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岁末记(小说)

精品 【流年】岁末记(小说)


作者:妖怪山 秀才,1536.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82发表时间:2017-03-09 22:33:31

【流年】岁末记(小说)
   你来,我就把我的存折给你。
   存折?有多少?
   放心,几十万还是有的。
   这女人就辞了她的饭店服务员工作,拖只行李箱,来了。
  
   五
   一股小麦发酵醇香从二楼阳台飘进屋里。我使劲吸了吸。酒味就聚拢了一部分,成小喇叭状,成小龙卷风状,钻入我的鼻孔,在我五脏六腑附近徘徊。嗯,这次的小麦发酵得不错,药酒也配制得刚刚好。
   嗯,那就好。苗苗拮着布拖鞋过来收碗。上次的酒运说太辣难进口,什么原因?苗穿着紫色羊绒睡衣,她竟然要穿睡衣,我不懂,为什么非要跟城里人学。我当然是无条件满足她。
   是药酒的原因,上次的没配好。我说。我看着她进了厨房。我知道她不会马上把碗洗了,她要留着和中午的一块洗。她现在会回房睡个回笼觉,然后再正式起床做午饭。她改了习惯了,不再像当初来的时候,起床没有规律,也不为我做早餐。反而是我每天需要征询她需要吃什么早餐,然后跑去村里的早吃店买来包子或者油条大饼或者煎蜾什么的,送到她床头。现在她的活动很有规律。下午她会去村活动室麻将,然后回家做晚饭,晚饭后继续去活动室麻将,直到晚上九点活动室关门,她回家,洗洗刷刷,然后睡觉。每天就是如此,不再有非分之想。她做到这样,够了,我满足了,就这么简单。
   有蒸汽和烟漫到二楼,不时还挤进屋里来。
   蒸汽的颜色比较淡,比较重,攀不高,就在窗外盘旋。烟的颜色就黑了,滚滚向上,像锅里翻腾的沸水。我想应该可以出酒了。
   我一直以来都喜欢把摊子摆在大门口,露天。这样,天是我的,舒畅,那怕有小雨。小锅炉、蒸馏器是叫人焊的。也就去年,上边有人来查,说这样做不合规矩。什么是规矩?我还真被他说糊涂了。这你都不懂?我说不懂,我做酒十几年,都快毛二十年了,我都是这样做的,怎么地?不规矩?那几个蓝制服大沿帽都同声说不规矩。
   真太他妈扯了。
   我告诉他们,喝我酒的人多了去了,村里的、外村的、外省的男的女的老的,还有城里的,没人说过有什么不对劲。他们这几个人里边,其中有个年纪大概第二大的,估计是个小头,他代表他们说:做酒的设备应该去正规厂里进,要有正规手续发票,酿酒要有规范的厂房,要去办正规的手续要有上边发的证要给国家交税……奶奶的,他后面说些什么我都听不懂了,像听村里老辈说天书。我两只耳朵嗡嗡响,像有很多黄色条纹黑斑的马蜂绕着我乱飞。有个女的捂着嘴笑。我就看着她,心想,这有什么好笑的,我又不是耍把戏的猴子。她就笑得更疯了,还弯下了腰,用手捶她的肚子。我就更莫名其妙了。说完了,他们贼头贼脑地钻进我那泥房子看,出来后又进了我新房子看,然后又绕着我家四周转。我就想到看风水的。看完了,那年纪大概第二大的人又说了,你这环境太脏了,卫生不合格,排污系统也不合格。
   我一直盯着他们离开。他们离开的时候队伍很整齐。很像学校里安排来参观的学生,他们和学生一样,穿着统一的制服。近些年经常有城里人来村里玩,去村头庙里点香拜菩萨,还参观我的房子。从我这里离开,都规规矩矩排着队离开。后来我才想通了,不是他们规矩,是村里的弄堂让他们规矩的。我们是个大村,人口是越来越多,房子也越造越多,村里的路就越来越小了。房子贴着房子,老房旧房泥房砖房都快要贴在一起了,挤成一锅乱粥。村路就成了弄堂。要从我家离开,只有左边弄堂,只够一个人走的宽度。人再多再有本事,要走出去,就必须规规矩矩排成队一个个出去。
   我盯着他们排成行离开,走了将近五十米,拐入右边弄堂,不见了。我觉得我像在梦里,这些事是在梦里发生的。老胖老胖,徒弟喊我,我才从梦里醒来。一左一右,两个徒弟傻呆呆看着我,我转身,站在背后苗苗弟弟苗飞也傻呆呆地看着我。我说怎么了怎么了你们。他们说怎么办?我说什么东西怎么办?他们就朝我努嘴,我才发现我手里还拿着一张白纸。纸上印着一排排的字,很规矩的样子。在一些空白的地方,那个年纪大概第二大的人留下了一些字,张牙舞爪的,我不认识。我这才意识到,刚才是有人来过,我没有做梦。
  
   六
   今天的酒都是人家定做的。软皮管塞进在塑料壶圆口子里,透明的酒汩汩流入。越近年底,来定做酒的人家越多。办法不一。有些人是自己买料,我来加工。他们送来小麦、米或者高梁玉米,要求高的是用莲子。我来捂,冬天捂上个二十几天,时间就差不多了,配上酒药,就可以吊酒了。这些送料的大概是不放心我进的货,这个随便他们,不放心是正常的,我自己进货,当然不可能进最好的,肯定是些次的,反正是吊酒,成酒了味道还不是一样。到处吊酒的地方,卖的价钱是一样,好像大家都商量过似的,其实不然,是自己形成的价格。所以我原料便宜点,赚的自己就多一点。
   我从学吊酒到现在,有二十来年了,真正赚钱也就是近六、七年的事。
   原来喝这个酒的,基本上是农村里人,大部分是真正的酒鬼,大部分酒鬼都是很穷的,每天就喝些地瓜酒,便宜。后来城里人突然抛弃那些价格高的名牌瓶装酒,转而青睐农村的自酿酒散酒,酒就开始畅销了,发展到后来,只要是农村里做的任何酒,这些城里人都喜欢,价钱无所谓,喝个新鲜希奇,喝个土味,喝个什么原生态。原本过年边做的,只是给自己家人喝喝的酒,突然都供不应求了。做这些酒连设备都不需要,有口大缸,有口大锅,再买点酒酿就成。这样的酒有红黄曲酒,有水酒。
   变成这样,是好事,什么酒都可以做,什么酒都销到脱节,我就有钱了,我就盖起来三层楼新房,买了工具车。再用了点工夫,老婆也有了。
   唉,黑妹的眼睛总是盯着我,有意无意,我都能看见,黑夜里,更清清楚楚,像一汪风雨中的水潭。我莫名的心酸,酸水如柱,竖立贯穿我的身体。那天收获丰富,头天晚上就落雨,一阵大一阵小,大时如千鼓鼓点,万马奔跑,小时细细绵绵,隐隐约约。出门时算是白天,那天和地浑缠在一起,风吹起的雨雾,滚滚如雨尘暴。我出门前就扒掉衣裤,这样的天气里,衣裤是多余的。我不再热身,提看我的特制网,勇敢地淌入溪中。原本青色平稳的溪水,变得暴戾,咆哮,恶狠狠地推着我,想放倒我,生吞了我。他娘的,我跟它拼了。当水快漫上我脖子的时候,我才下网,人在网后当墙,死顶。过了多少时间我并不清楚,只晓得四面的轰鸣声,渐行渐远,我就起网了。我狂奔,手提鱼篓,有些沉。鱼篓里有平常不多见的金贵鱼,有黄刺有石斑,还有鲫鱼豆腐鱼老虎鱼。我进门就喊:黑妹黑妹,祖群有吃的了,好多,最少吃三天。
   黑妹没应,倒是祖群哭了,声音尖尖如猫。黑妹不见了。祖群的手紧累攥着一张纸头,像螃蟹的钳子,死死夹着。一扯,嘶一一一声,小半截纸头还在祖群的手上,但不影响纸头上几句话的完整性。胖,我走了,不要找我,你苦,我也苦,苦上加苦,没完沒了。
   那样的天气,那时的交通,我相信黑妹一时半会儿走不远,我能追上她。她留下的话,我不完全明白,但读出了她的决心。我没有勇气拉回她和穷过一辈子。后来很多年的日子,证明黑妹的判断异常精准。在我记忆里,好多年,整年整年,能吃上一顿纯白米饭,屈指可数。山区田少,好在有地有山有水,虽然山地精瘦,玉米地瓜贱,再不肥的山地,多少会有点收成。地瓜洗洗生啃就能饱肚子,生啃厌了就闷,闷地瓜吃厌了,就切块水煮或刨丝切条切片晒干水煮,又能储存,不想花那功夫,去自家山脚挖个窖,把挖出来的新鲜地瓜直接搬进去,堆成山,窑洞口木板一拦,堆些干草即可,窖里暖和,能吃到来年刨出新地瓜。
   唉,地瓜地瓜,不想提它了,一直到现在,看见地瓜就犯恶心。我不再吃地瓜了,无法容忍它那憋气的味道,像腐烂透了的狗的气息。那时玉米做的东西,也吃得多,反正地瓜和玉米食轮换着吃,整年整年。吃玉米也简单,玉米糊,炒玉米粒,或者做玉米稞。现在我能接受的,只有玉米稞。玉米粉用烫水泡,快速揉成胚,里面包上咸菜小丁肉,胚压扁贴锅里压薄,用油煎至蜡黄,吃着香、酥。这油煎玉米稞是个细巧活,一般人做不了,有几个村里的老妇女还能做。苗苗不会。苗苗不但不会做稞,就是菜也做得难吃。当然了,跟了我几年了,她做菜手艺长进了,算是上得了场面了,可惜玉米稞她还是不会,遗憾了。
  
   七
   苗苗能死心塌地跟我,这要感谢那个混帐三七。这家伙骗吃骗喝骗色,骗起瘾来了,后来索性骗财,骗狠了被人告发,被判了刑管进了笼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苗苗对他逐渐就死了心,不再有牵挂。
   我阿狗阿猫朋友多,常常是大帮子来大帮子去,闹哄哄。有朋友来家,就要待客,要想办法颠出七大盆八大碗,酒要喝个味道,嘴几个更好。我天生不是厨房的料,弄半天待不好出东西来。好在表叔在村里,就喊他帮忙。他好几口酒,家里没啥让他忙的,他乐意。要知道,这不是难得的忙,是常年,常年,懂不,我不能让他白忙乎不是,还要他忙得心甘情愿不是?我就开他工钱,甭管客人多少,一餐一百,现金劈给他。
   有几天家里没有客人?淡季上门给人家吊酒,屈指可数。淡季,就年后三个月左右光景。出杨梅了,有蓝梅了,就转为旺季了。吊酒的日子,哪天不是有个三、五人帮忙的?哪天不是有个六、七张口吃饭的?烦死了烦死了!苗苗就噜嗦。声音虽然不大,她的话别人也不一定听得懂,但那脸拉得像冬天的茄子,空气里正像在经霜似的,谁都能感觉得到。就都看我的脸色。我心情当然不爽,又不好朝她发作,又不能装得没听见!人家都盯着我呢,所以我满脸尴尬,阴一阵阳一阵黑一通白一通。
   外人明白着呢,晓得我为难,就装作自己是白痴,什么都不知道。房前屋后绕着古怪不安的气息。像阴沟里流动的水搅起的气息。
   每天两餐酒,一餐一白壳碗,雷打不动,就是被这诡异的气息促成的。鱼肉是土壤,婆娘是肥料,酒瘾发芽茁壮成长。并不是说我以前不喝酒,开酒晕的年龄早了去了,可能十六、七岁,也可能十四、五岁就开喝了。印象最深的一次,喝酒的原因是被人气的,问人讨烟抽,那种用纸卷的,人家不给,歪着脑袋歪着眼瞅我,像看只怪物,鄙夷之情溢于言表。格小鬼头现在就抽烟,滚,毛长齐了再喝酒抽烟懂不,你现在还是个小人,小人!我气不过,屋里找出所有毛币去村小店买了瓶烧酒,白的,喝进嘴里刺口,强迫自己喝,喝到一半竟然喝出甜味来,索性吹瓶,不换气的工夫就把剩下的全灌进肚里。这东西反应挺快,我就直挺挺倒下,没多久边吐边泄,昏天暗地。迷迷糊糊中,度过了两天,才起得了身,腿却发软。从此,我喜欢上了这种古怪的液体,它让我成为了真实意义上的男人。喝了它,天大地大老子最大。有了它,沒有什么是我不敢做的,有了它,我才敢对苗苗下手,我才有了媳妇。尽管苗苗有过老公,尽管她曾经不屑于我,又能怎样,搞过了就是我的。苗苗高出我一个头,身体不胖不瘦,皮肤有点黑,我喜欢,就像肥田一样,旺庄稼。苗苗眼大而黑,像一眼深井。她那死老公命真是苦,正当壮年却得病死了,死的人什么都带不去,走得干干净净,丟下自已的女人在一窝苍蝇中找生存。
   苗苗原本和一帮城里人玩。这QQ群是个古怪的玩意儿,不管认识不认识,就能混到一起玩。我不懂这个,也不会。村里有个光棍很赶潮,混在这个群里,这群里人的光棍,它不叫光棍,叫单身。单身阿辉在我这里喝酒,这家伙贪杯,不喝到七分醉不罢手。七分醉时他努力撑开眼皮,那鱼泡眼已经失了神,游离。你跟我去玩,好多好多女人的,都没有老公,一个个长的,有屁股有身材。他咂咂嘴,看看都味道,要弄个来当媳妇,死也甘心。
   他的话我记心里了,不管他酒醉醒来记得不记得,我提醒他。群里三天两头聚餐,什么AA,我就去了。我就见到了苗苗。什么AA,来我家,我请。呼啦啦,这帮人就来了。好酒有的是,要喝多少有多少。好菜多的是,特别是野货。我就三天两头搞点野猪肉,搞点野兔、搞只菜花蛇、搞只山羊。别看这些城里穿着光鲜,说话刻薄高调压死人,表现得总比别人聪明一截,可一上桌,见到那野货,个个像大胃口的狮子老虎。心眼里我真正瞧不起这些人。
  
   八
   今天中午我照例喝了碗小麦烧。这一碗,有半斤。喝到一半时感觉有些喝不下,心口闷闷的,喘气吃力。这情况时不时都有过。前年有一次苗苗提醒我,会不会身体出了问题?
   我说你看我这壮的样子,会有病?感冒是个什么样的老子都不记得了。苗苗倒也没有表示怀疑,像是对自己说:有人说喝酒的人要是不想喝酒了,喝去不味道了,八成身体有点问题了。听了这话,我觉得有点道理。第二天给别人送酒去,回来经过第三医院,突然就想看看医生。那医生像个医生,面孔清白,架副眼镜,头发雪白,全往后脑勺梳,溜光。他量了我的血压,又用听筒听我的心跳。做这些事时,他动作又轻又柔,说话轻声细语,查完了他还拿着听筒,指了指我,你知道不,你身体不太好,应该要注意了。哪里不好了?我问。你直接说就是。

共 14241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岁末记》这是一篇作者以第一人称描写的小说,读来令人心酸。主人公我是一位穷人家出身的孩子,在农村,家里穷,我的父亲因为造水库,点炮炸石头而丢了性命,只为挣队上一天的工分。那年,爹才二十八岁。就离世了。而我的母亲也丢下我走了。我就成了孤儿,无依无靠的孤儿,小小的年纪经历了许多苦难,忍受着孤独与寂寞,自己一人独立生活。也造就了我凡事独立与个性的孤僻,生活不易,活着更不易,我靠着自己的努力与坚强活了下来,在父亲留下的泥房子里度春秋,学会做生活的强者。想当初,第一个媳妇就是因为我穷,跑了。给我留下一个孩子,我想,要摆脱贫困,就要学门手艺。从那后,我学了做酒的手艺,不但养活了自己,还找了第二个媳妇苗苗。我有了钱,也有了媳妇,因为小时候的孤独,所以,成人后我更怕孤独,于是,我喜欢很多人到我家里喝酒,吃饭,似乎只有这们才能让我心里不再孤独。我喜欢喝酒,从十四岁偷喝酒开始,酒似乎成了我的生活全部。酒同时也伤害着我的身体,这点我去了医院,医生明确告诉我的。以后不能再喝酒,不能再吃肉,而我根本没有听进去,人生在世,不喝酒,不吃肉,活着多无聊,于是,我每天依然喝酒,依然吃肉,到最后害死了自己,结束了短短的一生。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将主人公我的一生描写出来,令人唏嘘不已。这个人物,有血有肉,内心很孤苦无依的人。而主人公无法摆脱自己内心深处的阴影,而是放纵自己,让自己一点点走入生命的尽头。小说有着悲剧色彩,小说的人物,都很现实而真实。我的第一个媳妇黑妹留下的孩子,长大后竟然一点也不像我,这真是天大的讽刺。第二个媳妇苗苗对我的爱,也是出于金钱,小说的最后,我的葬礼上,苗苗却跑去看守夜人的牌局。无不说明,这份感情都是出于金钱的诱惑。也许主人公看透这一点,才无所顾忌地伤害自己,加速死亡的脚步。爱对于主人公来说,太少了,从小就缺失爱,成人后,依然得不到爱,只有破罐子破摔,让人生早早了结。通过这个人物,折射出一个社会现象。这个人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通过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很快,就有一大群人,由贫穷迅速致富,但是,他们的精神领域,文化、道德、素质并没有随着提高和跟进,所以由此衍生的生活态度、人生观等,就显得荒唐甚至古怪,虽然每个人的人生结果会不尽相同,有迷失、有颓废、有荒诞等。这是现实存在的一个现象,应当引起我们警惕、反省、思考。小说情节刻画细腻、生动。景色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相得益彰,人物描写真实、形象,将农村的事情描写的栩栩如生,令人感慨!欣赏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永远红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11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17-03-09 22:36:04
  妖怪山的小说语言很有特色,欣赏了,祝妖怪山写出更多佳作,写作快乐!
永远红梅
回复1 楼        文友:妖怪山        2017-03-09 22:58:06
  感谢红梅老师,辛苦你了。
2 楼        文友:夏云泥        2017-03-10 15:52:22
  妖怪的生活经历赋予了这篇小说细腻的细节经验,还有特殊的浓厚的生活味道,我想这与妖怪的成长经历和阅历息息相关。比如酿酒的细节、开山取石的细节等等,没有细致的观察和生活经验存储,是写不出这种味道的。这是难得的财富。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2 楼        文友:妖怪山        2017-03-11 07:09:52
  非常非常感谢云泥大哥。
3 楼        文友:夏云泥        2017-03-10 16:13:24
  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却深刻反映了时下一些农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
   当赖以生存的土地不能满足农民生活的时候,农民开始自谋出路。
   经济是上层建筑,在农村,没有经济来源的日子是过不下去的。好容易找到来钱的营生了,却难以能规范,上头的政策和管制往往会收紧掐紧农民的脖子。
   经济条件决定着农民的精神走向。没有钱,盖房、娶媳妇、养孩子等都成问题,精神始终处于贫穷不堪的境况。
   等日子渐渐好了,却往往不能节制,精神往往出现多头发展的情况。赌博、奢酒如命等,这些只是表象,掩盖之下的是农村、农民精神挣扎和迷茫的境况。
   好的日子是怎样来的?应该怎样过日子?应该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我想,这是这篇小说交给我们思考的东西。
   小说的结尾设计是一个亮点,死去的人见到了另一个“自己”,这个“自己”可以说是精神的凝聚。死后,面对守住棺材玩手机的儿子,还有看人赌博的老婆,我们会想到这些人的精神状况怎么会如此不堪?最后村回不去了,这个“自己”扪心自问,日子该怎么过?!升华了小说的主题。这是一篇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小说,这样的情节我们并不陌生,好像就发生在身边一样,有着切身之痛。问候妖怪。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3 楼        文友:妖怪山        2017-03-11 07:13:16
  非常感谢云泥大哥的读赏,谢谢你的修改和鼓励。
4 楼        文友:梓烨灼灼        2017-03-11 19:53:02
  农村妇女的精神生活真的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赏读妖怪大作,恭喜精品!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回复4 楼        文友:妖怪山        2017-03-11 20:16:08
  非常感谢梓烨灼灼老师提读和鼓励。
5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3-12 23:39:34
  小说不错,有独特的一面。
   用第一人称叙述,结尾部分的反转,就合情合理了,两个我,看出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
   作品生活味儿浓郁,生活细节丰满,没有生活的体验,自然写不出来。
   作品描写到了人性,主人公有代表性,切中现实,发人深思!
   佳作!
回复5 楼        文友:妖怪山        2017-03-13 18:11:37
  谢谢山哥忙中提读,谢谢你的鼓励。
6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7-03-13 16:27:3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