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团堡镇乡土美食五(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团堡镇乡土美食五(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17.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91发表时间:2017-10-27 23:01:26
摘要:乡土美食散文

石磨汤圆
  
   每逢春节和元宵,古镇的人家都会推石磨做汤圆。先把糯米洗净,放在水桶里泡涨,然后按水、米适当的比例,一勺一勺地“喂”进磨眼。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磨出的米浆晒出的粉子才细腻滑润。推汤圆粉是很磨人脾性的,手臂不停地做机械运动,石磨缝里便流淌出了粗糙的米浆。磨好的糯米浆用布口袋装起来,捆好,吊在屋梁的挂钩上,这就叫吊浆汤圆粉。滤掉一些水分后,汤圆粉就可以和成团状。包上些红糖、豆沙、芝麻,在手心里搓成圆团放进锅里煮。浮浮沉沉,煞是惹人喜爱。
   用一个木质的长柄勺,不紧不慢地拨动着汤圆,锅中袅袅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人直咽口水。煮熟后,盛到碗里,大小均匀的汤圆漂浮在清澈的汤面上,圆如珠,白如玉,那种诱惑真是无法形容!等到汤圆稍微凉一点,便用筷子轻轻一夹,圆圆的汤圆便一分为二,中间的馅悄然流出,飘溢着一股浓浓的香味。夹半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顿时满嘴流香,那软绵绵、滑溜溜的口感,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让我笑眯了眼。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
  
   合渣洋芋
  
   合渣洋芋是我们镇上一道人人爱吃的美食。人们说:纵有山珍海味,最好吃的还是合渣洋芋。
   合渣洋芋的做法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把磨好的豆浆与刮干净皮的洋芋一同入锅煮熟后,加点菜末煮沸就成。当然,这菜末的加法就讲究了。老一辈人喜欢在豆浆里多放点菜,可是菜放多了就变得清汤寡水,口感也差远了。解决的办法就是:把洗净的菜在沸水里煮熟透,然后捞出来过几遍清水,挤干水后切成细丝,再揉几次,尽可能地减少菜里的水分,然后放入煮沸的洋芋豆浆内,煮沸后即可食用。另外,萝卜菜和南瓜叶弄来做合渣,吃起来又是一种风味。萝卜菜合渣的做法与做白菜合渣的方法差不多,瓜叶呢,先要把茎上的长纤维撕下,洗净后放点食盐,然后用手揉搓,把绿汁尽量挤去,再放入煮沸的豆浆里煮熟即可,这样煮出来的合渣就是乳白色的汁液里面夹带着一丝暗绿色的菜纤维,特别好看。再加上里面有汤圆一样大小的洋芋,那豆浆夹着青菜、和着洋芋的清香味儿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如果不挤出菜汁,合渣就变成了绿色,继而成为黑色,这两种颜色的感观都不好。如果喜欢吃咸的,还可以放点盐。如果把菜煮熟或是把菜汁挤掉后再做成的合渣,虽然口感和色泽都很不错,可是从营养学角度来考虑,大量叶绿素的流失,实在有些可惜。琢磨来琢磨去,就用生菜试验了几次,没想到效果还挺不错的。
   合渣洋芋是一个清淡菜,放不放盐都叫人喜欢。它不但口味清淡,而且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和高纤维素的菜肴,特别是吃了油腻东西过后,再吃上一碗,就显得更加清新爽口了。古镇人素来把它当作一门主食。
  
   办社饭
   办社饭离不开蒿子,那就到田边、土边、水沟沟边去掐,蒿子要掐苦蒿,掐的是蒿子上面的嫩叶。蒿子掐回来后要选去老叶子和夹带的野草,要剔掉蒿子梗梗。选过的蒿子叶洗净了滤干水分,然后切成细细的蒿子末儿,砍成蒿子浆,装进布口袋后,背到河里用洗衣棒使劲地捶,揉去苦水后再捶,反复多次,直到蒿子洗清水了挤干。背回来倒进大锅里,在灶孔里烧起大火焙干,焙出了香味,焙成了茸毛形的蒿松,办社饭的蒿子坯子就算做成了。办社饭还需要野葱、地米菜。那就到坡上去挖,到菜地里去找,弄回来掐去根须和老叶,也到河里去清洗,拿回来后,切成碎末儿,装在碗里备用。办社饭要泡糯米,按两斤大米一斤糯米的比例过秤,搓洗后用冷水泡软。办社饭还要切几斤肥瘦兼顾的腊肉颗颗。腊肉要剔去骨头,洗得干干净净,还要煮熟,切的颗颗最好有包谷子大。办社饭前要推一磨豆腐,包好的豆腐切割后用柴火灰吸干水分,洗去柴火灰后,烧一锅沸油,将切成包谷子大的豆腐颗颗炸黄炸泡,捞起来后装在盆子里备用。再切一碗姜末儿、一盆蒜苗末儿、半碗冬笋末儿,这些都是办社饭的配料。
   炒腊肉颗颗时,不能炒焦、炒干,只炒出油就倒入豆腐颗颗、姜末儿、蒜苗末儿、野葱末儿、地米菜末儿、冬笋末儿,等炒出了香味,再加入盐、花椒粉。起锅后舀进大盆子里,这就是办社饭的坯子。办社饭离不开大米,先烧一锅水,将大米淘尽浑水,滤干后倒入开水中,直到大米在开水中焯伸了腰,能用手掐断即可。大米不能焯得太烂,不然社饭蒸不熟,就是蒸熟了也是一甑子的稀糊糊,这种社饭就不好吃。焯的大米要有一定的硬性,抓一把捏紧了能马上松散就算焯得最好的了。滤了米汤的大米要急忙趁热与糯米和社饭胚子拌匀,直到大米的颜色拌成了社饭胚子的颜色,找不到一点净米就算拌好了。办社饭要用甑子蒸熟,才能正式品尝。甑子放进锅里,倒进的水只能在甑底下,不能淹过甑底。然后往灶孔里生火,加入杂木柴,让熊熊的火苗将锅里的水烧开,直到从甑子里串出了滚烫的气流,就开始往甑子里放入社饭半成品。等甑底上满了,再逐渐往上面倒,倒入甑子里的社饭半成品要边抖动边倒,使它们始终保持松松的结构。如果使劲倒,蒸起来会踏气,锅子里就像在唱戏,蒸过半天也不会熟,那半天也就白忙活了,还会受到等社饭吃的家人的埋怨。
   社饭半成品倒完后,在甑子上面搭一块包袱布就行了。这时,要连续地往灶孔里加入杂木柴,让火燃得很旺,才能一鼓作气地把饭蒸好。
   在锅里蒸饭是从上面熟到下面的,不是从下面往上面熟的,社饭也不例外,当满屋飘出了社饭的香味后,就表示社饭熟了。
   自己办的社饭分外爽口、好吃。掐的蒿子没掺一点白蒿和其他的蒿子。腊肉颗颗多一些,肥肉和瘦肉的比例相等,不会光是肥肉,也不会光是瘦肉,吃起来不会感到油腻,也不会感到油少。盐味合适,香味浓郁,咀嚼的社饭不会太烂也不会太硬,咀嚼起来又绵又软,能嚼出社饭的精丝来。吃社饭时能吃到蒿子的香味、腊肉的香味,能吃到野葱的香味、姜末儿的香味,也能吃到地米菜的香味、花椒的香味,这些香味综合在一起,就是社饭的香味。喜欢吃社饭的人,要吃两到三碗才觉得过瘾,不喜欢吃社饭的人也要吃一到两碗。总之,过社吃社饭成了所有土家人和古镇人的风俗,不管走到哪家,都吃得到社饭。过社是开年后古镇人的第二个民俗节,也就当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仅记在心里,而且还要亲自经历。那几天的郊外,掐蒿子的,挖野葱的,找地米菜的人到处都是。现在条件好了,在每次做社饭胚子时都会多做一些,一是好带到远方的亲戚那里,让他们买点糯米买点大米就可以蒸社饭了;二是在想吃时,从冰箱里端出社饭胚子一解冻,又可以蒸社饭吃了。如果儿女从外地回来,或者来了亲戚朋友,用社饭胚子蒸成社饭,倒是一种拿得出手的美味佳肴,同时也体现出主人的盛情。又到吃社饭的日子了。在古镇,过社的传统风俗只会不断增温,而不会慢慢消失……
  

共 26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国太大了,这地方饮食差别也很大,黄老师的这些食品的做法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也没吃过,文中从食材到制作到味道写的很详细也很全面,读来受益匪浅,推荐大家欣赏,【编辑: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17-10-27 23:24:05
  跟着读黄老师的美食篇,能掌握很多绝活,受益匪浅。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2 楼        文友:长安之后        2018-04-27 15:56:31
  欣赏老师佳作,祝创作愉快,生活愉快!
不见长安·之后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20 10:40:54
  谢谢鼓励1来吃就知道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