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观阳故城与三个半城(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观阳故城与三个半城(随笔) ——重游家乡 探秘寻踪


作者:尹宪辉 举人,421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36发表时间:2017-03-13 10:44:24
摘要:【提要】:本文的最大成果 / 发现在于:历史上首次确定,牟平半城观阳城二次建城的废止时间为隋唐换代之交的公元618年,首次建城之始为战国而非西汉。深入分析论证、彻底厘清了牟平半城观阳城的历史脉络轨迹、及其三番建城、置县、设州或立郡的起始终止年限;细致研究考证了牟平、海阳两个观阳城的历史渊源、断代、前后数度我建你废、此起彼伏先后传承的路线图,相互绞缠的历史缘由及复杂的沿革关系;并兼而考证牟平县城、海阳长广城与前述两城之相关部分的史实;论证澄清一些误说、谣传。本文总共考证、分析、研究了——四座故城。


   注一:碑文的标点符号,为本作者酌情分句加注,原无标点。原文多旧繁体字,此段已全部转化为简体中文。【圆括号及其内文字,为本作者所加,是为注释说明、以利阅读通顺、易于理解——本意完全出于尊重原作原文。之前、以下均同。
   注二:鉴于碑文的一般规范、常规要求,其文字叙述自然有些简陋、难懂。尤其,该碑立于民国时期,用的是今人不甚易解的“民国白话文”;且至今已历近百年;加之古时地名、行政区划名称、山水等诸般物事的嬗变;许多物事也与今天的对不上号;还有语言文字的演进优化等。可能致使不少读者无法准确、轻松地精解其意,故有必要在此“翻译”注解成通俗易懂的“当代白话文”:
   观阳故城,属于现今的牟平县。(唐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废止、弃置不用。唐朝(公元618-907)以后,这里开始不(设置)是城市。有一种说法:(观阳城)是(在)今天的海阳县废城。另有一说:(观阳城)于现在的牟平县境内的半城村。查阅《汉书》知,在“胶东国”有观阳县,应劭先生说:(观阳县城)在观水(河)的东边;又见《北魏(朝)地形志》“观阳”条目下注明:有观阳城,是(现在的)牟平县属观阳城。至北魏朝(公元386-534)时,已成故城(废弃的城),从其迁徙行政治辖机构(至别处)可知。又有《隋(朝)地理志》“观阳”条目下说明:(隋朝)开皇(公元581-601)十六年即公元597年,新分置设立牟州,至(隋朝)大业(公元605-617)初年,即公元605年后不久,牟州废除。今天的半城村,在观阳河之东岸,地面宽平,隐隐有城市的形貌。又掘地常有古砖、古钱发现,判定其为观阳故城无疑。由汉朝(含东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20)至隋朝(公元581-618),观阳城原来不止一处。位于牟平县半城村的观阳故城必居其一。在此特建碑以志之。牟平县志的总编著者于清泮先生撰文,观阳后学乐汝瀛先生书写(字模板),金石刻工李金明先生镌刻。
   注释:注③,汉县,即今牟平县。注④,此处一字很模糊、难以辨识,研考残留部分字形似是“处”字。查遍县志及有关资料,均无从比对核实。经本人多方找寻石碑后面的碑文,至今未见有其书面记载。联系前后文反复分析理解,判断应为“处”字。也正因此决定:本文将碑铭在此全文辑录,并作详细注解,权作建立一份纸面档案。作为一个史料,有意专门保护之。以资纪念。
   我想,万一,石碑有朝一日意外被毁,可能大家都不知碑文内容了。若再立碑还得重写碑文。
   另外,石碑反面遭多处破坏,有明显硬器敲击、斧凿痕迹,有许多磨刮纹络、条槽、坑凹等,致多处字迹模糊。我现场辨识半天,眼看不清,又用手指尖沿字迹笔画反复摩挲,期望从当年镌刻字迹的笔画痕迹上辨认,恪尽努力,最后仍有这一“处”字无法识别。
   上述碑文提到胶东国:古时胶东半岛附近,曾有一个诸侯国名曰胶东国。该国大致包括胶东区域,含烟台、牟平、海阳等诸多地区。我们曾是该胶东国的臣民。这应该是现今胶东提法的缘起。
   可见,有关部门及专家对遗址的实地考察分析,印证了历代史志、档案资料的记载是正确的:确有故城遗址存在。推定此即牟平观阳故城。这个未完成的城市,确实在历史上存在过。
   总之,县志、村志等多种史料档案的文字叙述,民间口头传说,以及专家现场考证等都证明:观阳故城确实存在。大家在此和谐统一,互为佐证。
  
   五、观阳溯源
   该城为什么叫观阳城呢?这与一条河有关。
   请随我一起,沿这条河顺流而上,去远古时代溯源;信步到故城里走一走,在古观水河畔看一看。
   观阳溯源在此有八层意思:观水河溯源,观水村溯源,观阳河溯源,观阳城溯源,清阳河溯源,清阳城溯源,夹河溯源,仨半城溯源。
   观水溯源:
   观阳河(和清阳河合一),就是现在烟台的夹河。但是,最初,该河既不叫观阳河,也不称夹河。从古时地图可见,远古时代,该河名曰“观水”,观水才是其最初的名字。因故,此后便有了牟平县观水村,在河东岸附近。后来,逐渐才有了青山乡、观水社、观阳乡等名称;再后来,到建国后设乡镇的年代,才命名产生了观水乡、观水镇。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还不会说“河”,未将河字正式用于河流的名称。那时,大小河流统称为“XX水”。如清阳水,芝水,沁水,沂水,丽水,洛水,汉水,湘水,赤水,金水……这个水那个水,枚不胜举、遍地是“水”。
   观阳城溯源:
   那么,河与城何干?该城何以称观阳?
   后来,到了战国、汉朝,要建观阳城时,自然先要为城起个名字。因为城址选在观水河之阳——河的东面,故名“观”“阳”城。假如,城建在河西边,依此规则便可以称“观阴城”了。
   除了西边有观水河;城址东面不远处,还有观阳山(观阳顶),命名观阳城便自然而然了。
   您可能已经看出:这里涉及一个原则、公理。古往今来,我国在地理、行政区划的命名方面,有这样一个规则:常以山或水的方位作为定位基准来为其命名。规定,山或河的东面为阳、西面为阴;南边为阳、北边为阴。海则反之,南为阴北为阳(如海阳市在黄海之北)。例如,山的南北面若有两村,依次可谓山阳村、山阴疃;位居河的东西两边的村,可称河阳庄、河阴寨等。
   但实际上,观阳城的命名,是依据观水河而来,不是因观阳山而定。因为山河方位在此发生了冲突:以河为凭称观阳;观阳山恰巧在半城观阳城东面,若据山命名只能叫“观阴”。
   观阳河溯源:
   那么,既然观阳河就是“观水”,观阳河又是何时由观水改名的?为什么要改名呢?
   史料已难以查考,从稍晚些的各时期古地图上看到的观阳河,也不易判断其更名的具体年代。笔者分析,应当是在战国或汉朝之后,在有观阳城后,才由城名来改河名的——这有点反其道而行之的味道。其中的缘由,只有彼时的更名人心里明白。估计,大概是更喜欢“观阳”二字吧?她各方面都比观水要好些。很是符合民众憧憬快乐幸福、祈求吉祥等美好夙愿。当然,也可以是在命名城名时,同时改河名。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建城之前,观水河是不可能改为观阳河的,因这有违常理。观阳河之名,只能与观阳城名同时或滞后诞生!
   当然,也不排除,观阳河名诞生于隋朝。即隋朝二次或N次建城时。细想想,这倒是很有可能。因为战国、汉代处于那么久远、蒙昧的远古,未必起得出如此美丽动听的好名。我甚至怀疑,像河东山东为阳这样的规则本身,彼时也不知是否已经“出生”?
   顺带说一:观阳河,看古地图知,源头有两个支流,分别来之海阳县境的东北端和栖霞县境的东南端。进入牟平西南部、才会师合二为一。观阳河中上游,作为牟平、栖霞的分界,河东为牟平河西为栖霞;沿流大致向北,经过莱山区、福山区、芝罘区部分地段。夹河最后到达芝罘区与开发区交界,以河为界,东为芝罘区西为开发区,后入黄海。
   顺带说二:观阳河再向北,顺流而下,仍然大致向北,就是“清阳水”,后来改名为清阳河、现今的夹河下游。大致在(不尽然)福山与芝罘、开发区与芝罘交界。因有远古的清阳水,才有古时的“清阳城”——亦即现在的福山县城,但两者已经远不是一个规格尺寸。而古时(较小)的清阳城,只是现在福山县城的大约“清阳(洋)街道”部分。
   近现代,才将上下游(南北)首尾相接的(观水)观阳河与(清阳水)清阳河看作一条河流,合并统称为夹河。可以说,夹河,是烟台的母亲河——无论历史渊源、流域长度、还是宽度水量,都称得上是烟台市第一大河。
   半城村溯源:
   仨半城的缘起,据牟平县志、牟平县千年古县申报材料可知,“以文物古迹命名的观水镇西5公里处的东、西、后三个半城村,其名称来历为‘隋朝筑城甫半而国变,工程未完,故名半城’,三村东侧就有汉(牟平)县观阳故城遗址。”
   西半城村名的由来呢?有村碑碑文为凭:“清(朝)初,栾姓由现栖霞县都沟(村)迁此建村,取名栾家疃,后因居半城遗址西,故名西半城。”
   至于,我们尹氏家族,则是再迟些,从栖霞县桃村镇大庄村移民的。我村在河东岸,大庄居河西岸,两村距一华里,隔岸相望。
   可见,政府为了纪念这座半拉子故城池,便将遗址周边的三个村命名:遗址西边的叫西半城;往东一点,中间的村叫东半城,以示区别;而仨村中位居最东北方的村、亦即遗址北面——后面的村,叫后半城。其实,若从空中俯瞰,三者是连成一体的,均为两两间一街相隔。外人根本分不清三者的界限,会以为是一个村庄。说句实话兼笑话,本次回乡,我这个青少时代在故乡西半城居住生活过20年的人,顺带浏览东半城和后半城时,竟然找不到两者的分界。原来的界街已变。
  
   六、半城观阳[两城辨考-A]
   据民国《牟平县志》记载:“观阳城,在今(牟平)县西南半城村。观阳汉县,历代废置不常,唐后始不复置。”“张锺峯云:青山乡有观水社,以其地有观水(河)也。《汉书》胶东国有观阳县,应劭谓在观水(河)之阳……观阳得名,以水(的地理位置为依)不以山(为据)云云。今观水社有半城,疑即其地,不宜以莱阳县(城)东70里的废城当(作是观阳城)之。冷泮林《登州沿革》考云:观阳(城)在今宁海州(即现宁海镇驻地,居牟平县城)西南百里,观水之阳,其地今名半城。据此则观阳城应在今县半城村。”“按《北魏(朝)地形志》观阳(条目)下云:有淳于城、观阳城、昌城。是观阳(县)曾经徙治。……今就半城村形势观之,环周隐隐有城式。村人种田,时掘得古砖古钱,钱以莽刀(刀币)为多,或被土蚀结作一团,其为故城无疑。又半城村属观阳乡,由村南绕村西者,为观阳河,附近有观水村,又有山名观阳顶(即观阳山),闻其名义,知为古观阳(城)无疑。据土人(当地乡下人)称:隋朝筑城甫半而国变,工程未完,故名半城。查《隋(朝)地理志》观阳(条目)下云:…开皇十六年,复又分置牟州,大业初州废。果如土人所称,当系隋筑牟州新城(于半城)未就,或重修观阳旧城而然,非观阳至隋始筑城也。”此段县志文本内容,不再做详细“翻译”注解。
   辨考1:观阳杂谈
   上述史料,验证了前述碑文内容的正确性。
   县志再次告诉我们:牟平观水半城村有过观阳故城。《汉书》记载,胶东国有观阳县,县城为观阳城,在观水(河)之阳的半城村。张锺峯先生提出山水地理、行政地域沿革等多方面凭据,详尽地佐证:观阳故城应在牟平城西南百里的半城。而不是在海阳发城的故址。冷泮林先生《登州沿革》考证也得出同样结论。《北魏地形志》的多视角、多论据考证分析,更是全面充分、证据确凿。三者互为认证。像证据链条一般,判定为半城古观阳城无疑。
   辨考2:设州立县
   隋朝开皇(581-601)十六年即公元597年,在半城复又分置牟州、建观阳城、立观阳县。但是中途而废:大业(605-617)初,即605年后不久州废。
   但是,此时只是废州,暂时尚未废止观阳县、也没停建观阳城。
   这次,应视为第二轮设州、立县、建城。
   本次建城是隋筑牟州新城于半城,或者重修观阳旧城。并非隋朝才开始筑半城观阳城。
   可见,隋朝以前,牟平半城观阳城已经建过一次城。
   辨考3:故城诞生
   那么,首次建城,又是哪朝哪代?
   据牟平县千年古县申报材料可知,牟平半城观阳城,是战国、汉代,始建于战国。即早于汉代。这是各有关考古专家,经过实地挖掘考证的正式结果结论。参见本文“三、拜谒故城/…有文化堆积…上层为汉代层,下层为战国层”,及其他相关档案。有出土实物、文化遗迹为证。
   所谓文化层,是指发掘的相关文物及其他有关古迹遗存之文化元素、所显遗迹的文化痕迹。上层、下层文化层,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层为先,早一些,被“岁月”筛选到底下、深层去了,再让历史“尘埃”覆盖压在下面;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层晚一些,居后、浮积于上一层。
   另据《烟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20最新确认:“观阳故城遗址,是战国至汉代。”与上述千年古县材料互为印证。这是最新的考察、考证结果。
   实际上,战国汉代,这次建城、设郡、立县,应当才是第一次。
   既然建城了,就说明设县或/和立郡了;若不设郡和/或立县,自然不会大兴土木建造城市。这一点,虽然从县志古地图查不到旁证,但可以确定,应当是已经设县和/或立郡。
   从郡县制的起源历史看,春秋初期已经开始设立县治,春秋后期开始施行郡县制。郡的开元晚于县。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在边地和内地设置郡县,产生了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至此郡县制开始形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逐渐在各地全面铺开。

共 17879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地方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地方特色中不可匮缺的因素。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历史文化建设,作者的这篇《观阳故城与三个半城》便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寻根深源,写家乡的历史传说与新近的变化,从而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这篇文字共分八个部分,分从《返乡寻古》《民间传说》《拜谒故城》《碑文解析》《观阳溯源》《半城观阳》《发城观阳》《概要总论》八个方面写出了自己对观阳古城的考据,不仅是对相关的传说有记载,对碑文的解析也非常到位,并从另外一个溯源的角度写观阳河的传说及相关资料内容翔实,从中可见观阳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相关资料的查询甄别引用也是一件非常费心的工程,由此也可见作者的用心程度之深。这是对家乡非常有贡献的一篇文字,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7-03-13 10:49:57
  问好尹老师,感谢支持星月。
2 楼        文友:尹宪辉        2017-03-13 12:23:15
  社长快乐永远 :
  
   快乐社长,上午好!
  
   社长费心了。
3 楼        文友:尹宪辉        2017-03-13 12:23:50
  快乐永远社长:
  
   拙作比较长,细节又枯燥无味,
  
   社长能认真阅读、细心揣摩、精心评论!
  
   辛苦了!社长!
   衷心感谢,社长的精彩点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