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人间百态】北京北京我爱你(征文.小说)

精品 【晓荷*人间百态】北京北京我爱你(征文.小说)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530.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18发表时间:2017-08-15 18:29:53
摘要: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我们对自己的理解,就是对自己的发现。一个新疆兵团孩子在北京的生活史,说明了有一个被边缘化的、更多需要外人理解的生活主题:新疆兵团。


   北京的季节都是慢慢来的,在慢慢中体味着庄稼和作物的过程。从立春开始,到雨水,到立夏、谷雨再到秋至、中秋,整个传统农业文化的气氛,笼罩和弥漫着一个人的生命过程,这是在新疆无法体验到,或者是无法完整到的一种来自泥土温度和温度的交错感受。北京的秋天,是在慢慢变色里,让刘安胜体验出了时间和生命的过程。在半空之中,远眺整个城市和城市背后不远的山脉,一点一点的变化,一层一层的揭开,一缕一缕色彩的更替,从绿到红到黄,再到青淡,就在他们一天一天的眺望中,不慌不忙地完成了秋季环节在整个农耕季节里的最终变幻。
   带着吕小凡去看长城,其实看的是人,刘安胜就是这么想的,却没有说出口。顺着起伏高低、弯曲盘桓的城垛廊道间,蜂挤蚁拥般地站满了远望长城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中中外外,黑黑白白,接踵比肩,更像一条弯曲着身子、一动不动,连过道车厢接口都站满乘客的慢速列车。
   几天下来,吕小凡看过故宫,再看天安门;吕小凡看过广场,再看纪念堂;后来,吕小艾陪着她去看了铜锣古巷,再坐着地铁去大栅栏吃哨子面和糖葫芦;最后就是逛长城。一路上走过,北大、清华、人民大学,这些曾经传说着的大学,一扇扇大门竟然就开在你的身旁。走着走着,吕小凡告诉刘安胜,她决定不走了,不回广西那个乡镇了。留下来,就是当保姆也行,还想留在北京,陪吕小艾和你。
   吕小凡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笑语之间露出一股子硬硬的狠劲。刘安胜很熟悉这种劲头,这是从他的小学同学杜疆生自杀时的眼里,留露出来的一种令他再熟悉不过的眼神了。其实,他知道自己的心中,自己一些平静的话里,时时就涌起这么一种天然的带着自虐、自逼的狠劲和硬气。在中国社会阶层进行到相对封闭和固定的历史时期,一个来自社会最底层、来自偏远边境地区的农家子弟,若再不狠着心、昧着良心逼着自己上到梁山,即使再苦再累再受白眼受尽人间歧视,肯定不会有一个能算得过去的人生结局,更不可能给自己的后代,用血泪之身打拼出一个能过得稍好一些的有人样子的生活。
   姐姐留下来,这一个非常的决定,让吕小艾显得很高兴,这是自认识他以来,刘安胜觉得吕小艾最高兴的一天。俩人悬挂在半空中作业时,吕小艾主动找到话题说出的话,除了激情热情以外,数量上也显得比平时多了一倍。
   整个人高高悬挂在半空里,俯瞰着整个京城,这个远离隔开的过程,能够体验到的也是一种自我庞大、自我自信的享受。浮在楼层的底部,约在七八楼之下,整个大地的轰鸣、车流的嘈杂和风速的声音,你就生活在俗世之间;卷扬机再升得高一些,各类声调,各种杂音,变得音频低了许多,耳朵里只听到一片含糊的嗡嗡声;再升得高一些,声音消逝了,所有的旋律和响声都融入了风中,沐浴在空气里,只能听着风在发出纯净的声音。北京大街上的车流,北京大街上的超市商场,北京大街上来来往往走过的人,还有摇晃着站在风中的树木,在空气层次的错位里一并而立,安静而无声地闪烁在刘安胜的眼里。当然,北京有雾霾的时候看不到这些美丽的景色,秋天的风大,有雾霾的天数最多一半。所以,他能有一半的时间,腾出忙碌的眼睛,背靠着楼体,有心无心地看着脚底下恍若隔世、忙如蝼蚁的日子。
   虽然工地上休息的时候不多,前一阵子因为开会停了几天之后,北京的大小工地照常开工。开工后的所有老板都一个样子,可着劲地要刘安胜他们追赶工期,往往早早上工,却要等到晚晚下班,悬在空中不吃不喝不拉不尿,一天时间人不下架子。困了,整个人像蜘蛛一样,吊在空中眯着眼小睡一会。一天下来,往往会把人累得顾不上吃饭,拉完屎、撒净尿,填几口饭菜,跑到工棚里放头就睡。可是,一有点时间,刘安胜还是抽出身子,去看看药店里有没有什么特效的药。他去过附近几家大药店,向店员们问起过治哮喘和肺矽病的好药,了解了国外最新研制的特效药。当然,这种药店的大小规格,是和家乡的小城市相比较得出的结论,对于北京任何一家普通的店来说,放在家乡的小山城里就了不得了,就是一家特大的店面了。离工地最近的一条街道上,拐角处的十字路口旁就有一家药店,进门后上下有几层楼,国内、国外的药盒子,汉、藏、苗、蒙的民族特制药瓶,包装精美的药品像无数的美女一样,整齐有序地摆满了铝合金药架。一眼看上去,北京每一个像样的药店,不像是治病疗伤的地方,倒像一家琳琅满目的大商场。
   刘安胜始终想不通的事情不多,面对世界上数不胜数的商品,他可以理解;面对北京城有了钱就耍大牌任性的人,他也能理解。可是,面对堆积如山的药品,他就难以理解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药要卖呀?药品,是治病的,难道说也是一种商品呀。在他的记忆里,每个连队里都有一、二个摆着药柜的瓶子的小药店,一个书柜大小的药品,两根给病人输液的铁架子,一张磨损得露出海绵却继续为病人检查病情的胶皮床,再加上一个穿着白大褂子护着肚子的医生,这就是连队的卫生室了。一个百八十号的连队里,从包扎外伤、头疼感冒、胃痛拉稀,到女人生孩子,男人喝醉醒酒,这些看似可怜的装备和显得潦草的人员,绰绰有余地应付着全连队的所有人和所有的病情;有时,连队人家养的马牛猪等生了病,情急之下,飞奔而来的农工们也会拉着扯着找医生去治。刘安胜记得最清楚的事情,就是他小时候吃得最多药的是一毛钱一小包的甘草片,他最喜欢吃的却又老是吃不上的酵母片。连队的瘸腿医生曾经说过他,小孩子命旺,体质好,就是屁股上也有三把火,有病一顶就过了。
   给爸爸的银行卡打过款以后,他没有多耽搁一分钟,就急忙上了回工地的路。一路急走中,他没有忘记用手机给徐小米打了一个电话,告诉爷爷的病情。一听说爷爷住院了,徐小米也急了,直接就回过电话,详细地忙问明了情况,她说有了时间就会来陪他,陪他去大药店一起给爷爷买特效药去。刘安胜小时候就知道爷爷喜欢懂事听话、性格显得腼腆的徐小米,所以,爷爷常常会以变着花样的方式,把一颗颗包着塑料花纸的果糖拿出来,你一颗,你一颗,一人一颗,谁也不抢谁的,谁也别急,慢慢吃,不能嚼着吃,也不能一口吞掉了。
   在徐小米的人生中,她吃到的第一颗巧克力,就是爷爷送给她的,刘安胜知道爷爷一直喜欢女孩子,也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有一个像小米这样漂亮温顺的孙女。端出来的盘子上,是一小块从未见过的、像一团黑色蛋糕大小的硬东西。这是什么呀,紧巴巴地像一坨咖啡色的泥巴团,爷爷是让我们吃“泥巴”呀?当爷爷用满是筋皮的手,轻轻地掰下一块,很大的一块,先递给了徐小米后,然后才又掰了一块小泥巴递给了刘安胜。徐小米和刘安胜看着捧在手里的“泥巴”,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目光迷惘地盯着手里陌生的东西。怎么吃的,这是什么东西。吃呀,吃呀,爷爷舔着沾了“泥巴”的手指头,抿着嘴轻轻地劝说他们。徐小米捏着这一块棱角分明的黑块,恐惧地伸向嘴唇。突然间,刘安胜看到她就像被一团烈火烧了、被高压电击打上了,在哆嗦着的惊喜和兴奋里,用舌尖贪婪地品尝着这种叫巧克力的食品。他也试着用舌头触及着这团咖啡色的“泥巴”,天啊!这么好吃呀!一股透心的苦味浸入舌尖、漫入喉管,最后滑入肠子里。然后,在一股巨大的、透着陌名诱惑吸力的引导下,她和他比赛着,你一舌头,我一舌头,用细小灵活的舌尖轻轻地舔着。
   很多年之后,有了钱能买大块“德芙”名牌巧克力的刘安胜,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品吃巧克力时的动人感受,那是一份登上天堂的惊讶。
   那一天,像过节一样,爷爷让俩个孩子体验了人生中甜美的初次享受。刘安胜学着徐小米一样,伸出细长的舌头,在轻轻的舔食里,眯上眼睛细心品尝着。他们把一块小小的巧克力,硬是用舌头舔成薄薄尖尖的一条细线,到了最后,还坚持着举在眼前,不舍得一口吞咽下去。
   连队卫生所的瘸腿医生早就告诉过刘安胜爸爸和妈妈,爷爷的肺病是长期营养不良和劳累过度造成的,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美国人也没办法根治,最多也只能采取保守治疗的办法,让老人多活几年。这种很伤感的说法,就是说爷爷的病不能治也不用根治了,只能稳定和保持着目前状态。
   初次听到这个诊断,明白了无可挽回这一个残酷的现实后,刘安胜恐怖的小手紧紧地扯着爷爷的一只粗布袖子。他生怕爷爷一不小心就噗地一下飞走了,怕自己稍微一松手之间,爷爷就会化为一缕空气、一份尘埃和一股阳光,在他的眼前消失得干干净净。小的时候,爸爸在劳动时捉了一只小鸟,他看着好漂亮,金黄色的羽毛,谈蓝色的眼睛,还有细细的小爪子,一眼看去就喜欢的不得了。不小心,他的手一松,小鸟扑地一直,从他的手心里飞走了。小鸟在空中飞得看不清楚了,他的手心里仍留着小鸟身体的温度。他觉得爷爷好像这只要飞走的小鸟。在这种忧伤中,他变得非常的敏感,这种由血缘和亲情组成的情感,不知不觉间转化为一种对即将死亡的爷爷产生的无限留恋。自从有了对死亡的恐怖和悲伤,他生怕身体轻飘飘的爷爷会在医生说完之后,马上就会一身冰冷,立即死掉,就像他的小学同学杜疆生那样,倒下之后会变得硬挺挺的搬不动。人的生命说死就死显得很容易,可是,有些时候却像一块粘手的奶牛糖,甩也甩不掉,扔又扔不成,虽说要去,却又天天不去,不是说脱手就能脱手的那样简单。
   冬天来临和春天将到的这两个季节里,是刘安胜心里最难受的时间。爷爷总会成天成天坐在茶几旁的垃圾桶前,接连不停的咳嗽着。咳嗽时不停在吐痰,一口一口,永无穷尽。真不敢相信,他瘦小的身体里隐藏着成吨成吨永远吐不出来的痰。激烈的咳嗽过后,爷爷会相对地平静一会,接下来他要张着一张空洞无牙的大嘴拼命喘息,我看到四周的氧气被他吸进肺里,仿佛这个世界亏欠了他永远还不清的氧气。之后,肺里吐净了,氧气吸足了,整个人就慢慢地变了回来,这么一折腾,最难过的时间总算平安地捱了过去。等到夏天的暖流来了,冬天锅炉供应的暖气来了,爷爷的好日子终于开始了,他的痰变得少了,氧气的需要量少了,刘安胜和父母终于长吁一口气,这一年,他总算度过了最为艰难的险关。
   近些年来,刘安胜的心中非常清楚,爷爷都是在一次次入院抢救、住院治病、吃药打针中坚持着活下来的,药成了爷爷的小麦和玉米,也成了他一天的开水和饮料,爷爷离不开药,他也成了药。这一次,刘安胜要给爷爷买的新药,听说对治肺气喘病有着特别疗效。妈妈说,这种新药在新疆除了不好买,而且有了药价格也买得特别昂贵,是一般人家吃几盒还行,林是长期吃是吃不起的,妈妈说有人寄过,北京的价格只有的一半。所以,刘安胜一有时间就四处去找这种药,找到后果然价格不低,他只能一瓶一瓶地买再定期地寄给妈妈。他在北京打工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买药上了,买药也就成为他每个月的一件重大事情。
   爷爷告诉刘安胜,患上这种肺矽病,在当地并不奇怪,除了年轻时跟着康拜因收割机,荡起的尘土是一个主要的病因,别外,就和当地一年四季不停的尘土、沙尘、细灰等天气有关。和农业打交道一辈子的连队农工,患上轻重不一的肺病不可避免。上学时听中学的老师讲过,众多的兵团连队里,尤其在戈壁滩上的连队里,出现这样病症的人数越来越多了,尤其是一些来疆早、年纪大又吸烟的男人患病的数量最大。这几年来,边境地区的农业团场扩大耕面积,农田的扩大、环境破坏和干旱的加剧,一遇风天,满天都是浓烈的细碎尘土。刘安胜仔细观察过,除了爷爷他一代老人以外,就是爸爸他们这一代中年男人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种肺病的症状。有一阵子,他很担心爸爸的肺部生病,后半生也会像爷爷一样生不如死、痛苦不堪,一想到这些,刘安胜的心情变得非常沉重。
   穿过匆匆忙忙涌动的人流,刘安胜才抬起头来,仰面看着不远处自己施工中的楼房。这是一幢高大雄伟健壮的楼宇,在北京最为繁华的地段上显得稳重持重和庄重。他看到了独自一人吊挂在半空中,显得像一条毛毛虫般大小的吕小艾。瘦小的吕小艾正在北京秋风中,带着音乐的旋律轻缓地摇来晃去。也许自己平时也像吕小艾这样,成为别人眼里的一片风景吧。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又浮动起一份无法说清的哀绪,淡淡的、丝丝的,这份伤感像一缕渐渐飘散的烟雾。一生中,为了简单的生活,为了生病的爷爷,为了地位低微的爸爸妈妈,为了忙碌中始终失去依赖的未来生活,为了性格懦弱带着一身孩子气的吕小艾,还有为了和自己一样茫然在活在北京、却又活得根本不知道明天在哪里的人群?
   也许,还有很多难以启齿的事情,带着它们的疼和伤,变成了一种习惯和承受,统统淹没在平凡的日子里。他说不清楚自己心中的难过,更说不清这份浅浅的充满着青春的伤感。

共 71277 字 15 页 首页上一页1...6789101112...15
转到
【编者按】从家乡小城出来的刘安胜,来到了北京,看着眼前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人群,心中有说不出的兴奋,伟大的首都北京,叫他眼花缭乱。刘安胜是坐火车出来的,他想起了火车上与几个河南人发生了冲突而大打出手,也正是这样,他认识了南方人呂小艾。从此两个人开始在山东老板手下打工挣钱。两个人成了好朋友,如兄弟般亲密,无所不谈,互相关爱。徐小米和刘安胜从小就是邻居,如今徐小米成了北京都市里一名在校大学生,两年不见,由当年的丑小丫变成了金凤凰,刘安胜的心里,涌起了喜欢的萌动。刘安胜和吕小艾每天都像只大鸟挂在空中,这里他们的工作,专搞楼体的外围清理。山东老板人很好,几个人关系处的不错。徐小米学的专业是中国体育产业经济,她常有意识地向刘安胜灌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作者塑造了刘安胜,徐小米,呂小艾,吕小凡和山东老板等人物形象,其中吕小凡是吕小艾的姐姐。作者从这几个人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起,构思奇巧,人物情感丰富,故事中每经历过一次事件,都与现实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年份跨度大,但条理清晰,故事情节饱满,当刘安胜知道徐小米恋爱的事,他忽然觉得自己在北京再也没有可以牵挂的人和事了,他的心空了。后来徐小米被抛弃了,原来那个男人是有家室的,结束了她想留北京的一次尝试。但她很快便释然了。几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从生活中走进文字里,个性鲜明,耐人品读,佳作力荐,感谢赐稿。【编辑:军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17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军杰        2017-08-15 18:31:42
  拜读佳作,问好老师!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回复1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8-17 09:56:09
  谢谢军杰老师写的编后语,问好!
2 楼        文友:军杰        2017-08-15 18:33:48
  故事精彩,从文字中能够找到现实中的影子!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回复2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8-17 09:56:43
  生活让我们明白很多,谢谢鼓励!
3 楼        文友:你猜        2017-08-15 19:20:05
  很精彩,学习了,祝老师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3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8-17 09:57:16
  谢谢你猜老师的一直鼓励,非常非常温暖,问好!
4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8-17 16:57:08
  恭喜大路白杨老师小说佳作获得精品,真不错。期待老师多多努力写出更多精彩之作,祝夏安吉祥文笔丰盈创作愉快。问好老师!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4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8-18 10:16:17
  谢谢华君的祝福,这部作品是以前的存货。祝周末快乐!
5 楼        文友:何叶        2017-08-17 17:15:48
  恭喜精品!厉害!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8-18 10:16:35
  谢谢小何社长!
6 楼        文友:你猜        2017-08-17 17:58:08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6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8-18 10:16:56
  谢谢你猜老师的鼓励!问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