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杀人的棉花(小说)

精品 【荷塘】杀人的棉花(小说)


作者:乔山吕松柏 童生,742.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21发表时间:2016-09-13 12:46:04


   孙所长摇摇手说:“能搜查出来当然最好,可我们目前只掌握了这点线索,把握性不大,假如搜不出,咱们怎么收场?群众又怎么看待咱们?更何况,不是还有人说牛支书偷棉花么?如果要搜查,搜不搜牛支书家?”小王急了:“那怎么办才好呢?”
   孙所长想了想,对小王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小王拍手称妙。
   小王又去叫王大眼:“麻烦你再走一趟。”王大眼怔了怔:“刚才已经说过了么?”小王说:“有些事情没弄清楚,请再走一趟吧。”王大眼进门时,孙所长正伏在桌上,在一张纸上写什么,见王大眼来了,迅速将纸折起来,套上笔帽,把笔压在纸上,这才招呼王大眼坐下。又把刚才问话的内容重新问了一遍,王大眼一一作了回答。忽然,孙所长提高声音问:“王大眼,你不是说那晚上去马十四家,工夫不大就回去了,怎么这回又说是看完一集电视剧后回去的?你究竟是啥时回去的?”王大眼眨眨眼,想了想解释说:“我家晚饭吃得迟,电视剧演过一半了才去马家的。去得迟,坐了不大会儿工夫就回家了,回去后电视上正播广告呢。”
   这当儿,做笔录的小王忽然手捂肚子,“孙所长,停会儿再问,我肚子疼得不行了,想出去方便一下。”说着就往外跑,孙所长望着他背影说:“就爱在水紧处捉鱼,真是的。”说完取出烟来,也给了王大眼一支。一支烟抽完了,还不见小王回来,孙所长急了,对王大眼说:“你先呆会儿,我去看看,别是出啥事了。”过了好长时间二人才回来,孙所长责备小王:“你去买药也该打个招呼嘛,让人家等这大半天,轻点儿了没有?”
   小王摇了摇头:“还疼呢,没松劲儿。”
   孙所长皱皱眉,回头对王大眼说:“你先回去吧,再好好考虑考虑,咱们下次再谈,让小王休息休息。”
   王大眼一走,小王忙指着桌边的笔和纸问:“怎么样,动过没有?”
   孙所长含笑说:“动过了,我原来将笔稍稍斜放着,笔帽指着窗下的图钉盖儿,现在笔帽错了方位,纸也偏了位置,他肯定是偷看过了。”
   小王一拍手:“好,咱就等着今晚看他的行动吧,谁是神谁是鬼,今晚便见分晓了。”
   孙所长那张纸上写的内容是:“根据近几天的调查,已初步掌握了情况,拟定明天对可疑的目标实施搜查,请……”
  
   四、查三片刨花费尽猜详 吃两碗米饭心中有底
   事情的发展,出乎孙所长他们的预料。刚刚天黑,丁二嫂的儿子小山就匆匆跑来,说他家院里放着一包棉花,装棉花的袋子正是他家的。孙所长连忙赶去查看,一称五十斤。是谁悄悄将棉花物归原主的?是不是王大眼偷看了纸条后,知道了明天要搜查的消息,抢先一步将棉花还来了?可是,既是王大眼还棉花,为什么不全部归还呢?会不会是王大眼知道消息后回去悄悄告诉了马十四,马十四胆小,害怕被搜查出来,就把卖后剩下的五十斤棉花归还了失主?突然,孙所长又发现了新的情况:他的目光被粘在棉花上的几片刨花木屑吸引住了。这几片刨花,还没指甲盖儿大,木质为桐木,茬口还是新的。孙所长决定从这里打开缺口。
   经调查,村里会木工手艺的共有五人,但他们均没有作案的可能性,最近他们也没有给村里谁家干过活儿。
   刨花是如何粘在棉花上的?孙所长苦苦思索这个问题,却怎么也想不出个头绪来。这天镇上逢集,孙所长叫上小王去集上转转,放松一下。来到集上,孙所长发现,王大眼在街上摆摊儿卖锅盖,他面前,一溜儿摆着六七个新做成的锅盖,有大有小,几个妇女正在摊前挑挑拣拣。王大眼又不会做木工活儿,他怎么会有锅盖卖?是自己加工的还是帮别人卖的?孙所长凑上前去打招呼,一询问,王大眼又得意又不好意思:“是我自己做的,做得不好,你们可别见笑哦。”
   原来,王大眼的父亲在世时,是个很有名气的木匠。他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木匠,把手艺传给他,可是王大眼却不入道,打死也不愿学。老木匠去世后,王大眼干脆将父亲的木工工具束之高阁,不让它们再碍手碍脚。今年初上,王大眼赶集时发现木制的锅盖很好卖,价钱也好,于是动了心思。锅盖一般是用桐木做的,桐木的特点是受潮后不裂不翘,且木质疏松,做起来轻松容易。自己家里还堆着不少桐木,做锅盖的工艺又简单,自己完全能胜任。于是,王大眼又重操祖业,拿出老父当年的工具,悄悄在家干开了。今日这趟赶集,正是他的首批产品面市,开市大吉,不等市散就出手完了,王大眼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另一边小王也乐坏了,一回到屋里就说:“孙所长,难怪前些天查刨花没有着落,原来是这小子藏了一手,现在是荞麦地里逮兔子,保准一逮一个准,搜查王大眼!”孙所长想了想说:“不用搜,刨花就是证据,只要在他家找到相同的刨花,就不怕他不认账。”吃饭前孙所长找见了村民组长,说是想趁吃饭时间,跟王大眼了解一些情况,请他把饭派到王大眼家吃。王家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清爽,看得出主人的治家本领。只是堂屋中间的开间比较零乱,墙角处还靠着两个未完工的锅盖,木马扎上还架着一块没刨光的木板,下面堆着一堆刨花木屑。王大眼把孙所长招呼上炕坐了,就喊儿子端饭,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很在行地端着木盘进屋来了,乖巧地摆好筷子后,一声不吭地出去了。孙所长吃完了,王大眼又喊儿子添饭,孙所长急忙挡住:“别叫孩子,他还要做功课呢,我自己来。”说着就要下炕。王大眼一把拉住说:“咋能叫你下厨舀饭呀,我来,我来。”趁王大眼进厨房添饭的当儿,孙所长捏了一撮刨花装在身上,吃罢饭告别王大眼出门了。
   回到住处,拿出刨花与棉花上粘的刨花一比较,木质、木纹、干湿、薄厚,完全相同。
  
   五、王大眼低头认罪 牛支书犯病遮掩
   多日的周旋,终于拿到了证据,现在到了和王大眼正面交锋的时候了。考虑到讯问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已死亡的丁二嫂,连带出有关她的情况,最好有可靠的知情人在场叮对作证。孙所长决定请村干部参加。前段时间,有群众怀疑牛支书偷棉花,现在有了刨花这个证据,对牛支书的怀疑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就请来了牛支书和村主任王林。
   这天晚上,就在孙所长的住处,开始了与王大眼的正面接触。孙所长坐在炕头上,小王坐在他旁边的电灯下作记录,牛支书近些天来哮喘病又犯了,上炕后就靠后墙坐下。村主任王林的烟瘾大,随时提着根尺把长的烟杆,也挨着牛支书坐在炕里,王大眼坐在炕对面的方桌旁。
   孙所长开门见山问:“王大眼,这些天你跟我们玩猫猫,绕弯弯,花招耍够了没有?是想主动交代还是想继续耍花样?”
   “孙所长,我不明白你说的是啥意思。我一个平民老百姓,吃了豹子胆,敢跟你们耍花招?”
   “别装模作样,老实交代,你是怎样偷走丁二嫂棉花的?”
   “妈呀!这才是天大的冤枉呀!怎么弄来寻去,咬住我不放哩?我没偷棉花!”
   “告诉你,我有证据在手里握着,你别抵赖,老实交代!”
   “孙所长,人说‘要得怕,大话诈’,我没做贼,心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有证据你拿来,我王大眼是吃五谷粮食长大的,不是站在房檐水窝儿里下(吓)大的,你把证据拿出来!”
   真所谓“贼没赃,硬似钢”,王大眼梗着脖子睁着大眼,一脸的不平和委屈。
   孙所长取出两个小纸包放在炕沿上,“王大眼,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非要让我拿出证据不可了。告诉你吧,猴子再精鬼,也有打盹的时候,你做事再诡秘,也有露破绽的地方。你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悄悄把棉花一退我们就不追究了,可在你退还棉花时疏忽了一点,棉花上粘了只有你家才有的东西,这一点你可能没注意到吧?还记得我昨天在你家吃饭么,在你家找到了与粘在棉花上相同的东西,就包在这包里。就凭这证据,我们就足以认定棉花是你偷的。现在就看你的态度了,是想主动交代从轻处理,还是想继续顽固下去?我给你留个机会,主动交代对你有好处!”
   这一番言词,如一阵强风刮得王大眼身子摇动手足无措,双唇抖颤着说:“棉花上粘了什么?我怎么没……那,那让我想,再想一下……”
   可谁知就在这当口上,村主任王林点上烟锅抽了两口,牛支书忽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痰卡在喉咙里,大半天缓不上气来,憋得嘴脸乌青,眼珠子直往上翻,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这突如其来的病势,把一屋子的人都吓住了。孙所长忙停止了问讯,让王大眼先回去。几个人七手八脚,捶背的捶背,拍胸的拍胸,忙乱了一阵仍不见好转,赶忙抬上去村医疗站。忙到下半夜,牛支书的病才稳定住了,孙所长和小王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继续找王大眼问讯,一夜之间王大眼又变卦了,他认定孙所长的纸包是“空城计”,根本就没有什么“证据”在里边。孙所长说:“证据面前再给你留个机会,劝你主动交代,可别吃后悔药!”王大眼想了半天忽然喃喃地脱口而出:“咋弄的,咋能让刨花粘上了呀,我咋没防备这一点呀……”王大眼终于不甘心地闭上了眼睛,“到了这地步,我实在没啥说了,丁二嫂的棉花是我偷的。”
   孙所长趁势追击:“你是怎样偷棉花的?”
   王大眼避开孙所长的目光,低下头半天不言语,再三追问,王大眼还是不开口,孙所长火了,提高嗓门喝了一声:“还犹豫什么!说!”王大眼抬起头牙关一咬说:“看光景我怕是包藏不住了,干脆说实话吧,棉花不是我一个人偷的,是牛支书叫上我一起去偷的。”
   “王大眼,你要老实交代,凭什么说牛支书和你一起偷棉花?”
   “凭什么?我说出来你恐怕还不肯相信,本来昨天晚上我都准备承认呢,可牛支书几次朝我摇手示意,不让我说出来,怕我承认了会连累上他。你要不信,村主任王林和牛支书挨肩坐,问问他看见牛支书摇手没有?”
   孙所长迟疑了,回想起来,昨晚他和小王坐炕沿儿,牛支书和王林坐炕里,背后有什么小动作,他和小王看不见。再一想,不禁恍然大悟:怪不得昨晚上在王大眼犹豫不决的关口上,牛支书忽然大病发作了,原来是怕王大眼招认出他,才在关键处装病掩饰;再说,此案刚发作,一些人就怀疑与牛支书有关,看起来果有此事了。
   找村主任王林查证核实,王林想了想说:“对着呢,有这个动作,昨晚我是看见牛支书摇手来着。”说完还模仿了个摇手的动作。听了王林的话,孙所长完全打消了疑虑,回过头又找王大眼,要他详细交代与牛支书合伙偷棉花的全部过程。
   原来,别看牛支书是个村官,可他的家境并不好,自己常年患病吃药不说,老婆也是个病身子,只不过没他严重就是了。儿子大学毕业后,单位效益不好,挣的钱只够糊口,没力气孝敬多病的父母。牛支书常缺钱花,有时连买油盐的钱也向别人借哩。咋说呢,兔急了咬人,狗急了跳墙,人没钱了,啥事儿也就胡弄开了。那天晚上,牛支书来叫王大眼,说有件事想让他协助一下。王大眼刚从马十四家回来,准备脱衣睡觉,见支书亲自上门来叫,赶紧起身开门迎接,牛支书说明来意:他傍黑时去丁二嫂家,询问轧棉花的情况时,刚好丁二嫂放好棉花准备锁门,只顾了和他说话,未将锁子压实,一拔就能拔开,这就来约王大眼去偷棉花。牛支书在门外放风观望动静,王大眼拔开锁子进屋去偷,出来又锁好房门,二人将棉花平分。后来,王大眼怕追查到自己,就把自己分到的棉花偷偷送了回去,不想却粘上了几片刨花,事情这才败露了。
   看看,村支书牛万万不仅参与了合伙偷盗,而且还是主谋!
  
   六、摇手示意有新解 强奸旧案露端倪
   王大眼如此根根茎茎地说出原委,孙所长听着,心里一愣一愣的:好你个牛万万,身为村干部竟肮脏到了这田地,干出这样卑污的事来!查,什么牛支书马支书,只要你胡作非为,就扳你的牛犄角!
   小王“请”来了牛支书,孙所长笑着说:“老牛,咱们之间说话,今天就不用绕弯子了,相信你多年当干部思想觉悟相对高些,偷棉花的事你就主动说出来,被动了对你不利!”
   牛支书喘着气用陌生的目光盯住孙所长:“偷棉花的事?你是说我偷丁二嫂的棉花?”
   “别遮掩了,王大眼已经交代了。”
   “他交代什么了?他说我偷了棉花了?你们真信他说的?”
   “那好,你说一下,丁二嫂死前的那天傍黑时节,你去过她家没有?”
   “去过。”
   “去干什么?”
   “去问她拾的头茬花轧了多少,村上准备将新品种棉花的亩数、产量向农科所汇报,凡种新品种棉花的农户,我都一一问过。”
   “你去问时丁二嫂在干什么?”
   “她刚放毕棉花准备出房门。”
   “离开丁二嫂家后,当晚你还干了什么?”
   “那晚我回到村部和村会计算账,统计棉花产量,算账后夜已深了,我们就睡在村部。”
   孙所长又问:“昨天晚上,你给王大眼做过什么暗示动作没有?”
   “我给他做什么暗示动作了?”
   “你的动作你知道,你好好想想。”
   “想什么想!”牛支书又急又气,“我什么动作也没有做!”

共 20043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棉花本是洁白柔软之物,却让人的贪欲和恶念使其变色变性。丁二嫂本指望种植棉花挣钱供儿子念完大学,棉花丰收了本是件喜事,却不曾想因这十捆棉花丢了性命;丁二嫂之死在村里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也惊动了乡派出所,牛支书成了重点怀疑对象。孙所长一行来到村上细心走访,深入调查,多方取证,案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起棉花丢失案的证据链中又引出了一桩学校老师被强奸案的部分证据,而最重要的人证王大眼的所有证据都指向牛支书,牛支书被停职反省,案情似乎到了柳岸花明的地步,这时丁二嫂的儿子丁小山忍辱揭发,孙所长认真分析研究,从细节寻找突破口,真相终于大白天下,牛支书平反正名恢复职务,罪犯王大眼绳之以法。案情水落石出,本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我的心情却很沉重。文中的马小妮扯下罪犯背心的一片布为什么不及时交给办案人员?多一份证据破案就多一份希望呀!丁二嫂的死更让人心痛和惋惜,人活着就还会有十捆、一百捆棉花,为了丢失的十捆棉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太不值,最可怜的是孩子,他以后的路该怎么去走?小说开篇设置悬念,采用白话体叙事,分回标目,结构完整,故事时缓时急,情节自成段落,歌颂了孙所长等执法人员执著的敬业精神,一篇带给人警示的小说,值得细细品读,力荐共赏!【编辑:红叶摇秋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915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9-13 14:38:45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9-13 14:46:05
  对话演绎情节,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冲突不断,告诫人们莫犯法,再狡猾的罪犯也逃不过公安人员的火眼金睛。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9-13 14:47:09
  欣赏学习精彩小说,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6-09-13 21:38:17
  吕老师的大作就是不一般!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5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9-15 18:54:15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问好。
6 楼        文友:天龙        2016-09-15 19:34:35
  祝贺老师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7 楼        文友:阿巧        2016-09-17 16:31:37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不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