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琅琊榜】寻忆界碑山(小说)

精品 【江南·琅琊榜】寻忆界碑山(小说)


作者:南山石 秀才,1208.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70发表时间:2016-08-06 11:51:40

【江南·琅琊榜】寻忆界碑山(小说)
   “消灭无电村,这是咱县、市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且全省‘农网改造’工程也启动了,咱们的机遇来了!”杨小平说。
   “那就抢抓机遇,争项目。十六万元可是个天文数字呀!”杜天保说。
   “对,抢抓机遇!”王耕田果决地说,“一定在过年时让全村老少照着电灯,瞅着电视过年!”
  
   八
   六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田野一天一个样儿,热风中已经挟裹着麦香了。半年多时间,广远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热情饱满的投入了夏收前的准备。各组的麦场里说说笑笑,人喊马叫。女人们在铲野草,男人们赶着马、牛,拉着碌碡压场。这可是收割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场压不平整,打碾的粮食就不干净,土多沙石多。
   大家聚在一起劳动谈论村庄的变化,越谈越有劲,“庄稼收割倒了,通电的事就动工了!”听着这话让人都来劲。
   “听说,得投资16万元哪!”又有人在发愁。
   “这么多的钱咱们到哪儿弄去呀?”
   “只要能通上电,砸锅卖铁、拆房溜瓦都行!”有人决心很大。
   白巧菊也拔草平场去了,王耕田泡壶茶,穿件背心,把炕桌搬在院子里的古树下写马场、直沟通电申请。他匡算了一下村民集资,大家的生活都有困难,这两个自然村只有九十多户人家,平均二百元也未必拿得出来,集资二万元也相当困难。
   他的申请是写给乡党委、乡政府的,他有决心将这份申请一直往上转,就是到市里也要把资金集资到。尽管伸手要钱是不光彩的事,可广远就这么点力量,不这样做再能有什么办法呢!
   晚饭后,王耕田和马场、直沟的组长到办公室开会。屋外皓月当空,夜显得清淡秀雅;屋内油灯跳荡,人显得焦虑沉重。王耕田把白天写的申请向大家念了一遍,讨论就开始了,中心自然落到了自筹资金上。杨小平认为自筹部分各户至少不能低于300元,“各家的串户线、电表、表箱,还有灯头灯泡开关的加起来就过300元了,至少也得把这一部分集资起来。”
   杜天保说:“这低压部分的咱怎么也得筹够了,高压部分的谢书记不是早就说过,只要咱的自筹资金到位,他就和农电部门联系开工,边干边想办法解决。
   李保元就说:“就按300元集资,条件好的可以多出点,困难的可以少出点钱,多出点力。尽管困难,大家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王耕田就按照大家说的,将集资部分预计为三万元,修改了申请报告。
   接下来他们讨论成立了“马场、直沟通电领导小组”王耕田任组长,两个自然村的组长任组员,杜天保任会计,杨小平负责后勤。会后把领导成员名单张榜公布,交群众讨论,如有不同意见可作调整。
   第二天是个雾天,浓雾把山野罩得严严实实。夏收还没有开镰,王耕田要趁这个空闲去乡上,进县城,有必要时再上市里。雾湿漉漉的,压得人眼皮都有点沉,王耕田穿上了干净衣服,走出了家门,白巧菊跟在身后,把卷起的上衣领往平整拽了拽,“人是衣装,马是料装”,她不想让别人说自己的丈夫连衣服都穿不齐整。
   “路上小心!”她说着别话。
   “你回去吧!”她转身扬扬手说。
   王耕田身材不高,却很结实,走起路来咚咚咚地响,给人一种干练稳重之感。沉沉的雾,压着村子,压着山野,他知道浓雾后的阳光很红。他哼着山歌,一个人走路哼山歌是一种享受,歌声的起落会勾起往事的浮沉。他就想起了当民办教师时去县城考试,这试那试,当教师时考的试太多了,常常就他一个人,背个挎包,走这条路。晴天、阴天、雨天、雪天、雾天、大风天……赶考的路总是风雨连绵风雪交加。唱着、想着,他就有一种赶考的感觉。人生要通过无数次的赶考,做为村支书,今天他的监考老师是广远村的群众,能不能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呢?
   谢书记对他的想法是支持的,同意把手上的申请马上交到县项目办,争取立项,看庄稼收割完能不能批下来。这回,王耕田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壮尽头,他对谢书记说:“乡上加个意见吧,我这就送项目办去。”
   “怎么,你不放心我了?”谢书记说。
   “我想搞一次不正之风,找找关系。项目办李主任和我在教师进修学校做过几天同学,”他说话时脸都有点红了。是啊,他从没做过歪门邪道的事呢。
   “你这急性子,我服了。”
   “我对群众已经说下了话,今年过大年时照电灯,看电视呢!这么大的资金不抓紧,按程序办我怕踢成足球了呢!”
   王耕田坐上了进县城的班车。柳河乡离县城一百二十里路,赶到县城时已是下午五点多钟了。进县政府大院,各办公室已经准备下班了。还好,项目办还有人,就是不见李主任,一打听,去市里开会了,明天或者后天才能回来。
   他住进一家私人旅馆。这家店也是他当民办教师时常常住的,比别的店便宜一块钱。要了一壶水,洗了洗,他感到饿了,一想,还是早上在家里吃的饭。他走在街上,看着灯红酒绿的街道,心里有些酸楚。这路灯多亮呀,这一条街有多少盏灯呢?广远村能有这样的几盏灯也就瞒亮的了,然而现在却连一盏普通的灯泡也没有。
   “师傅,吃啥?”他在一家饭馆门前停住脚,就有人来招呼他。
   “啥便宜?”他问。
   “牛肉面,一碗一块五。”
   “来一碗吧,”他坐在饭桌前,点支烟,沉闷的吸着,“咋这么不凑巧呢?回去吧,这趟车费就白搭了;等吧,要两天的时间。要不写封信,连同申请一起留在办公室,让他们转交给李主任。”
   他这样想着,牛肉面来了,一碗下肚,觉着还不硬实,就又买了个饼子,要了碗面汤,这才打了个饱嗝,离开了饭馆。在县城转了一阵,回到旅馆时,客人们都挤在店主的房里看电视,他在炕上躺了一会儿,但睡不着,就也挤了进去。电视于他是奢物,享受着这现代传媒,他就心里急。广远也是本县的乡村之列,为啥就有这么大的差距,这城乡差距难道是天经地义的吗?“一定要在过年时坐在自己的热炕上看电视!”他不止一次的这样对自己说。他回到睡房,趴在炕头上给李主任写拜托信。
   熬过一个漫长的夜,天麻麻亮,王耕田就起床了。洗嗽完毕,买个饼子喝了一罐茶,等到八点,就急急忙忙走进了项目办。他把手里的信封交给一位年轻工作人员,说:“同志,我是柳河乡广远村的王耕田,为村里拉电的事来找李主任的。这么巧,李主任开会去了,麻烦您把这个交给李主任。”
   “王书记,这事儿,我给您出个主意,你去扶贫办,可能效果更好些,”年轻干部说。
   “为啥?”他问。
   “最近,可能有配套‘消灭无电村’的扶贫资金。”
   “哪,谢谢你了!”王耕田忽然有柳暗花明的感觉,他飞快的向扶贫办而去。
   年轻干部说的是实话,王耕田把申请修改了一遍后交给了扶贫办。扶贫办主任对他说:“你先把自筹资金集中起来,我们会尽力给广远争取资金的,你们村可是县上的先进村。”
   “我一定照您说得去办,您可一定要给我们帮这个忙呀!”
   “放心吧,有啥消息我们和乡上联系。”
   王耕田满心欢喜地走出政府大院。他感到轻松了许多,进趟县城不容易,逛逛街吧。不知不觉,他的脚尖指向了农贸市场,在铁货摊站定,蹲下身去挑了两张镰刀,又买了两根背麦的绳子,这才愉快地离开了县城。
  
   九
   这几天满村子喜洋洋的,各家的母猪先后都生猪娃了,最少的一窝也生六七头,多的有生十二头的呢!大家忙着,心里甜蜜蜜的。秦大更是欢欣,总算为乡亲们做了件好事。他和老伴算了一账,从他的养殖场里赊出去了将近九十头猪娃,现在都成母猪了,这收入有多大呀!
   秦大一高兴就背了药箱挨户打防疫针去了。老伴也欢喜,前几年女儿被人拐卖,大家替他着急,女儿回来了,带来这养猪的技术,让大家受益,也算是给乡亲们的一点报答吧!
   王耕田听着一窝窝猪娃稚嫩的叫声,喜上眉梢。自己做村官六畜兴旺,这是福分。他也算过账,按眼下猪娃的价钱,平均一窝的收入都在七百元以上,问题是这么多,柳河集上是会饱和的,得联系顾客。他找秦大,要秦大去一趟省城,找那烤小猪店。
   “去省城干啥,我和店老板有供货合同,去柳河挂个电话,他就把车放过来了。”秦大说。
   “那你就快去挂电话呀,烤小猪不是刚生的最讲究嘛!”王耕田摧着。
   “我已经联系了,车这个星期六就来了。”
   “今天星期三,那得和大家说好,车一来就卖。”
   “谁还养?”
   “可不一定,我家巧菊就有这个想法。一窝生了六头,她说养大再卖。”
   “那成本太高了,留一二头母猪就行了。现在卖,母猪早断奶,再受孕,一年生两窝就是一头牛的价钱呢,缩短周期就是效益呀!”
   “所以我让你提前宣传。”
   这算得上广远夏收开始前一支优美的插曲,它是动人的,它激昂的旋律使整个广远充满了勃勃生机。
   开镰半月,庄稼就上场了。庄稼收得比往年快,原因是少了山坡地,多了信心。集资通电的事在马场和直沟说的纷纷扬扬,这期间,王耕田也去了两趟乡上,谢书记告诉他,县上给他通过电话,能给一部分钱,但还不够,县扶贫办又和市扶贫办联系着。农电局他也去了,可以在费用上支持广远村。王耕田把这些好消息告诉大家,大家的热情更高了。
   今天是“七一”,王耕田去乡政府参加庆祝大会。他又穿上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中山服,背上挎包上路了。巧菊给牛添足草,拿了镰刀和绳子一个人去割麦子。她一动身,身后就跟了五六个村民,都带着绳镰。她就放慢脚步凑伴儿,可她没想到,这些村民是帮她收割去的。
   “田黄一时,龙口夺食。你们还是忙自己的去吧。”
   “耕田为大家跑来跑去的,我们帮一天工有啥?”
   “十月里亲戚多,六月里各顾各。大家都忙呀!”
   “我们都割完了,你就别推了。”
   “那怎么好……就谢谢大家了!”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一天时间,王耕田的两亩半黄田割完了。山里人割麦,边割边背,进得一块地,割完也背完。就在大家一起做晚饭的时候,王耕田回来了,他奉回“先进党员”和“先进党支部”两个奖框。
   “让大家操心了,黄田六月的都忙着,实在不好意思,”王耕田看着大家给自己帮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怀疑是妻子叫的人。
   “你叫大伙来的?”
   “这么忙,我叫谁去?自己来帮咱的。”
   “这……奥,我今天买了西瓜呢,”他找刀切开西瓜,请大家吃。
   女儿娟娟正在复习功课,这次期考关系到升四年级,所以娟娟特认真。就连这少见的西瓜她也爱理不理的。儿子小云毕业统考结束后,初中给新生补英语。这几年山里的英语总是赶不上,学校就准备从一年级抓起,小云这届新生正好赶着了。看着娟娟这样认真,大家就谈论孩子们的学习。
   “秦三家的和平今年考大学,7月7日,还有6天吧?”
   “和平学习好,有希望。”
   “咱广远今年喜事连台,再考个大学生,那就是经济、文化双丰收了。”
   晚饭后,大家坐在月亮地上说话,抽烟。王耕田买了瓶白酒,今天他高兴,不光是得了奖,更要紧的是村邻们心里有他,连庄稼活也惦记着,。他斟满了酒杯,敬大家一圈,多豪放,真是“举杯邀明月”啦!
   一阵划拳行令,就又引来了几位乡亲,割麦累了,喝几杯解乏。王耕田就又买了酒,大家在一起很愉快。王耕田就想,任何一个人,都是一条鱼,只有把自己放在人海中,才真实而有意义。没有谁能离开别人而孤独的活下去,聚在一起就是幸福。
   喝了一阵,就唱了起来。有人唱秧歌,有人吼花儿。这就是广远的夜,没有电灯、电视,更谈不上歌舞酒吧之类,高兴了拿瓶酒,喝完就唱,想唱啥就唱啥,自由豪放。
   忙碌了半月时间,庄稼大都上了场,这时的男人们开始耕地,女人们的连枷就噼里啪啦的响起来,到颗粒归仓的时候了。王耕田放开广播,向大家宣读了通电领导小组的《致全体村民书》,集资从现在开始,每户不能低于300元,手头宽裕的农户可以不封顶。
   多少年来的梦就要开始实现了,这种欢悦无法比拟。今天的王耕田心里稳稳的,猪娃买得好,大家手上都有几百元。他就一心跑扶贫办和农电局的事,他隔三差五的跑乡政府,跑到秋庄稼都上场时,终于有了结果。他碰到县委书记陪同市上的领导在乡上检查工作。
   谢书记向县委书记介绍说:“这就是王耕田,广远村党支部书记。”县委书记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你们干得好!基层党支部就是一棵树,根在群众之中,群众看着你们,就是看着党啊!广远村支部在群众中树立了好的形象,我代表县委感谢你们!”
   “能听到您对广远村支部这样高的评价,我很感动,心里又很难受。”王耕田握着县委书记的手说。
   “难受?能说给我听听吗?”县委书记感到吃惊。
   谈话间,市里的领导走了来,谢书记让他等一会儿再谈,市里的领导却说:“家务事?不想让我听?”

共 36437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8
转到
【编者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话,是王耕田这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到最后的时候,不禁令人潸然泪下。正如他的名字一般,他为村民致富,为广远长期脱贫致富谋出路,可谓是呕心沥血。(1)退耕还林:他以身作则不偏袒任何一家,先从自己的小家做起,想尽办法说服同村一干村众,落实定补粮事宜,并积极筹办落实承包山林项目;(2)二修学校,修建村阵地:他又是第一个捐出自家白杨树做檩条,后村干部积极响应各家各户捐教材。然而暴雨后,经久失修年限久远的学校却几乎倒塌。就这样,原本准备修建村阵地的建材等拿来修了学校。在乡政府的帮助下,学校得以新建并且焕然一新。村众和干部齐心协力干劲十足,学校之后便又想法修好了村阵地。(3)解决用水问题:水之源,生命之本。带着村民合理分划工作,四处找水源,打井、挖泉,尽己之力帮助乡亲们解决人畜用水问题。养殖场出事了,他比谁都着急;(4)解决用电问题:基本生活得以解决,更应该注重提升生活便利,通电问题也因此提上日程。十六万预算款,他竭尽全力村村募捐超额完成自筹部分,跑乡政府又好几次。找县级和市级扶贫办,不断地找谢书记,联系农电局等等等等,终于在过年前使得家家户户通上了电。故事的最后,秀梅生了一个可爱的大胖小子,而他却久拖成病已是难医,不免令人有些惋惜。他像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般,一心扑在务实的村务上面。如此平凡的一个人,务实、真正把大家的事作为自己的事,急村民之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村民大家谋福祉,又怎会不受到村干部死心塌地的追随和一干村众发自内心的爱戴?王耕田的人生,人如其名,真正实现了大写的人生意义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具备的责任和素质。作者的笔下,广远村众村干部的齐心协力,都和王耕田这一中心人物的领导有方密切相关。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对于当下的社会现实,颇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学习。小说语言细致刻画入微,村民和几个村干部的人物形象也实为不错。读来,满满是历史年轮下的厚重和沧桑感,令人十分动情。倾情推荐欣赏!【责编:浅黛眉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807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康乐        2016-08-06 13:39:27
  首席欣赏,江南烟雨有你更精彩,感恩有你!祝你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浅黛眉妆        2016-08-07 03:45:07
  问好南山石老师。
  
   这样的作品大气磅礴而又不失厚重,笔下的人物更是一个比一个鲜活。民风淳朴的广远,为了广远脱贫而舍小家为大家努力创造一切谋福祉的机会,这样的人物形象值得搬上荧屏一观了。
回复2 楼        文友:南山石        2016-08-07 10:40:21
  您的编按写的很好,辛苦了!敬茶致谢!
3 楼        文友:浅黛眉妆        2016-08-07 03:46:18
  谢谢南山石老师一直以来对江南的支持,也期待您在琅琊榜擂台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4 楼        文友:南山石        2016-08-07 10:42:44
  王耕田的原形去世已经10余年了,每每想来,都是心酸,写下此文,以为念!
5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8-10 12:01:05
  又见漆老师精彩大作,琅琊榜期待您的更多精彩!
樱水寒
6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8-10 12:01:50
  恭喜老师摘得精品,文章已经做了文游打榜,祝创作愉快!
樱水寒
回复6 楼        文友:南山石        2016-08-11 13:53:56
  谢谢水寒!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