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山水】这个村里有年轻人(人生·小说)

精品 【山水】这个村里有年轻人(人生·小说)


作者:三人 童生,90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00发表时间:2017-04-14 16:46:31
摘要:现在农村年轻人平时真是很难见到,可这个村年轻人怎么都在?


   全村的年轻人都在,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下子就聚到了拱桥边,围着字库塔。有根逐一看过去,发现就这块地的主人——有财不在,其他的全都来了。这让他有些奇怪,有财可是出了名的精,这又是他的地,怎么他却没在?他来不及细想,赶紧找了个地方挖了起来。他的加入,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都没跟他说话,连有望也没跟他说话。人们只顾抡动着锄头,翻开泥土,仔细地找寻一番后,又赶紧挖下一锄。这么多人,都在这儿,有根再也不用像昨天那样担惊受怕了,动作大了许多,感觉也畅快了许多。
   天渐渐亮了起来,字库塔一只眼睛望着这群人,它应该是有几百年没看到这样的情景了吧,这么多人齐心协力,只有在修它的时候才出现过。青岩河还是那么流着,一刻也不停留,好像看不见他们。这么多人一起锄地真像大集体时代,可又有些不同,集体时代没有人这么卖力,也没这么安静。
   天越来越亮了,鸟儿站在树巅不停地鸣叫着,估计是见到这么多人吓着了。团团白雾从低处涌上来,裹住了拱桥、字库塔和人群,好像是遮住他们不让人看见。太阳越升越高,雾又渐渐地散去,可没有一个人有离开的意思。他们汗水直往下滴,这没有关系,他们谁都流过更多的汗。他们像机器一样,有使不完的劲,从来没有直起过腰,哪怕是歇息片刻。
   孩子们上学到了这儿也都惊呆了,有人惊喜地叫着“爸爸!”可并没有人应,看来很多人都是才看到自己的父亲。上学的路已被刨得稀烂,孩子们好奇又小心地绕过去,没有一个人看他们一眼。他们不明白大人们在干什么,这是怎么了,只好一步一回头地向学校走去。天富好像明白了点,但他不敢相信,难道这么多人就是为了那个小像?可小像明明被他捡走了啊,他们还在找什么?他又糊涂了。
   陆陆续续的有人送饭来,都没有工夫去吃饭,周围的人越聚越多,村长来了,爷爷带着清瑶来了,几乎全村的人都到了这儿,却没有一个人说话。这显然不正常,空气中的气氛极为紧张,似乎都憋着在,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别村的人从附近路过,感到有些好奇:这个村倒有不少年轻人呢,估计是哪家修房子挖屋基在,这可是个好屋基,一边靠河,一边靠路,可有塔在那儿怎么修屋?满脸疑惑地看看就走了。
   人们把地挖了一尺多深,越挖越往前走,离塔也就越来越远。有人折回来接着往下挖,人们就一拥而上地都折了回来。人们挤作了一堆,展不开手脚,免不了磕磕碰碰,伴着阵阵埋怨咒骂声,人群又呈扇形慢慢散开了。有根一直没吭声,也有人碰到过他,但他没敢吭声,他感觉到了人群中对他的浓浓的敌意。他好像一夜之间就得罪了全村所有的人,人人都不拿正眼瞧他,包括有望。他觉得确实有点对不起有望,谁叫走时没跟他说一声呢,可其他人他并没有对不起过啊。他一家在村里一直都老老实实,对谁都是笑脸相迎的。
   突然一阵“咯吱咯吱”声传了过来,一台挖掘机缓缓地开到边上。有福走上去跟司机说着什么,一会儿挖掘机就直奔塔边,在人们的后面接着往下挖。很快,第二辆,第三辆开过来了,围着塔,除了临河那面,一边一辆,疯狂地挖了起来。请来挖掘机的三个人停了下来,蹲在旁边悠闲地抽着烟。挖掘机一铲下去,就是一个大坑,将一铲泥土倒在旁边,雇家就赶紧去翻泥土。没找到东西,大铲就一铲将泥土推入河中,再挖下一铲。没有请挖掘机的人心里直埋怨自己怎么没想到,脑瓜真糊涂,一边仍不停地挖,甚至更快了。
   随着挖掘机一铲一铲的下去,位置是越来越紧了,地也挖得越来越深,塔基已露了出来,孤零零地悬着,就像一颗巨大的钉子,露出了钉脚。
  
   七
   挖掘机实在是厉害,赶得人们能挖的地方越来越少,人们都挤在了一堆。总有人在骂骂咧咧,有根也不知被碰到过了多少次,这次实在是疼,忍不住小声说了句:“谁啊?小心点,弄疼我了!”这句话竟然是火药桶上的火星,人们的怒火一下子就喷了出来,好像都一直就默默地在等待着他说出这句话。
   人们纷纷丢下锄头,怒目圆睁,紧逼着他。“你说什么!”“谁弄他了?”“他还得意了,打!”一声“打”似乎喊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打”声一浪高过一浪,连同人潮一起朝他涌去。这些人都是有根的亲人,还没有脱五胡,有的是长辈,有的是小辈,很多都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但现在好像完全没了亲情友情,像陌生人般,甚至还不如陌生人。有的拳打,有的脚踢,没有一点的手软,似乎有根与他们有着深仇大恨。有根躺在地上,双手抱着头,双腿曲着护住胸口,他再也不敢吭声,知道只要一吭声,就会引来更多的拳打脚踢。
   爷爷见状,放下清瑶就往人堆里扑去,“你们别打了,别打了!”没有人听见他说话。也不知是谁把他往外一推,他就一跤跌到了地上,一骨碌摔进了挖出的大坑里。怀里掉出了一样东西,用布包着的,滚了几滚,布展开了,闪露出了金黄的光。慢慢的,喊“打”声没了,挖掘机也停了,嘈杂的桥头一下就静了下来,连微风声都听得清清楚楚,当然还有清瑶的哭声。
   人们都紧紧地盯着那尊闪闪发光的金佛,一动也不动,所有人都听过无数次,但都是头一次看见。那尊金佛横歪着躺在地上,一直裂着嘴笑着,看见它的人紧绷着的脸慢慢松驰了下来,渐渐的竟然也有了笑意。人们都盯着金佛,没人在意字库塔了,字库塔在风中好像摇晃了一下,但谁也没有看见。所有人都围了过来,只有四个人没动:有根和爷爷是动不了,清瑶是不知道动,有财,土地的主人,一直躲在拐弯处没挪过脚。
   塔晃动得越来越厉害,有根躺在地上看见了,没有再躲着的有财看见了。“大家快闪开,塔要倒了!”两个声音从两边同时响起,一下惊醒了围观的人群。人们飞也似地闪开,但清瑶听不懂,听懂了也不知道走开。
   塔底发出沉闷的声音,突然一边矮了下去,高高的身躯直往拱桥扑去,清瑶正站在那儿哭。“清瑶——”有根突然有了力气,从地上“噌”地一下就站了起来,朝清瑶扑了过去,他看到清瑶慢慢地倒了下去。人们望了眼清瑶就赶紧围到了塔基边,很多人都怀疑过塔下面就藏着宝物,可那下面除了一块巨石,什么都没有。失望的情绪在空中漫延聚积,人们把眼光又盯到了那闪闪发光的金像上,有根的哭喊声他们听不见,听见了也像没听见。
   只有有财跑了过去,一摸鼻子,还有气,“快送医院!”有根知道要送医院,可他动不了。有财抱起清瑶就往卫生院跑,天富放学刚好撞见,妹妹头歪在一边,手耷拉着,跟他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妹妹腿上在滴血。他不明白是怎么了,为什么是天财伯抱着妹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呢?他紧跟着往卫生院跑去。
   警笛声响了起来,很快两辆警车来到了桥边,警灯晃着人们的眼睛,有些睁不开。“谁报的警?怎么回事?”没有人回答,“这两人怎么回事?”一个警察指了指躺在地上的爷爷和有根,“小刘小黄,你俩赶紧送他俩到卫生院。”爷爷睁开了眼睛,伸了伸手,可没够着那尊佛像,就被人扶上了警车。“村长,哪个是村长?这是怎么了?”村长走上前说明了事情的大致经过。警察捡起地上的金佛,看了看,“就为这个?假的!”
   人们有些不信,“有鉴定证书呢。”有人不甘心的说,警察没有说话,给文物局打了个电话,记录着村长的话语。根据报警电话号码,都知道了是天财早先报的警。警察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不能离开,一一作了笔录,花了一个多小时。这时一辆汽车停了下来,上面有“文物保护”几个大字,下来了三个人走了过来。
   “你们看看这是不是假的?”
   “嗨,一看就是假的,最多几十块钱。这塔怎么倒了?”警察说明了缘由,文物局的几个人听了直摇头,“这塔可有两百年了,这样的字库塔可很少见啊,就这么被这破玩意儿弄倒了?石板上刻有字,珍贵着呢,是省级文物,你们这是在破坏文物啊!破坏文物是犯法要坐牢的,你们这么多人,”他指了一圈,“都是在犯罪,晓得不?你们这么多人,嘿!这个村里年轻人倒不少嘛,不能都抓起来啊,罚款吧,十万,你们平摊下去,村长,谁不交就让他去坐牢,你明天交到文物局去。打个电话叫个货车,把这些石头拉走,多可惜啊!”
   “这么多罚款?”
   “这还多?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几百年了一直都在这儿,就这么被你们毁了,这里再也没有了!你们不觉得可惜?法律有规定,再说这些石块要拖走、复原、保管,不都要钱?不交也行,那就去坐牢好了。”
   “清瑶——清瑶——”山坡上传来了凄厉的哭喊声,听了让人心都要裂了。
  
   八
   清瑶并没有大碍,是被吓晕了,不过右腿被一块弹起的石头击到,骨折了。爷爷扭到了腰,有根断了两根肋骨,也不知道找谁要医药费,只好吃闷亏,全部都由自己掏。
   全村二十户人参与了挖掘,每家罚款五千元,没人敢不交,都怕坐牢,当晚就全部收齐。人们白白的出了五千块钱,贴了路费,耽误了活路,损失着实不少,心里积着怨气,可不知道该找谁发泄。有根家吗?也不能怪他,差点家破人亡,他带上医药费鉴定费可花了两万多呢,天富也还只是个孩子。可这该怨谁呢?
   十天后,有根他们都回到了家,虽然受了伤花了钱,不过再也不用担心背后有眼睛了,轻松了很多,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坦坦荡荡,这样该多好。辛亏有财,应该感谢他,如果不是他报警,不是他将清瑶抱到卫生院,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村里的年轻人早已走光了,就剩下了他两口子,就像突然冒了出来,又突然全都消失掉。他也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就回到工地,耽误的工期必须尽快补上,再迟了甚至连活都可能没有了。村里是没法呆的,留在这儿完全没法生活,经济收入只有茶叶,可以勉强够基本的生活开支,结余是完全没有的。现在用钱的地方多,孩子的学费、人情钱、煤米油盐钱等等。特别是人情钱,一到冬天,到处都在整酒,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一冬下来要不少钱,不去打工,日子没法过。现在人们不种地,也不喂猪了,嫌麻烦,还困人,又换不来钱,跟城里一样,什么都用钱买。
   有根走之前又去了次拱桥,字库塔没了,拱桥边的路被挖了下去,要从河边绕过,没原来好走了。他想起了字库塔,和那上面圆圆的像一只黑眼的洞,可惜再也看不见了。他小时候常在那儿玩,跟现在的天富一样,那塔似乎是一直长在那儿在,从他记事起就在那儿,现在却被人弄没了,那群人中有他,他有些愧疚。其实仔细想想,真是不可能,首先不说有没有宝物,即使有也不可能埋在盐道边,盐道边人来人往,怎么可能会让人不知道?但当时谁都没想那么多。显然那份鉴定书起了很大的作用,出了这事后,他们才知道,很多文物鉴定都是这么干的。假的说成真的,年代往久了说,价格往高了说,他好收更多的鉴定费。
   他的脑瓜子被人踢了几脚,好像突然活泛起来,越来越感觉这是有预谋的,有人买了个假佛像,埋在了土堆里,埋得并不深,他知道这儿常有人路过,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然后利用鉴定文物的结果,再结合那个代代相传的传说,会引起人们的疯狂挖掘。即使没有实现,也只是丢了两包烟钱而已,那挖掘后有什么用?谁会得到好处呢?这个地方没法种庄稼,那么多好田好地都荒着,谁会在这里种庄稼?他再也想不明白了。
   快过年了,村里的年轻人又都赶了回来,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声。有财家要整酒了,修了新房,就在原来的字库塔那儿,那真是个好屋基,一边临河,一边临路。
   村里人都去帮了忙,有根当然也在,还特别卖力,帮完忙那餐,有财老是不停地劝他喝酒。他心里一直存着对有财的感激之情,不好拒绝,喝得有点多,回家的路上走得不是很稳当。摇摇晃晃的,走到半坡上,一阵风吹来,一直压着的酒劲突然冲了上来,他觉得天旋地转,有点站不住,一个趔趄,脚下踩虚了,滚下了路边。他双手四处乱抓,脚到处乱蹬,好不容易停了下来,手上身上破了好几处。他睁开迷蒙的眼睛,看清了自己是站在悬崖边,下面就是十几丈高陡直的石壁,光秃秃的,吓得冷汗一下子就涌了上来,突然就清醒了。幸好脚这儿有一块石头突了出来,才没让他跌落下去。
   他四处看着,想找到上去的路,可离路边还有五六丈高,根本上不去。他看清自己正站在一个洞穴的洞口,再往里一点,好像有一个金黄的东西,不是很亮,很像尊佛像。洞口不大,得趴着才能往里进,岩石突出部分又窄,他不敢使劲弯腰。他折下根树枝,慢慢地把佛像够了出来,拿到手里一看,手上血在不停的流着,又是尊金黄的弥勒佛像,鲜红的血中,是诱人的金黄。没有那尊新,旧了很多,也没那么亮,袒露着腹部,望着他咧着嘴直笑。
   他并没感到伤口的疼痛,望着那尊佛像,也忍不住笑了……

共 15036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个村里有年轻人》天富、有根、爷爷、村长、文物鉴定专家,作者抓住不同年龄人物的特征,用一个金佛,用一个白莲教的传说,把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金佛:是一个意象,出自老人听来的一个传说。只有老人才知道这个传说,他按照已有的意识与能力,中了文物骗子的圈套。有根:一个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代表着村里代表着新生的力量,他也被金佛蒙蔽了双眼。天富:一个天真的孩子,懵懵懂懂引发了轰动全村的一场骗局。在这场骗局中,在金钱面前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乡情变得一文不值。有福雇佣来了挖掘机,引发了人们更大的矛盾,矛盾的焦点对准了有根。有财报了警,结束了一场荒唐的闹剧。小说的结尾借助觉醒的有根,又看到了一尊佛像,让人捉摸不定。“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村里的人把假的东西都当作真的,真的乡情反而在金钱前边一文不值,这不也是暗示警醒我们吗?微笑的佛似乎在告诉我们放下执着妄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文章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推荐阅读。【编辑:上大人孔乙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15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17-04-14 16:49:22
  小说洋洋洒洒,信笔写来,不露丝毫斧凿痕迹,足见作者文学功底深厚,欣赏并学习,感谢赐稿山水,社团的繁荣离不开您大力的支持。
回复1 楼        文友:三人        2017-04-14 17:03:46
  孔乙己友太给力了!辛苦辛苦,奉茶了。
2 楼        文友:双宿双飞        2017-04-16 08:58:04
  一篇让人警醒的大作,拜读了。问好老师,佳作连连。
我的田园,我的爱人!
回复2 楼        文友:三人        2017-04-16 12:12:06
  多谢双宿双飞文友赏读留评,奉茶了。
3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7-04-16 19:50:19
  构思立意都很巧妙,人物性格也很鲜明,祝贺三人!
勿忘本真
回复3 楼        文友:三人        2017-04-16 21:56:52
  多谢飞鸿留评,多谢多谢。
4 楼        文友:禅香        2017-04-16 23:54:54
  看题目就感觉是个不错的小说。夜深了,一万多字,明天再读。先占个板凳。
生活做了一个梦 梦很长又很短 梦醒了,生活死了
回复4 楼        文友:三人        2017-04-17 10:14:14
  多谢禅香,这个凳子是你的了,嘿嘿!
5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7-04-21 21:10:50
  欣赏给人思考的精美故事,问候,遥祝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三人        2017-04-21 22:37:15
  多谢桐疏枝寒文友赏读留评,奉茶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