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心灵】阳光理发室(小说)

精品 【心灵】阳光理发室(小说)


作者:阿钝 秀才,2468.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85发表时间:2016-08-18 11:10:32
摘要:只要童贝在这县城里打工,恐怕以后剃头就固定在这阳光理发室了,不单单因为这里剃头只要七块钱,就冲着这老板娘每个星期六都雷打不动地要带女儿到奶奶或外婆家里去吃饭,陪老公去钓鱼这一点,以及她敢于多收老干部们三块钱的勇气,他也一定还会再来光顾的。毕竟,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享受到比老干部更优的待遇哩!


   宾馆的主楼是一幢朝着东南方向的圆弧形的九层大楼,前脸分别临着南面的解放路,和东面的人民路,一层是大厅,二层以上都是客房。门口在解放路与人民路相交的角上有个小广场,这个小广场因为里侧是宾馆大楼的内圆弧,外侧是马路转弯处的外圆弧,中心又有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所以从高处往下看,就象一只巨大的眼睛睁在那里看着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
   餐饮部在主楼的后面,朝东临着人民路,只有四层,一也是大厅,二层以上是包厢。北侧与老干部局围墙相邻的地方有一道电动门,进了电动门,后面就是停车场,停车场的面积比前面小广场还要大一点。前来吃饭的人们,一般都喜欢把车停到后面停车场里,只有里面停不下时,才停到前面小广场上去。
   由于政府部门经常有宴请,为了方便起见,老板在东面单独隔出一个区域来,又在与老干部局相邻的地方专门建了一幢二层的小楼,里面装修极其考究。这个二层的小楼就是专门为政府部门而设的,除此之外,不接待任何外来的宾客,不管出多少钱都不行。
   小餐厅往北约二十来米,临着镜湖路的角上有一道便门,门边有个传达室。这道门也是专门为小餐厅的贵客们而设的,因为与前面人民路比起来,镜湖路要偏静得多,所以领导们进出更方便些,而普通客人未经允许是不准从这里进出的。
   那个南方的老板依靠镜湖宾馆确实赚了不知多少钱,但终究好景不长。差不多也就风光了十一二年的光景吧,到后来就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老板的战友被调到外地,与这个县基本没有组织上的关系了。另一个原因是县城里新建了一座王朝大酒店,档次比镜湖宾馆要来得更高级。
   特别是王朝大酒店开业以后,镜湖宾馆的生意很明显地就直线潇条下去了,原先政府部门的业务几乎一下子就全盘转移到了王朝大酒店。但镜湖宾馆这边却有一笔不小的政府的帐目尚且没有算清,这个外地的老板看看政府的生意似乎没有什么希望了,于是就想打算把那笔应收款去讨回来。没有想到的是,钱没有要到,却招来了各个部门接二连三的检查,今天税务局,明天工商所,后天派出所,大后天则是卫生防疫站……说实话,中国的企业,不管是制造行业还是服务行业,有几家经得住这般联合折腾的。于是老板从中看出了一点端倪,同时,他也打听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王朝大酒店的老板仿佛有一个血缘很近的亲戚,在省里当着什么秘书长一类的官职。
   老板经过仔细考虑,觉得没有必要再在这个地方混下去了,于是就决定放手。他原本是打算把宾馆整体盘给别人的,但消息传出去后,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来接手,毕竟宾馆规模很不小,实力一般的人是吃不消的。更何况别人都知道宾馆是在经营不下去的情况下才要转让的,所以也没有人敢于冒险与王朝大酒店去做对手。无奈之下,老板只得狠下一条心,把宾馆里的一切东西全部当作旧货变卖了,只留下几座空屋在那里,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静等拆迁”。不过客房部一层的大厅后来还是租出去了,因为面积足够大,有人租过去办了一个舞蹈培训班。
   阳光理发室女老板的老公原是镜湖宾馆里的空调维护员,宾馆关门遣散人员的时候,他老婆原先开店的地方正好租期满了,房东嫌租金太低,不愿再租给她。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于是她就叫老公托主管的经理试着问老板,说能不能把镜湖路上的那间传达室租给他们开理发店。
   老板后来专门把她老公叫过去,苦笑着对他说:“我整个宾馆都没有了,还在乎在一间小屋的租金么?这一间小小的传达室又能租出多少钱来,你想要用就去用吧,我也不收你的租金,免费给你用,只要不拆迁,你想用到什么时候就用到什么时候。只是你有空的时候,要顺便帮我到各层楼里去看看,检查检查有没有漏风漏雨的地方。”
   她老公答应道:“老板,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帮你照看好的。”于是他老婆就把店开到这个地方来了。
   原本他们夫妻俩只是想在这个地方过渡一下,因为这地方实在太偏静了一点,附近又没有居住的人家,想来生意不会好。没想到一切都多虑了,这附近虽然没有居住的人家,但得了公园和体育场的便利,早晚时分来往的人倒也并不怎么少,况且搬过来以前给原先的那些顾客都打过招呼,加之她价格确实比别处便宜,所以专程前来的人也不在少数。又不要房租,所以各个方面综合算起来,却也不比以前赚得少,于是就一直开到现在也没有再换过地方。
   自从停业后,酒店和宾馆所有的屋子连同院子一直都空着。后来,东面大的停车场有一段时间被人当作训练场练汽车,所以地上画了许多黄色的方框和线条。而到了晚上,这里则几乎成了野鸳鸯们约会的好场所。西面原先领导们停车的地方却被老干部局改成门球场,每天早晚时候都有一帮“气度不凡”的老头老太在那里打门球。其实,镜湖北面的体育场里原本就有一个门球场的,可那帮老干部嫌太远了,不方便,并且人也太多,嫌杂乱。
   染发的女人听老板娘说到这里,插嘴问道:“你刚才说这地方早晚被人占光了才算完是怎么回事呢?虽然停车场被人用了,但毕竟是露天的,屋子里总不可能闯进去吧?”
   老板娘气乎乎地说:“怎么不可能!”说着就仰起头来朝小门那边扬了一下,“你看到那幢小楼了吗,前几天有个隔壁的老东西来理发时说,他们正在想办法,要把这幢小楼整幢弄过去,一楼做排练厅,二楼做书画展览厅。”
   旁边女人听了这个话,似乎比老板娘更气愤,恨声骂道:“这帮老不死的东西,吃饱了饭没事做,上厕所又便秘,整天在那里吹拉弹唱,涂涂画画,倒真把自己当成艺术家了,什么狗屁东西!”
   “谁说不是呢,可有什么办法?我老公也给那个老板打了电话了,老板说到时候再说。”
   童贝的头发此时已经修剪得差不多了,连发脚和脸上汗毛都刮过了,老板娘已经收起梳子、剪刀和刮刀,问他要不要吹吹干。童贝说不用了,这么热的天,一会自己就干了。不过他趁老板娘给他解围布的时候说:“房子这样空着也是浪费,给他们用,能收点租金也是好的。”
   那染发的女人“切”地嗤笑了一声,挖苦道:“你这个外地来的师傅呀,真是可爱得很,这帮老不死的东西简直个个就像不锈钢公鸡,不要说拔毛了,就是铁锈也不可能会掉一点点下来的。你要想他们来出租金,那除非明天太阳从西边升上来。”
   童贝对于陌生女人的嘲笑也并不在意,他知道女人发泄的对象是老干部局里的人,于是又问道:“那这个老干部局是干什么的,这么牛屄哄哄?”
   “谁知道是干什么的呢,听说里面也有没退休的干部,专门负责管理老干部的待遇,就连老干部家里房子漏水了也得想办法去修好。那院子里有个老干部活动中心,一帮退休了老东西,整天没正经事好做,就聚到这里来,什么东西都是白用的,根本不出一分钱。”老板娘解下童贝身上的围布,走到门口很用力地甩了几甩,仿佛那布上沾着许多肮脏东西。
   “都退了休了还要专门弄个单位来给他们搞服务,这待遇也正是太好了,难怪说话这么嚣张。”童贝身上没了围布,于是自己从柜台上拿了一把小梳子,把刚刚理过的头发重新又梳了一遍,一边梳一边自言自语似地咕哝着。
   染发的女人这个时候又把手机拿在手上了,一边指指点点地玩着,一边顾自说道:“我觉得啊,这种单位根本就是专门搞特权的腐败单位,恐怕也就是我们这种政府的特色了。这些老不死的,在位置上的时候一个个都威风得要死,退休以后也依旧牛屄哄哄地,自己却美其名说什么‘为党和人民辛苦一辈子,作过贡献的’。要我说,人活在世界上,哪个人不作过一点贡献啊,嗯?农民种地,工人做工,老师教书,我们商人开店,你们建筑工人造房子,哪一个不为社会出过力?比起来,只怕比他们的力出得更多哩。鬼才知道这些老东西以前出过点什么屌力!就算出过点什么屌力,他们拿的也远比别人多得多哩,整天介挖空心思,不是想法子捞钱捞权,就是想法子玩女人。依我看啊,他们那点屌力怕是都出在女人身上呢!”没想到这女人说到后来,无形之中竟会说出这般恶毒却令人痛快的话语来。
   “有道理,说得挺深刻的。”童贝拘谨地笑了笑,转而从袋子里拿出一张十元的钞票,提给老板娘后,说了声谢谢就走了。
   “哎,等等,找你钱呢!”老板娘在他身后忙着叫道。
   童贝回过身来,说:“刚才那老头那里不也收的十块吗?”
   “人家是老干部,钱多着呢,又都是白拿的,故意多收他们几块,不收白不收,平常的人都只收七块。”老板娘从抽屉里拿出三个一元的硬币递到童贝手里。
   童贝接过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说道:“你额外地多收他们的钱,要是他们知道了的话,怕以后就不再来了。”
   “爱来不来,不是说句过头话,我还真不稀罕。倒是他们,只怕连粪都泼不走呢,收他们十块已经算便宜了,到别的地方去,至少也要十二块,好多店里都收十五块了。你以为他们傻啊,可精着呢!”老板娘说话时脸上表情很丰富,一会儿厌恶得嘴唇反翘,一会儿和蔼得满脸堆笑。
   听老板娘这么说,童贝就把三个硬币放进口袋里,一连声地回道:“那就更谢谢了,谢谢了。”
   染发的女人这时已经坐到理发的椅子上了,从镜子里看着童贝和老板娘,带点不耐烦的口气说:“弄得这么客气做什么呀,又不是只少收你一个人,她反正也不用交房租,乐得便宜一点,要不然谁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呀,以后多照顾一下生意就行,谢就不用谢了吧。”
   童贝在老板娘含笑的目光中出了阳光理发店的门。时间已经将近十点半,走回工地里也就差不多可以吃中饭了。雨还一直在下,今天怕是不会晴了。童贝撑着伞,一边走,一边想着染发女人最后说的以后多照顾一下生意的话。其实,即使那女人不说,童贝也一定还会再来的,不但会再来,并且,只要童贝在这县城里打工,恐怕以后剃头就固定在这阳光理发室了,不单单因为这里剃头只要七块钱,就冲着这老板娘每个星期六都雷打不动地要带女儿到奶奶或外婆家里去吃饭,陪老公去钓鱼这一点,以及她敢于多收老干部们三块钱的勇气,他也一定还会再来光顾的。毕竟,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享受到比老干部更优的待遇哩!
  

共 1414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个理发的事,却被作者演绎得有声有色,先以为就是一个市井故事,仔细阅读才知道是反映经济活动的。阳光理发室就建在一个停办了的宾馆以前的警卫室里,这个宾馆辉煌过,那是因为老板有一个朋友是市政府里的人,那个时候,老板专门建了一栋楼来接待那些政府机关的人。后来,老板的朋友调走了,而市里又新建了一个更豪华的宾馆,这里的生意就逐渐冷淡下来。老板知识务,赶紧停了下来,但政府机关歉的钱却追不回来。围绕着这个小小的理发事,发生了许多的故事……小说语言流畅,情节紧凑,描述的事情发人深思。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作品。感谢赐稿,期待精彩继续呈现。【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6082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6-08-18 11:13:12
  感谢赐稿,期待精彩继续。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6-08-18 11:13:38
  一篇很不错的作品,拜读了,大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6-08-18 11:13:58
  恭祝创作快乐,秋日快乐!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