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左溪灵山,到底多少级台阶

精品 左溪灵山,到底多少级台阶


作者:姜光丽 进士,73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92发表时间:2017-04-28 09:48:06


   老爸也有点胆怯,和我一样,踩着玻璃栈道水泥横梁的位置,慢慢挪出去,抓住了外围的不锈钢扶栏,然后定睛四顾,欣赏美景。放眼望去,是灵山之北的望仙乡,绿色覆盖的山包,小楼林立的村庄,丝线般延伸缠绕的大路小道,犹如毛细血管,连接沟通输送着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和信息。而抬眼往右,但见灵山山脉蜿蜒,石人公、南峰塘、水晶山、大屏峰,峰峦林立。
   我永远不会忘记初见这段在建的玻璃栈道时惊险,几根插入悬崖的钢管,搭建起一个三角形支架,在无数个支架上再直架钢管横铺木板就成了施工通道,工人就在木板上走动施工。那次文学采风,我们还在工人们搭在灵山南面山腰处的工棚里吃了中饭,旁边另一个工棚,用木板在几个巨石间搭建起一个悬空的平台,上面再盖上条纹塑料布,就是这些胆大心细的高空作业工人夜晚的归处。如此艰苦的条件,如此高危的工作,但他们无怨无悔,发扬工匠精神,在贵州、云南等众多知名景区,建成一条又一条摄入魂魄的玻璃“天路”,把上饶栈道工做成了品牌,走向了全国。
   接下来的路程,都是平坦的游步栈道,在灵山北面的悬崖绝壁间蜿蜒,不管峰峻崖险,“胜似闲庭散步”。四月的灵山,石崖间,绝壁下,处处可见花开满树的白色花朵,外观很像白玉兰,细看树下标牌,名称“黄山木兰”。很巧,栈道边一棵主干七拐八弯的高山平顶松,标牌上写的又是“黄山松”。难怪我把这些照片发朋友圈后,有微友留言——你今天跑到黄山去玩了吗?他们不知道有些植物种类,是以最初的发现地命名的。
   天目紫茎,我国特有残遗植物、国家珍稀濒危树种,就傲然挺立在灵山北面的凉亭旁栈道边。树干光滑、无皮、肉色,人称“赤膊林”,二十多根萌发枝生长在同一个树兜上,形成“一树成林”的奇特景观,为灵山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山北栈道下的悬崖边,还有一种花树,开着大朵大朵粉红嵌玫红的花朵,在绿树和灰岩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很多游客围在栈道边观赏拍照,因为离得远,估计也没挂牌,所以不知道叫什么名称。
   远观天梯峰,遥想这里曾有众多生灵经由峰顶的天门通往了仙境,后来天空越升越高,而还在路上的狗兔猴龟,便以奋力攀爬的姿势,被石化后定格成永恒。
   从这里开始,我们又转回到灵山南边。栈道一级一级向下延伸,游客们一路蹦哒,偶尔停下来,拍几张照片,望望脚下的苍茫大地,以及远方天幕中上下交错移动的小小缆车,略作遐思。
   我和老爸绕了灵山一大圈,又回到栈道和下山石阶相接的路口,时间已是下午一点半。大部分游客都坐缆车下山,一对年轻的恋人,和我们或前或后地同行。我捡了两根树枝,粗的给老爸,自己撑细的,一路关照一路踏准石级,陡险处扶着栏杆,尽量稳住横着落脚。
   四点整,我们胜利到达了山下涧边的小桥上。离最后一班下山的中巴车还有二十分钟,我一边跑一边喊,:“老爸,你快点,抓紧时间领你去看玉龙瀑布!”
   沿着凉亭边的石阶,我们下到了峡谷里的观景平台。抬头仰望,一挂瀑布,从山顶直落山底,如飞练白龙,直冲九天。崖底涧水潺潺,竹林茂密青翠,偶尔一两声鸟鸣,更衬出峡谷的空灵幽静。
   争分夺秒,时不我待。四点一十六,我们顺利走出了登山口的围栏,圆满完成了此次的灵山之旅,向门口小广场的中巴车走去。
   群峰逐渐远去,我们如此亲近过的那些石崖山峰,此刻又还原成一幅挂在天边的精美图画。老爸意犹未尽,忽然停下脚步,转身回望灵山,口中喃喃自语:“我还真想知道,左溪灵山,到底多少级台阶?”

共 642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游记散文写得很细致,在写景的同时,做到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文章按照时间推移以及地点的转换为顺序,即移步换景的方法,叙述了陪伴着年近八旬的老父亲游览左溪灵山的过程。文章从一组重复了多年的对话开始,设置悬念,很自然地引出这个春天里陪伴着父亲登山的经历,具体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等,接着通过对人才交流中心门口、灵山旅游接待中心、灵山山脚下、玉龙瀑布以及登山口、第二以及第三个休息平台、到达栈道向右攀登绝壁,体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豪;一路上突出了老父亲对于风景区管理、人文因素的观点看法;最后关于灵山到底有多少台阶的疑问,既照应了文章中的内容,也反映出老父亲对灵山浓厚的兴趣。文章语言清新优美,在娓娓道来的同时,饱含着深深的喜悦之情。推荐阅读好文章,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28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4-28 09:48:54
  这篇游记散文写得很细致,在写景的同时,做到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文章按照时间推移以及地点的转换为顺序,即移步换景的方法,叙述了陪伴着年近八旬的老父亲游览左溪灵山的过程。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姜光丽        2017-04-28 10:16:07
  感谢平淡如水的辛勤编辑!问好!
3 楼        文友:姜光丽        2017-04-28 10:17:37
  有亲人相伴,有美景相随,这就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4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4-28 17:06:38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5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7-04-28 17:53:46
  细腻文字,祝贺获得精品!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6 楼        文友:姜光丽        2017-04-28 19:16:14
  谢谢鼓励!雄深雅健,上饶灵山欢迎您!
7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4-28 19:20:19
  恭喜获精,继续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8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4-29 19:40:39
  恭喜获精,继续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