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五哥

绝品 五哥


作者:魏怡邹田雅 童生,634.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32发表时间:2017-03-05 23:49:11

五哥
   透过门缝,我还能看到夜空里的星星。早就听老人们说天上的星星对应着地上的人,一个人对应着一颗星星。地上出生一个人,天上就多出一颗星星,天上少一颗行星,地上就会死一个人。天上亮的星星对应的人活得一定很舒坦,暗淡的那颗对应的人也一定活得很灰暗。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我想找到我对应的那一颗,只是实在不好找。
   徐区长让我把问题想清楚,想清楚了才能讲清楚,才能交代好问题。可是我的脑子就像粘鞋底的浆糊一样一塌糊涂。
   我男人的确当了汉奸。怎么当上的?整个过程,徐区长说得有鼻子有眼。尽管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我想不通,我多么希望徐区长他们搞错了,可经验告诉我,八路军共产党很少出错,特别是在人命关天的问题上。
   我这桩婚姻是我三姑提的媒,我三姑早就嫁到了马闹坡村。
   我十四岁那年,有一次在坡里干活,发现裤筒里,顺着腿淌好多血,当时把我吓坏了。我想这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多血?淌这么多血会不会死人呀?我几乎是哭着回家的,回到家里娘告诉我说,闺女,孩子大了都这样,大了都会有,并且哪个月都来。娘用土布缝了个小布袋,装上草木灰让我垫上,说,别害怕。后来果真是月月都来,每次来了我就用布袋子垫上,渐渐地也没有了那种恐惧感。从那以后我发现,我像见了太阳的高粱一样,个头长得疯快,还有悬挂在我胸脯上,从前像小枣一样的乳房,也长得疯快。很多见了我的婶子大娘都说,花子长成大闺女了。从那以后就不断有人上门提亲,前脚跟后脚,有像我三姑这样捎带着的,也有专门吃这碗饭的媒婆。
   媒婆的嘴就是会説,不但会说还会掌握分寸,也会讲究策略,每次到俺家,常常先钻进饭屋和娘拉家常,把娘的心拉舒坦,才说正事。有时候也会从饭屋在我娘腚后,跟屁虫似的跟到大北屋。说谁家的日子过得好,兄弟们又多,没人敢欺负。咱花子像带露水珠子的花骨朵,长得俊,身材又板正,真是个叫,要模有模,要样有样。嫁过去绝对受不着难为。娘把好几家比较完了,觉得不错的人家就和爹商量,爹只顾坐在椅子上吧嗒吧嗒地抽烟,像待价而沽,一语不发。任凭媒人踩烂了门槛,跑断了腿。
  
   五
   我是十六岁那年嫁给张殿明的。三姑大包大揽地说,花子就是我的亲闺女,有好主当然给自家人留着。这不是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可以送给外人。三姑说,张殿明的老婆死于难产,娘俩一块走的,又没有孩子拖累,也没有当后娘的不利索。再说张殿明又是在山外头教书的先生,识文断字的。在咱柳子峪,也没有这么几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主。人长得更不用说了,出息着呢,配咱家花子,咱家花子吃不了亏。三姑说这话的时候我也在旁边守着,三姑介绍的口干舌燥,俺娘递给三姑一瓢水,三姑咕咚咕咚喝下去,用袖子一抹嘴,说,这真是“十里地干一嘴,不如在家里喝凉水”。要不是花子是俺亲闺女,俺图稀啥?
   我没想到三姑给我说的,是死过老婆的男人,我心里很不得劲,不断地犯嘀咕,我想这个男人是不是命硬克妇呀?三姑说他是教书先生。这倒令人图稀。跟了他没有当后娘的累赘,虽说算不上做小,但按柳子峪里的风俗,死了以后要埋在他的右边,左边埋的是男人的第一个老婆,哪怕是没过门只是定了亲,第一个女人死了,也要埋在男人的左边,这一辈子在阳间不做小,在阴间也得做。我嫁过去不过是他老婆的一个“替头”。他老婆亲戚的孩子,得喊我“替头姑”“替头姨”。我毕竟是一个黄花闺女,我接受不了。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我就翻来覆去地想,想来想去,这门亲总感到有点差事,我不愿意。更何况我已经有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早心有所属了。
   那阵子庄里来了两个算命的瞎子,在柳子峪里混得很熟,算的也准,我娘通过三姑要了张殿明的生辰八字和我匹配。娘从大街上回到家里,笑嘻嘻地说,挺合。
   以后一段时间里我被爹娘反复唠叨,似乎不嫁张殿明我就再也找不到主,被爹娘唠叨烦了,我就一甩门,上自己的屋里躺着,不吃不喝,我甚至跑到柳子河边的那口井沿上,一坐就是半宿。爹娘知道我性子急得像爆仗草,一点就炸。怕真的逼出我一个三长两短。就这样对峙了一段时间,爹娘没再唠叨。
   我娘说话份量不足,知道自己的轻重。有一天中午,我刚撂下饭碗走人,还是被爹喊住了。爹在反梆子鞋上磕了磕烟袋锅子,怕我又治气。就用一种温和的口气说,花子,不是我和你娘逼你,你想想天下的爹娘那个不向着自己的儿女?闺女孩子找婆家,不像男孩子找媳妇,随便划拉一个就行。咱是去跟着人家过日子,这是一辈子的大事,爹娘不就是为了你将来不受委屈?咱家在咱庄里不是大户,中等而已的人家,农忙的时候也断不了地雇个短工,扒扒碌碌忙忙活活,个数月才吃回肉,你看人家,不说天天吃香的喝辣的,我看也差不多。张殿明家住的是深宅大院,我听说又要盖新房,那可是家估不透的财主,你打听打听,在这柳子峪里日子殷实的有几家?光那长工就雇了两三个,光骡子养了三四头,那驴那牛,别说了,那羊更是一帮一帮的。爹在说到羊的时候,用烟袋夸张地在半空中画了个圆圈。接着说,这样的人家哪里去找?再说,你三姑在那庄里,虽说离咱庄也就五里六里的地,话又返回来说,一揸不如四指近,你娘俩同嫁在一个庄里,有个大事小情的,也是膀子。那是知根知底的人家。他才二十一岁,你娘也给你找人算了,般配。听说这个孩子鬼点子还挺多。你要嫁过去,说起来,真算不上门当户对,这是高攀,咱不亏呀。
   末了,怕我又尥蹶子走人,爹还是用商量的口气说,我和你娘不逼你,你自己想想。说完继续坐在椅子上吧嗒吧嗒地抽烟。
  
   六
   我家屋后有棵老榆树,爹劝我后不久的一个早晨,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一只喜鹊,从一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不停地低头朝着我家的院子叫唤,那阵势不知是有多少好事它要报喜,还是喜事大到激动地让它那颗小心脏承受不了。我娘抬头望了一眼那棵老榆树说,叫得真欢实。
   那是张殿明第一次来俺家,骑着高头大马。他被儿童团员们拦在村口,儿童团长拴住子问他进村找谁,张殿明说,认识王翠花吗?拴住子说当然认识,就是王德华家的花子姑,对吗?张殿明说,是呀。我是她男人,你得叫姑父。张殿明摸着拴住子的头说。拴住子很机灵,把头一拧,很警惕地说,谁信?张殿明说,我这里有路条。我不知道拴住子认不认字,后来我听说,拴住子看了看那张纸条说,走,我给你带路。张殿明把拴住子撮上马背揽在怀里,后面还跟着好几个儿童团员,拴住子骑过驴,但头一回骑马,兴奋地喊起来;花姑父来了,花姑父来了。跟在后面的孩子也随着咋呼。弄得半截庄子没有不知道的。
   那天我和娘正在院子里做针线,爹在院墙根前和一个短工打箔。拴住子帮张殿明把马拴在墙上,刚跨进门口就朝我喊:姑哎,俺姑父来了。我起初一下子蒙了,一会儿明白怎么回事后,从屋里找了个笤帚疙瘩,就想朝拴住子的屁股上打。调皮的拴住子围着磨盘和我转圈,逮住他,手起笤帚落的时候,却被张殿明左手肘子一挡,右手一把夺下,说,错的是我,打就打我。后来想想真是,拴住子没错,该挨打的是张殿明。姜毕竟还是老的辣,我爹不慌不忙地从屋里端出一瓢花生果,让拴住子他们连掉加撒地哄抢,口袋里满了,手里攥着,直到瓢底见天。儿童团员走地时候,俺爹对着他们一哄而散的背影说,出去别嚷嚷。拴住子头也不回地说,行。爹回过头来,格外殷勤地给短工点上一袋烟,又自欺欺人地对短工说,出去你也别说,短工不停地点头,说,嗯嗯。
   张殿明中等身材,带一副圆框眼镜,看上去很精,分头,头发三分朝左,七分朝右,长相倒的确像个教书的先生。那天张殿明说,他早不教书了,他在长白山上参加了抗日队伍,他早把家里的羊卖了,只留了几只母羊,买了五匹马,四匹归部队,一匹自己骑。这次出来执行任务,顺便来看看老人。那天张殿明给我爹带了两瓶酒,给我娘扯了块洋布,送了我一个小木盒,里面盛着一个小圆镜一把小木梳,还有我从来没见过的雪花膏。我闻了闻,透心透骨的香。我爹平时喝的是软枣酒,散装,从没喝过纯粮食酒,还是“溜溜”瓶的,后来我问张殿明给我爹买的啥酒?张殿明说,百脉泉。
   显然,我爹对张殿明的突然造访也表示不满。那天他在王家柳子搞出的动静像他的马蹄子砸在青石板上一样响。他走后,我爹说,简直是逼婚呀!又说,人倒是很活泛。鬼点子还就是多。
   张殿明的鬼点子出了名的多。我也听三姑说过。张殿明共有兄弟三人,他二嫂娶回家的时候,按风俗习惯就该分家了,他是老三,最小。他爹想把朝阳的大北屋留给他,然后老大老二再抓阄分西屋南屋。张殿明说西屋南屋一样住,留给我对两个哥哥不公,一块抓阄。老大老二还是分别抓到西屋南屋,东屋是饭屋,共用。西南角是栏,公用,东南大门,共走。最后一个放在墙角的陶土缸被二嫂看见,二嫂说要盛水,大嫂说要用它盛粮食,争来争去互不相让,还差点撕扯起来。他爹很作难,张殿明说,这个好说,说话的功夫找来一张镢,一蹶头砸下去,缸恰巧被张殿明砸成了三块,张殿明拿起那块最大的,对他大嫂说,大嫂,你是老大,这块大的应该归你。然后拿起第二块大的递给二嫂,说,二嫂,你是老二,这块归你。然后抱起最小的往他二嫂怀里一摞,对她二嫂说,二嫂,你也别觉得亏,这块最小应该归我,但我不要了,送给你。
   那两瓶酒我爹喝得嗞溜嗞溜的,那恣劲不知有多么爽。后来张殿明家送来了一头驴,两只羊做彩礼。没事的时候,我爹就叼着旱烟,在它们身上用手摸弄来摸弄去。看到带崽子的母羊,总免不了多抓上几把草料,十分得意又十分满足的表情。那时候,我才知道我还能值这么多钱。
  
   七
   根据徐区长的说法,张殿明在胶济铁路上带人端过鬼子的据点,并割回了一个鬼子的首级。确实在长白山上参加过抗日队伍,那是一伙爱国教师投笔从戎,组建的章丘第一支抗日救国军,队伍组建时缺兵少粮,几十个人十几条枪,张殿明自恃差点毁家救国,对队伍的贡献大,却没有被任命重要职务,所以一直心怀不满。山上的条件艰苦,连饭也常常吃不上。这时他的同学高波松,已经投靠了鬼子,当了汉奸大队长,高波松让部下王忠连去游说张殿明,并许以副大队长的职务。张殿明开出的条件是让日本人既往不咎,日本人果然没有食言。从此,张殿明开始死心塌地干上了汉奸。
   张如菊同志就是张殿明送给鬼子的见面礼。鬼子送给张殿明一千大洋作为奖赏。张殿明很狡猾,做坏事从不出头露面,锄奸队掌握了证据后费了好大劲才把他逮住,连夜审讯,张殿明一一招供,根据县临委指示,准备召开万人大会公开处决,他在押解途中跳河,生死不明。
   其实五哥是我表哥,俺小姨家的孩子,王家柳庄没有杂姓。在众多的表兄弟中排行第五,大我两岁。前年夏天鬼子扫荡,全村人跑出村外,躲藏进堰屋里,我小姨跑到山上的时候,打开包袱一看,才发现慌乱中把一个捣蒜的石头锤子,当成了一摞卷好的煎饼。返回头去拿,被鬼子逮住,那帮畜生看到眉目清秀的小姨兽性大发,后果是,小姨父解救小姨,用镰头开膛破腹了两个鬼子后,被鬼子用刺刀捅死,小姨也因羞于见人,投柳子河自尽。
   五哥在我家里待了两个月。
   我不知道五哥是怎么知道长白山上成立了抗日队伍的。国恨家仇逼迫这个血性男子从此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那段时间徐区长没在柳子峪一带活动,他们还不一定认识,我觉得五哥参加抗日救国与徐区长他们的宣传无关。五哥是一天夜里偷偷走的,临走时折了根木棒在俺家的天井地上,就着月光学着宣传标语的样子,画下了歪歪扭扭的五个大字“抗日杀鬼子”。
   长白山上那支队伍最终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队伍也几经整编成了八路军。徐区长说,因为五哥觉悟高,作战英勇,被部队安排到远在沂水河畔的抗日大学山东分校学习。结业后被派回章丘县,县委决定让五哥在老家开展工作,青云山那次会议上如果鬼子再晚来一会,五哥的区委书记就公布了。
   五哥走后的一段日子,山外不断有消息传来,有好的也有坏的,有鬼子杀害共产党的,有八路军打了大胜仗的,还有国民党和共产党共同抗日的。我的心随着消息的好坏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担心。期间我曾好几次踮着小脚,穿过毕家柳田家柳,跑到天仓岭上发呆。天仓岭以南是青云山区,以北是平原,再往北放眼有一座朦朦胧胧的大山,听老人们说那就是长白山,我想五哥一定在那里,但天仓岭以北我从没有去过。
  
   八
   青云山战斗打响前的一段日子,三年几乎没有任何消息的五哥回来了。我听说后,好几次回娘家看我五哥。五哥话里话外都是抗日打鬼子。并打比方讲给我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道理。五哥打比方说,妹妹,你还记得狗蛋子欺负你,我去他家痛打了他一顿吗?我点了点头,说,记得。狗蛋子是我的邻居,和我们一块长大。小时候,五哥经常采一些野花野草插在我头上,然后夸我长得好看。狗蛋子是个调皮孩子,做事出格,经常逮一些四脚蛇或者小长虫,然后提着尾巴,跑到我跟前吓唬我。有一次,竟然把一条四脚蛇扔进了我的脖子里,我吓坏了,我把这事告诉了五哥,五哥领我气呼呼地到狗蛋子家,恰巧狗蛋子自己在家,五哥问狗蛋子干没干过这档子事。狗蛋子梗着脖子承认了,五哥没再二话,上去一拳就把他打得口鼻流血。然后骑在他身上又一顿胖揍。打完后五哥牵起我的手飞也似的跑了。从此后,狗蛋子见了我总是避在墙根走。五哥对我说,妹妹你知道我为啥打完狗蛋子,拉上你就跑吗?我说不知道。五哥说尽管咱占理,但咱是去人家家里打架,如果不及时跑了,咱肯定就会吃亏。五哥说,中国和日本就好比是两个邻居,多年不和,不过,日本是恶邻,咱又没欺负它,它不在家好好过日子,跑到咱家来找事,还不懂得见好就收。好比鸡蛋碰石头,这样智障的国家能不失败?当时我觉得五哥打得比方好,挺好懂。

共 1330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倒叙的手法,阐述了一个被卷入“汉奸”案的妇人,由开始莫名其妙地冠以“汉奸婆子”,被迫交待问题;到通过回忆自嫁以后的点点滴滴,终于从日常生活里抽剥出了丈夫沦为汉奸及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偶然透露出的信息,至使区政府和武工队遭受到鬼子汉奸重创的残酷事实。因受到良心自责和不安,愤而选择了自尽,结束了自己年轻的一生。文章叙述自然,层次清晰,语言精练,流畅达意。好文。欣赏推荐。 【编辑:古月银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0711】【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70331第815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3-05 23:53:38
  一篇很不错的抗日题材小说。创作手法别具一格,颇有点剑走偏锋的味道。读起来,赏心悦目。欣赏。问安作者。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回复1 楼        文友:魏怡邹田雅        2017-03-06 07:55:29
  谢谢老师鼓励
2 楼        文友:林小白        2017-03-06 11:43:02
  文章一开始便设置悬念,让读者思考,为何说五哥不是我害死的,尔后又说的确是我害死的,让人想一探究竟,作者抽丝剥茧,解开谜底。创作手法的确别具一格,欣赏,拜读。
回复2 楼        文友:魏怡邹田雅        2017-03-06 21:35:12
  谢谢老师评论
3 楼        文友:老土        2017-03-07 07:07:55
  漫步在你的文集里,感动在你的语言里,沉思在你的过程里,领悟在你的氛围里,着迷在你的感慨里,渴望在你的真诚里,分享在你的无私里,羡慕在你的人气里,愿您写作愉快,佳作频频!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魏怡邹田雅        2017-03-07 07:15:20
  XIEXIExiexie
4 楼        文友:雅润        2017-03-07 12:57:18
  悬疑,答疑,释疑,解疑,小说沿着这个走向一路排开,吸引读者,让人不禁有一气读完的冲动。很不错的一篇文章。恭喜作者,红豆一枚。
雅润
5 楼        文友:风也悄悄        2017-03-07 13:13:36
  恭贺作品加精,祝您创作愉快,再创精品!
6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3-07 13:16:11
  恭贺获精,期待更多精彩。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7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7-03-07 15:22:51
  江山因您而精彩!恭喜获得精品!
清纯芳心
8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7-03-07 20:55:00
  一篇别具一格的抗日题材作品,撇开了描写抗日英雄的故事,从开头便设置了悬念,“五哥不是我害死的,五哥又的确是我害死的”,这个悬念,让读者有阅读下去的兴趣,从而作者层层递进,最终揭开谜底。 恭喜佳作获得精品。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9 楼        文友:阳媚        2017-03-07 21:49:42
  这样的小说需要大量的阅读史记,文笔厚重!学习了!期待更多佳作!
10 楼        文友:阳媚        2017-03-07 22:05:05
  请友友加系统小说精品群:江山优秀小说群 560535959
共 19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