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人间百态】自在飞花轻似梦(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人间百态】自在飞花轻似梦(小说)


作者:文三少 举人,3240.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91发表时间:2017-10-16 16:42:44


   父亲齐大海对齐轩的事情不怎么管了,只要他不干犯法的事,他也就随他去了,好歹齐轩也会种地也会唱戏,不至于将来没饭吃。说起唱戏,齐大海因为经常咳嗽的缘故,嗓音一天不如一天,多半有唱戏的活,都是齐轩跟随自乐班去的,久而久之,齐轩便代替了父亲,成为了自乐班中的一名旦角。
   齐海涛骑着自行车来到了齐轩家门外,看到齐大海与媳妇在院子里摘豆角,便进了门。齐大海拿起香烟站起身,忙拿出一支烟递过去问他:“海涛哥,你咋来了呢?”
   齐海涛接过烟说:“我是来寻你齐轩的,他在不?”
   “得是有活了?”
   “嗯嗯。”齐大海显得很兴奋,满脸掩不住的笑容说:“这次是街道那谁办大寿哩,人家牛皮的很,咱自乐班去了一个人给四十,还外带一包烟。”
   “我贼。”齐大海说:“唱了这么多年戏,这是最高的一回。”
   “齐轩哩?让他赶紧跟我走。我可给人家说啦,咱齐轩可是能一个人唱《侧美案》啊,人家等着听呢!”
   齐轩母亲说:“他出去逛去了!估计是去齐雷屋里了,齐雷从县里回来了。”
   齐海涛一听说齐轩不在家,便拉了几句家常后去了齐雷家里。
  
   第五章
   齐雷在泾阳的饭馆里做学徒,每天就是刷碗洗盘子打扫卫生什么的,因为厨房里的师傅不是随便什么人都交的,他的工钱也不多,一个月顶多三百块,除了留着自己零用的,其他都是用来买东西孝敬师傅了。听齐雷说,他现在在饭馆里人缘还不错,跟谁都能聊的来,师傅偶尔也会教他一两招,他已经在学翻锅了。齐心如与齐敏一同去了桥底镇读高中,每个星期六才会回来一次,齐轩也是很久没有见过她们了。
   齐轩与齐雷正聊的起劲,齐海涛就来了,说明了情况,齐轩便跟齐海涛去了齐海涛的家里,带上家伙事就奔街道了。
   刚过齐雷家的门口,正赶上齐心如与齐敏走在路上,齐心如看到坐在后座的齐轩,一脸欣喜喊道:“齐轩哥,你干啥去?”
   “唱戏去。”
   “在阿达?”
   “在街道。”
   齐轩二人来到街上,老远地便看到街道的路边搭起了帐篷,帐篷里摆了十六张桌子,里面坐着二十多人在闲聊或者打牌。齐轩心中一惊,一般老人过寿,不过是一家人或者几个亲近的亲戚在一块聚聚,顶多三四桌就够了,没想到这次遇上了大主顾。
   齐海涛与齐轩将自行车放在帐篷后面的一颗树下面,齐轩看了一眼门上的招牌“王鹏杂货店”。齐轩看着里面的各种日常用品,总觉得这样的店应该赚不了多少钱。
   齐海涛说:“这王鹏可是出了名的,在咱泾阳都出名地不行。”
   “他就是个卖东西的。”
   “不是,他根本就不靠这个挣钱,他也不是咱白王人。人家在外边认识的人多,在外面做生意呢。这是他给他老表开的店,不是他的。”
   齐轩跟随齐海涛进了帐篷,也没人搭理他们,他们便找了一个角落里坐了下来,放好东西,等着其他人的到来。
   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穿着一身黑色皮衣,胳膊上夹着一个皮包,嘴上叼着一支烟走过来,跟所有人热情地打招呼。走到齐轩面前,看了他一眼又看着齐海涛说:“齐叔来了,一时可要放开唱啊!”
   齐海涛忙说:“乃么麻达!这个就是我村的齐轩,才十七岁不到,男女声都能来。”
   中年男人就是王鹏,王鹏是中张镇的人,这一天是他外婆过大寿,他一手操办的。王鹏看着齐轩,打量了一番说:“小伙子行啊,一会给哥放开唱,哥亏待不了你。”
   齐轩点了点头,正好其他几个自乐班的人来了,王鹏也转身离开,去跟其他人打招呼。
   自乐班只有四个人,除了齐海涛跟齐轩外,还有一个村里的王姨跟毛家村的祁姨。王姨的嗓子比较中性一点,话不多。祁姨的调门比较高,也是自乐班的一大特色,她喜欢打扮自己,总是把自己打扮地跟个小媳妇似的。
   祁姨看到齐轩,打趣说:“咱轩轩娃来啦。”
   齐轩一看到她那鲜艳无比的口红,就一阵反胃:“哦,祁姨来了。”
   “咋,不敢跟姨说话,怕姨把你拐跑了?”
   “没有没有。”
   “轩轩今年十七了吧?”祁姨说:“我女子十六了,要不姨把我女子给你说下,你给姨屋里来上门来。”
   齐轩拿起桌上盘子里的烟往嘴里一塞说:“我才不去哩,你毛家村我谁都认不得,得无聊死。”
   “你这娃呀!我毛媛媛长得可好看了。”
   等了半个多小时,快要开席的时候,终于有人通知要开始唱戏了。几人好忙去准备音响麦克风等东西,等所有准备就绪,帐篷里已经坐满了人,第一桌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满脸的褶子,像极了齐轩的奶奶。
   王鹏看着他们喊道:“可以开始咧!听我的号令:预备、开整!”
   齐海涛手持竹板高高举起,面前放着司鼓,看了其他三人一眼,示意开始,便用力击鼓。
   “磅磅磅”几声之后,弦子的声音在王姨的手中传出来,动听而又悠扬。
   齐轩静静地听着《侧美案》的前奏,看着对面的人群,眼睛睁地很大。随着前奏的结束,齐轩踩着鼓点开口唱道:“适才间我在金銮殿,万岁驾前去问安,同公主又到后宫院,太后一见笑开颜。我本是当朝驸马爵位显,文武百官谁敢参,行来宫门下车辇,大摇大摆转回还。”
   唱完这两句陈世美的词,齐轩便跟随弦子的曲调停了下来。接下来是秦香莲的唱词,本该是祁姨唱的,因为齐海涛给王鹏力荐齐轩男女声转换游刃有余,便由齐轩继续演唱秦香莲的词。
   “在此间我把乡民问,他忘恩负义结皇亲。”
   只一句,齐轩独具特色的嗓音便传入所有在座的耳朵里,大家一边拍手鼓掌一边喊着“好”。
   齐轩学着小旦的花腔与姿态,举手投足间媚态百生:“越思越想越气愤,木墀宫去找负心人。”齐轩将伸出的右手拉回到腰前,在空中划过一个美美的弧线,念道:“门官大爷请来,贫妇人这厢有礼了!”
   齐海涛念着门卫的旁白:“做什么的?”
   齐轩道:“烦劳大爷通禀驸马,就说有一乡亲求见!”
   齐海涛道:“哼?我家驸马千岁岂能与你这样破烂不堪的人相见呢?”
   齐轩道:“唉!乡亲故人论的什么富贵贫贱,还望大爷念我千里到此,与我传禀一声吧!”
   “你在那里容身?”
   “城南柳林池边土地庙安身!”
   齐心如与齐敏一起步行走到街上,当她们赶到的时候,这出《侧美案》已经进行到一半。她们手拉着手站在围观的人群中,看着树下的齐轩。唱着戏的齐轩与往日吊儿郎当的形象完全不同,就像是一个重新灌注的灵魂。立在那里,犹如一个自信的明星,成为全场的焦点。尤其是他那独具特色的嗓音,犹如天籁之音,让人欢喜让人禁不住想要一听到底。
   齐心如自打小就是听着齐轩的戏曲,她本对秦腔没有什么兴趣,但齐轩基本上每一次唱戏她都不会错过,听着听着也便能哼上几句。
   春夏秋冬,日复一日。日子在白王镇这片土地上不停地向前走,又重复,就像是齐轩口中的秦腔戏曲,一首一首地不断地重复。令齐轩感觉到诧异的是:为什么几年来自己的班子从未去过崔黄村?每一次街道的王鹏请他们去唱戏,齐轩总觉得街道是白王镇唯一的一条街,买菜购物都在这里,他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一回头,正好看到穿着白色裙子的崔媛就站在人群里。但事实上,他再也没有见到过崔媛。
   齐大海的腿脚因为常年劳作不知保护而不再利落,齐轩在不知不觉中顶替了父亲的位置,成为远近闻名的自乐班中的一角。自乐班的场子并不是很多,指这个来糊口太过于牵强,齐轩跟随一辈辈的脚步,扛起锄头,在太阳下日复一日地劳作,几年来也算是差强人意。
   响彻在人群里的依旧是那首当地人们最为喜欢的秦腔名曲《侧美案》,演唱的依旧是耍花腔的齐轩:“糟糠之妻苦受尽,患难的恩情似海深,你上京一去无音讯,我盼你日夜倚柴门。缘何相见不相认,你忘却旧爱恋新婚。”
   “好!唱的好!”台下观众一阵骚动。齐轩看了一眼台下,围观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中年人与老家人,而年轻人不是在忙碌就是在看孩子,还有很多围坐在桌子前等着主人家开席吃饭。
   齐轩回归本来的声音唱道:“非是我见你不肯认,我身为驸马受皇恩,倘若公主来追问,滔天大祸要临身。”又是一句花腔:“你利禄熏心忘根本,岂知富贵如浮云,我心如刀绞泪难忍,强盗竟是铁打的心!”
   不一会,齐轩唱完了这一段的《侧美案》便退了出来,一个人站在墙角抽烟。他的旁边是新盘起来的锅炉,几个厨子围着那三口大锅忙碌着,还有一群三十来岁的妇女蹲在边上摘菜,地上一片狼藉,废菜叶子到处都是。
   “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卟……”
   一阵长号的声音传来,齐轩看向门口,来了一群人,手持长号短号还有西洋鼓,齐轩听着曲子应该是曾经学校里运动会的时候会放的曲子。
   “洋鼓洋号来了!”
   几个小孩子一窝蜂地跑到那些人前面,听着跳着。
   洋鼓洋号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齐轩并不清楚,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十里八村的人办喜事丧事大都会请洋鼓洋号来进行表演。洋鼓洋号听起来节奏感很强,听着很带劲,一般都是吹奏歌曲,比如民歌跟军歌。
   齐轩不怎么喜欢凑热闹,从父亲行动不便奶奶过世之后,他慢慢地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不再往人群堆里扎,更多的时候他都是表演完就匆匆离开回家了,要么就是跟几个村里比较关系好的哥们打打牌喝喝酒,顶多半夜就回家了。
   吃席的时候,齐海涛不知怎么了一直在喝闷酒。王姨观人无数,她一眼便看出来齐海涛是因为洋鼓洋号的关系才喝闷酒,因为所有人都清楚,他们自乐班现在的场子越来越少了,挣得钱也越来越少了。
   王姨说:“哎,现在的人都咋了先?都请洋鼓洋号了。”
   齐轩自顾自吃着饭,也没人搭话。
   王姨瞅了瞅齐轩说:“哎齐轩,你今年多大啦?”
   “二十了。”
   “你都二十了,我女子也十九了。”说着,她夹了一口菜,往嘴里一塞说:“看来我跟你祁姨你海涛叔都老咧,以后就是靠你这些年轻人扛事咧!”
   齐海涛终于忍不住骂道:“贼他妈去!你看看吹洋鼓洋号的那些碎怂货,一个个张的样子。”
   王姨附和着:“就是得!都没人爱听秦腔戏了!”
   “这可是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都没人爱咧!”齐海涛端起酒杯,又灌了一口白酒说:“这是要造反呢一个个!”
   祁姨没好气地说:“你看你,老咧老咧,脾气还大的不行,少说两句,赶紧吃饭。”
   齐轩并没有在意他们所说的话,他们也无非是眼红那些人得到那么多眼光。齐轩也眼红他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甚至有想过去学洋鼓洋号,但是家里条件不太好,根本没有闲钱买那些。而且他知道,父亲是绝不允许他去学的,也浪费了自己的嗓音。对于嗓音齐轩还是很自信的,整个白王镇都知道齐家寨村有一个齐轩,学女声那叫一个漂亮。
   吃了饭齐轩便骑着父亲那辆自行车往回走,走进村口的时候,他看了一眼自己曾经读书的“齐家寨小学”,这所小学已经变了样,以前是像齐轩家一样那种的安简房,后来拆了后面的安简房,盖成了二层楼房,每一层四个教室两个办公室,但是校门里那棵大梧桐树上绑着的铃铛还在那里,系在铃铛里的绳子长长地垂在半空中,就像是从来没有变过一样。
   这几年村里还是有些变化的,很多人家里都盖起来平房。相比较安简房,平房看着更美观更立体一些。而且平房有很多好处,可以顺着楼梯上到房顶,房顶是一片平地,可以用来晾晒玉米和晾晒衣服。也有一些人开始做一些买菜买水果的小生意,也有一些跟齐雷一样出了远门,但也都是在凑合着过日子。
   齐轩看到学校,便停了下来,推着自行车慢慢往前走,跟路上的同村人打着招呼。
   “当,当,当。当,当,当……”
   放学的铃声想起来,学校大门缓缓地打开,几个老师走了出来,紧接着是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们一窝蜂地跑了出来,打打闹闹地走过他的身边。
   齐轩看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现在门口,跟孩子们叮咛跑慢点。女人的脸颊有些消瘦,大大的眼睛很漂亮,清澈地犹如一汪泉水,长头发扎了起来,留着齐眉的刘海。她穿着白色的衬衫,白色的西装裤,脚下是白色的凉鞋,猛然间抬头,看着齐轩。
   “齐轩哥!”
   齐轩听到齐心如的声音,会心一笑,推着自行车走过去说:“你咋当老师了?”
   “乡代。”齐心如打量着齐轩,齐轩还是跟读书的时候一样,喜欢穿宽大的衣服,脚上是七星球鞋,头发盖住了耳朵,看着像是两三个月没有修剪。齐轩看着比以前也消瘦了不少,皮肤有些发黄,手指有些粗糙。齐心如说:“你知道我高三复习了一年,结果还是没考上大学,然后咱白老师就问我要不要来教书,我就来学校了。”
   白老师是他们小学的数学老师,教书十几年了,因为是齐家寨村的人,十几年来一直在村里教书。
   齐轩看着她说:“教书挺好的,说明有文化么。”
   “你今个干啥去来?唱戏去了?”
   “嗯嗯,刚从街道回来,街道乃谁今个三年哩。对了,你哥啥时回来哩?”
   “不知道,他现在是个厨子了,店里比较忙,他很少回来,我都好长时间没见他了。”
   齐轩一时间找不到话题,有些尴尬,便说:“乃我就先回去了,没事了来逛来。”
   “好。”
   齐心如看着齐轩跨上自行车,一点点消失在拐角处,被别人家的房屋遮挡。齐心如突然觉得心疼起来,心疼齐轩现在的日子过得那样的苦,心疼齐轩看着像是比自己要大很多岁。她从小喜欢齐轩,到现在从没有变过,一样那么喜欢他。但她知道齐轩喜欢崔媛,当初就是因为崔媛而打架被学校开除。不过从没听齐轩再说起过崔媛,怕是没有联络了。
   想到这里,齐心如心中不由得觉得有些高兴起来,说明自己跟齐轩之间还是机会比较大的。她看到隔壁家的小孩走出校门,便拉着一同顺路往家里走。

共 25492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
转到
【编者按】《自在飞花轻似梦》这篇小说,以主人公齐轩为线条展开情节。在白王镇,有十二个村子,而齐轩的父亲齐大海则是村里秦腔调自乐班的角,但凡周遭村子的红白喜事,都会请他们自乐班去唱几曲秦腔,那么,这在二十世纪末的农村,齐轩的父亲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了,而齐轩虽然读不好书,但小小的年幼就随父亲上台学唱小生、老旦以及女声小旦,很给父亲长脸。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始的,共分五章节。开场白,齐轩在自家,对功课不耐烦,索性来到院子,亮起金嗓子唱《白蛇传》和《红楼梦》,音色嘹亮通透,很有穿透力。随场景变换,齐轩的父亲吩咐他买洋火盒,并带他去到崔黄村唱戏,而穿插在其中的是齐轩青春朦动的旺火在胸膛灼烧,以及与村小同学齐心如、崔媛朦胧的情感,在人物形体的刻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小说逐渐发展过程中,齐轩家新来了他的爷爷的堂哥一家人,这家人中的两女孩与齐轩年龄相仿,他们就这样聊在一起了。也许是县城来的姑娘见识广,性情开放,不经意间,齐轩就与那叫齐雪梅的姐姐暧昧上了。其实,当这位姐姐再一次用同样的方式去挑逗齐轩的同村哥们齐永强的时候,我们才认识到,这穿插在情节中的涩涩的禁果,给予了小说一波又一波的起承折合,犹如青春的男女生命的欲火在情海里滚动,诸如此类种种。这些人物演绎的不同的命运际遇,因为根植于本土的腔调韵味,《铡美案》、《斩单童》等,没有管弦乐器,那原汁原味的秦腔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终究抵挡不了现代化文明建设前进的步伐,被雄壮的西洋鼓伴奏的军歌、民歌所代替。从这篇小说来看,引发我们思考的,或许是时代考量下的人物角色的不完美,赋予的新的时代角色的重新塑造。时代的变迁,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的思考。小说以人物与人物对话白描、场景转换进行句子、段落和章节之间衔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小说结构完整,欣赏倾情力荐佳作!【编辑:伊伊秋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伊伊秋水        2017-10-16 16:45:42
  这篇文章有戏剧化的效果,构思巧妙。期待文三少老师更多精彩!
刘永萍,女,笔名伊伊秋水、yiyiqiushi,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安福县作协副主席,已发文章50万字见于《中国作家网》等文学网站,作品见于多种报刊,出版多本书集。
回复1 楼        文友:文三少        2017-10-16 16:48:45
  谢谢老师,辛苦辛苦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10-16 18:25:47
  拜读三少精彩的小说作品,希望再接再厉,祝文笔丰盈创作愉快佳作频频。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2 楼        文友:文三少        2017-10-16 18:59:29
  感谢叶华君来访,也愿老师作品多多
3 楼        文友:聆雨        2017-10-27 12:05:38
  微妙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难得的佳作。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