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槐荫配

编辑推荐 槐荫配 ——董永传说曲艺作品


作者:孙巨才 进士,659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79发表时间:2017-12-22 09:54:02
摘要:民间百姓把董永当成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民的典型代表,家贫母丧,卖身葬父。这样的故事是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他的故事最能引起千百万劳苦大众的强烈的思想共鸣,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广大劳苦大众中间代代相传。


   新人下轿不踩土,两匹红布铺地下。
   唢呐捧笙使劲吹,板胡二胡吃气拉,
   骑鞍(平安)跨火(红火)迈圣桦,新媳妇过门要发家。
   董永和张七姐来到天地桌前,并肩站立,准备拜天地。
   司仪高声喊起了拜堂歌。
   拜堂歌
   一拜苍天,二拜大地,三拜神灵,四拜皇帝,五拜祖宗,六拜长老,七拜婆母,八拜四邻,九拜本家,十拜乡亲。夫妻对拜,洞房走进。
   拜完花堂,董永用一条红绸将张七姐牵入洞房。董永用称秆挑开了蒙在张七姐头上的红盖头。张七姐坐在椅子上,早有两位本家嫂嫂为七姐开始梳头,按照民俗,一给新人梳头改成盘头,就意味着新人由姑娘变成了媳妇。这两位嫂嫂一边为七姐盘头,一边唱起了梳头歌。
   梳头歌
   歌一:高高山上有座楼,我为新人来梳头,
   一梳梳个龙盘云,二梳梳个西子湖,
   三梳梳个狮子王,四梳梳个滚绣球,
   绣球滚到东海岸,挡住河水不叫流,
   大船弯到九江口,小船弯到大坝头,
   大坝当中修闸口,先盖瓦房后盖楼。
   歌二:一拢你发家年年富,二拢你女婿不受穷,
   三拢你儿孙住高楼,四拢您夫妻恩爱到白头。
   歌三:梳梳流海角儿,福气没有边儿,
   梳梳两鬓豁儿,明年就引(生)孩儿,
   梳梳后脑窝儿,一嘟鲁两三孩儿,
   梳梳头发稍儿,仨儿俩做官儿。
   两位本家嫂嫂给七姐梳成盘头后,又招呼董永和七姐二人吃了长寿面、子孙馍,饮了交杯酒。夫妻二人同坐在床上,等待众人进来闹洞房。闹洞房在本地俗称“耍新媳妇”。当时民智未开,少年愚昧,临近成婚,尚不懂男欢女爱,“耍新媳妇”实质上是必不可少的新婚性生活启蒙课。当时娱乐机会太少,闹洞房是众人很难得的肆意取乐开心的良机,众人不闹够笑累、狂欢尽兴,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但闹洞房从始到终有一主持人掌握全局,不致于闹得出格、过分,使二位新人难以接受,能保证程序正常进行到底。主人家欢迎众人来耍,来的人越多,说明主人家人缘不错,主人家的脸上越有光彩。
   八仙桌上摆放几盘凉菜,一个酒壶,一对酒盅,一双筷子。主持人让二位新人在桌前并肩坐好后,耍新媳妇就算正式开始了。
   主持人点一样菜,就说一句话,让新郎用筷子夹起菜放进新娘口里,二位新人还必须把这句话连起来重复一遍。男说前半句,女说后半句,这样的话太多,仅选八句照录。
   吃个萝卜片,夫妻脸对脸。吃块白莲藕,夫妻紧紧搂。
   吃个白菜帮,红瓶插银枪。吃点绿豆芽,抱个乖兔娃。
   萝卜丝,切得长,明年小孩会叫娘。透心红,红似血,明年小孩会叫爹。豆芽菜,嫩又白,明年小孩会叫奶。豆腐块,切得斜,明年小孩会叫爷。
   新媳妇吃过菜后,各种玩花样就开始了。
   先是玩“采花”,就是把一朵花插在高高的地方,让女人紧抱男人双腿举高将花朵摘下,此玩法寓意女人帮助男人取得事业成功。男人在摘花前还得说上四句:“高高山上一朵花,请求姐姐将我拤,伸长胳膊把花采,花朵落到咱们家。”
   再是玩“啃吊果”。就是把一个圆圆的水果用细绳吊到半空中,让二人啃。此法意在教育二人干什么事都须齐心合力,否则一事无成,事实证明,二人不同时紧挨着啃,是绝对啃不到的。
   再是玩“上梁”,二人用嘴同时咬起一根筷子,将其平衡放到酒壶上头,二人若不细致合力,是放不平的。
   再是玩“逮鱼”。将大盆中放上浅水,里面再放个比较滑溜的小物件当作鱼儿,让二人用嘴去逮。二人只有蹲下来同时用嘴对面夹住,再慢慢抬着站起身来,才能算逮住了鱼。
   董永和七姐齐心合力,冷静细致,把这几个花样都玩得非常出色。众人眼看难不住七姐,就嗷嗷叫着要他俩玩“推磨”。就是要求七姐平躺在桌面上,一腿圈起来将脚坐在屁股底下当作“磨轴”,一腿伸展开来当作“磨棍”,让董永来推。董永的手刚一挨着“磨棍”,七姐就巧使神功,把自己的身子作为磨盘飞快地转个不停,而且越转越快,把人们都看傻了。众人一看七姐不是善茬,就结束了玩花样。主持人赶忙打起了圆场,向大家拱拱手说:“时间不早了,我要开始撒床啦”。主持人唱起歌儿往婚床上撒开了五谷杂粮。
   撒床歌
   一进新房喜洋洋,我为新人来撒床,
   这张床,真漂亮,红罗帐里卧鸳鸯,
   鸳鸯戏水百年好,恩恩爱爱福寿长,
   这张床,实在强,端个金盆来撒粮,
   第一把荣华富贵,第二把金玉满堂,
   第三把三生有幸,第四把事事顺当,
   第五把五子登科,第六把福禄祯祥,
   第七把巧儿巧女,第八把家业兴旺,
   第九把久久发财,第十把全家安康。
   主持人往床上撒满了五谷杂粮,然后又唱起扫床歌,开始了扫床。
   扫床歌
   俺在家中无事忙,俺与新人来扫床,
   大步小步走得快,眨眼来到您门上。
   您家大门贴红对,您家娶个新媳妇。
   进大门,往里望,小院干净真漂亮,
   左边栽的梧桐树,右边栽的小叶杨,
   梧桐树上落凤凰,扑楞楞飞到屋当央,
   家里茅屋实在好,冬天暖来夏天凉。
   新笤帚,扫门帮,新人娘家是玉皇庄,
   云台乡闺女有眼光,一心跟董永把媳妇当。
   红绫被,豆秆床,床上坐着新嫁娘,
   先撒五谷在床上,再挥笤帚来扫床。
   头一扫,西北方,金银财宝有几缸,
   第二扫,东南方,绫罗绸缎有几箱,
   第三扫,西南方,骡马成群拴几桩,
   第四扫,东北方,新粮陈粮有几仓,
   最后扫,床中央,福星高照子孙旺,
   一边躺的娃娃爹,一边躺的娃娃娘。
   俺扫床,不空忙,快拿烧饼叫俺尝。
   扫床人直唱得大汗淋淋,气喘如牛,才算结束了扫床。董永赶紧拿给他两个烧饼作为酬谢。
   主持人说:“董永和七姐,您二人从外面抬个尿盆放到床前,这就表明你们以后要尿到一起啦”。二位新人抬尿盆放到床前之后,主持人将闹洞房的人群全部撵出了洞房。董永和七姐闩门闭窗,开始共浴爱河,沉浸到了新婚欢乐之中。霎时间,阴阳交泰,天地和谐,仙与人两个灵魂融为一体,化成一片彩霞,冉冉飘升,飞向九天。张七姐在爱流喷发中陶醉,在高潮迭起中眩晕,得到了难以诉说的快感,她瞅着沉沉睡去的董永,嘴角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雄鸡报晓,天色微明,张七姐就赶忙起了床,梳洗打扮,开始当媳妇的第一天。按照民俗,要给老人做饭敬奉。新媳妇刚过门,一般都是“未知公婆味,先遣小姑尝”,生怕不讨公婆喜欢。但张七姐上无公公,下无小姑,只须揣摩婆母爱好。于是就暗暗地向董永打听明白。有首小调唱的就是当时情景。
   张七姐做饭
   清早起来梳盘头,七姐抹上桂花油,
   前头梳得溜溜光,后头又梳两层楼。
   和白面,洗净手,面剂和得圆溜溜,
   拿起擀杖一大片,刀切成线不断头,
   下到锅里团团转,捞到碗里不稀稠。
   切葱花,添陈醋,放芫荽,滴香油,
   面条柔软又筋道,汤儿喷香四外扑,
   两手捧碗举过头,恭恭敬敬奉婆母,
   媳妇手艺中不中,母亲可口不可口,
   祝愿母亲长寿星,全家和睦度春秋。
   先给董永端一碗,再问婆母够不够。
   董永吃饱俺再吃,心里甜蜜乐悠悠。
   全家吃罢饭后,董永安排张七姐守在家里帮助婆母纺线织布,自己要继续去傅员外家打工顶债。有道是一夜夫妻百日恩,如胶似漆不离分,张七姐非要跟董永同去不可。董永深知傅员外家做活艰辛,更不是穷家女人好去的地方,于是再三摇头,坚决不允。张七姐说:“我浑身本事,焉能惧怕傅家不成。二人打工比一人打工顶债要快。夫妻同去,既同劳苦,又有照应,有何不可!”遂跟着董永一起离开了小董村,踏上了东去傅村十五里的打工之路。由此演绎出了《织皇绫》的传奇故事,此是后话,在此不提。
   这正是:七姐下凡离天宫,大槐树下配董永,
   千古传唱槐荫配,《曲话》发源在小董。
   谨以此篇纪念曲话的启蒙讲述人、我的母亲陶光秀老太君,愿老人家天国安康。 小儿巨才泣告

共 1302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千年,无不为他们缘跨三界的感情所动。孙老师以一支妙笔,将传说中的人物描绘的惟妙惟肖,可赞,非有才不可为。人物刻画细腻,生动到位,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安排有序,深为作者才情折服,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宁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宁馨        2017-12-22 09:55:08
  感谢赐稿江山影视戏曲栏目,祝笔丰。
只因错赏昔日雪,一夜悲萧到天明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2 11:56:20
  尊敬的宁馨老师,谢谢您的肯定与鼓励,今后我一定把您的肯定作为压力、鼓励当成动力,不用扬鞭自奋蹄,多拉快跑不歇鞍。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2 11:57:52
  董永是一个以孝行著称天下的普通百姓。官方出于统治人民移孝作忠的需要,把他作为孝道的典型来加以拔高、塑造与神化,最终把他塑造成了孝的化身。民间百姓把董永当成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民的典型代表,家贫母丧,卖身葬父。这样的故事是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他的故事最能引起千百万劳苦大众的强烈的思想共鸣,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广大劳苦大众中间代代相传。
   出于官方和百姓的各自需要与共同合力,董永已不再是原来真的董永其人,他成了无数个孝子的集大成者,已成了诠释“孝”字的不朽的艺术形象。董永的名字在全国各地人人皆知,已成了人们心目中“孝”的代名词。
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2 11:59:17
  我们今天宣传孝文化中的典型人物董永,和封建统治阶级提倡的愚孝忠君不同,并不是倡导封建孝文化,而是为了发展和强化现代的社会主义孝文化,特别是继承发扬其中孝亲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上级领导和父老兄长,作一个诚信忠实的公民,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对于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代孝文化、公民道德建设、新型的家庭伦理建设,对于增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和睦团结和社会的平安稳定,全面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现实的积极意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