留在他身边,果断地与他分了手,终于和暗恋他的女孩走到一起后,又被竞争对手拆散。作者用沉稳的笔锋以司马相如的工作态度和私人感情为主线,通过司马相如任教期间几位同事为了达到各自的追求目标所作出的不同反应,成功地塑造了几个生活背景不同,人生观不同,性格各异,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作品结构合理,语言运用娴熟,感谢赐稿,推荐阅读!【编辑:海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716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海淼        2016-07-14 23:14:16
  欢迎五令书生文友来江山发文,拜读佳作,祝创作愉快,事事顺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 楼        文友:倚水听涛        2016-07-18 09:55:00
  期待书生过多的精彩文字!为你高兴!加油!
倚水听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