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生死缘

精品 生死缘


作者:杨伟民 秀才,1791.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02发表时间:2016-11-19 03:54:20


  
   六
   杜晚秋就职的农机厂越来越不景气,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那时,他虽凭着业绩和手段,当上了销售科长,但也经常闲着没事干。他开始考虑跳槽。这时,他想到了周筝。
   周筝这时已是信贷科长。凭她的人脉和权力,助自己跳个好槽完全没问题。于是,他涎脸来缠周筝。周筝不想当着同事的面,和他撕脸,只得敷衍着。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周母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一次体检中,拍片发现她肝部有阴影。CT一复查,确症:晚期直肠癌,中、晚期肝癌。她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了,拒绝开刀。家族有遗传病史,有几个亲属,也是在她这年龄段上发的病,想尽办法治疗,最后都没能留住,白吃了许多苦。她现在最大的心事,便是周筝的婚事了。三十好几的人了,搁女孩身上就是大龄了。一定非要找个各方面条件都理想的,恐怕也不现实了。她于是想起了杜晚秋。要说,这杜晚秋也没有太大的短处让人不能容忍。虽说眼下的社会地位低些。但起点低,不一定就是终点低。帮他跳个槽,将来说不定会有所发展。
   她是个过来人,知道青年男女相处这么些年,早已生米煮成熟饭啦。如果再另择新婿,特别在意这一点的,那么,不是结婚不久就闹离婚,就是以此作短把,凡事压闺女一头。因此,她的心意有了变化。特别是杜晚秋不知怎么得到的消息,常常来陪她复诊、替她配药。所以,当别的病人问她,是你女婿啊?她竟含糊允认了。她对周筝说:要结婚,就趁我还活着时结吧。她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渴求。她想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己的后辈人。孙辈是见不着了,能和女婿处些日子,也是她心中的一种渴求了。
   然而,周筝是不会和杜晚秋结婚了。经过给徐虎买车的事儿,她对杜晚秋彻底心冷了。但她准备帮杜晚秋跳个好槽。一是被杜晚秋缠烦了,单位里影响也不好。二是看到杜晚秋帮母亲治病那么尽心,也觉得应该回报人家。她暗里开始为杜晚秋选择合适的单位。
   哪知,杜晚秋现在不想跳槽了。不但不想跳,还想把这槽买下来。原来,农机厂长期亏损,上级决定改制。几个厂级干部因这样、那样的原因,都不想收购。他这销售科长就成了第一人选。他首先把家底摸了个透。他发现,农机厂的机器设备都不陈旧。当年县里为了能独立制造较大型农用机械而成套购置的,而且设备的通用性很强。库存的原材料,也是当年优先调拨的市场紧缺材料。只是农业生产的模式发生了改变,一大部分农机具滞销,造成了目前的困境。一旦收购成功,必须转产。项目他也想好了,并作了技术可行性分析和市场调研,前景相当光明。他决定将它全资收购。但他能筹到的钱只够交第一期保证金。于是他想到了从周筝那里贷款。周筝觉得,于公于私都不能贷这笔款。农机厂属于关、停、转项目,风险极大。杜晚秋的家底和为人,她都知晓,这笔款贷出去,基本上就是笔坏账。她将申请材料压下了。这期间,周母病情恶化。行长批了周筝假期。周母终于不治。待周筝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再来上班时,得知杜晚秋直接找了行长多次。行长最终将贷款批了。周筝对行长说,这笔贷款风险很大。行长说:他派人调查过了,资产严重低估,抵押贷款,银行风险不大。周筝知道,行长其实是暗中帮她解决了一个困境,内心十分感动。
   且说,杜晚秋得到这笔贷款后,全资收购了农机厂。并立即着手产品的改换。主推一种农用小车。这种车,经改装,变得农用、家用、短途运输都适用,而且售价便宜,才几千元一辆,因此销路大开。杜晚秋知道,这时亟待解决的是政策可行性问题。他四处公关,补办了各种手续,并注册了品牌。一时间,他厂里组装的农用车,在附近郊县达到了户均一辆以上的销量。不仅按时还清了贷款,还増加了几条生产线。总经理室也配备了女秘书,海棠谢了桃花开,换得挺勤。现任的女秘书,比他小二十多岁,日见肚子大了,说要和杜总结婚。不久,这消息便被大红请帖所证实。周筝和行长的桌上也摆着这大红帖。
   周筝拿起它,怔怔地看了半天,默默地将它塞进纸张粉碎机,一按电钮,变成堆红色的纸渣。
  
   七
   按世俗眼光看,行长可是个大福人。他挣高薪、住豪宅、驾名车、娶娇妻。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一场变故降临到他头上。他的全职太太在家练瑜珈时,突发脑溢血。因发现晚,送医不及时,虽经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却成了个植物人。
   行长不可能长期请假照料,只得把她放在康复医院住院。没啥医治措施,说白了,就是高价租张床等死。周筝去探望过几次,这种状况,她实在不忍心。她想:行长一贯注重培养自己,自己能有今天,多半拜他所赐。特别是这次,为解除杜晚秋对她日复一日的骚扰,冒险批贷的举动,她更是铭刻在心。她觉得此时自己应该站出来,帮行长一把。她向行长提出,白天雇个保姆,八小时以外,由她去照料。行长也正为自己妻子的状况而心里煎熬,却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听了周筝的方案,望着她那表情诚恳的脸,犹豫着点点头。
   于是,周筝天天往行长家跑。她替行长夫人擦澡、按摩、放音乐……一切有助于植物人康复的措施,她都坚持做。整整三年,医学上的奇迹没发生,情感的奇迹却发生了。夫人死后一年,周筝领了红本本,住进了行长家。
   可能这豪宅的风水不好,周筝在这住上几年后,体检也发现肝部有阴影。经多个医院反复确症:肝癌中期。
   按照周筝自己的意愿,去了肿瘤医院住院治疗。那里有个她最要好的荒友(北大荒战友)在做副主任医生。治疗会精细、便利许多。
   消息很快在荒友中传开了。徐虎、王莉也知道了。徐虎闷闷地喝干了一瓶白酒,抬起头,对王莉说:“我想赶到北京去。”
   “去吧。我也想去!要不,咱把爹娘送哥嫂那去住些日子,我陪你去。”
   徐虎望着王莉,几番欲言又止……他心里斗争得很厉害。他不知该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表述给王莉听。他没把握自己的这个想法,王莉会理解吗?会同意吗?这些年来,他一直把对周筝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她是他唯一深爱的女人。对王莉,他更多的是亲情和责任感。特别是这些年来,他知道周筝生活优裕而王莉跟着自己过着困苦卑微的日子。心里更是下定决心,要斩断对周筝的情丝,全心全意来疼爱自己身边的这个女人。他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而且也能这样做。可是当他知道周筝得了肝癌的时候,他知道这病的预后极差,很可能就要永诀。他心底一直强压着的对周筝的恋情便象地火喷发一样。他现在只想尽快去到周筝的身边,日夜陪护着她,为她做一切的一切……而眼前的妻子以为他只是要去作一次探视,而且主动提出陪他同行。妻子的大度使他既感动又为难。他不知该怎样向妻子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解释清楚。他甚至有些犹豫:自己这一去,家庭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不说,独留妻子一人在津照料两个老人,而作为丈夫的他却在北京陪护初恋情人,这将使妻子情何以堪?日子正常也就罢了,万一两个老人有啥情况,让妻子一人如何处置?一个男人不能为了渲泄情感而抛开家庭责任……他几次想放弃去陪护周筝的想法。但他实在放弃不了。他已经放弃过一次,换来的是一辈子的刻骨相思。但他知道她活着,而且生活得比跟着他好,内心还略感欣慰。但这一次却不同,很可能会从此阴阳两隔,放弃了,就将永远不会再有任何的机会!这蚀骨的恋情将何以寄托?心爱的女人身陷绝境,自己却置若罔闻,不尽可能地施以援手,又将如何抚平自己残生的心灵?他放弃不了,也不想放弃……他内心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斗争着。他知道自己的精神状态无法开车,于是把车停下来,呆在家里喝闷酒。第三天头上,王莉端盆下酒菜给他,说:“老公,你心里有啥想法说出来,我俩再商议、商议。”
   徐虎于是将自己的全部想法都坦诚地告诉了王莉。
   王莉听后,思索一会,说:“好的。去了跟周姐说,要不是家里有两位老人要照料,我也该去的。周姐对咱家有着天大的恩情,怎么报答都是该的。”
   她见徐虎瞪大眼,困惑地望着她,知道徐虎没能听懂她的话,便把周筝赠钱买车,两人如何商定暂时瞒着徐虎的过程全兜底说了。
   徐虎听后,趴桌上嚎啕大哭起来。王莉默默地站在徐虎身边,轻轻抚着他的头发,说:“哭吧、哭吧,哭出来,心里会好受些!”她自己也泪流满面。她为周筝悲伤,如此的好人竟遭此厄运。她也痛惜丈夫,遭受着如此沉重的打击。她更为自己感到悲苦。这么些年,仍没能抹平丈夫心间的创伤,仍没能完完全全得到丈夫的心。她知道自己不是在吃周姐的醋。是女人情感的一种自然反应。她由此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知周姐的丈夫对徐虎护理周姐这事会是什么态度?自己是知道他俩的恋情的始末的。因此能理解和支持徐虎的做法。但是关于和徐虎的初恋,周姐是否曾跟她丈夫说过?说得有多深?这些都不得而知。因此,她嘱咐徐虎:到京一定要先去银行,征得周姐丈夫同意后,才可去医院护理周筝。以免节外生枝,反给周筝增添烦恼。徐虎点头称是。他深深感受到妻子心头的酸楚和真诚。他一把搂紧王莉,用巴掌把她脸上的泪水抹干,说:“老婆,谢谢你……”
  
   八
   徐虎匆匆找了个同行把车低价包了出去,立即赴京。抵京后,经多方打听,寻着了行长。徐虎自报身份后,行长将他请进办公室。坐定后,行长讯问来意。徐虎一时难以启齿。确实,这事多少有些不可思议。向现任的丈夫请求同意由他(初恋情人)来全程陪护病妻?!谁都知道,动大刀的危重病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的排放、身体的清洁,都需要陪护来处置。这就免不了对全身的看视,甚至对私密部位的触碰。除了生育和开刀遇着男性医生,有着不可替代的因素,勉强能接受外。其它情况下,这些举动由另一个异性来操作,特别由初恋情人来做,这对任何一个男人都难以接受。更何况,以行长这样的身价,完全有能力请一个,甚至多个同性陪护来完成这些事宜,丝毫没有同意的理由和必要。而且,即便行长同意,那么别人又会怎么想、怎么看他?作为丈夫,他哪还有什么颜面进病房探视、陪护……徐虎直到这时才感到自己做法的猛浪,甚至近乎荒唐。他犹豫着要退却,只请行长领他去做一次普通的探视与慰问……但他不肯退却。他知道自己内心的情感有多圣洁。他也感到此时自己挺身出来,会给周筝带来多大的精神力量。他决定一试。于是他坦诚而详实告诉了行长:他和周筝的恋情、曾经的亲密程度、分手的缘由和事后知道的真相、周筝对他全家的资助和恩情、以及妻子王莉的态度,未了,他恳切地说:“求你答应我全程护理周筝……”
   行长站起身,从抽屉里拿出包烟,抽出一支递徐虎。徐虎不抽烟,但他此时需要一个道具来掩饰自己的焦虑与尴尬,便接了过来。行长又抽出支烟,说:我不抽烟,但今天例外。他替徐虎点燃,缓缓坐下,又将自己的烟也点燃,深吸一口,缓缓吐尽,才慢慢开口道:你很坦诚。我很感动。你提的要求,我能理解。早在小筝护理我前妻时,她就向我谈起过你们的初恋。我知道,你是小筝今生唯一深爱的男人。你护理,小筝就有强大的精神支撑,非常有利康复。因此,我支持。
   他又站起身,给徐虎续满茶水,接着说:“按理,无论从小筝护理我前妻三年,还是我俩婚后的感情来说,这次我都应该竭尽全力来护理小筝。但婚后,我夫妇俩在同一支行任要职不妥,上级调我到这履新,各方面都在梳理中,实在无法分身。你知道,银行系统,人才竞争很激烈。行长这职位,对我、对小筝将来的治疗都很重要,不能整丢了。我今天向你掏心底说这些,是想说,你来护理,对我、对小筝都是莫大的帮助。你不必多虑。你先来找我,更表明了你的坦荡、真诚,并懂得尊重别人。我希望能交到你这个朋友。”说着,行长朝徐虎伸出手去。徐虎赶紧捧握住,两人使劲摇动起来……
   两人一同来到周筝病房。周筝正靠床架坐着。乍见徐虎,一愣、一笑,马上又双眼盈泪。后来听说,徐虎将全程护理自己,她一把抱住行长,猛烈地抽泣起来。两人待她哭透、哭乏,哄她躺下,等她睡着后,又来到荒友、副主任医生那里商议医疗事宜。副主任医生说:“越早动刀,预后越好。”行长提出要赴美开刀。副主任医生说:“暂无必要。第一,周筝的手术难度不大。第二,她可以申请按排本院第一刀主刀。他常赴美医学交流,操刀水平高于美国同行。第三,术后的照料和精神抚慰很重要。我们仨人对周筝而言,在她心里的份量都很重。”
   行长觉得有理,赴美罢议。他又把徐虎将陪护周筝的事告诉了副主任,并要求换个单人病房。副主任听了,同时被眼前这两个男人深深地感动了。倘若没有对周筝深切细腻的情感,没有高尚圣洁的胸怀,是做不出,也践行不了这样的决定的,她重重地点着头说:“这对周筝的康复肯定极为有利。”她表示一定会把病房换妥。

共 12548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同为北大荒战友的徐虎和周筝本来两情相悦,但突如其来的战争让他们不得不分开。临别之际,徐虎将周筝托付给自己的发小,同为北京知青的杜晚秋。杜晚秋也是周筝的爱慕者,而且是个颇有心计的人。等到徐虎从战场归来,杜晚秋和周筝早已生米做成了熟饭。心灰意冷之下,徐虎娶了天津女子王莉,做了上门女婿,而周筝和杜晚秋却因为性格等各方面原因,最终劳燕分飞。上门女婿的日子毕竟不好过,何况王莉还有兄嫂一家一起生活。周筝知道他们的艰难之后,果断伸出援助之手,出钱出力,让他们的日子短时间得到了改善。而周筝也因为自己的善良,知恩图报而嫁入豪门。奈何幸福的日子并没过多久,周筝就被查出患了绝症。明知自己也时日无多的徐虎,此时毅然说服了妻子,放弃了工作,只身赴京照顾病重的周筝。过度的操劳让徐虎旧病复发,离开了自己的爱人和爱着自己的人,而周筝在知道徐虎已经去世的消息后,也断然放弃了治疗,一年之后,紧随徐虎而去。家人遵照他们的心愿,将二人的坟茔安放在一起,他们的灵魂终于可以时刻相依相守了。小说人物并不多,故事也不算特别曲折,但却因情感人。尤其在这闪婚闪离已经蔚然成风的时候,这份纯粹的近乎圣洁的爱,尤其难得。推荐阅读。【编辑:上官欢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112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6-11-19 03:56:32
  问好杨伟民,感谢支持短篇栏目,期待更多佳作,祝老师创作愉快!
上官欢儿
2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6-11-20 17:56:24
  祝贺小说摘精!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3 楼        文友:杨伟民        2016-11-21 12:05:42
  @千里追梦,谢谢您的祝贺。
4 楼        文友:鸿雁于飞        2016-12-01 21:26:31
  总是把人世间的感情写的这么凄迷,拜读。现实中,相爱的人总是难成眷属,有多少初恋的情节善始善终呢,也许这就是生活,千疮百孔的现实,不难看出作者的内心也有着深深的缺憾,所以才有如此的情结在此。语言精练,语感爽快。
5 楼        文友:杨伟民        2016-12-02 17:09:39
  @鸿雁于飞文友,您好!我的拙作您已提读和点评了好几篇了。真是感激得很。尤其是您提读了本篇,这其实是一个几乎真实的故事。至今,我们荒友还在谈他俩的事和人。为他们叹息。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