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端流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云】除夕夜(散文)

编辑推荐 【流云】除夕夜(散文)


作者:山中樵夫 布衣,47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5发表时间:2018-02-14 16:14:30
摘要:儿时祭祖、接神、年夜饺子等的美好回忆......

【流云】除夕夜(散文) 祭祖,是我们民俗节日里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夕自然也不例外,甚至较其他节日还要更隆重正规一些。
   除夕的残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祭祖的仪式就开始了。在我儿时,由于处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在祠堂的祭祀是不容许的,那是搞封建迷信,况且也根本没有祠堂。我所说的祭祖,就是给逝去的亲人烧些纸钱。除夕这天傍晚,人们都要上坟祭奠祭奠已经逝去的先人们。给他们烧烧纸钱,再在坟上丢下些烟酒、干炸货、糖果之类的东西,我们谓之"泼散"。如果先人的坟莹不在本地,或是离得很远,不方便前往的,就要到村外的十字路口烧纸钱祭祖。在所烧的纸钱上,还要写上逝者的名字,和所烧冥币的金额。金额大得惊人,即使现在最贪的官,比如徐才厚、郭伯雄、谷俊山之流,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冥币都是统一使用天堂银行的,没见过有地狱银行的,大概是生者都希望逝者能够升入天堂的缘故吧。烧完纸钱后,还要用木棍画个圈圈住。和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画圈是一个意思。据说,一切外地的鬼魂这天晚上,都要到“十字路口”来领取阳间的祭奠的礼品和钱物。之所以要书上逝者的名字,是因为怕“魂多鬼杂”,有些冒牌鬼魂和孤魂野鬼伺机冒领。我总觉得,和我们阳间现在分发快递是很相似的,每个烧纸钱的人都是"快递员"。祭奠完毕,天色渐暗,只见一堆堆的火光,在村外的十字路口摇曳、闪烁,忽明忽暗。
    接着,就听到“安神”的爆竹响了起来。“安神”就预示着除夕夜正式开始了。一声,两声;这家,那家。随着这些的爆竹此起彼伏和渐渐地稀落,家家户户的屋檐底下都挂出了早已糊好的灯笼,里面放一盏煤油灯。红的,白的,绿的,黄的......平时不点灯的屋子,也泛出微弱的光。整个村庄比平时透亮了许多,也温馨了许多。包完年夜饺子的女人们,要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的。熬年时,是不能再扫地的,也不能再往地上潲水了。有什么讲究,是什么忌讳,记得奶奶曾经告诉过我,可惜我全忘却了。"安神"后不久,多数家庭的女人们,又忙着烙糖饼或馅儿饼,谓之“翻身饼”。意为来年打个翻身仗,有一年更比一年强的意思。吃完″翻身饼"后,我们小孩就开始“夜游”了。无非是这家串串,那家转转。与白天不同的是,无论去了哪家,主人都会把最好的东西拿出一些给我们吃,连平时最毛根儿(吝啬)的人家都不例外。
   就连村西南头的二虎爷爷家,也额外地放了一盘炒大豆,一盘水果糖、黑枣、柿饼的拼盘,以备去串门的人们享用。但二虎爷爷家,除了我们孩子,一般是没有什么大人去的。因为他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平时自己吃饭还嫌肚大。听村里的人说,二虎爷爷在40多岁时,也曾和一个寡妇结过婚,寡妇带着三个“拖油瓶”,过了一段时间,二虎爷爷就有点招架不住了。以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无形中多出了几张嘴,让他有点吃不消了。先是每天下地干活前,就用秤把面称好,定人定量,一两多余也没有。为防寡妇私下动用"家库"资产,还要在面瓮里拓上几个手印。和当年生产队里积在场面的粮堆,要打上"印板",以防人偷是一个意思。寡妇终于忍受不下去了,过了半年多,带着三个“拖油瓶”另嫁他人了。二虎爷爷从此再未娶过女人,成了我们村的“五保户”了。从此,他的生活所需都由生产队承担,就连过大年的对联都是和队里的一起写下,配人送去的。只是自己动手贴一下就行了。二虎爷爷,是个“睁眼瞎”,贴春联常常会搞出笑话。有一年,写对联几个的小青年搞了个恶作剧,把几幅结婚时用的荤对子,送给了二虎爷爷。原因是他们中的一个偶然发现,二虎爷爷竟然和来旺他妈,在他家炕上“摔跤”“打滚儿”。想要捉弄一下他。二虎爷爷居然就把这幅荤对子,贴在了家门的两侧。当有人把对子的内容念给他听时,他只是把对子撕下来,骂了句,狗日的、没头鬼。我们初夕晚上去二虎爷爷家,纯粹是为了吃他的炒大豆和其他东西的,顺便捎带着再看一下他家的对子贴对了没。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二虎爷爷的院里,借着微弱的灯笼的光亮,发现,他又把羊圈上对最后子贴在家门上了。上面写着,“大羊年年生,小羊日日长”......
    最使我们感到神秘而难忘的事还有,除夕夜有许多忌讳。譬如,一起在户外走动的时候,不过12岁的小孩之间是不能互相叫名字的,走路的时候也不能回头看。据传,小孩的肩膀上各有一盏成年人都看不见的灯,除夕夜里就自然点着了。万一一回头,怕把灯弄灭,魂儿就会给弄丢,就得生病,有时还会说胡话。第二天还得大人们拉着扫帚去招魂儿。我就曾经因为发高烧,被"丢"过一次魂。那大概是我四五岁时的一个大年夜吧,安完神后不久,我突然感到身上冷得好像掉进了冰窟里,浑身上下直打哆嗦。接着就迷迷糊糊地说起了胡话。可把家人吓坏了,爷爷说,三猴(我的乳名)怕是撞客了,身子不干净了。得先给送一送,于是,爷爷端来半碗腌酸菜的汤,又用黄表纸绞了些圆纸片。用纸片蘸上腌菜汤,给我“送客”。爷爷一面从头到脚地用纸片来回“蘸送”,一面兜不住风的嘴还念念有词:头上来,脚上去。撞客、撞客快去哇,快叫三猴好了哇。如此反复多次,最后把蘸完腌汤的黄表纸,连同腌汤一起泼到院里,把碗扣在了院墙上......但“撞客”似乎很不情愿走,我仍然不见好转。我不知道,我的家人们是怎样在焦急当中,度过那年的除夕夜的。后来,我倒觉得和《红楼梦》中贾宝玉和王熙凤中了邪有点相似。只是没有人怨恨我,给我施法罢了。直到初一的上午,二哥说,叫赤脚医生任大海来给瞧瞧吧,怕是感冒了。爷爷说不用,既然不是"撞客"了,那就一定是"撂了魂儿"了。爷爷一面说,一面让我父亲赶快准备好扫帚,上面系了一条红布,拿了我的一件上衣,到院外给我叫魂去了。父亲拉着扫帚,大声地叫着我的名字,在村里转了一圈,边走边叫我的名字,叫我赶紧回家。当父亲再次走到院中的时候,冲着家喊了一声,三猴回来了没?妈妈在家应了一声,回来了。然后父亲走进家,把刚才拿的我的上衣搭在了灶台上。说也奇怪,父亲叫回魂儿不大一会儿,我也渐渐地清醒了。大概是家人的爱感动了神灵了吧,或许是真把"丢"了的魂给叫回来了。虚惊了一场,终于又恢复了平静......当我们出门玩耍时,大人们还要特意地叮咛我们,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叫对方的名字。同时,也不忘吩咐我们:如果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万不可应答,等叫过三声后再应答。至于为什么是叫过三声,而不是二声一声或是四声五声。我至今也不知道个中的玄机。我们小孩子平日里虽然淘气、不服所管,无拘无束。但在这些事上,是万不敢造次的。大年尽管玩得兴高采烈、忘乎所以,但内心还是多少有点儿担心害怕,战战兢兢的。仿佛一不小心脚底就会踩上一条蛇,因此,我们还是格外的小心谨慎。有时,如果有哪个小伙伴儿一时玩得高兴,忘了大人的嘱咐,一不小心叫了别的小孩子的名字。那是十二分严重的"阶级斗争新动向",是要被群起而攻之的。
   大人们还要提醒我们,不要疯跑,要记得按时回来“接神”。所谓接神,就是每家都要把白天在院子里准备好的柴草点起一堆火,叫“旺火”,有人丁、光景一年比一年“旺”的意思。然后,一家人围着旺火响响炮。如果家中有“逢九”的人,就是年龄是九的倍数的,还要把预先缝好的红腰带、红裤带拿到旺火上抖几下,然后再勒上去,以图吉利平安。"接神"是除夕夜的高潮,是十分隆重而神圣的事情。不像现在一样,0点春节联欢晚会一结束,烟花爆竹就发疯似的响成一片。那时,每年接神的时辰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时辰要比现在迟得多,最早也得2点左右。
    我们村接神的时辰,每年都是由住在村西头的偏头锅扣来看定的,这是我们村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偏头锅扣是我们村的保管员,五十多岁,大裤裆棉裤用红裤带勒着,上面挂着一大串大大小小的钥匙、一个月牙弯刀,走起路来咚咚欻欻直响,像迎面敲来了一张破锣一样,一看就是个应差事的人。听人说,他妈坐月子的时候,由于不懂得让他左右调换着睡枕头,经常偏向左边睡,于是久而久之就睡成了个偏头。他在家排行老二,人送外号"二偏头",真名倒很少有人提及了。至于为什么取了锅扣这么个奇怪的名字,那纯粹是为了好养活,用锅扣住,不至于让大鬼小怪麻缠。解放前,他上过几天私塾,也颇识得几个字,说话爱用个文词儿,常常煞有介事故作高深。大概是从他爷爷的爷爷手里继承了几本老黄历书,大凡小事都爱掐个八卦,看个时辰。方圆十里八里的人们有个娶儿聘妇、红白喜事,都要向他咨询一下才放心,当然也不会忘记给点咨询费,给多给少根据家庭的光景而定,没有一个标准,锅扣对此也并不介意。因此,他经常不缺纸烟抽,是我们村唯一的能抽得起“大前门”香烟的人。有一次,我们几个小屁孩乘他家没有人,溜进他家偷了他十几根香烟,顺便还捎带了两颗鸡蛋,撕走一页黄历......他每年都要看黄历,然后记下确切“接神”的时辰。在我们"夜游"大年时,大人们每每告诉我们,要我们留意锅扣家的院里,什么时候点旺火,什么时候响炮。于是,我们的夜游大年还额外多了一项临时性的任务,就是把锅扣院里的最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告诉家人。好让家人立即作出反应。
    夜色深邃,三星西斜,横卧在小山坡下的村庄安详而静谧。连平时一有个动静,就叫得不可开交的狗,今夜也好像接到了通知一样分外的安分守己,三缄其口。间或有极个别的狗,也会狺狺几声,会被人们骂作“妨祖狗”的,谁家有这样的狗,自然也是"妨祖人家"了。夜幕低垂,万籁俱寂,此时无声胜有声。仿佛在等待着一个神圣而伟大的时刻的到来。多数年份里,村西头锅扣的院子里先试探性地响一个二踢脚,隔个一二分钟又一个。接着锅扣家的院子里率先点起来旺火,我们知道“接神”的时辰到了,于是纷纷跑回自家的院子里。不大一会儿,一家,二家,三家......整个村子的二踢脚、鞭炮、还有一种叫“手花子”的花儿炮一时间此起彼伏。与此同时,邻村上下、三乡五里,也都响成了一片。像电影里打伏击战的阵势,只是缺少了金戈铁马、厮杀呐喊。大约半个多小时后,爆竹声渐渐地平息了,硝烟也慢慢隐去。空气中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儿。偶尔还有一二声钝响,但已比先前冷落了许多,就像被人遗弃的“二奶”,起先还拿龙作虎咋咋呼呼的,后来就自惭形秽、销声匿迹了。
    神也接回来了,一切又都归于平静。只有各家各户屋檐下的灯笼依旧亮着,尽管光线很昏暗。院里刚才燃过的旺火,间或让风一吹,忽明忽暗的,有点瘆人。下面就该吃年夜饭了,年夜饭当然是煮饺子。那年头的饺子,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美味。尽管是″黄大肚"饺子(肉馅少萝卜丝多),但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除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是过年才有这样的口福。我盼着吃饺子,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每年的年夜饺子里,有一个饺子要包上一分或二分的硬币。谁能够把这个有硬币的饺子吃到,谁就是这个家中最有福气的人。因此,我吃的时候格外小心仔细。生怕万一吃出来,一不小心吞到肚子里,错过这个有福气的机会。假如我吃到了,捏着吃出的硬币,在家人面前得意地显摆,好像手中捏的不是硬币,而是自己的福气。假如别人吃到了,我嘴上不言语,内心却老大的不高兴。充满一种失落感,似乎嚼到口中的饺子也索然无味了。

共 46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新年即将来临,作者在此篇文章中回忆了儿时祭祖、接神、年夜饺子等场景。祭祖是民俗节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到除夕夜,家家都会给祖先烧纸钱,还要写上逝者的名字。祭祖过后,接着是放“安神”的爆竹,预示着除夕夜正式开始。作者又回忆了村子里二虎爷爷的事情,还有除夕的忌讳,神秘而难忘。玩乐之后还要回家“接神”,这是绝对不能遗忘的步骤。接完神,开始吃饺子,谁若吃到有硬币的饺子,也预示着有好福气。儿时过年时的种种,令人留恋。文章叙述详细真挚,推荐阅读。【编辑:浅语落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浅语落尘        2018-02-14 16:15:40
  编辑有些迟了,抱歉!祝老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1 楼        文友:山中樵夫        2018-02-14 18:08:34
  编安,顺祝鸡年快乐!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02-16 00:05:44
  写作功底扎实,过年也不闲着,忙于写作,可见您是真爱写作的人。祝创作愉快!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回复2 楼        文友:山中樵夫        2018-03-02 15:09:07
  谢谢老师,迟复见谅。顺祝元宵节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