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藏山散记(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藏山散记(散文)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8发表时间:2017-10-30 22:42:22

向往藏山,源于其“藏”字。
   藏者,隐藏也。然,藏何也?何以藏也?
   带此疑问,一个秋日,开车上路。
   路乃现代高速,疾驶不过一小时,即到省界。
   对,藏山位于太行山西麓,即山西省盂县。
   过了省界旧关不远,高速大修,必绕路而行。车从娘子关下而走国道。绕路扰了兴致,却引来意外之喜。这一绕,一不小心,就绕进了古老的中山王国,穿过相隔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来到依然森严壁垒的固关。省界旧关即古固关。当地流传民谚说:“故关没有固关固,固关没有故关古”。不论是固关还是故关,都属井陉口,建于奇险山沟之中。此山沟,位列“太行八陉”第五陉,乃史称古“九塞”之一。其险要可想而知。固关因娘子关的存在而鲜为人知。其实,固关比娘子关古老的多。步入固关城门,即是森严瓮城。回头望,城楼赫然有“锁燕敝赵”四个大字;低头看,车辙痕达十余厘米,深深刻印于石板路。匆匆浏览毕,上车。曾有文专记此处,不提,赶路为是。
   国道虽比不得高速,但路途不远,未到盂县城内,已是中午。就在城外饭店用餐,饭毕即赶路。打听距离不到四十里,然未曾来过,唯恐走错,故查看路标指向,缓慢许多。有云“望山跑死马”,幸而自驾轿车,不用人行马力,见山又走多时,终于一点多到达藏山大门。
   大门很是气派,门前广场很是宽阔。但不是旺季,虽不说是门可罗雀,但车不多,游客亦不多。
   门票大概是80元,此乃小事,进景区探秘是目的。此生或来一次,人已至,钱多与少已不重要。
   进门行数百米,穿行于绿地树木之中,两侧不时可见雕塑,俱是古代人物系列。藏山乃因春秋战国一段传奇而得名,故而,雕塑乃春秋人物,从小到老,皆有原型。沿着甬道缓步行走,欣赏雕塑,耳中似乎响着刀剑撞击声,想象一个古代少年习武情景,孤苦离奇的身世,坎坷的逃亡过程,辗转流浪,隐藏深山,直到出山,建立一番功业。
   心生好奇,史实虽有其人,而事迹或有虚构。然千年以来,一直流传不衰,源于其故事的震撼。
   穿过一大片绿化区,迎面是龙凤两颗古松柏,已干枯倒伏,斜斜倚于两侧,形似龙凤,故名龙凤松。龙凤松不知树龄几多,亦不知因何而侧伏,更不知何时干枯。就其形,龙松弯曲盘虬,若驾云腾飞;凤松袅娜亭立,欲凌空翱翔。远处山腰有摩崖石刻,大红字体出自名人:“天下第一王”,“天下第一藏”,“藏孤胜境”,令人浮想联翩。第一藏、藏孤还可理解,第一王从何而来?令人不解。
   走入,浏览处,俱有来历,都有故事。真实的,流传的,杜撰的,历史就是这样,谁来打扮,就听谁的。
   终于,来到藏孤洞。洞乃天然形成,不大而幽深。一平台似是石榻,看去似乎有人睡卧痕迹。简陋而无装饰,就是一个山洞而已。估计,初来时,一老一小,或隐于此,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唯求不被识破面目。此地乃晋国东北边陲古仇犹地面,偏僻隐秘,入此山如鱼入海,由此而发生史上著名的一段奇事。
   正主揭晓:藏孤洞乃战国赵武藏身之处。藏山,因此而得名。
   赵氏孤儿,这个故事,长久传诵,其原因而何?
   以中国文化传统的内涵而言,无非是忠、义二字。是以,山披戴光环:忠义之山。摩崖石刻尚有:幽境藏忠、义薄云天等语。正如后来三国关羽关云长,忠孝节义融于一身,为历朝历代所推崇,神异传说更在民间流传,王中之王,由此而生:传玉帝闻知赵武事迹,封其为灵感大王;由宋而清,予以很高地位:宋神宗封之为河东神主,宋高宗敕封藏山大王,明清更甚,下诏重修庙宇,并升格为“万岁朝廷香火院”,敕封“翊化尊神”,天帝人帝,互不相让,皆以王加之,王上加王,天下第一王,由此而来。民间相传其通灵故事,感应灵验,更让藏山香火鼎盛。抬眼之处,建筑规模宏大,以藏孤洞为主题,祠堂就有八义祠、报恩祠、文子祠、启忠祠,还有寝宫梳洗楼等。
   报恩祠正殿祠奉赵武,东报恩祠乃祠程婴、韩厥、公孙忤臼;西侧山腰即是藏孤洞。藏孤洞乃出自天然,似专为藏孤而设,以此而扬名天下。此地景致诱人,如滴水崖,如黑龙潭,如飞岩楼,可点可圈者多多。自然的,人文的景观,历千百年而不衰。由此而为后人留下旅游财富。
   赵氏孤儿,有多种版本。正如三国之历史与演绎的区别一样,三分史实七分虚构。史载的,与民间的,有着很大距离。藏山藏了一个孤儿,历史成就了一段传奇,民间却演绎了许多离奇故事。
   这是爱与憎、恨与仇、忠义与奸邪的故事,千古以来,与爱情是文学的主题一样,忠奸同样是历史的主题。
   战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阳谋阴谋并行的年代。也许可以认为,没有春秋战国,也就没有以后的统一的中国。正因为你方唱罢我登场,推动了历史不断前进。
  
   按: 程婴携带孤儿逃难,其中坎坷艰难,不可尽数。而其逃难历程,却于多地皆有记载。河北邯郸、邢台太行山一带也有藏身之处,留于地方史籍。然皆不如此地有名而已。仅于藏山周遭,就有一天三遇险之地,即盂县南社村“小藏山”、王村沟北“荒安岭”、藏山口西“宝剑沟”,都有民间传说的种种神奇。试想,一个老人携一婴儿,颠沛流离,慌不择路,其艰难可想而知。如在追兵逼近之际,落鞍、跌沟、陷泥、掉剑等,冥冥之中都有神明佑护,虽有惊,却无险。二人藏在深山野岭,失去踪迹。这座山,即古盂山,后因藏匿赵武而改名。于是,藏山画卷浓墨重彩,历史沧桑进程变迁:有藏山藏孤之历史,才有赵氏一脉延续,才有赵简子、赵襄子的雄才大略,才有韩赵魏三家分晋,也有了立国二百多年的七雄之一赵国。
   倘若缺失赵氏孤儿,列国纷争,无赵国参与,历史画卷也许会失去色彩。
   逻辑如此,历史没有假设。
   此事件最早略见于《左传》,而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而取材于藏孤事件的元杂剧,才更让赵氏孤儿蜚声中外。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依此剧情节,后被改编为多种戏剧剧目,亦有改编为小说、话剧、电影等作品。
   可以说,情节曲折动人,故事跌宕起伏,忠奸对照鲜明。谁不同情弱者?谁不敬仰忠臣?谁不渴望复仇?此剧让人悲中饮泣,冀望揪心,剑刃仇家,令人拍手称快。
   且回放至春秋时期。
   文学形象的事情经过是这样:
   晋国大将军屠岸贾陷害忠臣赵盾,并怂恿国君抄斩赵氏满门,三百余口被屠杀。赵盾之子赵朔的夫人庄姬公主,乃国君胞妹,幸免于难,被送回内宫居住,此时已怀有身孕。数月后,诞一男婴,取名赵武。屠岸贾封锁内宫,严防男婴送出。公主则以看病为由,召赵氏挚友程婴进内宫,请求程救赵武出宫。程婴置赵武于药箱内出宫,守将韩厥感佩程之正义,放走程婴,遂自刎。屠岸贾欲杀光全国半岁之男婴。程婴遂与公孙杵臼商议:程婴献亲生儿子代赵孤,公孙顶替救孤藏孤的罪名,然后由程婴告发。屠岸贾听信程言,将公孙老及程子杀害。此后,程婴承担污名,忍辱负重,带赵武隐匿藏山十五年之久,悉心培养,使之文武双全。遂带赵武入宫,并认屠岸贾为义父。之后,真相大白,有大将军魏绛相助,赵武杀死屠岸贾,国恨家仇得以报也。
   永恒正义之胜利,才会让故事传之不衰,文学形象才能光照后人。后来,赵武主政晋国,成就霸主地位。赵武三世后人赵襄子,与魏、韩三分晋国,创建赵国。学者王国维评价元杂剧《赵氏孤儿》“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改编为《中国孤儿》,引起重大反响。他在献词中说:“其中有些合理的东西,英国名剧也比不上。”法国文学家伏尔泰亦做翻译,影响很大。
   专家学者当然疑信参半,戏曲与史实真相相谬不是一点半点。然非我关注之重点。人民喜欢的是文学形象,真假且不去管它,喜欢,决定了戏曲的生命,就如藏山,忠义传世,山为之增色。人们是为了欣赏自然风光而到藏山,还是为了了解藏孤经过而到藏山呢?以我之见,还是为了解藏山之谜者多也。我去藏山,就是冲着赵氏孤儿去的。想看看,藏身之处是怎样隐蔽,顺便欣赏自然风光。文学形象深入人心,可见一斑。忠义之精髓,在赵氏孤儿这一事件中得以深化,我们去藏山,自觉或不自觉,也会受到浸染。
  
   有时候,我会觉得古人很傻。程婴忍痛换子,公孙杵臼舍身藏子,韩厥义释程婴然后自杀。其行为傻不傻?
   历史尚有这样记载:程婴、公孙杵臼相与谋:“立孤与死孰难?”程婴说:“死易,立孤难。”公孙杵臼说:“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乃取他儿匿山中。程婴出首说:“与我千金,我告赵氏孤处。”屠岸贾喜,乃使人随程婴往,杀公孙杵臼及儿。程婴与其真孤匿山中,名曰武。后武冠成人,报仇雪恨,程婴辞诸大夫,对赵武说:“昔下宫之难,我非不能死,思立赵氏之后;今武既立,我将下报宣孟与公孙杵臼。”遂自杀。程婴与公孙之死,一死于救孤之时,一死于立孤之后。虽死不同时,但皆死于忠义和诚信。但有人以为,公孙死于前,为保赵氏不绝续,重于泰山;程婴欲全匹夫之谅,不应轻生,死不足惜,轻如鸿毛。李渔先生则不然,认为程婴之死,自证清白:赵武是真,立孤无私,苦心孤诣,唯在成事之后,方有此举。否则,程婴不死,或有假冒立孤之私,或有吕不韦之疑,总不如一死而一了百了。傻,也是一种剖心之举。
   但是正因这种“傻”,铸就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一脉相承的精神,贯穿中华文化古今。于此忽然想起陈独秀一段往事。陈独秀与吴樾同为革命党。二人曾为行刺清臣孰先孰后扭打一团,末了,累极坐地。吴问:“舍身一拼与艰难缔造,疏易?”陈答:“自是前者易,后者难。”吴对曰:“然则,我为易,留其难以待君。”遂独去刺清大臣,当场殒命。两者相比,似有一线相连,其精神可见脉络之一般。
   行走藏山,沐浴忠义与诚信精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藏山,如滴水崖和黑龙潭之水滴,滴水穿石般,浸入中华民族骨髓,散作文明之花,绽放于历史深处,溢香于现代文明。
   藏山,藏一个古人,启发千万今人。

共 39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久慕盛名终成行,去探寻藏山之谜。浅说娘子关固关,依旧前往藏山。从进盂县城,又驱车而行,到达目的地。穿林而过,遥望石刻,引出"赵氏孤儿"的传说,评古说义,忠义之举让作者无限感慨。不论是杜撰也好传说也罢,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方是应该弘扬的,值得万千后人秉承的。藏山不只是一座山,而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正义与忠良,诚信与守志相辅相成。这才是游历的目的。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7-10-30 22:58:46
  感谢刘春老师精美散文,引领我们一起寻幽访古。问好秋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2 楼        文友:刘春        2017-10-31 08:16:46
  感谢精心编按,问候帝星。编安。
老兵
3 楼        文友:文涯        2017-10-31 08:24:49
  是一篇有蕴意,有哲理的文章啊!
回复3 楼        文友:刘春        2017-10-31 18:19:54
  感谢文涯到来,握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