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报告文学】最可爱的人

精品 【报告文学】最可爱的人


作者:借双慧眼看世界 探花,17297.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38发表时间:2017-03-18 10:52:48
摘要: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锣鼓相送。谁都知道肆虐的“非典”病毒有多么猖獗,谁都明白,密切接触会是什么后果。舍小家顾大家,割小爱成大爱。“在和平年代,我们就是战士,是保卫人民健康的战士!”这个春天让人难忘、让人铭记,因为当我们再过十年二十年向我们的儿孙回忆这个春天时,会有很多东西一起涌上心头,2003那个春天哟……我不知道你是谁?可我知道你为了谁?任经年岁月悠长,我们都不会忘记,永远无法忘记我们可敬可亲可爱的的白衣战士,抗击“非典”最可爱的人!

【报告文学】最可爱的人
   由于4月25日晚上接送“发热”病人时,有些科室还没有协调到位,急救小组的隔离衣还需要多备一些,普通急救病人还等着她们去抢救,这些繁杂的工作,让她忙得忘记了一切,忘记她父亲的祭日。快到中午时,急救中心同事遇到还在医院忙着的翠英,诧异地问她:“今天不是你父亲的祭日吗?你怎么还在医院?”听到此,泪水从翠英那熬得通红的眼里夺眶而出。下午在家休息了片刻后,她又和急救小组一起,登上了那辆在火车站和医院之间来回飞驶的救护车。
   翠英就这样度过了三天三夜,在抗击非典的这72个小时里,一直支持激励她奋斗的,是“全力保护好我市这方净土,绝不能让‘非典’来侵犯”的信念。
   “你和那些发热的病人同坐在车厢里,就不怕他们是‘非典’患者吗?”
   “在未确诊前,他们有可能是‘非典’患者或是疑似‘非典’患者。我们是医务工作者,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他们是我们的天职,至于是否被感染,根本顾不得那么多,也并没感觉到有多么可怕。”翠英说出的话坚定有力。
   虽然翠英对“非典”并不害怕,但是,她的工作环境却影响了她的家人。她丈夫曾经开玩笑地对她说,就因为她在医院上班,单位里的同事就连他坐过的椅子都不敢坐,说怕传染上“非典”。翠英对此有点遗憾,她说这是没法子的事,同时,对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照顾丈夫和孩子感到很愧疚。令她感到欣慰和高兴的是,家人对她的理解和支持,她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抗非”工作中去。
   人非草木,孰无亲情?但是,在“非典”病魔突然袭来的时候,“白衣天使”们在理智与情感的天平上,毫不犹豫地把爱的砝码加给了患者。
  
   无声的行动交上感人泣下的答卷
   E县人民医院42岁的儿科张副护士长,早在4月初,她就时常感到胸部隐隐作疼,正准备做一次检查的时候,医院开始了抗击“非典”总动员。她悄悄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依然报名参加了抗击“非典”的一线队伍。从4月24日到5月7日,她一直在医院的“非典”排查门诊值班,那时,正是农民工大量返乡,是排查门诊量最大的一段时间,她和其他同志一样,争分夺秒地工作,身体疲劳程度达到了极限。7日夜,她咳了整整一夜,在领导和同事们地一再催促下作了检查。面对检查结果,大家震惊了,为抗击“非典”忘我拼搏的她,竟然是个肺癌病人。
  
   忠诚的“哨兵”
   57岁的老刘,是区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非典”防治专家组副组长。他患有严重的腿部滑膜炎,稍一劳累就腿疼难忍,抗击“非典”战斗打响前,他已经写好了请假条,准备休息一段时间。抗击“非典”动员会后,他悄悄将病假条掖在兜里,并主动放弃了专家门诊的岗位,穿上了五层的防护服装,站到了发热门诊的岗位上。过去,他每周应诊2-3次,每天接诊二三十个一般病人。现在在这个时刻,面对危险的岗位上,他每天接诊五六十人,工作量猛然增大。这位专业军医仍像一位忠诚的哨兵,全然忘记了劳累和病痛,一个月来牢牢地坚守在全院防治“非典”的第一道防线上。他说:“我设想当啥英雄,我是呼吸内科的一名医生,抗击‘非典’是我应尽的责任。”
  
   绝不能当“逃兵”
   在5月1日,前后的几天里,年近七旬的王主任恰巧突患重感冒,而此时,正是医院对外地返乡人员查体最繁忙的时期。科里的同志都劝他回家休息,以免受到感染,但他却严辞拒绝:“现在就是在战场作战,我绝不能当逃兵!”并不时对有思想顾虑的人员进行耐心解释,以打消他们的恐惧心理。他每天都加班加点,忍受着发热、头痛、头晕、声音嘶哑等不适症状,每次都是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他经常说:“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多累一点,多麻烦一点,病人就能减少许多痛苦和麻烦。”他的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患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医院同事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恳求“特殊照顾”
   小黄是B县中心医院内二科医生,一个刚刚毕业3年的小伙子,在大学期间入党的年轻党员。在写请战书要求进隔离病房的时候,他的爱人马上就要进入临产期。在这样的时刻,小黄何尝不想陪伴在妻子身边,但一个医生的责任感,让他作出了非同一般的选择。他在请战书中隐瞒了这一情况,悄悄把妻子托付给姐姐代为照看,自己于5月7日踏进了隔离病房的门。医院领导知道这件事以后,坚决要求他从一线退下来,但他流着眼泪恳求领导对他“特殊照顾”,终于留了下来。
   他说:对亲人的亏欠,以后还有机会弥补;但在国家和民族面对这场灾难侵袭的关键时刻不站在最前线,那将是我终生的遗憾!
  
   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
   危难时刻老同志冲锋在前。从4月26日H县火车站设立防治“非典”检查站那天起,工作人员队伍中就多了一位59岁的老同志。老吕,是一位退伍军人,已退居二线。当听说县卫生防疫站抽调人员,参加防治“非典”的任务后,他便主动加入到了值班人员行列。防疫站的领导看他年事已高,劝他不要再到一线参战。他说:“疫情就是命令,我是退伍军人,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就这样,他自始至终一直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
   现年58岁、已退居二线的老刘主动请缨。防疫站领导考虑一线工作太累,也太危险,不准备让他到一线,他则斩钉截铁地说:“不用考虑危险不危险,哪里需要我,就安排我到哪里去。”
   “我干了一辈子防疫工作,有这方面的经验,请领导派我搞疫情调查。”现年55岁、已退居二线的原防疫科科长老赵向领导请战。领命后,只要一得到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消息,不管路途多远,他便马上带人进村。
   县防疫站食品科赵科长率领一个小组,战斗在菏商公路上的一个留验站,从没分过白天和黑夜。他还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加班为圣龙集团和九发公司的厂区进行了全方位消毒,并为九发公司的700多名员工进行了身体检查。由于连日劳累,他病倒了,不得不输液治疗,可拔下针头之后,他便又投入到紧张的“非典”防治工作中。
   防疫科王科长和丈夫均战斗在防治“非典”第一线,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到夜里12点还回不了家,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为此,她总是事先把钱放在桌子上,让孩子自己买饭吃,再自己去上学。
   疫情室的小朱和丈夫都在防疫站工作,为防治“非典”,把家庭和孩子抛在了脑后。她说:“和家庭相比,当前的‘非典’防治工作才是大局。比较轻重缓急,这节骨眼上,抗击‘非典’是第一位。”
  
   一个不同寻常的“5•12护士节”
   5月12日,对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白衣天使”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设立的节日里,所有拥有这个崇高职业的护士,在每一年的这一天,总会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着,总是有欢歌笑语来庆祝陪伴。
   然而,2003年5月12日,却因“非典”肆虐疯狂变了模样,以往祥和温馨的氛围不再,昔日的“白衣天使”头戴燕尾帽,身着洁白的护士服;如今头戴猴式帽,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在“非典”横行的几个月里,善良纯洁的“白衣天使”,由美丽温柔的天使,变成了勇敢坚强的斗士,面对随时都有可能被感染的危险,毫不畏惧,平静坦然。
   “医院就是战场,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白衣战士,在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在与“非典”战斗的日日夜夜里,她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与“非典”搏斗的分分秒秒中,她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病人换取生命的延续。
   这些普普通通的护士,这些具有博爱心灵和伟大精神的“白衣天使”,在她们自己的节日里,仍日夜坚守在抗击“非典”一线,让我们深深为之动容、为之感动。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护士节,唯有祝福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福全市“白衣天使”,我们的姐妹节日快乐,一生平安。
  
   女儿写给妈妈的信
   “今天是星期六,我已经有5天没见你了,妈妈,我很想你。”
   “在我给你写信的时候,眼泪已经掉下来了。我听爸爸说,你上防‘非典’第一线了,我不知道‘非典’是怎么回事,但是通过看电视,知道大家都非常害怕它。
   “妈妈,在你护理病人的同时,要把身体保护好,我在家好好学习,等你早回家。”这是区人民医院张护土的女儿写给她的信。
   4月26日,张护士和她的17名同事一起,作为区人民医院首批护理人员进入了隔离病房,担当起了护理发热病人的重任。
   “非典”来袭,在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时,“白衣天使”用爱心关怀患者,成为帮助患者度过难关的坚强力量,她们就像润滑剂,在医院和病人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祖孙三代携手同心抗“非典”
   5月26日,B县杨楼镇党委领导在镇卫生院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带着隔离衣、口罩、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防护用品及诊疗器械,来到郭福田家中,代表党委政府向郭老先生主动请缨重返一线抗击非典的大义之举,表达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73岁的老郭,原是镇卫生院一名退休医生,现居住在农村老家。那段时间以来,当他了解到“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害时,郭老先生再也坐不住了。他在灯下挥笔疾书,向镇党委政府递交了参加抗非斗争的请战书:“我是一名退休医生,作为国家培养多年的医务工作者,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参加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请允许我以残年之躯,再为国家和人民尽点微薄之力吧。”
   老郭同志的儿子和孙子,一个在卫生院防保站工作,一个在放射科工作。他们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也更支持老人的选择。现在,他们祖孙三代均在一线阻击非典。
  
   义务执勤队佩戴“党员值勤”红袖章
   那个人人戴口罩的春天,只要走进区北城办事处福临社区,你就会看到佩戴“党员值勤”红袖章的人。他们或打扫街区卫生,或在街头路口设立的检查岗监控返乡、外来人员,这些人就是该社区24名党员自发组织起来的防治“非典”义务服务队。
   据了解,“非典”疫情在我国一些地方出现时,福临社区70岁高龄的共产党员、退休在家的老刘,把社区的20多名党员召集起来说:“既然咱是党员,在这非常时期就应该作出点牺牲,为老百姓服好务。”在她的倡议下,社区24名党员自发组织起来,每天轮班把守进出社区的各个路口,打扫街区卫生,并帮助社区内的贫困户、孤寡老人搞好消毒预防和卫生扫除。该社区的马凤吾老人已90岁高龄,妻子也已88岁,还有一个痴呆儿子。这些党员们便多次到他家中打扫卫生,喷药消毒。
   老刘说:“俺社区比较穷,我们这些党员组织起来发挥些作用,一是节省资金,二是可以为新上任的社区班子分忧解愁,好让他们腾出更多更多的精力抓经济。”
  
   我要入党
   5月15日,C县卫生防疫站职工小杨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像她这样在“非典”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卫生防疫人员已达6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上的卫生防疫系统的共产党员身先土卒,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县卫生防疫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多次深夜亲临检查站、留验点指导工作,由于劳累过度,曾两次晕倒,醒后不听劝阻仍坚持工作;退居二线的共产党员老付,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主动请缨,来到工作量最大、任务最艰巨的郓城火车站留验点担负卫生检疫工作……
   党员一举一动,感染着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在同“非典”作战的过程中,他们主动向党员看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愿在防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接受党的考验。
   县组织部门已同递交申请书的12名“防疫卫士”进行了集体谈话,他们光荣地成为预备党员。
   在抗“非典”的斗争中,走在最前面的绝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有多名青年团员火线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抗“非典”过程中,要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团员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要勇于接受组织考验、挺身而出、冲锋在抗击“非典”最前沿。
  
   “抗非”使她变得勇敢坚强
   2003年刚刚23岁的B县中心医院小儿科郭护士,在医院隔离病房重症室6名护土中,她是年龄最小的。医院确定首批进人隔离病房值班人员的时候,她正在值夜班。下夜班后,她从同事那里知道没有选她上一线,就径直来到了医院护理部,恳切要求领导,无论如何也要让她第一批到隔离病房,参加抗击“非典”的工作。在她的软缠硬磨下,医院最终同意了她的请求。郭护士说,“刚开始的时候,还真是有点害怕,但是,医院同事们都争着上前线,他们无所畏惧的精神感动了我,与病魔的拼搏,也使我忘记了危险,变得勇敢坚强。”
  
   同心抗“非典”浓浓医患情
   在全县人民同心共抗“非典”的日子里,B县医患间的浓浓情结,无时无刻不感染着人,鼓舞着人,涌现出了许多感人故事。

共 32341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7
转到
【编者按】在上个世纪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作家魏巍曾经写过一篇小说《最可爱的人》,那是歌颂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真实地反映了我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事迹。这一篇题为《最可爱的人》的报告文学,却从另一个感人角度,歌颂了山东省荷泽市全体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交通等部门为了抗击“非典”涌现出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抗非”斗争中的感人事迹。他们的事迹不只是让钟南山感动着,也让全国人民感动着,同时也感动着今天的万千读者。2003年那个春天过去了,樊副局长、老马、小张小霞等一大批有名或无名的卫生战线领导和医务工作者,却深深地刻录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们是不拿枪的战士,他们是抗魔英雄,他们更是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最可爱的人!文章资料翔实,描述生动,事迹感人,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18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3-18 11:02:17
  全体卫生战线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是2003年春天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的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抵御瘟疫的坚固防线,他们那种把危险留给,把安全留给他人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18 20:40:35
  感谢湖北武戈老师,遥祝老师幸福吉祥!老师编文辛苦,敬茶。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18 20:42:23
  谢谢老师精准精彩到位的编按:在上个世纪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作家魏巍曾经写过一篇小说《最可爱的人》,那是歌颂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真实地反映了我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事迹。这一篇题为《最可爱的人》的报告文学,却从另一个感人角度,歌颂了山东省荷泽市全体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交通等部门为了抗击“非典”涌现出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抗非”斗争中的感人事迹。他们的事迹不只是让钟南山感动着,也让全国人民感动着,同时也感动着今天的万千读者。2003年那个春天过去了,樊副局长、老马、小张小霞等一大批有名或无名的卫生战线领导和医务工作者,却深深地刻录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们是不拿枪的战士,他们是抗魔英雄,他们更是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最可爱的人!文章资料翔实,描述生动,事迹感人,推荐共赏。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4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3-18 21:43:30
  恭喜慧眼老师的报告文学又斩获精品,真棒!实至名归!么么哒!期待老师创作出更多精彩佳作,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5 楼        文友:柏源瑞士        2017-03-18 22:18:46
  如此长篇的报告文学,真是个浩大的文笔工程,惊叹慧眼大师的手笔,是不是也曾参与过这个世纪灾难~非典?荣幸目睹到慧眼老师的精品佳作!
6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3-19 08:34:50
  恭贺获得精品,祝您佳作连连!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7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7-03-19 09:18:15
  敬佩白衣战士在关键时候的忘我精神,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而赞叹。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8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3-19 10:46:01
  恭喜再次摘精,争取更大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9 楼        文友:鹦鹉        2017-03-26 12:15:10
  拜读佳作欣赏,老师笔下的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别人的生命,这是何等的高尚!广大医务工作者捍卫着生命的尊严!这种精神令人感动,现在社会应该大力提倡!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问好老师!
回复9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26 13:08:31
  感谢老师留评,问候老师好!敬茶。
10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1-22 09:02:18
  临危受命,不惧艰险、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这是医护人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弥足珍贵,留下的这笔精神财富,是我一生最宝贵、最难忘的,我会好好珍惜和爱护。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