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专栏作家】死结

编辑推荐 【专栏作家】死结


作者:寻找姚黄 举人,4738.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70发表时间:2017-08-07 21:33:49
摘要:我的忘年之交李二斗上吊自杀了。他死时刚满75岁。“我走了”,这是李二斗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就像他跟一个好朋友告别似的说完转身离去。

【专栏作家】死结
   入夜,李二斗与大哥李大斗商量,我们不能眼看着义父的尸体被饿狗分食死无葬身之地呀!还是悄悄地把义父的尸体偷走埋葬了吧!李大斗说,弟弟呀,我们还是不要管这种事儿吧!埋掉义父的尸体不是小事,如果追查下来恐怕我们吃罪不起呀!李二斗说,我们活着是王家人死了是王家鬼,现在王家就我们两个人了,我们不管谁来管呀?李大斗说,我们在王家名义上是“少爷”,实际上是“长工”,义父答应母亲让我们继续上学,可他又借口人手不够让我们做“掌线的”(长工头儿)。我曾经跟义父请求说我干活可以,让弟弟继续上学吧,他还是一个孩子呢!但义父说,战乱年月人都生死未卜上学有什么用?你看看,义父他把我们当“王家人”了吗?李二斗说,义父替我们风风光光地办理了父亲和母亲的后事这就是恩情。我们虽然跟长工差不多但至少不受别人欺负。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现在就是我们报恩的时候了!纵然担当风险也要为他老人家收尸。这样吧,我自己去做这件事,如果有人追查你就说不关你的事儿!李大斗说,弟弟说这话就不对了。俗话说,国有大臣、家有长子我是哥哥是老大,有事就该我来担当!母亲死前让我好好照顾你,我不能让母亲失望!再说,你一个半大孩子要把义父尸体偷走埋掉而又不被发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晚,兄弟俩就弄来一张苇席将王华光的尸体卷了,抬到自家茅屋西山墙菜地边上挖了一个深坑埋掉,并在新土上堆起一个柴草垛,隐蔽工作做得天衣无缝谁也看不出破绽。
   果然,第二天许区长发现王华光的尸首不见踪影,立即派人传唤了李大斗和李二斗,他对兄弟俩说,王华光只有你们两个义子,不是你们做的还能有谁?你们虽是地主分子因为没有作恶我们没有找你们的麻烦,但是你们要是不把王华光的尸体交出来就别怪我们不客气!现在你们回去好好想想,我希望两个小时之后能在村口见到我们想见的东西!
   二人回去后商量不能把王华光的尸体交出来。即使交出尸体两个人今后的日子也不好过。李大斗就写了一封“遗书”,承认王华光的尸体是他一个人偷偷掩埋的与弟弟李二斗无关。然后一根麻绳搭在过梁上自杀身亡。李二斗讲大哥吊死时只有一句简单的话,但我想李大斗写下一封世上最难写的“书信”,一定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问李二斗是否看过这封“遗书”的内容,李二斗痛苦地摇摇头说了两个字,没有。良久,他又补充道,我听许区长对我说,你大哥已经承认了这件事是他干的与你无关。今后你如果勇敢地与王华光划清界限我们会把你当做“可教子女”对待。但是,我大哥并没有说出义父的尸首所在。他的死不仅保护了我也保护了义父的尸首。我这个人是“一根筋”,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所以,我大哥知道拗不过我只得顺从我。也可以说我大哥就是我害死的!
   我说过我这个人的封建迷信思想太过浓厚,尽管李二斗说他哥的死是为了保护他的生存,是地主这个“大帽子”压得他哥觉得生不如死,我还是顽固地认为,李大斗之死太轻率太欠思考了。毕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说没就没了。所以李大斗的死不仅仅是因为保护未成年的弟弟李二斗,不仅仅是因为那顶重如泰山的“帽子”戴在头上“亚历山大”,他的死应该与某种宿命有关。比如眼前的李二斗,他为什么要上吊?他的死为了保护什么人他有保护什么人的能力吗?还有,他的“帽子”已经被摘掉二十多年了难道还存在压力吗?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李二斗之死只有用宿命来解释了。
  
   三
   我们家乡的风俗,如果老人死了,就得立即将供桌上方墙壁上张贴的中堂撕下来。为什么这么做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人人都这么做。于是,我就把李二斗的中堂一丝不苟地撕下来。李二斗的中堂比较特别,是那种写着“天地君亲师之位”的非常古旧的文字。两边的对联也是他亲自撰写的。上联是“天高地厚父兄恩”,下联是“岁寒时艰挚友情”。我虽然觉得这副对联不够华美雄奇,但我着实被其曲折的历史和厚重的内涵所打动。我感觉这幅对联就是李二斗上吊自杀的潜台词。这幅对联里充溢了飞蛾扑火式的顽强追随!在我伸手撕它的时候我的眼泪竟然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我仿佛看见李二斗已经与其父兄和母亲一起吃着团圆饭,与其同窗挚友结伴而行了。
   接下来我为李二斗购买棺木和寿衣及铺盖。如前所述,棺木和寿衣都是由村里出资的。我骑着电摩到街上木匠铺订购了一副棺木、一套寿衣和被褥。棺木的规格是“三四五”的,即棺木底板三寸、两侧壁板四寸、盖板五寸。这种棺木一般来说是比较好的家庭才使用的而“五保户”是没有资格享用的。但我跟李二斗的关系甚为密切且又负责这项工作村里只能默认、破例了。寿衣是“九条领”的也是大家庭的先人妆扮。我让商家把货送到王寨村第一村民小组李二斗家,我自己则到文具店里购买了“五色纸”和所需的笔墨,到小百货商店买了两捆麻刀纸和五挂五千响的鞭炮,又到布店里要了一匹白布装在电摩后边就往回赶。
   回到李二斗家里,棺木和寿衣都已经送来了。我让会计张应照找来几个妇女帮忙给杠头和打井的人员缝“孝帽”。然后开始烧水给李二斗洗澡。洗澡只是象征性的——这个世界很多做派都是象征性的。我打来半盆温水,剥下李二斗生前穿着的旧衣,把他从头到脚擦洗一遍。李二斗的四肢僵硬穿衣十分吃力,我让组长王庆超、会计张应照分别扯住李二斗的两条胳膊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寿衣穿好。穿好寿衣我用一张麻刀纸盖住李二斗的狰狞面目,然后对王庆超说,喊几个男人来上材吧。王庆超应声而出,不大一会儿就叫来几个老头儿,我让他们用三道麻绳分别兜住李二斗身体的三个部位,我自己托着李二斗的脑袋喊声“起”——我们把李二斗平稳地放进了他永久的小屋——棺材里。此时我想起一个成语叫“盖棺定论”,可我连李二斗真正的死因尚且不知也就无从“盖棺定论”了。
   做完这些工作我累的满头大汗。王庆超对我说,这么重的棺木原来计划找16个人抬,现在得增加到32个。我说,王锡昶他爹那么大的棺材才用18个人,我们这小棺木16个劳力完全可以胜任。王庆超说,现在的年轻人在外地打工都是正月走、腊月来,家里都是老弱病残必须两班轮换。你得跟书记老姑说说8000块根本不够用,最好增加到一万。我想想说,你只管把杠头找够,钱的事儿我去说就是了。
   王庆超走后我感觉很累就靠在隐蔽墙那儿闭目养神。这时会计张应照掂着一只陶盆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走进屋。他把陶盆放在棺木前面让小男孩小女孩分坐陶盆两边烧麻刀纸。我知道这俩孩子一个是会计张应照的儿子,一个是组长王庆超的女儿,让他们俩烧纸不是白烧,村里得付杂工钱。按村里规定每个杠头100元,杂工50元。张应照这个人就是这样爱占点公家的小便宜。
   麻刀纸燃烧起来时屋里立即弥漫着浓浓的烟气。这时,本村村民王庆宇来找王庆超和张应照,王组长不在,他和张应照两个人就站在棺材前交谈,他们俩都没有注意到在烟雾中假寐的我。
   你,这么快就回来了?这是会计张应照的问话。见着信访局领导了吗?王庆宇回答,别提了,差一点他妈的有去无回!
   我知道,他们在交流到北京“上访”的事情。李二斗生前最后一次对我说,我们村20年没有人告状了,今年可能要打破20年的平静,听说王庆宇作为王寨村的代表去了北京。
   王庆宇原来是本村的小学教师,可他不是那种受过系统教育的科班出身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而是一个“文革”后期初中还未毕业就因村小学缺少教师而做了民办教师然后在民师转招中连续报考八年都未考上最后被政府大发慈悲一锅端、一刀切、一网打尽自然转正的教师。但这厮刚刚填写好转正表格就忘乎所以了。他在宿舍里调戏一个送作业本的小女生,被人家家长告发被县教育局开除。失去职业的王庆宇并不安心务农,他在县邮电局门口摆地摊代人写信件写诉讼状。刚开始这份工作还勉强可以糊口,但后来有了电话和手机,他的生意就日渐萧条了。不过这人的脑子很活络,当“上访”成为讨还公道的重要途径时,他很快转变角色成为代人上访的“专业户”了。这次去北京上访就是应王组长、张会计的委托。
   快说说怎么回事儿!张会计着急地问。王庆宇道,我是12号下午到的北京。在一家旅馆里住了一宿并打听到信访局的地址。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收拾完毕赶往信访局。通往信访局的是一条不太宽阔的小街。小街的两边站满了各种装束的小商小贩,我一看就知道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操着南腔北调向我推销茶叶,要普洱茶吗、要龙井茶吗、要日照茶吗、要铁观音吗?我很有礼貌地回答,对不起,我不买茶叶。他们听见我说话后又退回原地并不强行推销。我把这条小街走了近半就看见信访局的牌子了。这时上来一位中年男人问我买信阳毛尖吗?我说我就是信阳人在家乡买本地茶岂不更便宜?那人一听说我是信阳人就缠住我不放。他说我也是信阳人,咱们是同乡,你要见信访局的领导怎么能不带点儿见面礼呢?我这茶叶原本一千元一斤你要买我只卖五百。我一听这个同乡说的也在理,现在干什么不得送礼送红包呀!我说既然是同乡你就再便宜一点三百元一斤怎么样?那人说三百元一斤也可以你得买二斤以上。我说二斤就二斤吧,谁叫咱们是同乡呢!那人说谢谢,我这里不够二斤,你随我到车上来取。我跟那人到附近停着的一辆白色面包车里取茶叶,那人打开车门叫我进去挑,我刚把脑袋伸进车里,那人猛地一推我就钻进车内了。前面的司机一踩油门“呼”地一声车就疯跑起来。我说你们干什么,这是要绑架我吗?他们并不答话一直把我拉到一处深宅大院里。下了车我才知道这是市里的“维稳”机构。他们好吃好喝地招待我,询问我为什么来北京上访。我一一回答了他们的提问。他们就给我们县打电话,第二天下午,我们县的李县长就来到北京,把我接到县政府招待所,又好吃好喝地招待了两天,还让公安局长亲自全程陪我……张应照打断问,那公家天天招待你,你那5000块钱的上访费没花几个吧?王庆宇说,到了我们县本来还剩3000多来着,我计划着给你一千、给王组长一千。可公安局长那家伙下手真狠,他把我兜里的钱全他妈搜去了!还他妈威胁我说,要是再去北京“上访”就“劳教”我!我他妈吓得屁滚尿流赶紧回到村里。
   编、编!张会计说,一会还说好吃好喝招待着,一会又说动粗的,骗我是吧?王庆宇说,骗你我不是人养的!公安局长怕我再去北京,恨不得把我衣裳扒了去!好吃好喝那是软硬兼施恩威并重你懂吗?张会计说,反正你小子的话没个准儿!你是不是在北京找小姐把咱们的上访费花光了?王庆宇说,看你说的,我是那样随便的人吗我?张会计说,你随便起来就不是人了!王庆宇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这样怀疑我下次就别找我办任何事了!张应照说,你他妈事情没办成又花光了上访费,每户72元打了水漂叫我怎么跟群众交待?王庆宇说,钱不是老子花的你难道还打死和尚要光头?不信你去找公安局长问问清楚可别冤枉好人!张应照说,当初你他妈拍着胸脯信誓旦旦保证成功,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赶紧卖了裤子筹钱给我再去北京!不见着领导不拿到批示,你他妈就永远别回来!王庆宇说,懒得理你,我找王组长说去!说着就大步走出门去。张应照直气的咻咻喘气像头负重的老牛。
   李二斗生前曾激愤地对我说,这次王组长、张会计负责兑钱上访,不光为了提取好处费也为了争夺村里的大权。过去20年村里有两大难题,要钱和要命(指要农业税和搞计划生育),你媳妇凭着公平和公正把这两大难题一一解决。现在种地不要皇粮了,计划生育也归乡里统管了,村里工作刚刚轻松些那些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伸手要权了,你应该及时提醒你媳妇注意村里的动向!对于李二斗的分析,我半信半疑。要说王组长和张会计找群众兑钱上访是为了牟利这我相信,据说,向开发商多要的部分他们可以百分之十的提取。若说他们上访是为了夺权这可能是李二斗多虑。我们这个村子是从动荡中走出来的。八零年开始分田到户到八七年的七年间换了八任支部书记,这比小日本七年换七相还要频繁。大集体散伙之后村里工作出现新问题,干部们还依然使用过气儿的办法就跟不上人心的变化。我们村里有七位男共产党员都是中青年人,他们轮番上台走马灯似的就是解决不了两大难题。其实他们的毛病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大集体时老百姓婚丧嫁娶村干部要去吃喝,杀头猪、宰只羊村干部也要去吃一顿。可单干后村干部还在沿袭老传统。但他们的吃喝已经不是白吃白喝了。到了缴纳农业税时,老百姓就打了白条拿到村里抵农业税;而应该计划生育的人家只要送点礼送个红包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送得多了他们还给你出主意想办法躲避计划生育。所以村里两项主要工作总是倒数第一。等到七名男同志全部落马之后,乡党委自然想到了我的妻子。把我妻子从小学民办教师、校长的岗位上提拔到村里当了女支部书记。我妻子做农村工作的方法其实也就三个字,“劝、跟、粘”。第一步是耐心地劝你交公粮,劝你流产绝育。你若依旧不执行,第二步就是满村子跟着你走。你去干活她替你扛着工具,你去赶集她帮你挎着筐子,你还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第三步就是发动村、组干部住在你家里不走,把你紧紧“粘”住。他们自带方便面,自带被子,把你屋里挤得水泄不通。任谁也敌不过这“三步走方针”,最后只有缴械投降。

共 29312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通过写李二斗之死,揭示了人间情谊与生命一样无价。李二斗与他的哥哥李大斗合伙掩埋了“义父”老地主王华光的尸体,上边追查下来,李大斗为了保护弟弟,留下遗书承认老地主的尸体是他掩埋,与弟弟无关,然后自杀身亡。李二斗看守义父尸骨60年,历经饥饿和危机,最后把尸骨交给王华光的后人,报答了王华光的养育之恩。但王华光的儿子是来投资的港商,他要追查父亲的死因,找出“杀父”仇人,李二斗又为了保护对自己有恩的人——“我”的父亲和岳父,他们曾经在困难年代接济李二斗42斤大豆,使李二斗得以活命。所以,李二斗拒绝了王华光儿子的要求,并“自杀灭口”。小说表面上围绕李二斗的扑朔迷离的死因展开故事情节,但实际上暴露了乡村土地被肆意糟蹋的现实,谴责了当地干部以土地换投资的恶劣做法。小说以李二斗兄弟俩相同的死法,向读者演绎了新版《赵氏孤儿》中的程婴与公孙杵臼。宣扬了“受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高尚品德。小说笔锋犀利老到,以事论事,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焦点,刻画人物鲜活饱满,画面感强!值得深思回味的农村题材小说。荐赏!【编辑:雅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雅润        2017-08-07 21:35:04
  问候作者,感谢赐稿短篇栏目,祝写作愉快!
雅润
回复1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08 05:55:49
  感谢雅润编辑的细心编辑,特别是标点符号,我一向不太重视,经过重新编辑后顺畅多了。这么长的文章要编辑好标点符号,需要不少时间的。谢谢您!
2 楼        文友:那年雪        2017-08-07 23:09:57
  老师的乡村题材写的还是这么好,我还没看完,明天继续看。
昨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回复2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08 05:56:44
  小先生的事儿多,不必细看。谢谢前来支持!
3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08 06:07:51
  “以土地换投资”是一种地方招商引资的手段,我们县找来一个商家,都给予大片的土地,他们在土地上建了工厂,但这些工厂大多数都是僵尸工厂,靠政府养着。许多商家获得土地之后,又用土地做抵押,到银行贷款,然后溜之大吉。这些奸商根本就不是为了办厂的。希望这种行为能够受到重视和抵制。
寻找姚黄
4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08 17:45:44
  小说中王庆宇口述上访经过,是我听一位上访者亲自告诉我的。很有点意味。
寻找姚黄
5 楼        文友:樱雪        2017-08-08 20:24:05
  小说以二斗的死因展示论述,揭开了一系列的社会现象:既有官场,也有民间,有白道,也有黑道,多种社会现象交织在一起。招商引资、农民利益,等问题一一揭开。魔幻手法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很精彩的描写手法。笔法很老练,故事很感人。有很强的影响力,小说揭示了当下存在的社会现象。值得思考。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5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08 20:44:25
  谢谢小老弟的好评!
6 楼        文友:知音闲亭        2017-08-08 22:03:26
  通篇读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写作技巧。
  
   全文章围绕“李二斗”的死因为引索,通过平铺、插叙、倒叙的娴熟手法,把历经多个时代的农村背景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人物的对话以及整个事件相关人物的轮番登场,尤其朔造了‘许区长’、‘我的妻子王书记'这两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间接作了宣明的对比,在不同时期立在群众中间的形象、处理事情的宗旨原则;着力重点于李二斗全家的相同死法,窥视了乡村各个阶层的人性,歌颂了劳苦大众中的美德,鞭策了佳豪富商的投机意识心理,映射了现今基层领导为了政绩而忘却的生态环境,在结尾留白处又巧妙的隐藏了一切...。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必要功底,实乃罕见的乡村小说中精中佳品!!!
  
  
   问好姚黄老师,辛苦了!——膜拜,聆读之余,在写作技巧上实在受益匪浅,敬茶!
梦想,一直在午夜飞翔,犹如这一刻感性的捕捉……
7 楼        文友:知音闲亭        2017-08-08 22:35:23
  另,
  
   不得不指出,作者一以“老奸巨猾”的老道写作手法,在全文中放了很多“烟雾弹”。
   尤其围绕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李二斗’全家的死法,不遗余力的朔造了‘李半仙’这个现实版的封建迷信人物,紧紧的扣住住了小说的主题《死结》,为小说的精彩着实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可见,作者精彩绝伦的乡村写作艺术直接来源于生活,是都市作家很难完成的深沉技巧。我想说,这是一场现实文笔完胜的力作诉说;是一篇有着后现代意识的小说;具有浓厚的乡村作家气息。
  
   厉害了,再次为小说《死结》点赞!
梦想,一直在午夜飞翔,犹如这一刻感性的捕捉……
回复7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7-08-09 05:38:52
  过奖了朋友。谢谢阅读和好评。
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6-09 17:10:50
  很值得深思回味的农村题材小说,几十年前,共产党领导穷人闹翻身,把被地主恶霸掠夺走的土地夺了回来;几十年后,县乡政府以吸引外资、土地开发为名,又把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等于无偿”地还给了原先的地主恶霸的儿子,官商勾结,残害百姓,广大失地农民上访无果,告状无用。这篇小说巧妙地揭露了官商勾结的卑鄙手段,像杜甫的“三吏三别”一样,必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具有留传下来的文学价值。
回复8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8-06-09 17:58:18
  谢谢朋友,过誉了。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