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陕西冷娃”能打仗(散文)

编辑推荐 【军警】“陕西冷娃”能打仗(散文) ——记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149师446团的陕西老兵


作者:秦川锐剑 秀才,1462.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697发表时间:2016-08-19 09:26:30
摘要:149师是一支驰聘疆场、屡战奇功的钢铁劲旅。在保卫边境的战争中,打出了军威。在446团里,陕西籍的官兵,做事踏实,从不耍花架子,不善巴结拍马,不作表面文章;在军事训练中吃苦耐劳,遇事敢于担当;对战友实心诚意,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在作战中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不论在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场上,处处都有一种拼命精神,久而久之,部队就把这些训练较真、打仗勇敢的陕西战友称作“陕西楞娃”。

在八一建军节前夕,我原所在的老部队——149师陕西籍参加保卫南疆自卫还击参战老兵,在陕北美丽的山城黄龙聚会,重温当年战火中的青春岁月,隆重举行《战火中的回忆》发行仪式。
   看到这次聚会现场的“浴血南疆,陕西楞娃出生入死能打仗”的会标,不由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军旅时光、炮火纷飞的战斗岁月。
   历史上,陕西军人就以“陕西楞娃”相称。秦人始祖本是马背上的民族,古有尚武习俗,经过内忧外患的磨炼,崛起于西北高原。陕西愣娃”这个称谓最先出现在秦汉的边关哨所,那时由于秦国颁布了《军功授爵制》,加上卫鞅变法的给力,秦兵听说有仗可打,往往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每支部队都争创“虎狼之师”,人人争当杀敌能手,终于铸就了让诸侯国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秦军。
   在近代,尤其是在外敌入侵,日寇来犯之时,陕西军人“楞娃”精神有增无减。抗日战争中,刘志丹、谢子长在渭华揭竿而起,写就了抗日传奇;陕西冷娃杨虎城与张学良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震惊了中外。1938年7月有3万陕西“楞娃”东渡黄河,在中条山抗战近三年,牺牲2万余人,歼灭了大量日军,把日本鬼子阻击在潼关以外,保卫了祖国的半壁江山;陕西子弟兵也2.1万人牺牲在中条山下、黄河岸边。最为感人的是,177师新兵团1000余人被鬼子包围,激战后余下的800人被逼到黄河岸边悬崖上时,这800陕兵在一瞬间毫不犹豫从悬崖上跳下黄河,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陕西冷娃”英勇杀敌的惨烈壮歌。
   建国后,在保卫祖国边疆,对越还击作战中,陕西楞娃也屡建奇功,真个是“浴血南疆,陕西楞娃出生入死能打仗”,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为陕西人民争了光。
   我们的老部队149师,是一支驰聘疆场、屡战奇功、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钢铁劲旅。在那场保卫边境的战争中,149师打出了军威,名震南疆。
   在446团里,陕西籍的官兵,做事踏实,从不耍花架子,不善巴结拍马,不作表面文章;见了名誉不争,见了困难就上;在军事训练中吃苦耐劳,遇事敢于担当;对战友实心诚意,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在作战中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不论在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场上,处处都有一种拼命精神,久而久之,部队就把这些训练较真、打仗勇敢的陕西战友称作“陕西楞娃”。
   在我们的老部队里,大家都说陕西兵厚道实在,很愿意和我们相处,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记得,在447团里有一位陕西籍的干部,团队掌握它家中比较贫困,就给他批了100元的困难救助;那时的100元可相当于一个人两个月的工资呢!可这个陕西老兄,硬是把困难救助给退了回去,还捎话代信地说:“你告诉团长,我不需要你们巴结我!”后来团长在全团干部大会上点名时说:“我就是要巴结你,我看你现在答应不答应?”你知道这位老兄是咋样回答的?他站立的端端正正地回答:“报告团长,我现在还是不要你巴结我!”听了这话,差一点把团长没有气死!你看,陕西冷娃“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性格,在这位老兄身上体现的出神入画,不由得你对陕西人将刮目相看!
   人常说“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这是外地战友对陕西军人总体评价。这个“楞娃”的“楞”字,形象而不失幽默地反映出了军旅三秦军人的群体性格特点。陕西兵,做事看起来好像“一根筋”;但,却愣娃不愣,愚公不愚。愣娃就是陕西军人特有的文化符号,是陕西人骨子里的气质和精神。
   远的不讲,对越作战中仅我们149师446团,就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现西藏军区司令员许勇等一大批舍生忘死、喋血疆场、可歌可泣的“陕西楞娃”。
   1979年2月,在对越作战的西线战场上,当13军攻克柑塘痛歼敌345师、完成代乃阻击作战任务之后,我们149师奉命投入战斗,在黄连山区与越军316A师决战。316A师为越军主力师之一,其东援柑糖的企图落空后,主力在黄连山区建立了自称为固若金汤的所谓“沙巴防线”,以四号桥为屏障,企图凭借有利地形阻击我军南进。
   2月28日,我们446团作为149师的主攻团,由于误判地形,交接阵地不清等原因,误入敌人包围圈,二营遭到敌人伏击。在这次反伏击和后来的四号桥进攻战斗中,全团官兵浴血奋战,三天向前推进30余公里,攻克了沙巴县城,取得了反伏击和夺取四号桥战斗的全面胜利。
   我们陕西籍的参战官兵,战斗中英勇顽强、灵活机动;动如猛虎,猛冲猛打、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战后不争功,甘当无名英雄,陕西楞娃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官兵的普遍赞誉。
   马文科——不图名利的陕兵“老大”
   我446团参加这次作战的有团马文科副政委和已经入伍多年的数十名干部,还有1978年入伍的渭南籍100多名战士。
   马文科,陕西礼泉县人,是1961年入伍的老兵,曾参加过1962年的中印反击作战。在对越作战中,他和副团长柯志祥奉命带领二营作战。当二营误入三面是山、仅有一条通道、敌人精心布置的号称铜墙铁壁、当年法国人45天都没有攻下的“四号桥”战区时,遭敌伏击后,他们陷入虎口。战斗中王副政委视死如归,深入虎穴,带领官兵浴血奋战,终于突破敌人封锁,取得了反伏击战斗的胜利。4号桥反狙击战斗持续9个多小时,战斗中共毙敌153人,摧毁暗堡和明暗火力点49个,缴获大批武器弹药。2营及加强部队也阵亡76人,负伤120人,付出了重大代价。战后,2营荣立集体二等功。
   战后,带领二营的军事领导,出尽了风头。然而这位446团陕兵的“老大”——马文科副政委,不图名,不炫功,不自傲;战后直至如今却淡出了大家视野,成为了不闻其名的幕后英雄。
   你看,马副政委在部队时,待人庄敬实诚,办事一是一二是二,不耍滑头,不搞地方主义。我们这些陕西老乡,谁也没有沾过他的光,这就是“陕西楞娃”的性格。倒是在战场上,他还沾了我们这些老乡的光。记得在攻下四号桥后,3月2日半夜时分,马副政委从二营返回司令部汇报工作后,在通讯连找到我说,他已经有两三天没吃东西,没喝过一口水了。当我拿出压缩干粮和大肉罐头时,他没有一点食欲,咽不下去;我找到仅有的半壶开水后,他美美地喝了两口,再也不忍多喝,他说:“乡党,你这可是救了我的命,帮了我的大忙了!”
   鲁宝成——首战获胜的主攻连英雄连长
   鲁宝成,陕西汉中人,1968年入伍,对越作战时任446团1连连长。在2营攻占4号桥东北无名高地后,4号桥西南无名高地之敌就成为阻止我军前进的严重障碍。3月1日,446团命令1营担任主攻,攻歼4号桥地区守敌,为师主力打开进军沙巴的突破口。
   当时一连由助攻连改为主攻连后,陕西楞娃鲁宝成和指导员田文君临危受命,在1位排长、1名副连长相继牺牲的情况下,带领全连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连队仅阵亡4人,负伤10人;却毙敌68人,摧毁地堡和各种火力点54个,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终于全歼守敌,攻占4号桥西南无名高地,打开了师主力向沙巴进攻的道路。战后,1连荣立集体一等功,鲁宝成也荣立战功,成为了一名响当当的越战中的英雄连长。
   鲁宝成,在部队是一个军政兼优的指挥员;战后很快被提升为446团副团长。但就是这个被大家普遍看好,认为前途无量的人,由于他在军中脾性耿直、刚板硬正、宁折不弯,在战后不到几年的功夫却被淘汰出局,转业离队;这就是陕西楞娃的下场。
   史德义——临危不惧、勇于冲锋陷阵的陕西愣娃
   史德义,陕西武功县人,1969年入伍。战前和苟中利(四川阆中县人)一起任1连1排长。临战扩编中,二人同时被任命为新组建的三连的正、副连长。
   史德义,属相为牛,大家都说他不论在训练还是作战中,都有一股犟劲。平日里,凡是他认准了的目标,就拼着老命一干到底;遇事一根筋、八头老牛也拉不回,是一个典型的“陕西楞娃”。
   在对越作战进攻四号桥西南无名高地战斗中,3连担任助攻任务。7时45分,战斗正式打响,当一连进攻受阻后,三连奉命投入战斗。接受任务后,史德义、苟中利身先士卒,带领全连快速通过四号桥。史德义带领1、2排向敌发起猛攻,第一道战壕很快被攻克,敌人仓皇退回第二道战壕后拼命阻击。
   在乘胜进攻中,副连长苟中利光荣牺牲。这时,连长史德义打红了眼睛,早把生死置之度外,随即带领战士们冲出战壕,向敌人发起猛攻。就在他刚刚跃上战壕的那一瞬间,敌人的机枪开了火,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他的右腿,便倒在了战壕中。出师未捷身负重伤,腿被打断,让这个陕西楞娃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好在他的战友们,英勇顽强,在指导员的指挥下,利用小群多路、交替掩护的战术,终于消灭了敌人,以我伤27人,牺牲7人的代价;共毙敌41人,俘虏敌1,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战后,3连荣立集体二等功,连长史德义荣立三等功。
   战斗中史德义腿伤十分严重,战后在陆军医院经过半年的治疗,才能下床活动,后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就是这个伤残军人,在战后经过顽强锻炼,竟然能够正常工作,这种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把陕西楞娃精神演绎的活灵活现,尤为叫人敬重。
   许勇——炮火中历练出的陕西楞娃中的共和国将军
   对越作战中,有一个陕西楞娃——就是当时在446团特务连担任副班长的许勇。
   许勇,陕西宝鸡人,1978年入伍,在对越作战中,特务连主要任务是在担负警卫和掩护军、师、团首长的任务,战斗中许勇表现突出,战后荣立了三等功。
   这个当年我们警通连的一个普通战士,经过越战的熏陶,30多年后,许勇成为了西藏军区司令员,跻身于共和国将军行列,成为了大名鼎鼎的中将。这是我们警通连的光荣、446团的光荣,也是“陕西楞娃”的光荣。
   赵平——炮火中视死如归的通讯兵
   在对越作战中,446团通信连担任着战地通讯保障任务。战斗中,通讯兵被配属到各个营队,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当时在通讯连就有陕西渭南籍10多名战友,分别在有线、无线和通讯排,在战场上他那均有不俗表现。陕兵通讯兵中的突出代表就是赵平同志。
   赵平,陕西省渭南市人,1978年入伍,是446团通讯连有线二班的战士。
   在攻击四号桥战斗中,通讯兵紧随团基本指挥所,在1营之后跟进。战斗打响后,激烈的枪炮声震耳欲聋,4号桥附近弥漫在硝烟和炮火之中。就在这时,有线二班的赵平等同志冒着炮火紧跟1营,部队打到哪里,电话线就跟进铺设到哪里。往往是首长前脚到,电话兵就后脚到,首长对此是十分满意的。战斗中,他们迅速通过4号桥,架通了到1营指挥所的电话线。
   正在战斗十分重要关头,在四号桥附近开阔地一带的电话线突然被炮火炸断了。一营和指挥所失去了联系。在这个时候,要去接通电话线,就意味着牺牲的威胁。在大家面面相觑之时,只见“陕西冷娃”赵平同志二话不说,挺身而出,立即冒着弹雨,利用地形三拐两拐,找到断线地点,迅速接通了电话线,保证了激烈战斗中指挥不中断,受到了首长的表扬,战后荣立三等功。
   宋远军——灵活机动英勇善战的“楞娃兵王”
   宋远军,陕西西安市人,1978年入伍,系446团1连1排1班战士。在对越作战前,这个入伍仅有1年的陕西知青,就以训练成绩突出,脑袋瓜子反映灵活,敢说敢干,敢作敢为成为这批新兵中的佼佼者。
   在对越作战进攻四号桥的战斗中,1连担任446团的尖刀连,1排为突击排,1班担任尖刀班。宋远军所在的1班,不怕牺牲、猛冲猛打、机智果敢、闯虎口、拔虎牙,和全连一起一举攻下四号桥左侧无名高地,打开了敌人固守沙巴的大门,为大部队攻占沙巴打开了道路。战后,连、排、班均荣立集体一等功!
   在这次战斗中,宋远军这个陕西冷娃,作为机枪手一路猛冲猛打,在大腿和腰部已经两处负伤的情况下,“宁愿前进一步死,不愿后退半步生”,依然不下火线,坚持战斗。当攻击第三道战壕时,遭敌猛烈火力阻击压制。眼看着副射手王小斗身负重伤倒下,其他战友光荣牺牲,他接过王小斗递过的弹夹,如虎添翼,只身背负5个弹夹,利用老牛大的石头,端起机枪左打一梭子,右打一梭子,英勇顽强向敌冲锋,一举摧毁这个火力点,为全连扫除了前进障碍。战斗中宋远军击毙敌人军官1名,俘敌1名,荣立二等战功。
   在打扫战场的时候,烟瘾极大的宋远军,迫不及待地从这越军军官尸体寻找香烟,尸体上的血迹还冒着热气,他胆子也真大,这就是陕西愣娃的做派!在掏出沾满血迹的香烟的同时,顺便也翻出了1张照片。
   战后,作为成都军区参战英模代表,四处进行巡回报告,也算是446团的风云人物。
   按照宋远军在战场的突出表现,战后完全可以提拔为干部,说不定会成为我军的优秀将领。从战后情况来看,446团在四号桥战斗中涌现的王西欣、许勇两位将军,就是实例。
   然而,宋远军就没有那二位将军那么幸运。战后,在149师领导本位主义严重,像宋远军这样一大批战斗骨干被选到师教导队,名曰培训,实为保存实力,结果他们错失良机,未能提拔。
   回到连队后,宋远军一直闹着复员,可连里不放。他就泡病号、压床板、要求去喂猪、再不就是“欺负”新兵来发泄。期间,老宋当了1年三班班长,军事素质好,又是功臣骨干,本来有个机会调团警侦连的,因为一次打架就惹下了麻烦。原因是四川新兵说话爱带把子,常常把“老子”挂在嘴里,宋看不惯,就打了他。已经是连长的老班长徐林泉提醒他,上级来调查不要说是打人,只承认是“推”了他一下。可老宋“敢作敢当”,不会撒谎,结果把最后一次有可能提干的机会就被他放弃了。你看,这就是陕西愣娃敢作敢为的做派!
   后来,宋远军复员后,在一家企业当了工人。虽然厂子情况不好,好在他自谋职业,也度过了难关。他现已退休,也过起了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
   回想起陕西老兵在保卫边疆作战中的不俗表现,总是让人激情无限,久久难以平静。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但愿新时代的共和国军人,能够发扬陕西楞娃这种英勇善战的精神,苦练杀敌硬功,锻造出一支“虎狼之师”,在未来的反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做到召之即来,首战获胜!

共 561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个“愣”字,代表了陕西人精神,也就是陕西兵的性格。“149师是一支驰聘疆场、屡战奇功的钢铁劲旅。在保卫边境的战争中,打出了军威。”这样高度的评价一点儿都不过分。“陕西楞娃”更是恰如其分。全文以实为实,向读者展示一幅幅气吞山河,视死如归,英勇善战,前仆后继的英雄画面。“陕西楞娃”的精神就是军人的精神,就是军人的情怀。战争总会留下很多思考,历史总会让我们感慨万千。陕西军人,陕西老兵,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们血染的风采。好文共赏!感谢赐稿!问好秦川老兵!【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6-08-19 09:27:28
  陕西军人,陕西老兵,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们血染的风采。好文共赏!感谢赐稿!问好秦川老兵!创作辛苦!期待精彩继续!秋安!
林雨荷
2 楼        文友:秦川锐剑        2016-08-19 10:15:47
  感谢林老师精心编辑、精彩编按;问好,敬茶,秋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