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乌鲁木齐印象记(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乌鲁木齐印象记(散文)


作者:千海江 童生,83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65发表时间:2018-01-15 08:43:27

一九八四年十月的一天,当豫北故乡还是树木葱茏的时节,我在中原郑州踏上了直达乌鲁木齐的第一百七十一次旅客列车,经过了三天三夜的长途旅行,来到到当时被人们称之为“天山北麓的塞外边城”乌鲁木齐市。
   下了火车,已经是晚上的十时,虽然我还穿着一双球鞋,但我却觉得乌鲁木齐的天气竟是那样的寒冷,站在火车站站台上的双脚是那样的冰凉。站台上,亮着的电灯,显得是那样的灰暗,十几米开外绝对看不清人的面目。在火车站出口广场上,向北远眺,乌鲁木齐市像处在一条山沟里,那遍布的星星点点的,犹如天上星斗般的灯光,给人预示着,这里是居住着百万多各族市民的城市。
   我坐在舅舅为接我而找的吉普车上,在感觉没有多少灯光的乌鲁木齐市区的街道上左转右拐,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西北方向的被人称为平顶山的姨妈家里。纵然室外的天气是那样的寒冷,但来到姨妈的家里我却感到是那样的温暖。
   姨妈家住在一座不足二十平方米的里外套间的平房里,平顶,水泥地面,墙壁用白灰刷的很洁白。套间外有个铁炉子,铁炉子有个铁皮烟筒通到火墙里,铁炉子下面有个捅灰的小铁门,关上小铁门,铁炉子像是有鼓风机吹着似地,火苗直往上窜,烧得很旺。火墙用手摸上去感觉到有点烫手,火墙是里外套间的公共墙体,整个里外套间弥漫了温热。平房外面的南侧还有一个放煤炭的小房子,小房子前院子的宽度仅一米多,地面是砖墁的,我当时感觉有点像故乡幽深的小胡同。
   清晨,走出姨妈家的小平房,我才看清楚:平顶山上没有一座楼房,全是一排排很整齐的小平房,那房顶,路上,远处比较高的山坡,以及那比较高的山坡上的围墙上,山下东方的高高低低的楼房,到处是白雪皑皑,简直像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但这美好的景色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便发现一排排很整齐的小平房上的小烟囱,以及远处山下楼群里的矗立着的高大的烟囱开始冒起了黑烟。尤其是我距离最近的平顶山上小平房上的个个烟囱,那黑烟飘着飘着,却开始落下,落在皑皑白雪之上,使得白雪变得不再洁白。
   第二天,如果再下雪,这白雪持续洁白的时间仍不会太长,仍然会被那千百个小烟囱冒出的又落下的烟尘所掩盖。有时,走到外面,猛不丁会被一股不知哪里吹来的烟尘呛得嗓子辣疼。当时我有这样的感觉,这里的空气怎么如此的糟糕?
   事实上,当时乌鲁木齐市区、郊区,类似平顶山上这样的小平房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棚户区”实在是太多了。
   不知为什么,当时的乌鲁木齐的冬天竟是那样的寒冷,人们为了取暖,不得不“架炉子”,烧“火墙”,空气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连早上的太阳也好像羞于露脸,因此,在整个一个漫长的冬季,乌鲁木齐的天空给人的感觉好象大多时间是灰蒙蒙的一片。
   在平顶山上住了几天之后我才发现,这里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没有厕所,但在远离小平房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公共旱厕,也不知道按多少平方米计算的,大概在一百平方米左右就有一个。二十多年过去了,两年前,我曾经几次到平顶山上去,发现还有两个这样的公共旱厕,所不同的是改为有人收费的厕所了。
   白天解大手上厕所还好办,冬天,尤其是冬天的夜里就很是麻烦,没有路灯,路上的冰雪路很滑,不小心就会摔跤。这些公共旱厕在当时乌鲁木齐的工厂、家属院极为普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上、下水,就是有,也通不到“棚户区”的居民的家中,这些公共旱厕持续了几十年,为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提供了方便。不过,在距离平顶山不远的市区住楼房的居民家里都有上、下水,条件要好一些,但是,市区住楼房的居民也不多,住平房的尤其多,这在当时的乌鲁木齐是个实际情况,人人都盼望过夏天而不愿意过冬天,说也奇怪,冬天好像过于漫长,而夏天又好像过于短暂!
   在平顶山上,没有自来水,住小平房的居民们全都是挑水吃。在距离姨妈家大概五十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押水井,将扁担或者其它的什么棒子插上,用两手往下一押,水就出来了,然后再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桶接。夏天还好,如果在冬天,流出来的水将下水道冻住,水流不下去,整个押井的周围,冻结成一个坡堆状,稍不注意,水不仅挑不走,人不失去平衡摔倒都是好事情。因为天太冷,我记得当时我过去挑水时,在半路上只要用手一抓那挂桶的链子,手都会被冻粘住,松开手,手里便满是细微的白冰渣。虽说到了次年,平顶山上就开始挖沟,埋上了塑料水管子,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但那没有自来水的历史却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仿佛就像昨天一般。
   当时乌鲁木齐居民的生活水准也不算太高,吃粮、油完全靠粮本供应,我亲眼看见,那时“平顶山粮店”的工作人员只要一上班,买粮、油的居民便拿着粮本,提着油壶,有的还拉着个爬犁,在粮店里排着队,等待买粮、油。那时乌鲁木齐市民吃的面粉有两种,一种是“八一面”,一种是“七五面”,“八一面”和“七五面”都是当时的乌鲁木齐市八一面粉生产的,“七五面”比“八一面”质量上要好一点,从价格上就可以看出来,“八一面”是十元零五角钱一袋子,如果你事先备有袋子,则是十元钱一袋子,因为一只面粉袋子的价格是五角钱,粮店的工作人员会将新的面粉袋子拆开,再将面粉倒入你事先准备的袋子里。“七五面”则要十五元钱一袋子。
   当时人们的工资普遍比较低,为了节省钱,不少家庭在冬天来临之前提前储备冬菜,如:土豆、大白菜、黄萝卜、大葱。一些单位领导为职工生活利益着想,每年十月一日以后,都要专门派车派人到南、北疆各地的一些农牧团场采购冬菜,采购回来不赚职工们一分钱,再按原价卖给他们。为此,只要有合适的地方,条件也允许,一些家庭还在屋后或距离房子比较远的地方挖了菜窖,以便储备冬菜。
   姨妈家的冬菜都放厨房里,由于冬天里天气太冷,大白菜冻烂一层剥一层,最后剥来剥去,一棵大白菜只剩下了一点点。相比来说土豆比大白菜稍微好放一点,被冻烂的不太厉害。记得有一天,姨妈去上班去了,我懒得做饭,就煮土豆吃,一连吃了五个,这下可好,土豆吃伤了,胃不舒服了,一直到现在都不愿意再吃土豆,无论土豆经过翻新做的什么样的菜肴!
   平顶山上当时不通公共汽车,要乘坐公共汽车出去,只有下山步行到头宫,友好路,或着步行到八一农学院大门口。头宫有七路公共汽车,友好路有一、二路公共汽车,八一农学院大门口有十七路公共汽车。
   平顶山下东侧一路之隔是大片菜地,靠北段有很长的围墙,南半没有围墙,记忆中还有一个蔬菜大棚,两间井房子,一个水泥地面的旱冰场,正因为没有围墙,下了平顶山,便可以走到菜地中间的一条小斜路上,这条小斜路呈“Y”字形,岔出一条为东北走向,可经现在的乌鲁木齐公共汽车公司一场的背后拐到头宫阿勒泰路上,另一条为东南走向,可走到克拉玛依西路,距离阿勒泰路交汇处已经不远。现在,这里大片的菜地完全被北园春农贸批发市场所取代,往昔的痕迹一点也不复存在。
   平顶山下东侧的头宫,还有距离头宫不远的友好路(当时叫“反修”)给我印象最深。在友好路附近有个公共澡堂,在现在深圳城的位置,我第一次在这里洗澡,感受到这里是最为繁华的地方。在当时友好路的东侧,是一排面西背东的平房子,这一排房子有蔬菜门市部、土产门市部、五金百货门市部等。友好路西侧的院子里有个放电影的地方,名为“地质俱乐部”,在这里,我看了来乌鲁木齐的第一场电影,那电影的名字叫《少年犯》。电影刚放完,满大街就流行起《少年犯》里的主题歌,年轻小伙子学《少年犯》里的少年犯的样子,剃个光脑勺,给人感觉很酷,很时尚。
   友好路沿线的高楼很少,除了门面上的一些平房外,楼房大都在二、三层到五、六层,最高的楼要数友好北路的高八层楼高昆仑宾馆了。昆仑宾馆占地八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五万多平方米,有两座接待楼,主楼建于一九五九年,建筑宏伟,据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乌鲁木齐市最高大的建筑物,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八楼”。四十多年来,昆仑宾馆接待国内外宾客上百万人次,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周恩来、陈毅、贺龙、李先念、杨尚昆、王震等都曾莅临这里,连公共汽车路过宾馆门口的站名都叫“八楼”。
   当时,在我看来,友好路是乌鲁木齐最热闹的地方了,因为这里有几个门市部,买东西的人很多,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里有一、二路公共汽车站,姨妈下班都在“友好路”站下车,提个编织带筐子,有时在门市部买些东西,有时再步行到“友好农贸自由市场”买些蔬菜。“友好农贸自由市场”东西走向,整个一条街,有蔬菜摊位,有衣服摊位,但就是没有发现有百货摊位。在星期天,我曾不止一次跟姨妈从平顶山步行到“友好农贸自由市场”买菜。由于城市建设,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友好农贸自由市场”就彻底不存在了,取代它的是林立的高楼群。现在,每当我坐车路过那里,都忍不住朝“友好农贸自由市场”的位置望望,试图找回市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日趋繁荣的景象。
   后来,我在地处长江路口附近的牛奶公司乳品厂上班后,有了公共汽车月票,当时的公共汽车月票为三元钱,可以有时间乘坐公共汽车到处转一转了,才发现原本乌鲁木齐并不大,感觉乌鲁木齐最繁华的地方就是,除了友好路和克拉玛依路交汇处以外,就是红山转盘处,北门,大、小十字,解放路,南门,山西巷,二道桥,七一酱园,火车站市场,当时我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凡是有市场或商场的地方,人流就多一点。我知道当时的市场满乌鲁木齐也没有几个,且还的是“马路市场”。如:友好路有友好市场,红山转盘有红山市场,北门有文艺路市场,四桥有蔬菜批发市场(这是后来才有的,持续的时间最短)二道桥有二道桥市场,七一酱园有七一市场,五一电影院门前有五一市场(市场很小),火车南站有自由市场,铁路局转盘附近有二宫农贸市场。现在,除火车南站自由市场还保留外,其余的这些“马路市场”,已在二十多年城市建设中逐个退出历史舞台。
   我觉得当时乌鲁木齐市场的名气远没有商场大,那时提起有些市场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也很正常,但提起“红山商场”、“天山百货大楼”、“大十字商业大厦”,乌鲁木齐市民却很少有人不知道的。
   当时的公交线路也不多,除了主要线路上的一、二、三、七、八、十、十四、十七路公交比较多外,发往郊区的车不仅少,且还往返间隔时间长,收车时间早。
   当时的乌鲁木齐是七区一县,分别是: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东山区、头屯河区、南山矿区,乌鲁木齐县,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两个老城区,当时的东山区、头屯河区、南山矿区我没有去过,也不知道是否繁华,但是我这样想:距离中心城区比较偏僻,也繁华不到哪里去!事实正是这样。后来才知道,东山区、头屯河区分别有新疆八一钢铁厂(现被宝钢集团公司兼并)、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工业经济还可以,南山矿区地处乌鲁木齐市区最遥远的二百多公里外的天山深处阿拉沟,除了几家转产的军工企业外,地方经济发展日趋萧条,最后的结果是企业整体搬迁,南山矿区和新成立的距离乌鲁木齐市区八十公里的达坂城区合并。
   一九八九年以后,乌鲁木齐可以说进入了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成立,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发展更是犹如群雄逐鹿,尤其是水磨沟区,依靠旅游业和商业发展的速度在乌鲁木齐各区县中独占鳌头。
   二〇一一年一月起,高新区和新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头屯河区正式“区政合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分别成立于一九九四年和一九九二年,经过十多年建设,空间不足矛盾逐步加深,限制了两个开发区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借鉴内地开发区发展经验,自治区党委决定实施“区政合一”。“区政合一”后,不仅两个开发区发展空间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开发区体制、机制方面优势,增强新市区、头屯河区经济实力,提高服务百姓能力,有利于民生工程实施。
   特别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贯通后,乌鲁木齐已成为我国扩大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全市建成一个一类口岸和五个二类口岸,直接与新疆接壤的八个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五国的重要口岸相对应。乌鲁木齐机场为全国五大门户机场之一,开通国际国内航线六十九条。乌鲁木齐火车站是全疆铁路的总枢纽,兰新铁路复线和南疆铁路的建成运营后,其承担内地和中亚地区的客货集散运输能力大为增强。公路四通八达,三条国道穿过市区与全疆、全国及周边国家相连,市区主干道河滩快速路与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衔接,外环路现已贯通。乌鲁木齐是全疆的通讯邮电枢纽,已形成以数字微波、卫星、光缆为主体的长途通信传输网络,可与全国一千零四十六个市县及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直通电话。亚欧通信光缆、GSM数字移动通信、DDN数字数据网、IP宽带城域网相继开通,使城市信息化水平大为提高,具备了与国内外进行大规模、高速率信息交流的条件。
   三十多年来,我亲眼目睹了乌鲁木齐的发展变化,真可谓是翻天地覆。据说,乌鲁木齐城市建立之初,依山傍水,面积不足八平方公里。如今的乌鲁木齐已经成为行政辖区面积一万两千平方公里、居住着二百余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昔日因楼高八层而得名的新疆昆仑宾馆,如今被近百栋超过三十层以上的高楼所遮掩。
   今天的乌鲁木齐城市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原来穿城而过的河道上建起了河滩快速路,并与吐―乌―大、乌―奎等高速公路相连接,和乌鲁木齐外环路构成了“中”字型城市快速路系统。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十字”街是繁华的街区,道路还是泥土路。城市交通更是日益方便,公交车多条线路全城贯通。高速公路,高架桥,立体交叉等等现代化城市的符号都出现了,且还在发展。市场供应货源充足,一些大型超市商品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市容市貌也日渐干净整齐。现今,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大十字商业中心更加繁华了,成为乌鲁木齐历史最悠久、人口最稠密、商业最繁荣的中心。全市各族人民在乌鲁木齐市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带领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使乌鲁木齐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贫困落后的边塞孤城逐步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综合性工商业城市。

共 562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乌鲁木齐印象记,比较详尽地将乌鲁木齐在建国后的发展状况、旧城面貌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新面貌摆放在读者的面前,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亲身经历点滴变化的亲切感力透纸背。更佩服作者的深刻记忆和叙述描绘的精细独到,他给人以是乌鲁木齐活地图的印象!全篇文字精炼,用情恒深,生动印象,引人入胜,令人向往!力推佳作!【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01-15 08:46:38
  全篇文字精炼,用情恒深,生动印象,引人入胜,令人向往!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