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满庭芳】家乡的水磨坊,那渐行渐远的乡愁(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满庭芳】家乡的水磨坊,那渐行渐远的乡愁(征文·散文)


作者:张海峰 秀才,285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9发表时间:2017-12-21 15:19:25

【流年·满庭芳】家乡的水磨坊,那渐行渐远的乡愁(征文·散文) 今年去秋天兰州旅游,在黄河之滨水车广场,目睹了庞大的木制圆盘水车,再次聆听了水车的“咕喀咕喀”声。面对水流即转,水止即停的视觉冲击。记忆大门也瞬间被水车的“咕喀咕喀”声所打开,脑海里霎时浮现出家乡水磨坊古老斑驳的影子,耳边也似乎传来了清溪欢快的奔流声和水磨悠扬的碾压声,鼻翼里飘荡着麦子被碾碎时溢出的阵阵芳香……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所在的村子,有三座水磨坊。全村人吃面就靠这三个水磨坊来完成,一年四季,这三个水磨坊,经常是昼夜不停,排队作业。遇到过年过节,那才叫个忙。往往第一家磨完,第二家的磨,从来没有见有停止的时候。
   追溯这些水磨坊,大多历史久远,无人能说清它建造的具体年份,也无人提及它的建造者。这些石磨坊,承载着农村发展的烙印,见证着村落的兴衰,同时也演绎着村民的喜怒哀乐。它像巨大的时间车轮,在历史长河和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滚滚向前,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辙迹。
   懵懂的少年时代,家里人口多,日子过得自然清贫。每年五六月,家中便没有了余粮,父母为了全家老小,不得不四处借粮。借回来的无论是麦子,还是莜麦,燕麦,母亲都要精心筛选。像燕麦这样杂粮,母亲不但要筛选,而且还要在锅里炒熟,然后让哥哥拉到村子外磨房排队。
   母亲常带我去磨面,磨房就坐落在村外马路边。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渠从北向南延伸,时而清澈,时而浑浊的渠水顺着河渠奔涌过来,直冲磨坊,猛烈地击打在坊下直径四至五米的木轮叶上,木轮飞快地旋转开来,水花四射。水冲木轮,轮转磨旋,水流不断,磨转不停。磨坊外面种着杨树、柳树,夏天的时候,磨坊掩映在绿树丛中,远远望去,别有一番风致。
   每次去磨房,我总是好奇地观察着水磨坊的上上下下,有时蹲在那看好长时间,也始终没能懂得其中的奥妙。石磨构造,磨坊发生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越来越模糊;但石磨磨出来的散发着麦香雪白面粉,黄灿灿燕麦顺着磨扇凹槽流出来,落在地板上香喷喷味儿的炒面始终让我记忆犹新,让人津津乐道。和母亲沉浸在那慢悠悠的时光里,感受着磨坊水磨慢悠悠,吱吱咯咯,听着磨坊沉稳的隆隆声,尽情的享受着时光流逝,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也成为了永远的乡愁。
   家乡的水磨坊,和其他地方的水磨房一样,没多大差别。它也是利用水的流差,依渠水而建,在渠上悬空建一所房子,河底用片石砌成水池,放置一个直径约四米的大木轮,木轮上均匀地隔成一定角度的迎水板,从渠流下来的水,进入磨房水槽直接冲击在木轮的迎水板上,驱动木轮旋转,而木轮中央垂直直通一连接石磨的木柱,就成了传力轴带动石磨转动,冲击木轮的水流,往往用一闸板控制大小,从而使石磨匀速旋转。
   水磨坊的石磨由两块厚厚的石盘组成,每个磨盘中有一个磨眼,石磨上放着一个方形的兜子,是用来盛粮食用的,方斗呈倒金字塔形状,一根小棍一头身在方斗下方的小口,另端放在旋转的石磨上,随着石磨的旋转,小木棍不停的抖动粮食顺着方斗的小口均匀的流入磨眼,上面流进洞口的粮食在两块磨之间变成了面粉,顺着上下石磨的边缘刷刷地流到磨板上。
   磨坊的外墙壁是用黄土混合麦衣搅拌均匀和成泥后抹就的黄泥墙,屋顶是青黛色的瓦,看上陈旧而又衰败,给人以历史沧桑感。磨坊内布局简单,门口砌着三层石台阶,进入磨房后,有大约五六平米的空地,用来盛放各家各户的粮食。磨房最里边是一个土炕,专门用来在排队磨面的间隙休息睡觉。磨房剩余部分便是磨面场所,也是磨房的核心和心脏,石磨就安装在此处。它比磨房的土地面高出近一米左右,是用木板铺成的悬空地带,走在上面,如同走在楼板上一样,地板干净整洁,在石磨下方传动轴处为一空洞。
   排队磨面时,母亲一边等待,一边和邻里在土炕上谈论家长里短,奇闻逸趣。孩子们在好奇过后,便在磨房土炕上盖着大人的衣服昏昏欲睡。此时,水磨坊似成了孕育民间文化的沃土,大妈大婶那些鸡毛蒜皮,陈芝麻烂谷子的琐事,都在这充满麦谷的清香里飘荡开来。
   一天晚上,当我还在睡梦中时,母亲便叫醒了我。我睡眼惺忪地看着窗外的天色还黑漆漆地,不愿离开暖烘烘的被窝。母亲有些不悦,在炕边絮叨絮叨,说,磨面的人多,去晚了就磨不上了。说完,母亲便拿上面袋,笤帚,簸箕,准备出门。我想如果不去,就母亲一人摸着黑去村外磨房,等前面的人家磨完离开后,留下母亲有多孤单啊,作为儿女个个指望不上,让母亲有多委屈啊。想到这,我一咕噜爬起来,穿上衣服,随母亲摸着黑去了磨房。
   磨坊不远,出了村子,过了马路就到,最多一支烟的功夫。
   我和母亲赶到磨坊的时候,磨房里只有一家在磨面了。母亲是接到上一家磨完面回家路过我家时告诉母亲的。乡里相邻的,彼此关系都不错,遇到什么事总会事先打招呼,尤其像磨面这事更是如此,他家磨完,你家磨,另外一家就开始准备,从来没有插进另一家的事发生,民风淳朴厚道可见一斑,这种童叟不欺的情景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印象中,至今无法抹去。
   由于石磨没黑没夜地不停的运转,磨房里面腾起的面粉弥漫着每个角落,就连人看上去都有些不真实。我在踌躇片刻后,才顺着磨房搭接的木质台阶上了磨房的木板,开始和母亲在石磨旁边倒自家麦子。在倒麦子刹那,才看清磨面的是一个大妈和她的女儿,大妈和她女儿的是谁家我都忘了,但大妈的女儿和我年龄相仿,可以看出她是陪她母亲来磨面的,经过多半夜的煎熬,女孩脸上无表情,大妈倒是和母亲有说有笑,完全没有熬了半夜带来的疲乏。她一边装面,一边督促女儿,将石磨周围木板的飘落面粉又扫了一遍,装完黑面的大妈见女儿没扫干净,便数落女儿,又将石磨上,石磨周围扫了一遍,生怕落下一点面粉。母亲一边问候,一边张罗着自己的家伙什,准备往方斗里倒麦子。
   我把母亲用水搅拌过的麦子倒在石磨上面的方斗里,据说这样做磨出来的面白。这种说法有无道理不得而知,但大家似乎都这么干。磨眼里插着一根细细的小棍,据说这小棍是调节麦子流量。加了麦子的石磨在一圈一圈的不紧不慢的旋转着,好像是在走自己的路,永不停歇。不一会,粗糙的麦子面顺着磨壁慢慢的流了下来,落在木板上。我的任务是把木板上的面揽到到簸箕上,然后又倒在石磨的方斗里。经过一遍又一遍粉碎,才可以把一袋粮食磨成面粉。常常是从凌晨磨到天明,磨面的过程中,除了一个点着煤油的马灯,伴着石磨,以及磨房下的木轮声陪伴着我和母亲度过难熬的黑夜。
   那天晚上。当在我往方斗加麦子半成品时,没注意被脚下散落麦粒滑到,人重重地摔在光滑的地板上,一簸箕粮食撒了一地板不说,后脑勺还摔出了血,血沾着面粉,将头发黏在一起,此时的我,头上,衣服上,小脸上整个都成了白面人。我噙满泪水,母亲查看我后脑勺后,在磨坊墙壁上,抠了些黄土捧在手心,然后小心翼翼,捏些黄土抹在我出血的部位,据说黄土可以止血。母亲一边数落我,一边把撒在地上的面轻轻的扫到簸箕里。母亲只是埋怨,并没有迁怒于我,更没有发火这让我心里稍感安慰。我着母亲忙碌的母亲,霎时,此前疾病缠身,走路颤颤巍巍的小脚母亲消失得无踪无影,视线里隐现得却是一位高大而又健康的母亲形象。
   和母亲磨完面,已经天已大亮。这一夜,我和母亲磨了两袋麦面,一袋燕麦炒面。母亲捎话,让哥哥来磨房拉面。在等哥哥来的空隙,我困得倒在了磨房的木板上。哥哥在背面的同时,也将我背到了架子车上,一同拉回了家。
   磨完面当天,全家人要吃面条的,这似乎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且家家户户似乎都这样。农村妇女都擅长做面条,母亲也不例外。母亲擀的面条又薄又细,还有筋道,几乎成了白吃不厌的美食。那既薄又细的面条下进锅里,飘动着,旋转着;然后捞在碗里,沏上事先炝好的酸汤,撒上园子里摘来蔬菜、葱花,顿时,香气便飘满了整个屋里;全家人端着母亲做的面条,大人吃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则吸溜着,砸着嘴,直吃的脸上头上冒汗。这种画面至今让我无法忘怀,每当端起妻子做的面条时,脑海便浮现出童年吃母亲做的面条的画面,可惜母亲走了十多年,酣畅淋漓吃面条画面成了过往的记忆。
   家乡的水磨坊,在七十年代后期就不运作了,因为电磨已普及,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幸福的同时,却很快将水磨坊忘记了。后来在八十年代初,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闲置多年的水磨坊才被拆掉。永远退出历史的舞台。
   水磨曾经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在农耕时代,它是一种先进的机械设备。它曾无缝地植入村民生活和社交活动中。石磨毫无怨言地埋头工作,为人们的餐桌输送着物质食粮,同时水磨坊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的精神场所。
   蹉跎岁月,沧海桑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变化的是那条平缓的水渠,停歇的是那沉重的石磨,不变的是它留给人们的温馨记忆。但它如同帧帧发黄的黑白照片已被定格在我的心里,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共 35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人的记忆里,有些是无法忘怀的,因为,那是对家乡,对母亲的怀念。水磨坊虽然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可它一直铭刻在作者的心底,每当吃面条时、或看到木制水车转动时,它便涌上心头,便使作者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了与母亲在一起磨面的情景。水磨坊,不仅是磨面的场所,还是街坊邻居们相互交流感情的地方。那个时候,水磨坊承载着村里人的磨面任务,吱吱呀呀的水磨昼夜不停,磨面是要排队的。作者陪着母亲半夜去磨面,一直忙碌到天亮。亲眼目睹了母亲的辛劳。等白面拿回家,母亲先做顿面条给全家吃。一碗白面条,散发着浓郁的麦香味,再配以酸辣佐料,那香味,沁入心脾,让人陶醉,大人孩子吸溜着,砸着嘴,吃得酐畅淋漓,满头大汗……那母亲的味道,随着母亲的去世,只留下了回忆。此篇美文,立意厚重,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感人肺腑,娓娓道来的是对母亲不尽的怀念。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22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7-12-21 15:22:22
  感人肺腑的美文,娓娓道来的是对母亲不尽的怀念。
   问好作者,祝福写作愉快!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张海峰        2017-12-21 15:37:00
  谢谢文友阅读审稿和精彩点评。
因为文学,所以我们相识
3 楼        文友:吴桐        2017-12-25 21:41:12
  乡愁是每一个离家的人最放不下的惦念,问好作者,祝您笔丰。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