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诗意】文人荟萃话黄冈(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诗意】文人荟萃话黄冈(散文)


作者:秋静人 秀才,2345.7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17发表时间:2017-12-19 09:34:18

【江南诗意】文人荟萃话黄冈(散文) 黄冈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与鄂州隔江相望。黄冈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制历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历史上诸多文豪曾涉足过黄冈,为黄冈厚重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在黄冈本地,自古至今,更是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在圆梦中华的今天,因为追溯历史文化,保护地方文化,发扬新时代文化,黄冈,就象一缸陈酿千年的老酒,越发散出醉人的醇香。
  
   一、文人纷至
   走遍黄冈,虽然没有发现像范仲淹落笔岳阳楼,唐诗人崔颢题诗黄鹤楼,王勃作序滕王阁等这样的名胜古迹,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黄冈历史文化的的考究,特别是对历史文人涉足黄冈所留下的足迹和传说,更加激发后代人或寻踪、或考证的好奇感。
   “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是我最早知道关于孔子(公元前551-479)最简单的传说,再后来知道,正是这些弟子将他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编成流传千古的《论语》。已成至圣先师的孔子,也许想象不到,一卷论语竟成了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根脉。
   孔子为了传播他至崇的儒家文化,与众弟子周游列国。战国时期的列国,群雄割据,列国纷争,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接受孔子的思想。在鲁国失意的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他从安徽凤台出发,途经麻城、新洲、团风,在团风由水路前往楚国都城郢。孔子在黄冈沿途留下了夫子河、孔子河、孔叹桥、回车埠、回车书院、问津书院等地名及历史遗迹,至今这些遗存地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孔子的传说故事。
   在这些传说中,我觉得孔子在回车埠留下的故事非常有趣。相传孔子周游列国入楚后,沿着楚黄古道,自北而南,驾牛推车而行,当行至五云山下,遇一群孩子拦住去路。孩子们用石块在路中央堆彻起一个小小的方城。有个名叫项橐的七岁孩子,坐在小城中,悠然自得,装出一副城主的派头。孔子见状问:“小孩,你怎么不避让车子?”项橐毫不惊慌,从容应对:“自古以来,是城应让车,还是车应让城?”孔子闻之,无言以对。孔子下车走到“城”下,望着这位不同凡响的孩童,觉得蛮可爱,于是向项橐提出一串问题:“你知道何山无石?何水无鱼?何门无关?何车无轮?何牛无犊?何马无驹?何刀无环?何火无烟?何人无妇?何日不足?何日有余?何雄无雌?何树无枝?何城无使?何人无字?”项橐不紧不忙地回答:“土山无石,井水无鱼,空门无关,舆车无轮,泥牛无犊,木马无驹,斫刀无环,萤火无烟,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冬日不足,夏日有余,孤雄无雌,枯树无枝,空城无使,小儿无字。”孔子边听边抚掌,连赞道:“善哉!善哉!”项橐一番智慧的回答,令孔夫子既难堪又敬佩。孔子没难住项橐,只好回车绕行,怎知转弯过急,车轴扭断,不能前行。待请来木匠修好车轴,才继续南行。这是个传遍黄冈的传说,使“回车埠”这个地名,有了可以考证的来历。后人有诗为证:“回车埠上孔丘茫,童稚村姑妙语伤。惟楚有才惊雅士,叹君无力愧蛮荒。天文地理阳春雪,湖海江河下里巴。千古笑谈多少事,如今都在典中藏。”这首诗提到了“阳春雪”和“下里巴”,这让我想到,即使是一个文学大师,他的思想脉络和创作思维,必须得看生活,接地气,否则,深奥的“阳春雪”真的会被土气的“下里巴”难倒。
   望着战国尘烟散去,又觉大汉风云袭来。西汉年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使国势强盛,可在执政后期,因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为扭转日渐衰败的国势,相传汉武帝刘彻曾祭祀过古南岳天柱山。汉武帝此番前往天柱山祭祀,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90)自然随驾同行。途中经过大别山时,汉武帝登上了大别山主峰,观赏了大别山南北二侧的景色,不禁感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之大,果别于他山也!”随行的司马迁将汉武帝此番感叹之言记录于史,于是,大别山名声由此大振。这就是司马迁落迹黄冈,给黄冈留下最显要的历史印记。
   唐代先来黄冈的文人是著名茶学专家陆羽(公元733-804)。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鼻祖。陆羽足迹留遍全国,曾到过黄冈浠水的兰溪,据杨继经诗:“兰溪石下水最清,兰溪石上月最明,前有羲之后陆羽,此地水月无人争。”此诗说明唐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也曾到过浠水兰溪。
   送走一代茶圣陆羽,又迎来了醉酒诗成的杜牧(公元803-852)。在黄冈麻城的岐亭古镇,有一个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的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赋的千古绝唱《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的“杏花村”就是指这个村。
   若论对黄冈文化影响最大的文人,应数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公元1037-1101)。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造诣极深。特别是他的诗作,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苏轼到黄州后,变得心灰意冷,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余之际,苏轼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和“苏东坡”的别名便由此而来。今日黄冈市市区内遗爱湖公园“遗爱十二景”的名谓,都与苏轼谪贬黄州时的经历有关。比如遗爱湖主景区“遗爱清风”的名谓,就来自于苏东坡《赤壁赋》中“有清风随来,水波不兴”,“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句子。好一个“遗爱清风”,今人可借这个“清风”,执念人间大爱,创清廉为政的清风,创社会文明的新风,创美好生活的新风。
   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北宋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步其兄长苏轼的后尘,沿赣水至黄州,与其兄苏轼相聚,一道游览了黄州,在黄州留下了《黄州快哉亭记》。这篇游记中说:“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前三句是描述黄州段江水浩荡之气势,句中的“张君梦得”是宋神宗年间的主簿官员,被贬黄州后,在苏轼居地之南筑一亭,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可惜,查很多资料,还未见黄州曾有“快哉亭”这样的古迹。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他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的《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次韵道之》,是在黄州与苏轼答和的一首诗。诗云:“ 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赤壁风月笛,玉堂云雾烟;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万牛挽不全,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诸人方嗤点,渠非晁张双;袒怀相识察,床下拜老庞。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庞;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开首四句说他的诗没有苏轼那样阔大的气象。中间十二句写苏轼对他的赏识,同时表现他的傲兀性格,像倒在涧壑里的枯松,波涛推不动,万牛挽不前的。结四句说他儿子或可以同苏轼的孙女阿巽相配,言外之意即说他的诗不能同苏轼相比。此诗可见黄庭坚既有谦虚的一面,也有持傲的个性。这次黄庭坚是否真的有意与苏轼结亲,是否真的结上了,好象没人考证过。
   在宋代,黄冈真是个吸引文人的地方,黄庭坚负气走了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北宋书画家米芾(1051年-1107年)背着他的文房四宝也来到了黄州。依据见于米芾《画史》,其中言曰:“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后后晋卿借去不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朱靖华《苏轼简明年谱》载:“元丰五年米芾、董钺、绵竹道士杨世昌等来访雪堂(苏轼在黄州临皋亭东修一堂屋,适逢降雪,遂名雪堂)。”这证明米芾真的来过黄州。
   明代客籍大文人来黄冈的少有记载。查相关资料,发现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国子监博士李贽(1527-1602)曾寄寓黄安、麻城。李贽在麻城还多次讲学,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听任各界男女前往听讲,并受到热烈的欢迎。据考证,李贽讲学、著述的龙潭寺、钓鱼台遗址,就在麻城柏子塔附近。
   这些历史文人在黄冈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传说,更流下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传说和作品,自然成了黄冈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和精神遗产。
  
   二、人杰地灵
   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关毕升的籍贯及生平,历来有很大争论,有说他是安徽歙州人,也有说他是江苏南通人,直到1990年秋,在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麓出土了一方墓碑,据考证,确为毕升的墓碑,由此,才论证黄冈英山是毕升的故里。
   毕升是北宋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人,这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工匠,因不满雕版印刷的笨拙落后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当时,这个最普通的工匠毕升,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一次灵感,一次印刷方法的悄然改变,却成为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作为毕升故里的英山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专门修建了毕升纪念馆,创建了毕升森林公园,将县城最主要的大道命名为毕升大道,将唯一的一个大型广场命名毕升广场,将最重点的一所中学命名为毕升中学,以毕升为创作原型的黄梅戏《布衣毕升》,也成为以黄冈文化名人为题材的重头戏。毕升故里的英山人,善于发挥“名人”效应,将毕升这张牌,打得够响亮。
   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相传李时代曾参加过明朝科举考试,因为不满当时考试必须采取八股文格式,他毅然弃文学医。明穆宗年间,皇帝颁诣征医官,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经长时间准备之后,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他为了撰写一部本草书籍,考古证今,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布鄂、皖、豫和赣等数省,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达尔文称其为“古代的百科全书”,“东方医药巨典”,李约瑟说:“《本草纲目》是草本系列的最高著作。”金陵版《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记忆名录》,李时珍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文化名人”。
   于楚黄古道寻踪过历史文人的足迹,又仿佛听到大别山深处古寺钟声。文行于此,再说佛教。佛教也是一种文化,由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流传到中国后,便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它对中国的哲学、民间风俗、文学和艺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黄冈这块大地上,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三大高僧。
   隋唐高僧,佛教禅宗四祖道信(580-651),生于永宁县(今湖北武穴人)。他的一生大体经历了密怀斋检、随师修禅、附名吉州寺、传法双峰山几个阶段。年近半百时,道信应蕲州道俗之请,渡江进入黄梅双峰山。道信在双峰山传法三十余载,“诸州学道无远不至,刺史崔义玄往而就礼”,荆州四层寺法显、神山寺玄爽等许多法师前来参访问道,门徒多达“五百余人”。以其所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传授门徒。唐贞观年问,唐太宗四度诏道信赴京,均辞谢不往,表现出隐居山林之志。
   永徽三年(651年),道信把法传衣给弘忍。道信死后,弘忍继任双峰山法席,领众修行。其后,参学的人日见增多,他于双峰山东冯茂山另建道场,取名东山寺,成为东山法门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禅宗五祖。
   六祖惠能曾于黄梅得法。相传有一天,一天,弘忍集合门人,要大家作一首偈,察看各人的见地,以便付法。惠能知道了,作了一偈,写在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发现了惠能的见地,便在夜间唤他进房,为他说法,付法传衣,继承了祖位。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

共 700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文中分四个部分阐述了文化名城黄冈在建制两千年来的或贬谪或游山途经黄冈的文人墨客:孔子和回车埠故事、司马迁落迹黄冈、著名茶学专家陆羽、文学家苏轼、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明代国子监博士李贽,这些历史文人在黄冈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传说,更流下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传说和作品,自然成了黄冈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和精神遗产。还有历史上土生土长在黄冈名人:毕升和活字印刷术、医学家李时珍及道教和佛教在黄冈的流传和发展。第三部分介绍了源于春秋时的“楚人不服周”和风行当今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精神。文章最后一部分写了今日黄冈文化、文艺百花开放的局面,无论在文学界还是电影、电视戏曲界,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都是人才辈出,成绩斐然。作者在文中不仅引经据典地向读者介绍了黄冈在数千年来的文化沿革中的名人轶事,同时以自己流畅的语言归纳了黄冈人在祖国的科技、文化发展中作出的贡献。层次清晰,主题鲜明。推荐阅读。【编辑:漠上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12-19 09:35:42
  感谢老师赐稿江南,期待学习您的更多佳作!
2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12-19 09:38:09
  问好老师!佳作像一部黄冈人文历史的浓缩电影,读后顿觉更加了解贵地的前世今生。再次感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